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梦寻东井巷
作者:张光武  发布日期:2017-11-23 00:34:55  浏览次数:1963
分享到:

快退休了,决定学习画国画。于是,请朋友篆刻几枚印章。
1.jpg朋友问:“印面刻何字?”
“东井光武、东井张氏、东井阿武,都行”,我一连串的说了好几个“东井”二字。

“何为东井?”朋友问。
“东井”是家乡南京一条普通巷子的名称。东井巷15号是我爷爷奶奶的家,我的童年在这里度过。在东井巷的家里,爷爷奶奶爱我,抚养了我长大,培养我做人,他们对我的教导让我受益终身。所以,我在常用的印章上刻上“东井”二字,为的是怀念他们,怀念自己的童年。虽然离开故乡南京几十年了,最使我魂牵梦绕的永远是那条窄窄的小巷,那座古朴的江南民居。

“东井”小巷始于清代,长不过百米,曲里拐弯,路面由大小不等,灰褐色的卵石铺就,高低起伏,坑洼不平。无论是奶奶拉着我的手,送我去巷口不远处的幼儿园,还是与堂弟一起去上学,我无数次的踏过那卵石铺就地面的小巷。南方多雨,有时雨过了,天晴了,但路面的卵石好像不知道何为干爽,卵石间的坑洼处,总有一些积水,我们似乎永远走在湿漉漉的小巷路上,脚下会有节奏的发出“嚓、嚓、嚓”的声音。

弯曲的“东井”小巷住着不同人家,每家都有不同样式的家门。有的门板上还挂着不知何年刷上的老漆,门上旧春联和门神要到新年到来才会更换;有的门仅是薄薄的两片木板,普通平凡。但是,如果你注意门前的台阶、门当、户对等装饰,似乎隐约的感受到昔日房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东井巷里每户门的式样不同,相同的是每扇门上几乎都有一对铁门环。当亲人回家,客人光临,邮差送信,只要轻轻拍打铁门环,门环与下面圆形铁板撞击,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提醒房主人开门。我家门上的铁环格外大,声音也清脆。只要门环响起,我都会飞跑去开门,一定是爷爷下班回家了,或是爸爸给我寄来了新出版的《小朋友》杂志。尤其是晚上,小巷里家家门环发出的“啪、啪、啪”金属撞击声音会传的很远很远。

那时的小巷没有卫生设施。每到清晨,每家每户的当务之急是将各自家的马桶归集在巷口,等着收集排泄物的车子到来。几十个深浅不一的紫红色马桶摆放在东井巷口,也是一道风景。当马车到来,人们迫不及待的将马桶中的内容物倒入大圆筒中。当老马拉车离开,当“哒、哒、哒”的马蹄声远去,一拨更有节奏的“刷马桶”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竹子制成的硬刷在马桶内壁高速旋转,发出“唰、唰、唰”的刺耳声音,此时的人们恨不能把手下的马桶内壁扒掉“一层皮”,然后就是“哗、哗、哗”的冲水声。这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爷爷奶奶家就位于这个古老、温馨,甚至有些嘈杂的东井小巷的一个小院里,我在这充满生机和爱的小院中度过十一个年头。

爷爷奶奶的家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民宅。

开门进外院,迎面的花台上长着一株香椿树,据说是奶奶生我大伯伯那年种上。一不小心,长成了参天大树。每年春天,香椿发芽,人们将剪刀捆绑在竹竿枝头,对准枝头,顺势向下一拉,翠绿欲滴的香椿芽伴着春风,伴着我们的欢笑飘落下来。总有香椿叶子落在房顶上,够不着,拿不到,我们干着急。

几块条石做成的“门槛”,是外院和内院的分界线,我无数次在门槛上踏过。几十年后,我才知道,门槛下面曾经是个“小仓库”。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南京前,爷爷奶奶弃家逃难重庆,奶奶把自己的“细软”,一些金银首饰埋藏在石条门槛下,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回南京后才取出。

我家的内院,南京人称为“天井”,由两排房子和一个花坛围成。

不大的花坛上种着一株金银花。这花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谁种的?我只记得苍老的藤蔓总是懒洋洋的趴在竹竿搭成的架子上晒太阳。每到阳春,金银花会醒来。起先长出的是浅褐色的花蒂,然后变成白色花瓣。白色花瓣经过几天阳光的洗礼,逐渐转变为黄色,成双成对。细长的花蕊从黄白色的花瓣中伸出来,飘洒出特有的清香。“文革”中,小小的金银花坛成了爷爷藏“封资修黑货”的好地方。爷爷把家中的几方端砚当“砖头”砌进了花坛,可惜直到小院拆迁也没取出。

天井的地面由大小不等的青砖铺就。由于年久失修,院子的地面坑洼不平。下大雨时,天井中满是雨水,孩子们叠好纸船,放在水上,期盼小小船儿扬帆起航,飘向远方。雨过天晴,院里常汪汪积水,不经意中,积水映着房檐上的青瓦、蓝天和小鸟,好一幅漂亮的民俗画。

