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春节过完说点啥?
作者:田地  发布日期:2012-01-31 02:00:00  浏览次数:3353
分享到:

       春节过完说点啥?往年只有两个话题,春晚和春运。可今年多了一个话题——方舟子和韩寒不好好在家过节,打起来了!所以网民们都说,这个春节,他们是和方舟子韩寒一起过的。这事有这么重要吗?有,中国最权威也是最大的新闻网站的头条炒的就是这个。

两人打什么?打假英雄方舟子质疑粉丝最多的天才作家韩寒造假——文章由他人代笔。于是韩寒不干了,要告方舟子诽谤,索赔10万元。春节刚过,法院刚开门,韩寒就一纸诉讼书递进去了。

这两个人都是当今大中华文化圈的名人,一个专业打假,一个业余写作(韩寒说自己是专业赛车手,写作副业)。我对韩寒的印象稍微好一些,因为他帅气,文章俏皮,还能时不时地反映下民众心声。至于方舟子,我主要是不明白他为什么打假。为政府?可政府给他发工资吗?为人民?可人民买他的账吗?那就只有一条了,为他自己——靠打假的名声来卖他的科普读物。

但这并不妨碍我公平地看待这件事。

我觉得这事有看点,因为涉及两个名人,因为涉及造假或诽谤。再深一步,还涉及什么是真正的言论自由,我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以及我们的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往大了说,造假和诽谤是当今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两件事。因为,不仅商品可以造假,名气可以造假,政治理念以及道德规范也是可以造假的。这样问题就严重了。所以打假是要全力支持的。

支持方舟子的人强调说,任何人都可以被质疑,包括被推上神坛的韩寒。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问,政治神坛上的人物呢?什么时候可以质疑呢?

好,下一个问题是,韩寒到底有无捉刀人。如果没有,那方舟子就是诽谤。其实诽谤也是一种造假,这样说来,方舟子就该打打自己的假了。

到底韩寒有没有对公众造假,或者反过来,方舟子有没有对韩寒诽谤,这是要靠法院来裁决的。如果法院不能公正裁决,或者是在裁决之后无法公正执行这个裁决(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时有发生),那么,就是我们的法律系统甚至是社会出了问题了;那么,该“打”的就是我们的法律系统甚至是整个社会了。

 




