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小议婚姻观
作者:王寒星  发布日期:2011-03-06 02:00:00  浏览次数:2333
分享到:
婚姻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概念很简单,就是男女两个组建家庭。人类的夫妻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结束原始社会的混居开始,婚姻嫁娶经历了几千年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不同风俗的发展,如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一夫多妻制,又如云南摩梭族的“走婚”习俗等,一步步演变为现如今普遍的一夫一妻模式。
婚姻是一种社会规范,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石。婚姻就是把原本没有关联的两个人牵系在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互帮互助,共同走完人生之路。说白了,婚姻就是把人的自然属性用一纸红帖外加民政局一个印戳上升为社会属性,使两个人组建的家庭成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元素。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两个自然人变为婚姻这部戏的男女主角,也就注定要在家庭的、生活的、社会的舞台上诠释各自的含义,演绎各自的风采。
就像易中天教授所讲,从一夫多妻制过渡、发展到一夫一妻制,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是社会文明、人权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这样一来,“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明显不利于妇女的封建伦理就被彻底打破,女性从封建时代男人的附属品发展为今天同男人地位平等的“半边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社会领域和岗位上做出了和男人一样的成绩,充分调动了女性的劳动积极性,发掘出了她们的各方面潜力,彰显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读传家,“男耕田来女织布”是以往社会生产的一个缩影。这其中就包括了婚姻生活中男女各自的社会责任,由于男女体质、生理有别,男为阳女为阴,男为乾女为坤,男为刚女为柔,所以“男主外女主内”就成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多大改变的一种婚姻方式。在婚姻中,享受生活的甜美和谐与家庭的天伦之乐,闻鸡鸣声声燕语阵阵,看子女绕膝儿孙满堂,然后一天天老去,这就是婚姻的意义所在,生活的价值所在。
在任何时候,义务和权利都是对等的。在享受婚姻的美满和谐之时同样要各自肩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抚养儿女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赡养老人同样是不可推卸的义务。中国在孔孟思想几千年的熏养中,仁、义、礼、孝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老人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这也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文明的一个主要指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是无数个小家庭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如果每个小家庭都能美满和睦,社会是不是也就平安、稳定了呢?
既然婚姻是一种社会规范,也就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出轨”。单从字面上解释,我们就能知道它的严重性:火车是行走在路轨上的,一旦“出轨”,便要车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些词语的一针见血和独具匠心。)然而出轨在现代社会竟然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百度上搜索一下,结果都在数万以上。在《家庭》、《女友》等时尚刊物上,出轨更是每期的重头戏,大有“无出轨不成刊”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追求自我、个性解放的心理现状。但不能回避的是,这种“追求”和“解放”大都直接导致了无数夫妻的离异、家庭的破裂,社会破坏程度很大。而间接受影响的就更多了,子女在单亲家庭阴影下的心理变得脆弱、孤僻、不善交际和言谈。并且一个人的出轨往往伤害到两个家庭的幸福,这样一来,“多米诺骨牌效应”所涉及的就不是一两个家庭那么简单了。前几天,这个县城就有一个27岁的男人因妻子“红杏出墙”而自鸠的案例。如若鲁迅地下有知,肯定会拍案而起,“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而孔子若能活到现在,看到“礼崩乐坏,竟至于斯”的现状,也必将痛心疾首,唏嘘不已。
由原始社会的“混居”发展到婚配,起初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为了“姻亲”,即部落之间建立亲戚关系,进而发展成氏族,共同抵抗自然灾害、毒虫猛兽和外部落入侵。只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婚姻出现了现在的面目。但总的来说,婚姻的主体还是一男一女。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讲这个呢?因为德国、法国“同性恋”已经通过立法,也就是说,两个大老爷们儿或是两个女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生活在一起了。欧洲国家已经在此问题上给人类历史写下浓重一笔。这无疑是婚姻史上一个怪胎,社会宽容到这个地步,也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
近几年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国家的一项主要任务,报刊杂志、广播影视,乃至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这句话都被摆放在显著位置。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又添一“和谐”。作为社会基本元素的家庭,也更该努力追求和谐的境界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自然的和谐之美,“子之心而与吾心同”这应该是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的和谐之音了。古人有严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古语有涸鲋“相濡以沫”,共度难关,这些都应该是婚姻生活中所效仿和追求的。婚姻就是一条绳上拴了两只蚂蚱,除非这“两只蚂蚱”确是当初被月老“乱点鸳鸯谱”系在了一起,不分道扬镳根本不可能,否则,同心协力是唯一选择。婚姻也像日常生活中其它内容一样,柴米油盐,琐琐碎碎,锅碗瓢盆,叮叮当当,日子在每天的平淡无奇中慢慢消逝,生活在心情的波澜不惊里渐渐走远。遇见好事,两人一起开心,碰到不顺,也应不离不弃。总之,夫妻双方各自承担起应该肩负的责任,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家庭生活中,相互体谅、相互支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同走完这短暂又长久,坎坷也温馨的人生之路。平淡却坦然,真实而永恒,这大概就是婚姻的最高境界了!

上一篇:是非成败80后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