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哭泣的月亮
作者:西贝  发布日期:2024-05-31 20:23:24  浏览次数:246
分享到:

儿童节之际,为那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写一篇小小说

蓝月跟妈妈从北京起飞,飞越了北回归线、赤道、又飞过了南回归线,那时正值三月,她们一夜之间从北京的春天飞进了悉尼的秋天。

蓝月很不情愿地住进乔治的大房子。乔治是妈妈的新老公。

蓝月的名字是妈妈孟琼和爸爸蓝林商量了很久最后给女儿取的名。孟琼曾是英文老师,在英文的谚语once in a blue moon中,蓝月是稀有的、千载难逢的意思。蓝月的小名就叫月亮,她从小安安静静,虽说她是个爱哭的小月亮,但就连哭的时候,她也是不声不响地流眼泪。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后来,父母经常吵架,小月亮每次听到父母提高嗓音,看到爸爸拍桌子,她就躲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把耳机里的音乐放到最大音量。但即使她听着最欢快的歌曲,也还是忍不住叹气,变成一个哭泣的月亮。有一年元宵节,父母吵了一夜,小月亮哭得眼底出血了,她的父母推测着种种原因,却没想到女儿的眼睛是哭坏的。

在学校,蓝月看到同学因父母离异而流泪,她会比当事人哭得更厉害。等到蓝月自己的父母离婚时,她在闺蜜面前嚎啕大哭了一场,然后她发誓永远不再流泪,闺蜜听了她的誓言微微一笑。但蓝月真的从此没有再哭过。在北京机场,送别她的同学好友都掉泪了,而蓝月没掉一滴,令闺蜜对她刮目相看。

蓝月的爸爸蓝林是北京的一个大学中文系的讲师。蓝林除了讲课还喜欢写诗,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有一次蓝月问妈妈:“爸爸的脾气这么坏,你当初怎么看上他了呢?” 妈妈笑着说:“因为我喜欢他写的诗。”本来蓝林和孟琼在同一个大学任教,蓝林教中文,孟琼教英文。后来孟琼转到外贸公司工作,常常出差出国,蓝月实际上是跟着爸爸长大的,好在爸爸从不曾对她发脾气。蓝林性情急躁,唯独对女儿却出奇地有耐心。

蓝月进入北悉尼的中学就读,一切都是陌生的。她在悉尼没有朋友,晚间总是在微信上和北京的同学聊天。有一天,爸爸给蓝月发来了他在颐和园拍的春景,还写了一首诗词【沁园春】配在照片下面。蓝月随即就把那个诗配画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立马收到很多同学的点赞:

似雪倾城,飞絮落英,付水流东。
看青山楼塔,长桥湖岸,纤纤柳绿,淡淡桃红。雾往云来,临渊如梦,草木萋萋春又逢。林中静,任暗香拂动,泣露迎风。    
昔时月榭朦胧,抑或是、凋零旧忆中。望南飞候鸟,北归鸿雁,越山过岭,来去匆匆。几度枯荣,沉浮弄影,聚散缤纷人不同。轻悲喜,守四时风雨,堪念音容?

当孟琼在蓝月的微信朋友圈读到这首诗时,一下子泪流满面。蓝月说:“妈,至于么?不就是一首诗嘛。”蓝月帮着妈妈擦眼泪,但孟琼的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妈妈哭的时候,脸上的伤疤变得更红更明显了。蓝月忽然想到诗中最后结尾的四个字“堪念音容”,她的心又感觉像是被扎进了碎玻璃片,身子剧烈地颤抖了一下。蓝月为妈妈脸上的伤疤无比痛心,罪魁祸首是家庭暴力的爸爸,他把妈妈推倒在玻璃门上,满地的碎玻璃把妈妈扎得头破血流……

乔治看到孟琼在哭,走过来温情地拥抱着她。乔治一边拥着她向睡房走去,一边回头对蓝月微笑着说:“晚安,蓝色的月亮!”蓝月觉得乔治恰恰是一个和她爸爸处处都相反的人,一个彬彬有礼、胖墩墩、静悄悄的好好先生。妈妈怎么会爱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呢?

蓝月在北京小学毕业后,差不多已经习惯了父母吵吵闹闹。究竟他们为什么吵,她不想知道。她觉得自己的父母太奇葩了,吵起来要死要活,转眼间又卿卿我我。但就是那一天,爸爸又开始发火,蓝月又把耳机里的音乐放到了最大声。而那一天巨大的玻璃破碎的声音盖过了蓝月耳机里的摇滚乐。她从自己的房间跑出来,看到妈妈倒在碎玻璃上,鲜血淋漓。蓝月吓坏了,大声哭喊着抱住妈妈。蓝林脸色苍白,前一秒钟的火气和后一秒钟的惊恐加在一起,好像突然大脑断片了一样,他呆若木鸡似的站在原地。

蓝月跟着救护车来到医院,医生用手术刀手术钳,把妈妈脸上身上的玻璃碎片一片一片地夹出来,蓝月始终都在浑身发抖,哭成了一个泪人。

蓝月恨透了爸爸,她对妈妈说应该把爸爸告到法院判罪。但妈妈没那样做,对外人只说是个事故。之后父母就分居离婚了。

当时蓝月除了在医院里为妈妈流泪,在家里看见爸爸每天夜晚都佝偻着身子呆坐在厅里,完全没有了原来的英俊潇洒,眼睛直勾勾的,头发一撮又一撮脱落,露出斑斑块块的秃头皮,蓝月不免也为爸爸泪如泉涌。