评论专区

骑兵2014-11-20发表
原来两位都通读了24史,那可得敬佩一下了
老财2014-11-20发表
哈哈~~~烫酒的事终于被军委大院大包大揽了!什么时候啊?现在我比师长还积极呢。。。
子胡2014-11-20发表
刚把军委改成军萎,司令马上让子胡去当主席,这分明是在上门相骂。如此做法怎会让人不生二心?
老四2014-11-20发表
不过呢,智囊团是一定有的。这很正常。
安妮2014-11-20发表
今年特别热闹,出了方韩还有孔教授,吉拉德,台湾大选,只有想说话题还不少。
军部2014-11-20发表
和二星上将保持一致——只要大伙高兴,军部的酒可劲造!
鱼蛋2014-11-20发表
黄先生说的那三篇文章我看过,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必定是有原因的
资料库2014-11-20发表
  中共官媒:韩寒说了大实话   韩寒博文表示,“暴力革命我们都不愿意发生,天鹅绒革命不可能在近期的中国发生,完美民主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们只能一点一点追求”。他还认为中共“有了八千万党员,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党组织庞大到一定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人民就是体制本身”。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专门发表社评表扬韩寒说,这是当下中国难得听到的大实话!韩寒博文的调子与以往的文字不太一样。但突破了一个固有形象的韩寒,变得有些“矛盾”的韩寒,或许是更真实的。韩寒的年龄在增长,做了父亲,阅历也在增加,他的思想维度会逐渐增多,增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环球时报》撰文称,韩寒化蛹为蝶,超越“左”与“右”。张颐武说,韩寒这几篇重要博文的意义,在于他开始试图超出对现象的罗列而更深入地思考,寻找“阐释中国”的新路径。一个年轻人敢于直面他所面对的现实,试图给予新的阐释,他有勇气超越自己,那当下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回应?   针对韩寒反对的“中国式领袖”,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在博客中以讥讽的口吻说,这些人往往就是“只有腔调,没有学养;只有欲望,没有理想;只有风向,没有信仰;只有姿态,没有立场”的文人。什么“民主”,什么“革命”,只不过他们的时装。“我是不相信这帮家伙的。这就是我要力挺韩寒的原因。”易中天说,“如果有谁被韩寒气炸了肺,我愿诚恳地表示幸灾乐祸!”   美国芝加哥“制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栏作家方绍伟说,不幸的是,哪一个中国人不是“网上激愤、现实犬儒”?骂起韩寒来痛快,可韩寒“说的正是阁下的那点事情”。根本就不存在“韩寒已经转变”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你要转变”。“书面革命”和“书面民主”谁都会,还是别边扯边做“双轨人”了吧,你敢从今天开始就对现实中每件涉及自己自由权利和公共利益的小事较真吗?   中国网民老宁认为,这就是韩寒,一个活着自己生活的年轻人。其实,从他在回答美国《时代》周刊一百人这件事的提问中我们就看到了他的淡定、他的主见。说实话,如果是某些人,早就因为洋人的一句表扬而浑身发酥了。政府冷落他,他不以为意;洋人稀罕他,他不卑不亢。他未必没有私敌,但他无疑没有“私友”,没有碍于圈子、面子而不能说与不得不说的话。这就是韩寒。韩寒不是你我的韩寒,明白这一点,却让我们更尊敬他。
依霓2014-11-20发表
五毛党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解释一下。
读者**2014-11-20发表
回子胡:算我眼拙,军委何时改成军萎了?这可是对我们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大不敬。军委也好,军萎也罢,俺都不在乎住在军委大院,能和您做邻居并接受您领导,俺觉得省心,你就别推辞了,多担待些吧。
资料库2014-11-20发表
五毛党就是网评员,即是在网上进行“正确舆论导向”为职业的人。据说每发一个“正确舆论导向”的帖子可以领取5毛钱的奖金,所以被网民称为五毛党.
安妮2014-11-20发表
今年特别热闹,出了方韩还有孔教授,吉拉德,台湾大选,只有想说话题还不少。
老财2014-11-20发表
哈哈~~~烫酒的事终于被军委大院大包大揽了!什么时候啊?现在我比师长还积极呢。。。
资料库2014-11-20发表
五毛党就是网评员,即是在网上进行“正确舆论导向”为职业的人。据说每发一个“正确舆论导向”的帖子可以领取5毛钱的奖金,所以被网民称为五毛党.
老财2014-11-20发表
看样子,这酒还一时半会儿喝不上...唉,愁死人了...
老四2014-11-20发表
不过呢,智囊团是一定有的。这很正常。
依霓2014-11-20发表
五毛党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解释一下。
中国达人2014-11-20发表
韩寒是只会叫不会下蛋的母鸡, 因为他只是批评政府, 却从来不告诉大家政府腐败的根本原因, 他也从来不与政府做针锋相对的斗争。事实上, 韩寒根本不希望政府进行改良, 政府真的改良了, 韩寒就没有市场了。 所以政府越腐败韩寒的牢骚文章越有市场, 韩寒赚钱越多。 政府才是韩寒的真正金主和老板。
资料库2014-11-20发表
