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各种藤蔓遍地,庄稼汉们随手采集拿回农舍晾干,就能编扎出各种耐用美观的用品。我们就曾到粟子坝某农家,以每把二百元的价格,订制了二把适合中老年人休息的中型微高藤椅。椅子用全褐色老藤编扎,中间佐以彩色编织仿藤穿插,视觉效果不错,整体质量更不错。使用多年,休息打坐,闭眼小憩,仍然稳妥安全。特在此点赞!
同样,山里的乡规民俗,既便是在手机,微信和抖音的今天,也一样特色突出,令人难忘。记得是在那个口罩年吧,我们到粟子坝镇防疫站做核酸。做完后顺那条红军路所在的山坡公路散步而下。突见途中百米之长的公路一侧树上,竟然全部裹上了整条白布。在树干的中上部,统一是硬纸壳做成的50寸彩色电视机,也全部包裹以白布,肃杀,恐怖且沉重。而在白布们一直伸向前面农家院子的路口,七八个穿着大围裙,左臂上统一扎着小白花的农家大妈大嫂,正在屁颤颤,乐呵呵的切菜,烧肉,蒸饭……风吹来一阵阵扑鼻的杂香。
原来,这儿一农家老爷子因年老而驾崩,正在做道场和请客。今天,是丧礼的第六天。按山里的乡规民俗,整个丧礼得做足整七天,才算暂告一个段落。至于后面还有什么?我们只感到口干,舌燥、心悸,不想再详细八卦打听了。总之,丧礼做得越花样,越长久,花钱越多,丧家在村民中便越有面子,也算是一方一俗罢了。
哎别走开,还有呢。再看看避暑大军浩浩荡荡,老少爷们儿进进出出,神气活现,大妈小媳们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安知其间藏龙卧虎,人才倍出?
一个貌不出众,挺胸昂头的大叔,是解放军空军某飞行师现役师长。一个满脸沧桑,喜欢盯着人看的老头儿,是退休的前遵义市副市长。一个总是收拾得整整洁洁的老太太,是重庆某歌舞团舞蹈演员,其独舞的某作品,曾获省市级和文化部某某大奖奖杯。一个安详和蔼银发如丝的大妈,是重庆某教育区的特级教研员……
近年来,短视频和村晚兴起,娱乐振奋,方兴未艾。
于是乎,避暑大军中的人才们闻风而动,各显才艺。搞短视频的,声情并茂,技术一流,发在群里,大家倍受鼓舞,交口称赞。摘艺术的,不辞辛苦,编导编舞,组织会演,不但在景区球场坝的舞台上演出,而且还参加整个九坝镇的团山堡村晚汇演,其参演节目群舞《春雨潇潇》,还获得汇演名次,扬名在外……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南宋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仰望九月的天空,感受它那欢乐明快,博大胸怀,改变状态,提升幸福感,正当此时。
仰望九月的天空,保持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是生活灿烂和青春的秘诀。
仰望九月的天空,年华易逝,老之将至,回首往事,多少感概唏嘘,全在此化为乌有。以积极的心态向前看,过好每一天,才无愧于这个沸腾人间。
当我划上此文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抬头看看九月的天空,不禁嘘口长气,浑身轻松:岁月无恙,山河依旧,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生死相依的伴侣,爱着爱着就单了。舞文弄墨的写手,写着写着就老了。
掐指算算,自2017年5月,我们买下这间避暑房纳凉以来,已足7年矣!七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写下这篇避暑纳凉文章。总算对自己平庸生活的某节点,作了一个有趣的诠释。那么,且,得失入烟尘,是非由人论吧。九月的天空下,一切都那么阳光!灿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