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拒食魚翅顯慈悲
作者:心水  发布日期:2012-01-18 02:00:00  浏览次数:2084
分享到:
          新年伊始、首先祝願讀者們萬事如意、家庭幸福、平安吉祥、慈悲快樂!
            剛落幕的2011年,每人都有不同的回顧;對全球華社影響深遠的的一件事關環保及愛心的「禁翅法案」,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美、加、香港及大陸擴散著漣漪。
            先有美國加州華裔眾議員方文忠先生,提出「禁售魚翅」法案,經加州議會表決通過,成為全美國明令禁止出售魚翅的第四個州府。喜訊傳出,讓環保團體、宗教家們歡呼喝采。
              緊接著是加拿大皮克靈市(Pickering)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廿一日,投票通過禁魚翅法案;一年後該市禁止出售、買賣、擁有和食用魚翅。這是加拿大楓葉國繼多倫多市、密西沙加市、奧克維爾市及賓德福特市的第五個禁魚翅的城市。
              積極響應禁魚翅的是知名的「半島酒店」連鎖集團、宣佈分布在東京、曼谷、香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半島」旗下所有酒店,於今年元旦日起,餐單上再無魚翅這味菜餚。
            中國山西太原的餐飲業集團主席上官樂先生,大發慈悲心,宣布於今年元日始,其餐飲業集團不再供應魚翅;但因早前存貨多,銷毀過於可惜;故在十二月內、免費讓顧客們享用魚翅。
             為何食魚翅會與環保有關呢?因為地球生態是環環相扣,海洋生物也如是;食物鏈不能中斷。人類過度捕食的結果,沙魚很快面臨絕滅。如果讀者們明白為何全球各國都嚴禁象牙產品,就會知道是對大象的保護;不讓大象因為其牙而滅絕也。
             由於每年有多達七千三百餘萬條沙魚被割切掉魚鰭而死,這類物種已將近滅絕,嚴重影響了海洋生態平衡,間接造成了環境危機。
             如果讀者們有看過由「Discovery」節目拍攝的捕殺沙魚的紀錄片;那些魚民把撈起的活沙魚,將魚身兩旁的鰭切割下,隨即將血流如注的沙魚扔回大海。這些受傷又無鰭可游的沙魚,不被其他魚類吞食,也將因失血在痛苦中死亡。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由於我們食魚翅,而造成了沙魚被如此殘忍的屠殺。食魚翅者,雖非殺沙魚的元凶;但沙魚之死,確確實實是與食翅者脫不了關係啊。
            易地而想,如果地球出現了某類凶殘惡魔,捉到「人」時、即將四肢砍斷,任其自生自滅。試閉目細想,這個被切斷手腳的「人」,是否還能存活?恐怖之極的是「人」在斷肢後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所受的煎熬何其慘痛啊?
            對於沙魚群體來說,我們人類就是牠們生存的「惡魔」。有良知良心的人,有教養有道德的人,豈能當凶殘殺手「惡魔」的幫凶呢?明乎此、閣下還會食用魚翅嗎?
            有宗教信仰者,不論是崇尚「博愛」或是響往「慈悲」教義,這些信眾以前對魚翅來源不清楚,享用並無不妥。但今日經已明暸沙魚之死,是被折磨痛苦而歿,皆因吾們嗜食其鰭。明知後就會產生「不忍」之心?有了這份「不忍」,便是「博愛」心或是「慈悲」心。因此、拒絕食用魚翅,就是博愛,就是慈悲;自然會「心安理得」呢。
            魚翅並無任何營養價值,翅湯完全靠配料烹飪;魚翅無味又難消化,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其中部份已變成了「虛榮心理」作祟。因為價錢貴,能有「翅」的筵席,等同是身份的顯耀? 如今,若有魚翅的筵席,已變成「不仁」及「殘忍」了。
        今天地球村早已形成,中華飲食文化裏、不合時宜者,理應去除。讀到去年十二月九日的南澳時報、社長潘家發先生的一篇鴻文:「請別再吃魚翅了」,真是擲地有聲,特引潘社長大作末段、作為拙稿的完結。
            「尤其是身為社團的領導人,下次、訂酒席時,就放棄食用魚翅、、、、、女士們、先生們,別再吃魚翅了!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