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视点

新闻视点

新西兰“以文会友”周刊(68)
作者:紐西蘭作協  发布日期:2011-07-25 02:00:00  浏览次数:2225
分享到:

 以文会友      纽西兰华文作家协会 文艺沙龙   主办                

 

 電話﹕+64 9 6317488   E—MAILccsalon8@gmail.com

                  

 -------------------------------------------------

 

     

●京劇漫談之二                                                   穆迅

●愛智慧隨想                                                     曹小傑

70億與我                                                       立言

●香港的社會教育                                                珂珂

●《蓮》第二十章洞房淚燭  3.終生密友                       何學威

通告蘭:第三屆新西蘭讀書文化節攝影大獎賽

==============================================================================

 

京劇漫談(之二)                   穆迅

 

    剛入大學,適逢全國現代戲曲匯演。學校安排我們新生到劇場實習,希望我們對戲劇藝術有個感性的認識。實習內容無非就是門口檢票、打掃前後臺、觀摩演出等。看戲當然是最愜意的事,尤其是好的戲,如酷暑飲冰啤。印象最深的應屬李(注一)的湖南花鼓戲“補鍋”。那時的李一只有十七歲。亮麗的嗓音,青春活潑的女娃身段吸引著我們,同學們評頭品足認為這個小姑娘將來有出息。但誰也沒想到文革後她竟能出息到全國公認的民歌一姐。

 

    記不清是那個時候,還是晚一些時候,我還看了上海京劇院演出的現代京劇“海港”。李麗芳收放自如的演唱令我訝異,如此高尖的京劇唱腔也能讓她掌控得像演繹西洋歌劇那樣輕鬆。尤其“進這樓房,常想起……”那一教育韓小強的唱段,起伏跌宕的拖腔全靠腹腔丹田頂出。她那底氣十足,能在高音區域如雄鷹自由翱翔於萬仞山中的表演,顯示出她駕馭高難度演唱藝術的能力。

    更沒有想到的是七、八年後我竟能站在李麗芳身邊,被人介紹道:這是咱們劇組新分配來的大學生。

    那一場見面至今仍記憶猶新。李麗芳正在扮戲化裝,她從鏡子裡看了我一眼,說:“哦!大學生,分到上海高興嗎?”

    “不高興。”我老實回答。我是北京人,自然還是想回北京。

李麗芳聽了沒再接話,很快轉了個話題。

    事後,陪我見李麗芳的馬博敏(當時的劇組團委書記、方海珍C組演員,後來的上海市文化局局長)對我說:“你怎麼那樣傻。你走後李麗芳很生氣,說,瞧這個大學生架子真大,連樣板戲劇組都看不上!”這時我才知道我露了怯。

    李麗芳,出身貧苦,姐妹均以唱戲為生,姐姐李惠芳比她更有名氣。李麗芳原是志願軍京劇團主要演員,戰爭結束後全團轉業到寧夏。文革前因演“杜鵑山”中的柯湘,被江青看中,特地調往上海京劇院“海港劇組”任方海珍A組演員。B組演員是北昆的蔡瑤銑。

    有人說李麗芳比較“左”,我倒認為,她還算單純。在那個特殊環境裡,要保住一線演員的地位,不“左”點恐怕很難。老舊的京劇演員大多只不過以唱戲為生,談不上什麼覺悟。她在那個位子能體諒一般演員,以身作則,平易近人,已屬難得,就不要強求了吧。

    她屬於贖買政策藝人,工資較高,一個月大約四百四十塊。我這個大學生一個月也才只有六十元薪水,更不要說群眾演員了。那時的上海計程車五元錢可坐很遠。每當演出結束,李麗芳總會問演員誰順路可搭我的計程車。

    文革時期一般外地巡迴演出,轉場裝卸舞臺,李麗芳總是與演職人員一道搬運服裝道具,直到深夜。這在當時樣板戲劇組主要演員中並非都如此。

    她穿著樸素。在那個衣裝單一的年代,說她樸素,意味著她的穿著更加簡單。總是洗得發白的列寧裝,沒有印象她還穿過別的什麼,我懷疑沒準兒自打解放後就一直這身打扮。也許出於某種原因她是有意的,但不管怎樣,堅持下來也不容易。

