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誰殺了戴安娜?
作者:张劲帆  发布日期:2011-06-05 02:00:00  浏览次数:2194
分享到:
戴安娜與新聞記者十多年的追蹤遊戲終於玩到了頭,不僅是香消玉殞,而且是千金散盡,雞殺了,金蛋也就不再會有。
舉世震驚之餘,人們把矛頭齊齊對準了傳媒界的不良記者。這些不良記者從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談戀愛開始就打探她的一舉一動,盯梢、窺聽、偷拍、捏造……甚麼樣的損招都使得出來,真真假假的八卦新聞把戴妃越炒越熱,直到推波助瀾地把這對夫妻折散,他們還不罷休,所以才有了戴妃為逃避傳媒追蹤而命喪黃泉的慘劇。自由的傳媒剝奪了一個美麗女人的自由乃至生命,這就是自由社會的悲劇。自由的要義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而是不妨礙他人自由的自由。戴安娜沒有及早地通過法律手段堅決捍衛自己的自由,是失策的。
戴安娜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傳媒的受害者,只要金錢始終是傳媒的主宰。最近澳洲的例子是另一明證,電視臺為了高收視率換來高額廣告費,揭露一樁消費事物糾紛導致一名亞裔電工自殺身亡。我不是說傳媒不可以揭露不良現象,但總不該把事情做得太絕,連出現在電視鏡頭的罪犯的面孔都通常獲得模糊化的技術處理,何苦對一名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如此刻薄呢?傳媒其實大多欺軟怕硬。拉什迪因為寫《撒旦詩篇》遭伊朗發出追殺令後,有幾家傳媒再敢與霍梅尼作對呢?戴安娜有名而無力,各家傳媒就敢刀叉齊下大快朵頤了。
如果說傳媒是殺手,那麼它們也只是受到唆使的殺手,而進行教唆的就是那些有窺私欲的讀者和觀眾,低俗的消費者養育了低俗的傳媒,當那些手捧鮮花的戴妃迷們哭哭啼啼地悼念戴妃時,可曾想到他們手上也沾著她的血?
戴安娜已矣,公眾和傳媒尋找的下一個目標是誰呢?威廉王子成人娶妻會是不久的將來的事情,還有誰敢嫁入皇室?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於1997年9月11日《東華時報》

上一篇:也說謙虛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