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人生欣旅》南澳行散記(1)
作者:黄惠元  发布日期:2010-11-11 02:00:00  浏览次数:1811
分享到:

一、墨阿路上

 
今年農曆新年,記者陪同本報社長楊漢勇,應南澳華聯會邀請,赴阿得雷德市參觀三華人社團聯合主辦的慶祝春節大型遊藝會。我們是從不同地區出發的。年初二那天,我們到City搭日班車啟程。這是一輛大型巴士,可容五、六十人,大件行李另放,小件隨身,身尾有廁所,中間有通道。八時半,司機驗票,乘客自動列隊有次序登事,這班車近乎滿座,僅空三四位,我依票上劃好的編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是靠窗口的,“妙,可觀賞風景。”我心里想。全部乘客坐定後,車徐徐開出。
這一天,萬里無雲,陽光燦爛,料想中午一定炎熱,早晨還算溫和。許多乘客,低聲交談著。我的鄰座是白種人,從外表看,約六十左右歲,兩鬢已花,額有皺紋,皮膚被日光晒成銅色,手有繭巴,身體相當壯實。聽他講話,口音特別,一問,才知道他是來自保加利亞的移民,在澳定居四十多年,他也間了一些關於我的情況,於是我們很愉快地交談起來,目前,他在離阿市三十公里外的郊區,經營農場,有三個孩子,長子已成人自立,有了工作,次子在唸大學,這次,他帶同他的老伴和仍在唸高中的幼女,到墨爾本渡假探親──他順便介紹坐在左邊另一排的他的妻子給我認識──。他的農場是家庭式的,凡事都得自己動手,只有農忙季節,才僱散工,好在高度機械化,也不覺得吃力,專種菜、馬鈴薯之類的東西發售,生意不錯,言談間,他對生活相當滿意。問他有沒有回過故鄉,他說沒有,我說:“為什麼不回去看看,把兩種社會制度比較比較,究亮那一種好?”他忙不迭搖頭擺手,說:“我們自由慣了,另一種制度不提也罷了。”於是我們發出會心的微笑。他來回墨爾本阿得雷德的這條公路多次,已經熟了,他聽說我是第一次赴阿市,熱情地為我介紹一路風光,盡管司機每到一地都有通過擴音器作簡要的介紹,但他老人家還是從挎包裹拿出一張地圖,掛起老花眼睛,一一為我指點。我很欣幸碰到一位義務導遊,交了一位朋友。
十二點半,車抵一個小鎮,停吃午餐,一走下汽車,感到熱氣薰人。我吃了一塊三文治,一杯茶奶,還剩一些時間,本想溜溜附近的街景,但陽光太猛,只好躲在有冷氣設備的餐室裡,至一時許,才登車續程。
午餐後不久。許多乘客都睡了,鄰座也打起盹來了。我乘車不易入睡,尤其是喝了茶奶,精神反而振奮。
巴士在原野奔馳,路旁的樹木向後疾退,我猜想車行時速在九十至一百之間,但因公路寬闊平坦,坐在車里仍覺得平穩舒適,澳洲的公路建設多麼好啊!
我觀賞窗外景物,太陽燃燒著的藍天底下,莽無邊際的枯黃草原上,間有綠樹點綴著,鋪了柏油的筆直公路,像一條黑色巨龍,衝開黃棕色的原野,伸延到無邊的遠方,這景色說它壯闊無垠也可以,說它單調也可以。
漫山遍野的枯黃的草,引發我很多聯想,和北半球地區相反,澳洲的夏季,炎熱乾燥,感謝上帝,幾年來風調雨順,今年雨量也算充足,但僅短期炎熱無雨,郊野草原,枯黃至此,難怪八二,八三年間長期苦旱,災情那摩嚴重了,從電視播放的節目,看到當時大批大批的牛羊因缺乏牧草飼料而餓斃的情景,回想起來,仍不寒而慄。
照理,夏季植物生長繁盛,牧草枯萎,顯然是因缺水引起。水源欠缺,是澳洲一大弱點,我曾乘公共汽車北至雪梨,西到南洲,老遠老遠才有一條泊泊小溪流,像湄公河那樣澎湃巨流,仍未曾見,被維省人視為珍寶的從墨爾本市出海的雅拉河,充其量只像湄公河的一小支流大金歐河那麼大。曾經有科學家預言,澳洲的水源供應,不夠二千五百萬以上人口之需。澳洲為克服這致命弱點,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規模龐大,名聞遐邇的雪山水利工程的建殷,不必提了,中小型水庫,在各省星羅棋布,此外,尋找地下水,挖掘等,也解決了不少問題,甚至有人建議,從南極移冰山來澳洲濟水。至於如何把海水化淡,仍是科學界一大懸案。