    她雖然是個“老藝人”,談吐中卻少有梨園江湖味,哥們兒、姐們兒、插科打諢、鬥嘴通常還少見到她接嘴。這可能和她曾是志願軍京劇團成員有關,在那裡大概也受過一番新文藝作風的薰陶。

    文革後人們曾懷疑她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裝革命”,假的。可是真作假時,假亦真。長期“做作”下來,既不容易,也習以為常,不好嗎?

    李麗芳離開人世已有段時間了,一切恩恩怨怨早已隨她的故去而煙消雲散。面對她的往生,留在塵世的我們還是與人為善,多多記著她的好處吧。

    高志揚,“海港”劇中的第二號人物。扮演者是趙文奎,那時已年近半百,但由於身材高大,魁梧,是舞臺上工人階級理想形象,故演出時仍站當中。他專攻銅錘花臉,嗓音聲如洪鐘,據傳他年輕時在京劇界有“東亞之雷”美譽。只可惜“海港”的唱腔不適合他演唱,調門較高,加上已屆中年,往往力不從心,稍有不適,嗓子就出狀況。故“海港”拍成電影時改由李長春配音。更甚者在七三年七一獻演時趙文奎突然啞嗓子,整場失音,造成不良影響。好在趙文奎為人厚道,從不惡語傷人,人緣較好。因此劇組領導也不想追究,事後就不了了之。然而自打那次事故後我很少再聽到他唱“海港”了。

    文革結束後,恢復傳統戲演出,人們期望趙文奎能重出江湖,一展往昔“東亞之雷”雄風。但事與願違,忠厚老實的趙文奎,脾氣卻倔強如牛,死活不肯出山。領導、徒弟“N”顧茅廬,他就是不為所動,依舊過著自我退休的閑清生活。我們都有點納悶兒,這不像他平時為人的表現,老趙怎麼啦?

    回過頭來再想,看似軟弱的老趙,容易被人欺負。雖然表面上笑呵呵地逆來順受,內心恐怕傷得不輕。遠離舞臺也許是他反抗的唯一選擇。

    文革末期和文革結束初期,“海港”劇組曾組織過小分隊下基層為工農兵演出。趙文奎也登臺獻藝,這是他藝術生涯中最後的絕唱。照例他回避“海港”,卻氣貫長虹地演唱京劇“平原作戰”中趙永剛的“哪裡有人民哪裡就有趙永剛”一段。那激情而又張揚的氣勢,進退拿捏自如的信心,我們又看到了昔日的“東亞之雷”。

    海港”劇組還有一位演員值得書寫,那就是艾世菊。艾老還健在,估計要九十多歲了。他在“海港”中扮演唯一的反面角色——錢守維。艾老是“世”字班出身,專攻武丑,功夫了得。更讓人敬佩的是他能武也能文,口齒咬字清楚得連文醜演員都自歎不如。上了歲數後,艾老不能武打了,靠著他精湛的表演和念白在舞臺上仍舊能保持藝術的青春。

    艾老之所以受人尊重,在於他對演出的敬業。仍舊是小分隊演出,年近花甲的艾老翻跟頭,拿大頂活分得像個不知疲倦的彈簧。觀眾見“錢守維”也有武功,滿堂喝彩。此時只有我們工作人員看得出艾老的疲態。他在硬撐,在竭盡全力。此景此情,你能不尊敬他嗎?。

    別看他臺上活靈活現,在後臺他就像個泥菩薩,盤腿坐在道具箱上,閉目養神極少與人搭話。人們知道他的習性也很少上前打擾。鑼鼓響了,該上臺了,他磕掉煙袋鍋裡的關東煙,穿好行頭,默默走到側幕邊。一聲長嘯,他疾步沖上舞臺,似幽賊嘎然而止的亮相,兩眼如鷹瞳攝物,頓時換了個人。