  除了赞扬,韩寒招致更多的是批评   中国网民郑酋午说,韩寒观点非常的五毛党,有人怀疑他是被政府买通了。他的观点肯定是五毛的,是不是被政府买通了,只有他本人知道,别人无法知道。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了此人。以后,不要轻易听他的胡说就行了。   中国媒体人祝振强说,韩寒这样的人很危险。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他的观点,而在于他的态度;不在于他的愚昧,而在于他的屁股坐向;不在于他的无知,而在于他的无知之下的无畏。姚文元曾令我们顿感文字的力道以及思想的神圣,余秋雨更是让我们对文化人无地自容复心向往。上海文化以及文化人大抵如是。同为上海人的韩寒而今又令我们重蹈覆辙——我们吧唧着嘴,眼巴巴地守望韩寒的博客:再来一篇吧,为“革命”指引航程,为“民主”拨开迷雾,为我们有充足的文字依托来幻想!竟有上亿人,球迷一般期待着、渴望着……于是乎,惯于精明算计、乐于唧唧咕咕的海派传人韩寒,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课。   知名博客作家丁咚称,韩寒就当前敏感问题,提出集中国特色论、中国阶段论和民众素质论的大杂烩为一体的“革命观”,在中国并不孤立和孤独,也以其特殊影响力迷惑了一批人,拥有一批支持者和同情者。尤其是韩寒迎合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想法,说了别人想说而不便说的话,做了别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他的言论危害性比通常的要大,即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而不是从韩寒个人想法的角度,当这种革命观按照利益集团的意图,渗透到国民包括社会精英的精神世界中时,对中国前途的影响,可谓更加深远。   中国媒体人李钟琴说,三篇文章看完才看清韩寒。最可笑的是韩寒捣起了“党即人民”、“人民就是体制”的浆糊。韩寒的逻辑是,人人有船票、人人在船上、人人都是船本身,船的缺点就是乘客的缺点,船出事故乘客都有责任。这不是捣浆糊是什么?当你认为“船的缺点就是乘客的缺点”之时,胡作非为的船长们正在偷着乐呢!   知名博客作家木然借用韩寒文章《我得和这个世界谈谈》标题说,“我得和他谈一谈”:一谈革命,二谈民主,三谈自由。在第一篇谈革命中,木然说,韩寒不是政治家,只是批评家,公共知识分子,说的话给自己听,也给别人听,让自己明白,也让别人明白,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像乌贼一样自己过得不错,还在海水里为了自保放黑色的液体,让别人摸不到方向,很不厚道,这种既当知识分子又当知道知识分子的人才真正可耻可恨。   网民“2012年0月0日”说,韩寒是在错误时间、错误地方,针对错误对象,说了一通混帐话。错误时间是指阿拉伯之春——人类最新一波革命浪潮已经和正在取得丰硕成果之际。韩寒却跳出来说,不要革命。错误地方是说阿凡达民怨沸腾,韩寒却跳出来说,革命好可怕。错误对象是指造成革命走近的根本原因明明是既得利益集团贪得无厌、毫无人性,韩寒却跳出来对人民说,你们还要忍。意犹未尽的“2012年0月0日”又在第二篇文章写道,韩寒基本上是要与孔庆东、司马南之流称兄道弟、同流合污了。实在要让人直问苍天何故?竟这么轻松地扼杀了一个才识之士,换回一个顶级白痴兼狼心狗肺之徒。韩寒的言论和司马南近期网传说法很相似。高度怀疑,韩寒们突然发表这些言论,可能是有组织的行为。   韩寒用心良苦,开始探索如何革命   网民“西风独自凉”认为,韩寒的优秀和聪明超乎你的想象。韩寒书读得再少,但恐怕远没到丢弃常识、以既得利益者的身份为现实寻找合理性的地步。韩寒的批评者忘记了,如果不以“反革命”的口吻谈革命、民主,这些敏感话题怎么可能与公众见面?韩寒很可能既开心又着急,开心的是革命、民主的话题如他所愿引起了广泛讨论,着急的是用心良苦竟无人体会!   网民张安仁说,韩寒并非转向,而是开始探索如何行动。他以前的文章看着很过瘾,因为他用犀利的语言说出了事实,但只是说事实找毛病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话语没有什么力量,行动才能改变。革命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却有各种各样的危害。渐进的路来得最慢,最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心,却是代价最小的。他在妥协吗?是的。但这种妥协不是屈服和归顺,而是对话和博弈。在这种博弈中,民众不是被的服从者,而是与政府平等的博弈者。   附:网民批评韩寒文章:学习韩寒好榜样   博客点击量超过四亿、中国乃至全球最知名博主韩寒,最近连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吹皱中国舆论界一潭死水,引起热烈讨论。   余生也晚,早前对韩寒这位“八零后代言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在读了其博文《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之后才发现韩寒的勇气和犀利非同常人。当时,中国社会悲喜交加,悲的是在短短四十天之内就发生五起校园幼童凶杀案,不少“祖国的花朵”夭折;喜的是上海世博会开园开幕,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六位常委爷爷出席。韩寒这篇博文发表不久即遭屏蔽。韩寒随后发表一篇仅有八字“爷爷们,你们请尽兴”的无题博文以示抗议。   2011年4月艾未未被捕,韩寒发表博文《再见!艾未未》说:我很难想象一个像艾未未这样的人也会被逮捕。但是想一下自己是在中国,再想一下被囚禁在家中的陈光诚和即将面临起诉的冉云飞,也就想通了。