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心灵的感受 犹胜千言万语
作者:凡夫  发布日期:2011-05-07 02:00:00  浏览次数:2642
分享到:
      观看中央四台公益电视广告时,一则广告深深地感动了我,画面如下:
    一个小男孩,从门缝里看到母亲,提着一桶水,为祖母洗脚;他看到母亲脸上呈现了快乐和祥和,有样学样地跟着提了个小水桶,说要为妈妈洗脚。母亲惊奇下,把脚伸出让儿子洗;洗的是她的脚,温暖的是她的心,脸上是另一种温馨和幸福。
   近日,邮箱里朋友传来了一篇<感恩的故事>的文章,也一样令我感动万分。
故事是:
一位品学兼优,学业成绩近乎完美的年轻人,到一家大公司里应征求职。见工时,公司主管问明了他的一切,知道他父亲早亡,母亲靠替人洗衣维持生活,问他是否曾经帮过母亲洗衣。该年轻人坦诚相告:没有。主管要他先为母亲洗一次手后,再来面试。
     年轻人不知主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为获得工作,,不得不照办。母亲愕然不解,但还是让儿子洗她那双手。儿子从来没有触摸母亲的手, 当他接触母亲的双手时,惊异万分,那是一双粗糙长满茧子的手呀!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是怎样把他养大的,他的学费是怎样来的。他轻柔地为母亲洗手,眼泪慢慢地夺眶而出,望着母亲早已泪眼盈眶的双眼,他拥抱了母亲。母子都静默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当晚,他不但洗了母亲的手,还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他获得了那份工作,母亲也再不必为人洗衣了。
     现实生活中,因为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种种所谓新思潮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再也感觉不到母爱的伟大,忘了自襁褓到长成,母亲无时无刻的爱护,也记不起母亲叨叨絮絮的叮咛,和那永无休止的盼望:盼望儿女幸福,无病无恙,无灾无难!
     央视的广告,告诉人们:父母是儿子的板样,若想将来儿女对自己有孝,现在就应对父母有孝!通俗的话说:种瓜者必得瓜,种豆者必得豆,好人必有好报!那个主管的聪明之处在于,不但旁敲侧击的提醒了年轻人,也从而获得了良才干将,他的智慧是令人敬服的。
有这样的广告,有那样的故事,世界将更温暖!
     歌,也有感化人们向善的作用。许多歌唱母爱的歌曲,如<母亲>,<心中的故事>,<烛光里的妈妈>……等等,无不称颂着母爱的伟大。教育着人们爱护父母,克尽孝道。然而,是否每个唱者都认真去理解歌词的意义,体会其中的感情?或唱归唱,照样没有关心父母!!
     天下父母心,除了个别把儿女送入火坑的狼心狗肺的父母外, 没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只是儿女长大成人后,为金钱,为爱情,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和父母反目成仇的,也大有人在。那种不合常理,不正常行为,,信佛者说是前世债缘,迷信者说是遭人蛊惑,我说那是迷途的羔羊......希望的是:债缘还清了,醒悟前非;蛊惑消失后,清醒所误;迷途知返的羔羊都终归父母怀抱,重返家园,让自己尽孝,使父母安于终老!

上一篇:同胞,请息怒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