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在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作者:金笛  发布日期:2017-06-12 12:07:20  浏览次数:2700
分享到:

  前几天去思南公馆,偶然看见座落在丁香路七号的孙中山故居,所以有了这次专访。

上海孙中山故居外墙饰以灰色卵石,屋顶铺盖洋红色鸡心瓦。上海孙中山故居有主楼、辅楼各一幢,毗邻在一起,都是砖木混凝土结构。这里环境幽静,楼前是一片正方形草地,东西南三边由广玉兰、冬青、香樟、松柏及其他四季常青树环抱。

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一个中型会客室和一室内大阳台。室内的陈设都按照宋庆龄生前的回忆布置,而且绝大部分是原物。

底层东为客厅,正中置放一套沙发,墙上悬挂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蒙难一周年纪念等照片,友人赠送的名家书画和象牙雕刻等。西为餐厅,正中置放一套广式红木圆桌和圆凳,墙上有孙中山画像和照片,其中一幅是民国12年视察广州机场时在中国第一架自行装配的飞机前与宋庆龄的合影,还陈列有民国6年护法运动时使用的一把指挥刀和民国13年北上时沿途团体和群众赠送的银盾、银杯等。

楼上西为书房,东为卧室。书房中央一张普通写字台,墙周挂有大小不同地图,其中《上海吴淞间水陆交通图附军队配备地图》和另一幅毛笔画的军事示意图,为孙中山手绘。书房和走廊上,存有中外图书5000余册,内容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法律。

卧室里有床、衣橱等,挂有孙中山夫妇民国9年在上海的合影。书房和卧室前,为一间长方形内阳台,陈列着日本友人赠送的一副贝壳质围棋和印尼木雕等。墙挂一帧民国4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婚后合影。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

上海孙中山故居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1961年3月4日,故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孙中山文物馆毗邻孙中山故居,于2006年11月12日正式开馆,由一幢欧式洋房改建而成。文物馆共有三层、八个展区(其中第三层是临时展览),展览面积7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手迹、资料30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所做出的不朽功绩。

纪念馆馆长刘金驰对这些镇馆之宝如数家珍。他介绍说:“中山先生逝世后,夫人宋庆龄无比悲痛,她终其一生整理和保护中山先生遗物,其中许多后来都珍藏在上海。上海这座城市,可谓与孙中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完整、静谧地珍藏于上海的孙中山文物有上万件之多。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每一件文物进行登记造册,长久以来倾力保护。

今天位于香山路的孙中山故居是近一个世纪前的1917年初,4位加拿大华侨为鼓励孙宋伉俪坚持革命事业而慷慨捐赠给他们的。

这栋欧式花园别墅建筑,外墙装饰有密集的黑灰两色鹅卵石,一楼半露天的连廊与客厅衔接,中山先生曾在这间客厅举行了北上“共商国是”记者招待会。

二楼书房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当年孙中山在此会见李大钊、林伯渠等人,商讨第一次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

学者统计,孙中山一生曾27次到过上海,他人生的多个转折点也均始于上海。从酝酿上书李鸿章,到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从撰写《建国方略》,到商讨国共第一次合作,甚至与宋庆龄的婚姻、与蒋介石的交集,都与上海息息相关。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曾十余次来到黄浦江畔。1911年12月至1924年11月, 他与上海结缘更深,在沪先后有过寓所三处,并以此为战斗阵地,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

上海不仅是孙中山的避风港,也是其他许许多多革命英才的避风港。自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中国政治就呈现出“京严沪宽”的态势。革命党人沈荩策划反清,在北京被捕,被活活鞭死;而章太炎、邹容在上海宣传反清,租界当局仅分别判其三年、二年监禁。民国以后,情况有所不同,但“北严南宽”态势并无改变。这就是众多革命精英汇聚上海的原因。

上海,这个远东曾经最为奢华、最为富有、最具活力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中外资本豪强,这为孙中山的辗转腾挪支撑起了巨大的空间,成为其筹集资本的战略阵地。在上海,孙中山及其赞助者、追随者为革命和建设筹划资本的活动一一展开。

上海于五口通商及至清末民初,人才汇集,出版机构多,中外联系广,信息渠道多,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中心、舆论宣传中心,上海出版发行之报纸、刊物、书籍等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孙中山自然不会放过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舆论平台。在与北洋军阀对抗的大多数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多次亲往报馆参观、演讲,频繁接受记者采访,就是依靠一张嘴,手握舆论之“毛瑟枪”,一方面倡申主张,一方面力辩中伤。由他指派设立的,或是主张三民主义改变中国的报刊、杂志,如《民立报》、上海《民国日报》、《民国西报》、《建设》、《觉悟》副刊、《星期评论》等等,无一例外,都设立在上海。

近代上海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时人曾如此描绘20世纪初年上海的国际化情景:

海上一隅,弹丸之地,自华洋互市、中外通商以还,遂成巨埠,繁华等于巴黎,蕃盛驾于伦敦。六大洲五十三名邦,一统志二十二行省,行商巨贾,咸来莅止。吾谓英之伦敦,未及吾海上之富有,法之巴黎,无过吾海上之奢丽也。六十年来,吾海上乃仙都也,吾海上乃乐园也。`

1922年至1931年《海关十年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上海是一座真正的国际城市,外籍侨民的国籍不少于50国。……真正的国际城市。”

熊月之在《孙中山与上海》一文曾如此说道:“上海的生活环境比较适合孙中山的情趣。孙中山接受的是欧美式的教育,长期生活在国外,比较适应西式生活,上海比较能适合他的情趣,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孙中山寓居如此国际化的上海,最少给他带来了两大便利:一是生活习惯的便利;二是国际联络的便利。孙中山13岁时即远赴太平洋中部之海岛檀香山(即夏威夷,后成为美国第50个州)。此后,在檀香山和英国殖民地香港两地,接受了13年外国的正规学校教育和专业训练,获得医学(西医)博士学位。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达16年之久。1911年底,45岁的孙中山回上海之时,他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欧风美雨的熏陶中度过的。他虽然心属中华,但在生活中,他信仰基督教,更多时候用英文阅读、书写和思考问题,更习惯吃西餐而不是中国菜,更像是一个西方人。

走出 孙中山文物馆不远处竟然是复兴公园,上海复兴公园为本市唯一的法国式公园,基调为规则式园林布局,偏西南部递变呈自然式是上海最老的公园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初建时

南北东西基本呈对称,后几经变迁,主要景点有;沉床花坛、玫瑰园、茶花、杜鹃花坛、马恩雕像广场等。复兴公园与著名商业街淮海路为邻,附近有孙中山故居、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等革命历史旧址,与复兴公园一起组成旅游、观光、休闲胜地。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