    在生活中,演員就像普通人一樣有著五彩繽紛的人生軌跡,有的耿直,有的柔弱。有的豪爽,有的文雅。有的機關算盡,有的大大咧咧。可是一旦他們站在聚光燈下,面對觀眾,卻個個視舞臺為自己的生命,儘管汗浸水衣(注),痛箍盔頭,銀槍舞雨,粉袖生風。無不傾全力散盡才華,春蠶吐絲般一場戲接一場戲地編織著美麗的藝術彩衣。

    京劇屬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只能在舞臺上實實在在地看見。大幕關上了,一切就化為烏有。沒有記錄,沒有檔案,只有記憶。她之所以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靠的全是演員師傅的言傳身教,京劇行話叫“說戲”。師傅看中了你,收你為徒弟,手把手告訴你哪個鑼鼓點上場,手勢如何,眼睛如何,好的師傅還告訴你,此時你扮演的人物心情如何。有天份的徒弟能融會貫通吃下師傅的精華,自身消化,加以提升,進而青出於藍,勝於藍。京劇就這樣一浪一浪地向前發展。

所以,在浩瀚恢宏的京劇世界裡,你只能這樣說:沒有演員,就沒有京劇。

 2011/7/13 於奧克蘭

 

注一:由於電腦簡轉繁字體的缺陷,這裡的“穀”字是錯的。

 

:水衣,一種純棉做的中式白褂。戲曲演員通常在穿戲服之前,貼身穿上水衣,以防汗水浸蝕戲服。

 

-------------------------------------------------------------------------------------------------------

 

愛智慧隨想                            曹小傑

 

    英文中很多詞都是合成詞,拆分它們有時能發現其背後所蘊含的深意。以哲學的英文詞為例。philo意指愛而sophy意指智慧,兩者合在一起,philosophy便成了愛智慧的學問。哲學本身並不意味著智慧,而是尋求智慧的過程使得它變成了哲學。

 

    說是有人去德爾菲神廟請示神諭,問希臘最聰明的人是不是蘇格拉底,答覆是肯定的。蘇格拉底聽說後感到奇怪,因為他自認為自己是無知的,無知的人怎麼反倒會成了最聰明的人呢?他四處找聰明人對話,試圖證明神諭是錯的。但在對話的過程中他發現,那些所謂聰明而又智慧的人大抵名不副實。蘇格拉底才醒悟,他之所以被神諭視作最聰明的人,不是因為他有知識、有智慧,而是因為他自知自己無知,不斷去追求智慧,愛智慧。

    蘇格拉底的這個故事也恰恰說明瞭,許多自己跳出來說自己就是哲學家的人往往並不是真正的哲學家。因為愛智者總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明白自己的無知,正是明白自己的無知才會不斷去追尋智識。愛智慧是個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結果。

    刺激人不斷去追尋、去沉思的因素並不只有自知之明,還包括外界的因素。這就涉及到有趣的問題了:哲學家一般誕生何處呢?有文學家的地方就一定有哲學家嗎?

    比如說,新西蘭有哲學家嗎?簡直難以找出來。新西蘭有文學家嗎,答案幾乎就是肯定無疑的了。歐洲呢?有大把的哲學家和文學家。美國有哲學家麼?也有的,但偏向於實用主義,杜威那種風格的。傑克·倫敦、海明威似的文學家也不少。拉美也有文學大師的,比如《百年孤獨》的瑪律克斯,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主馬裡奧·略薩。

    似乎可見,生活安逸的地方是產生不了真正的哲學家的。因為那兒沒有刺激他們靈魂的痛苦與煎熬。安逸的地方只適合生產文學家,他們可以用文筆書寫美好而又寧靜的東西。比如新西蘭,與世無爭的環境,被大洋環繞的景觀。島上沒有蛇、虎、獅等猛獸,當然動物園中的除外。她像頭溫馴的綿羊,又如世外桃源,能給作家足夠的靈感去書寫。在安逸地方產生的文學作品,似乎也多偏向安逸、浪漫的風格。