缺水,炎熱、乾旱易引起火災,澳洲野火為患也早已惡名昭彰。枯萎的植物,在炎熱天氣下,有人不小心遣下一點火種,或因自然界難以避免的原因起火,一定一發不可收拾。記者抵澳以來的幾年間,從電視上,看到兩場大火,一是在維省,一是在南澳,那場面令人怵目驚心,熱燄朝天,濃煙蔽日,火起處,常伴隨著大風,火藉風勇,風助火威,蔓延極速,榮登澳洲國徽的兩種動物──袋鼠和鴯鸛鳥,疾走如飛,但有時也逃避不及,葬身火海,我初到澳洲時,看到傳播媒介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佈禁火令,違禁者科以重罰,頗感奇怪,後來才知道,這是與野火鬥爭的一種必要手段。火前嚴防,火起撲救,澳洲在與野火鬥爭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每次火災之後,傅播媒介都會介紹一些英勇的救火員的可歌可泣動人事蹟。
 記者忽又想起不久前在一個交際應酬場合,與一位外國人談澳洲富強的原因,他強調澳洲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得天獨厚。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我認為那只是因素之一,最主要的還是社會制度以及人為的開發和對自然的改造。我提醒他,澳洲的自然條件有惡劣的一面。中部絕大部份地區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只有沿海的海灣區或河口地帶,才較肥沃,而這些地區開發前荊棘遍地,楱莽叢生。澳洲是以畜牧業發跡的,畜牧業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澳洲的經濟命脈,一次戰後,澳洲的工業突飛猛進,但畜牧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在對外貿易方面,仍佔有相當比重,而畜牧業正是與自然的鬥爭中,克服了很多難題而發展起來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荊棘榛莽,變為肥美牧草,澳洲發動組織科學家精心研究,發現以銅和鋅來慘入燐酸肥料中,五年之後,莽原變為優良牧地,這適用於南澳北部地帶。又如,人造纖維發明後,對澳洲的羊毛打擊很大,它的優點是不縮水,經科學家研究改良,使羊毛具有與人造纖維同樣的優點,這功績直可載入史冊。
反之,如果社會制度不好,自然條件再好,資源再豐富,也會弄糟,印支是最明顯的例子,越,柬兩國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變色前,歲無水旱之憂,時有管弦之樂,變色後,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民窮財盡,淪為人間地獄。
是的,當有些國家熱衷於講究階級鬥爭的時候,澳洲卻在風平浪靜中,不斷建設,不斷前進……
當記者的思緒像脫繮的野馬,到處馳騁的時候,一場有驚無險的車禍,把這野馬栓任,全車的人,也給驚醒,我們坐的巴士撞一輛小轎車,錯的是對方,在“讓路牌”前面,對方沒讓,從巴士前橫過十字路口,被巴士從右後角猛撞一下.小轎車雖未翻倒,卻被撞出十多碼,來個回頭轉,停在十字路的另一邊,幸好另一邊無任何車輛行人,否則來個連環撞,事熊就嚴重了。駕車者是一個老婦人,安然無恙地開車門,走到車後去撫看受損部份,巴士則一點也沒有受損,司機問有沒有人受傷,大家說沒有,他去與老婦人交換姓名地址後,各自開車走了,前後只耽擱了五六分鐘,車上的人紛紛議論了一陣,也就松了一口氣。鄰座醒後對我說,阿得雷德市不遠了,提醒我要把時間撥慢半小時。以符合南澳時間。

上一篇:瞻仰中山陵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