或许蓝林是因为蓝月从小那些无声无息的大眼泪,而对她格外小心翼翼地倍加呵护。蓝月小时候不喜欢去幼儿园,爸爸送她时,她一声不吭,一边和爸爸挥手再见,一边脸上淌着眼泪。她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有时她一口都不吃。老师来喂她,她就紧闭着嘴,眨着大眼睛,叭嗒叭嗒地掉泪。一天,有个小朋友带来一个胶皮泪娃娃,只要捏一下娃娃的脸腮,娃娃的眼睛就掉出泪珠。调皮的小朋友指着蓝月说:“蓝月就是个泪娃娃。”其他小朋友也笑着说:“蓝月是个泪娃娃,蓝月是个泪娃娃。”蓝月气得说不出话来,只瞪着眼,泪珠往下滚。从那以后,她就有了一个外号叫泪娃娃。

父母担心蓝月在幼儿园吃不好饭,决定把她送到乡下爷爷奶奶家。但蓝林实在是舍不得女儿。蓝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备课,他坚持把他的小月亮留在了家里。蓝月最喜欢吃爸爸做的饭,孟琼经常出差或出国工作,蓝林在家又当爹又当娘。

爸爸有一次带着蓝月去教研室,年轻的丁老师好喜欢蓝月,摸着她的小脸蛋说她像个小娃娃。没想到蓝月却眨巴着眼掉下一颗又一颗大眼泪来。爸爸小声向丁老师解释了幼儿园小朋友给蓝月起外号的事。丁老师笑着向蓝月一边道歉一边又忍不住摸着她的小脸蛋给她擦眼泪。

从校园回家的路上,爸爸领着蓝月的手,边走边说:“我的小月亮啊,人家丁阿姨摸摸你的脸是喜欢你长得好看,你怎么就爱哭鼻子呢?”

蓝月争辩道:“那我妈妈长得更好看,为什么别人都不能摸她的脸?除了两个人。”

蓝林一下子停住脚步,蹲下身来问蓝月:“你看见哪两个人摸妈妈的脸了?”

“你和我啊!” 蓝月回答道。

蓝林原本绷紧的脸霎时松弛下来,他笑着说:“对,只有你和我能摸妈妈的脸。要是你看见有第三个人摸妈妈的脸,告诉我,我一定要揍他。”

“那为什么别人摸我的脸,你就不揍他们呢?”蓝月停在路上,眼圈又红了。

爸爸把蓝月抱起来,亲着她的眼睛说:“好,以后不管什么人,只要他冒犯了我的小月亮,爸爸就一定去揍他。”

后来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蓝老师的掌上明珠是个可爱但不可碰的泪娃娃,蓝老师把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父母离婚后,对爸爸又恨又爱的心情让蓝月非常难过。最后她把一切都归罪于那个质量糟透顶的玻璃门。如果是质量高一点的玻璃绝对不会那么脆弱吧?她甚至想如果玻璃没有破碎的话,父母吵完又会像以前一样和好,他们就不会离婚了。蓝月多么希望还住在自己的家里,全家一起吃爸爸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每天放学还能和那些最要好的朋友一起逛街,春天一起游颐和园,秋天一起爬香山……

蓝林除了爱好写诗还喜欢摄影,他有一个很好的相机,能拍夜空。也许是因为女儿名字是月,他拍了很多月亮的照片。有一个晚上他给女儿发来一张上弦月的摄影。蓝月看着悉尼夜空的月亮,发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上弦月不一样,一个弯向左,一个弯向右,于是她饶有兴致地写了一首诗发给了爸爸看:

夜空 是深蓝的流形曲面

在北半球 上弦月向左弯

而南半球 上弦月向右弯

 

画一根纵轴 两个弯月 背靠着背

画一根横轴 你和我 脚跟对着脚跟

 

风循环 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

北半球是四月的春水

南半球是四月的秋澜……

蓝月给蓝林发完后,想听听爸爸这个诗人如何评论自己的诗,于是就和他接通了微信视频。没想到竟看到爸爸眼圈红红的,还没开口,先摘下眼镜擦起眼泪来。蓝月鼻子酸了一下,但很快她笑着说:“爸,至于么?不就是一首诗嘛。”

那天晚上,蓝月睡不着,她坐在院子里久久地望着夜空。妈妈披着一个大披巾走出来坐到蓝月的身边,用披巾把母女两人裹在一起。蓝月跟妈妈聊起了上弦月和自己写的诗,还说到爸爸读得哭了。

孟琼仰头望着月空,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她问:“我的月亮,你想爸爸了?”

蓝月的眼泪像突如其来落下的雨,她急忙用衣袖抹着脸,囔囔着鼻子说:“我才不想他呢”。然后她低着头叹了一口气:“就是有点想家……”妈妈依然仰头看着天空,她不忍心去看女儿,只是用力把蓝月搂得更紧了。

蓝月曾发誓永远不再哭泣,从发誓的那天算起,这是她第一次流泪,她对自己很懊恼,幸好天黑,没人看到。月色暗了下来,一片云飘过来遮住月亮。妈妈指着月亮说:“蓝月,你看,月亮真的是蓝莹莹的!Once in a blue moon!”

起风了,风里夹着一阵疾雨,蓝莹莹的月亮也在哭泣?蓝月和妈妈顶着那条披巾向屋里跑去。




评论专区

西贝2024-06-02发表
感谢哲兵教授的留言和深刻的思考!把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比喻为分子与原子的关系,真是太生动形象了[强][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希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通过真诚、理解和关爱建立亲情的精神纽带,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每个儿童都能有一个快乐的家和幸福的童年[爱心][爱心]!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哲兵2024-06-02发表
本文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涉及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核心部分的基本问题,家庭与个人关系类似于物质界的分子与原子。人类何去何从?面临重大选择。你的努力将为家庭建立更加牢固的精神纽带(国内现在单身、丁克、离异比例居高不下,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儿童和老人造成严重伤害)。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