    越是苦難深重的民族越是可能產生深沉的思考者。因為那兒有許多值得他們沉思、追問的問題,有許多打破他們慣性思維的活生生的事實。同樣可以想像,痛苦的地方亦能產生文學大師,那種文筆風格、主題內容肯定是有別於安逸之所的。比方土耳其的文學大師,印度的,中國的,更傾向於書寫歷史的憂鬱,現實的苦難。他們的寫作風格也往往峻峭,深沉。

    但又必須提到的是,痛苦之所也好,安逸之所也好,得有一定的文化積澱。非洲有她自己的藝術形式,那精彩的鼓點與舞姿,達到了別的地域難以企及的高度。但于文學家與哲學家就少了。蓋因這二者似乎更強調一種歷史性的沉澱,而不單單是靈感的爆發。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哲學家往往是長壽的。難道沉思可以讓時間變得更緩慢,或者讓他們對時間的體驗更豐富而又密集麼?還真有人做了研究。發現大多數哲學家,不管他是唯物主義哲學家還是唯心主義哲學家,對生命都能抱持一種積極的態度,一如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中所謂的“向死而生”。正是這種輕鬆而瀟灑、豐滿而充實的生活態度,使得他們更為健康長壽。

-------------------------------------------------------------------------------------------------------

 

70億與我                              立言

 

    報載,今年10月世界人口將突破70億,如此龐大的同類人數,未免令人產生被壓倒窒息的感覺。

 

    來自世界數一數二的超級大都市。我對人口壓力體會尤為深刻——

    “文革”開始不久,19668月紅衛兵大串聯,上千萬人頃刻湧進北京,年幼的我隨父母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周圍摩肩接踵的躁動的人群猝不及防,走不過500米鞋子已經被踩掉3次,滿眼紅旗紅袖章紅標語,人人臉上殺氣騰騰,夏天不洗澡的油膩的汗味充斥在空氣裡,恍惚中好像走在無數頭狺狺的獸類中間,轉眼就可能被吞噬,我嚇哭了……

    80年代中期有一次到北京火車站送伯父伯母回上海,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故,臨時有三個車次未能準時發車,候車室裡擠滿了等待出發的旅客,連通道裡和座椅上都站滿了怨聲載道的人們。隨著檢票口服務人員的出現和隱沒,人群裡開始有暗流湧動,有人摔倒,有人慘叫,更多的人身不由己隨波逐流,千百張嘴操著各地方言在叫嚷震耳欲聾,我則拼盡力氣護住身邊的兩位老人,艱難的朝有柱子的地方迂回躲避,那種在洪流中陷於滅頂的恐懼終生難忘……

    對人群擁擠的壓迫感是我移民紐西蘭的重要原因之一。

    來到這天藍草綠的白雲之鄉,更加助長了我怕擠的心理:為此寧願不計報酬的菲薄選擇避免朝九晚五的職業;在早晚高峰期儘量不駕車外出,即使外出也儘量不走高速路;去銀行、超市甚至游泳、看電影,我多選擇中午或雨天人少的時候;就是去海濱散步小憩,也盡可能避開週末、假日。每次意識到自己能逃避擁擠,多半還是基於外子的勤勞刻苦,因此對他格外回報一份感激。

    世界人口70億,增加的主要部分在亞洲、非洲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們在奧克蘭很少能感受到。一年增生800萬,10億人口在挨餓,土壤被侵蝕、魚類減少、冰川融化……這些都是自然界對人類的警告,警告人類不要放縱自己的貪欲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巧取豪奪。上帝造人之初,明確告訴人類要做地球的管理者,管理地上的走獸、水裡的魚、空中的鳥,但人類犯罪後的貪婪卻使管理者變成了掠奪者,地球好像一條超載的百孔千瘡的破船,在掙紮和戰慄中搖搖欲墜……

