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朋友,请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关心我
作者:刘彬  发布日期:2017-02-14 21:22:49  浏览次数:2381
分享到:

前天,送别上大学的儿子的同时,在微信圈里发了一篇文章自己的QQ日志《写给在离别中成长的儿子》。一天,浏览量就达到二百多,收获了很多朋友的点赞,觉得幸福满满。

通常人们夸哪家的孩子好,实际背后就是称赞孩子的家长教育培养有方。如果把文章也视作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写来确实是动了真情,花了功夫,成文不易(老舍先生就曾把写作比作是产子),得到读者朋友认可更是难得,所以数着四五十个赞,我也颇有点自我陶醉,沾沾自喜,充满了成就感。

留言评论自然也不少,大多是热情的祝福和真诚的慰问,也有是对文章本身的点评,无非是说“字字真情,质朴感人”云云,给出这类评语的大多是原来的同学或者同事,因为这是语文老师的强项。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专门通过私聊的特殊方式发来一条很特殊的感言,大体意思是:“你为家庭牺牲太多,为孩子付出太多,现在孩子上大学了,你一个人在外孤苦伶仃,能不能养活自己,还不如回来吧,找个工作,好好生活……”。

说国内生活现在很好,我曾经在国内发展也不错,因此替我有些惋惜,这是常情,我岂能不解?但读完整段文字,我还是不是滋味。我知道这位朋友是出于真诚的关心,想必这位好心的朋友从我的文章里读出了一把辛酸泪、满纸苦难史。而且颇为我的生计焦虑,担心我只身在外能不能养活自己,会不会流落街头,或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真是让我如何回应?我只能回他三个表情,晕晕晕!于是,对方也就沉默下来。我知道朋友心里很无辜也很受伤,心里纳闷:我好好关心你,你为何如此回应?

这样的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半年多前,我在微信上发信息,朋友隐隐约约通过猜测得出判断:这小子被甩了。于是关心慰问照例不少,我倒是挺得意,觉得自己的人缘还不错!又是一位特殊的朋友通过私聊的特殊方式向我发出了一条特殊的慰问:“听说你离婚了,过不下去就回来吧?”。读来真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离婚了就过不下去了?过不下去就只能回去?如若真是过不下去了回去了又怎样?亲爱的朋友,你是不是为我留着岗位、留着一大把钱等着我,要照顾我再就业?还是准备长期留我在你那里吃饭养老呢?做了三十年语文教师,还是无法揣摩厘清这位朋友的思维逻辑!我实在无以应答,也没有必要向你汇报生活,只能沉默,从此断了互动。

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时候,简单的话题,对接不到共同的感应点上,如就同鸡同鸭讲,各说各话,各自热闹,毫无趣味。但是,这两次的交流给我留下的感触和思考远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日子确实过得蒸蒸日上。一线城市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已经富得满身流油,就连普通百姓小日子也过得挺滋润。特别是农村动迁的新市民,在城市房价猛涨得令人咂舌的时代,近十年内动迁的农民普遍手里拿着二套三套乃至四套房产。无需工作,整日搓搓麻将,日子也过得十分惬意,比读个博士还强。如果事业有点小成,或者经营一个小生意发点小财,就自归“中产人士”之列,幸福感自不待说!所以读到我描述海外生活之艰辛,往往满怀同情,继而又心忧天下。觉得中国人民解放了,但世界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感觉都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油然而生要“解放全人类”的冲动和使命感。更何况是这么好的朋友兄弟呢,不要首先解救他吗?这实在是醉得不轻!

话题说开去,有位移民朋友在村里开了个鱼薯店。原本是为了移民获取身份,因为主人勤劳热情,小店生意红红火火,越开越好,舍不得出售,一开就是五六年。原本在国内作为成功人士早已步入“中产”之列的富太太,如今五六年里天天泡在店里,炸薯条,做烤鸡,做汉堡,忙得不亦悦乎。一日,偶然购物路过,我与儿子就去要了汉堡吃。饭间闲聊,居然也有相同经历与感受。这位朋友跟我说起一个最近一次经历:一位国内来澳考察孩子留学事宜的朋友,两周吃住在家,因为远道而来,也知道国内的习惯和作风,所以尽量安排周到,款待有加,但毕竟自己要天天开店,不能陪吃陪喝。据说,这位来客,总觉得一切完全是理所应当,而且觉得澳洲什么都很便宜,招待也很一般,口口声声自称自己是“中产阶级”,仿佛这两周受了很多委屈,对原来已经“中产”的朋友,现在甘愿沦为满身油腻的底层劳动者更是充满同情!送走了国内的“中产”贵客,朋友一身轻松起来,依然快乐的炸着她的薯条,做着她的烤鸡和汉堡。她说这就是“我要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仅仅是几年,一出国门,生活环境一变,对很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就发生了变化,与国内流行的世俗观念就完全找不到感应点,价值观的冲突就随时发生,这是个十分奇怪但又很普遍的现象。

不妨再举一例。一年多前,我写了一篇日志《遭遇流浪汉》,记叙了两三则真实的遭遇,说澳洲街头也有不少流浪汉,但大抵是文明而有尊严的,没有太多死皮赖脸的索要,也没有太多以满口谎言博得廉价的同情骗取钱财,流浪汉眼里也不全是钱。因为同学刚刚建了个群,我三十年前还是同学们的“班长”。出于再次融入群体的热情,又多少带有点写作者的自我陶醉,发在同学圈里。结果很快得来莫名其妙的指责。有位少年时期的朝夕相处的小兄弟,调侃道“月亮是国外的园,连乞丐都是国外的好”。更有一位自诩正从事着“公务员”的小职员,居然正义凛然,出言不逊说:“一出国门就成了汉奸”。大有把自己当成正义的代言人的姿态!我当然不必回应,出于对群体的尊重,也一直没有退群,但从此保持沉默、不再出声。后来,我又写《赤脚的土澳》,也有人不解,赤着脚,连鞋业穿不起还有啥幸福可言?鸡同鸭讲,我也知道枉费口舌,不如闭嘴。我因此而总要常常想到“迅哥儿”与“闰土”两位少年朋友之间中年之后高墙似的深深的隔膜。但我所格外感慨的是,国家的发展进步到今天,愚昧和无知怎么还会如此深刻而普遍地印在这么多自以为高素质的人士心里,实在让人悲哀!至于这位充满优越感的“小公务员”,恕我直言,我连同情也不屑!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猜想这两天《写给在离别中成长的儿子》和《遥寄晚年独居的父亲》两篇文章,在少年时期我所生活的那个原本熟悉而现在已经越来越陌生了的圈子里,一定开始流传着我的“一个移民的苦难故事”。

我想告诉我朋友们:我很好,谢谢你的关心,但请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关心我!




评论专区

jinsheng2017-02-15发表
理解。 故友圈里大多数实在也是清醒的,只是所处环境不同,显示有差异。我也是30多年没联系,接上头后(像是搞地下工作的用词了),依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很快也警觉起来了,即便你坦诚,没用的。如今,基本不议论,尤其不讨论。自己继续朝前走的好,终究各人的光阴都珍贵。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