东井巷15号的小院里,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家中无处不在书籍。大小书橱里满是各种书籍,线装的、印刷的、中文的、外文的。家里的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对联、扇1.jpg面。爷爷的书房里,碑帖、瓦当、石刻、印章、文房四宝到处都是,后来又增加了小说、散文、杂志、报纸等,活脱一个小型图书馆。因为爷爷是大学教授,所以来我家最多的客人是爷爷的大学同学和学生,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他们经常面对一幅画,一幅字,一方篆刻印章,指手画脚,高谈阔论。童年的我只能搬个板凳,坐在一旁听着。那时我太小,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是明白他们在谈书法、谈绘画、谈艺术、谈文学。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着我的一生。梦想一天也成为他们那样有知识,懂艺术的人。

在东井巷的小院里,我读过此生“最纠结的课文”。那是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现在都能背下来。
“爷爷七岁去逃荒,爸爸七岁去要饭,如今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上学校。”

记得那天晚上,我摇头晃脑背诵这篇课文,准备老师第二天提问时,爷爷站在我身后,一改往日赞扬的口吻,压低声音,对我说:“阿武,记住,你爷爷七岁没逃过荒,你爸爸七岁也没要过饭”。

“那你们七岁干什么?”我好奇的问道。
“我们七岁在读书,我们家都是读书人”。爷爷小声说道,似乎生怕被别人听见。
“我们家都是读书人”,爷爷的说法跟老师讲的不一样啊,我不明白,也没多问。
第二天晚上,爷爷下班回来,问我:“今天老师让你背这篇课文吗?”
我说:“没有”。
“哦”,他再也没有说什么。

五十多年过去了,童年的往事渐渐模糊起来,许多事情都忘却了,唯独这篇课文,唯独爷爷的这番话,唯独爷爷说话时的眼神没忘记,永远的铭记在心里。现在,我能理解,在当时那种政治氛围下,爷爷既不愿违心违意,随波逐流,又不能对一个不懂事理的孩子晓之以“真话”,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爷爷只能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不要忘了读书人的初心,知识永远是安身立命之本。这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
也许,这就是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初心、良心和社会责任心吧。爷爷在东井巷家中说过的话,“我们家都是读书人”,永远记在我心中。

六六年“文革”开始,我离开了东井巷,当兵、当工人、念书、上学、做医生。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业务越做越专,但距离学文学,学艺术的梦想越来越遥远。直到年近花甲,回头审视人生,蓦然发现,儿时的梦想还仅仅是梦想。
为了圆梦,我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写作、集邮、摄影、练书法、习国画,过着普通人“不可思议”,而自己其乐无穷的生活。因为在文化和艺术的学习中,我旧梦重温。在拿笔写字,读书写作之时,眼前就会出现爷爷奶奶的身影,就会闪现东井巷的家。为了让爷爷奶奶多陪我一会,多感受片刻东井巷的温馨,我愿长眠不醒,美梦成真。
爷爷去世后,我将他生前篆刻的部分印章拓片收集成册。这些印章大部分是在东井巷家中完成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方印章是“白头相见江南”。2.jpg      

那时,爷爷刚过花甲之年,精神矍铄。他以“白头(髪)翁”自嘲,怀念昔日的同学、朋友。今天,爷爷走远了,不知道他老人家许下的“白头相见江南”的愿望是否实现?几年前,我回南京寻根,见到了儿时的小伙伴。在大家感叹时光飞逝间,感叹早生的华髪时,我自然想到爷爷那枚“白头想见江南”的印章,想到令我魂牵梦绕的东井巷。

二十几年前,东井巷成为南京最早拆迁的区域之一,成片的拆迁使“东井巷”的名称成为历史。当我站在当年东井巷巷口位置,面对面目全非的昔日家乡,无奈、迷茫、不知所措。儿时的朋友对我说:“东井巷拆了,连地名都不存在了,记得吗?巷口的小茶炉,巷尾的长征鞋厂?不过,你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小木楼还在”。

1.jpg

在他的引导下,我来到儿时的幼儿园的小楼前。小木楼至少有60年以上历史,还好,没拆掉,被重新油漆一新。幼儿园小木楼旁不远处,是“南京第六中学”(后与南京第三中学合并)拱形校门。抗日战争胜利后,爷爷在此校当过校长。此时的我,脑海中浮现出爷爷奶奶拉着我的手,踩着东井巷湿滑的卵石路面,走过南京六中古色古香的校门去上幼儿园的情景,宛如昨日。

当年没有照相机,翻遍我全部相册,竟然没找到一张东井巷的照片。但是,我总能想起院里高高的香椿树,那飘在春风里的绿芽;总能想到小院里金银花的倩影,蝶舞老藤;总能看见倒映在天井水洼里的蓝天,白云下飞翔的小鸟;似乎还能听见东井巷里的熟悉声响——“嚓、嚓、嚓”的脚步声;“哗、哗、哗”的冲水声;“啪、啪、啪”的金属门环撞击声……,还有爷爷对我说的话,那些价值千金的谆谆教诲声。这些声音好响,好响;传的好远,好远。

南京东井巷15号,我爷爷奶奶的家,我童年的家,走远了,消失了,但是,他们永远在我心中,在我梦中 ……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