    紐西蘭是個崇尚環保的國家,我們能在這裡擁有一片土地,擁有明淨的藍天白雲,相比起同時生活在地球村的另外69.999億人口,該是何等的幸運。我不能改變尼日爾的婦女一生生育7個孩子,我也不能影響印度國民在2011年達到2.1的更替生育率,但我可以從我自己開始,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減少能源的消耗,力求達到綠色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去超市會儘量用自備的購物袋;我家的電燈都已換成“節能”並人走燈關;我的筆記簿和紙張從來都寫滿兩面;我用洗米的水澆花,用菜皮自製肥料,甚至在後院開闢了一個小小的菜圃享受自耕自食的樂趣……

相對於世界人口70億,每一個個體“人”就如宇宙塵砂一般的渺小,但是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實在應該從我做起,一點一滴的在生活細節中切實負起管理地球的責任,做一個合格的高素質的“地球村村民”。

-------------------------------------------------------------------------------------------------------

 

香港的社會教育         珂珂

 

    那天我正在“聚精會神"的等著電梯。只聽見一陣銀鈴般的笑聲由下至上的飄來,當電梯的門打開時,看到鄰家的女孩從電梯內蹦了出來。她見到我,就大聲的說:“Auntie, 早晨! (粵語,相當於普通話──早上好)"

 

    我笑著回了一句:“早晨,甚麼事令你那麼開心?一大清早就笑個不停?"

    她笑著說:“我明天就滿十六歲了。"

    “噢,大女孩了,是嗎?是不是好開心收到了好多的生日禮物?"我問道。

    “不是啦,這比收到禮物還開心呢。因為我從明天開始就可以去捐血了。"這小妮子高興的告訴我。

    這個回答讓我真的意想不到,因為在我眼裡的香港的孩子,大多數都很會打扮,很注意外在的東西。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會從小就有這樣的內涵和情操。

    這時,她又說起了前些日子她由於沒到歲數,所以沒有捐過血,還曾被同學嘲笑過呢。她高興地說:“這下好了,我終於夠秤了。"在她的心目中,捐血也是考量自己的膽量和長大的一個標準。

    小女孩的話使我開始了思考:在香港,人們多多少少都有著自己的信仰。多數的人們都以幫助他人為榮。每年電視臺的慈善捐款的大型節目很多,人們從小到老都積極參予,不是為了名,更沒有利。但都認為參加了就是支持了香港的

社會。賺錢是從社會中來,也最終時要回饋給社會。

    在香港沒有政治教育,捐血不需要團員、黨員帶頭,但良好的社會教育,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就能使人在實踐中從小明白道德的觀念。香港的學校從小就教育著學生奉獻社會,他們視“捐"文化為榮。

    孩子們從小就在學校接觸慈善團體,參加各種募捐活動。你若在星期六早上出街時,一定會遇見許多的孩子們三五成群的在賣旗(那是一種黏貼在身上的一個募捐標誌,隨心意,捐多少都行)。

    每當哪裡發生了災難,香港人總是一馬當先捐款、捐物的大力支持災區。因此,香港的人總是捐款比其他的地區要多很多。就連小孩子也會捐出自己的零用錢。

    在香港的學校中的這種社會活動非常的多。我還記得我小兒子第一次參加為獨居老人大掃除時的光景,到現在想起來還會是令我大笑不已。那是兒子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社會活動,他們從老師那裡領取了清潔劑和工具,就三個人一組的分派到各家去做清潔。香港的孩子自立性並不是很高,可能他們在自己的家中都不曾做過家務,但他們必須在社會中摔打才能在德育上進步,學校以及社會對他們提供了不少這方面的教育。三個9歲孩子(兩個女生,一個男生)一組,女生們都很精,一進門就喊:“男生負責廁所!"然後女生們就開始在客廳中擦起塵來了。我兒子告訴我:“從來沒想過廁所會有那麼臭的,幾乎用了整瓶的潔廁靈,還是覺得沒刷乾淨。"“真的希望可以可以帶上Tina(當時我家的菲傭),她一定會刷的比我乾淨。"聽他這麼一說,我大吃一驚,他可不能有這種想法。於是我強忍著笑去我教育他:就是要你自己去鍛鍊一下,把身上的驕嬌二氣改掉。不然你將來就無法去獨立的面對社會。不知當時他聽進去了多少,但是他今天選擇了讀醫科,可以去面對各種挑戰,這使我十分感謝學校中的社會教育科。

香港多數人的心很好,很有同情心,很守規矩,很有修養。鄙視那些不守規矩的人與事,所以才有今天的社會風氣。現在國內人真的富有了起來,但鮮有富豪有回饋社會的心卻讓人很遺憾,希望內地的國人們能夠早一些學習香港社會的一些好的經驗,提高國人們的道德水準。




评论专区

nzhuazuoxie2014-11-20发表
可能我没写清楚,我指的“觉悟”是当时的政治觉悟。大多数老演员确实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我还有三、四、五。不过要有点耐心,新西兰的文友很有积极性,“以文会友”篇幅有限,只好排队了。 穆迅
子胡2014-11-20发表
“以文会友”还要排队?建议穆迅先生搬来澳洲居住。哈哈!
子胡2014-11-20发表
“以文会友”还要排队?建议穆迅先生搬来澳洲居住。哈哈!
进生2014-11-20发表
<京劇漫談(之二) 穆迅>:很有历史质地的一篇实在文章。先生似长我几岁,更能理解现在57,58以上的人们人生的实在不易,以及历史在这一批人身上烙下的纹身,美不美,看各人喜好了。谢谢写下的这篇文章。惟先生文中说:老舊的京劇演員大多只不過以唱戲為生,談不上什麼覺悟。我不这样认为;您这种想法,极能托起当年对《舞台姐妹》批判的那种思潮。其实您先生文中的艾老形象就能成为您那种看法的反例。艾老90多了,1920年前后生的,同我母亲出生的年代相近。他们一般敬业,守规矩,依循做人的从上代传下的本分。若您能同意我的看法,发生在艾老身上的一切,就都有合乎理性的解释。虽然您也说:“此景此情,你能不尊敬他嗎?”我只看了您的简略介绍,我愿意敬重艾老的整个人生。我说这话,您可以存而不论,但对我来说,脑海里却有一长串熟知的这样的人们。快5点半了,就聊这些。再次谢谢。还有《三》吗?
nzhuazuoxie2014-11-20发表
可能我没写清楚,我指的“觉悟”是当时的政治觉悟。大多数老演员确实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我还有三、四、五。不过要有点耐心,新西兰的文友很有积极性,“以文会友”篇幅有限,只好排队了。 穆迅
安红2014-11-20发表
票友安红期待着穆迅先生的下一篇连载。
安红2014-11-20发表
“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智能,而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不断去追求智慧,爱智慧。”“哲学本身并不意味着智慧,而是寻求智慧的过程使得它变成了哲学。”谢谢分享体会的曹小杰。
安红2014-11-20发表
“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智能,而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不断去追求智慧,爱智慧。”“哲学本身并不意味着智慧,而是寻求智慧的过程使得它变成了哲学。”谢谢分享体会的曹小杰。
进生2014-11-20发表
<京劇漫談(之二) 穆迅>:很有历史质地的一篇实在文章。先生似长我几岁,更能理解现在57,58以上的人们人生的实在不易,以及历史在这一批人身上烙下的纹身,美不美,看各人喜好了。谢谢写下的这篇文章。惟先生文中说:老舊的京劇演員大多只不過以唱戲為生,談不上什麼覺悟。我不这样认为;您这种想法,极能托起当年对《舞台姐妹》批判的那种思潮。其实您先生文中的艾老形象就能成为您那种看法的反例。艾老90多了,1920年前后生的,同我母亲出生的年代相近。他们一般敬业,守规矩,依循做人的从上代传下的本分。若您能同意我的看法,发生在艾老身上的一切,就都有合乎理性的解释。虽然您也说:“此景此情,你能不尊敬他嗎?”我只看了您的简略介绍,我愿意敬重艾老的整个人生。我说这话,您可以存而不论,但对我来说,脑海里却有一长串熟知的这样的人们。快5点半了,就聊这些。再次谢谢。还有《三》吗?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