这里是一个连法律都不能做挡箭牌的国家。从1949年本朝开国算起:反右、文革、严打、学潮、维稳,每一个时期都有无数揣着自己良心走进监狱的人,也有无数揣着自己良心被割下头颅的人。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的?是无数还有良知的人鲜血染红的。   2011年7月温州动车事故,韩寒发表博文《脱节的国度》抨击政府,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丧心病狂,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克制忍让。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颠倒黑白,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公正坦率。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包庇凶手,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愧对炮友。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掩盖真相,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透明开放。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生活腐化,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艰苦朴素。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骄横傲慢,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姿态低下。   另外,笔者还对韩寒说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以及他炮轰李敖父子的“可以不为自由而战,但不能为高墙添砖”这两句话印象深刻。   岂料,上述盛世危言醒世恒言言犹在耳,韩寒突然在《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敏感话题三部曲中,公然挖苦诬蔑民主自由:自由就是胡作非为、就是自由吐痰,突然对现行体制混淆开脱:共产党缺点就是人民缺点、人民就是体制本身,结论显而易见:自由公正在中国没有市场,革命只是幻想。老百姓肯定会特别期盼出现一个铁腕独裁者,可以整治社会秩序,收拾局面。   这就是韩寒,让人大跌眼镜、不知所以然的韩寒。如果没读过韩寒之前的文章,人们会觉得韩寒只是鲁迅笔下的帮闲文人而已,这种人在中国从来不少,多一个韩寒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韩寒的言论前后错位,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让人不知道哪一个韩寒是真,哪一个是假。难怪网民“民主与新教”说:韩寒一定知道,《谈革命》一旦发表,就是自绝于所谓的右派团体民主愤青们——他最忠实的粉丝。果不其然,文章发表后,民主愤青们纷纷表示与韩寒划清界线。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一直以来的“自己人”,中国大陆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良心之一,倾巢之下幸存的完卵,未来带领众人建立民主大业的急先锋……竟然也是向权威低头,摇尾乞怜的乏走狗、活五毛。   革命、民主、自由,这是何等伟大而崇高的命题,韩寒扛得起吗?从现在看来,有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和中国最牛逼的大文人易中天等人为韩寒站台和背书,答案是肯定的。岂止是肯定,甚至可以说,韩寒只用四两力,就拨动了压在中南海衮衮诸公身上的千斤重负。这正是韩寒获得喉舌表扬的原因。   与韩寒不久前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百人榜榜眼相比,喉舌对韩寒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当时,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文章说,《时代》百人榜体现草根政治和社会公益两个原则。草根政治导向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主导,批评政府为导向。这种情况针对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互联网民意领袖韩寒符合美国人的价值取向。新华社另一篇文章则说,河豚有毒,其毒素比可卡因效力大百倍,比马钱子毒二十五倍,有人躲之不及,有人却百食不厌。韩寒或许正是漫游中国社会的一只河豚。   当然,韩寒招致更多的是批评,批评他从批评五毛摇身一变,自己变成五毛。也有人认为韩寒是在曲线救国,表面反革命,实则鼓吹革命,开始探索如何行动。   为什么发表《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是不是被政府收买了,还是另有苦衷,笔者不愿乱加猜测。只作一首《学习韩寒好榜样》与诸君共勉。   来来来,大家一起唱:   学习韩寒好榜样,忠于朝廷忠于党。政治正确不忘本,旗帜鲜明斗志强,旗帜鲜明斗志强!   学习韩寒好榜样,毛泽东思想不能忘。四项原则五绝不,三个代表放光芒,三个代表放光芒!   学习韩寒好榜样,胡主席教导记心上。八荣八耻正气歌,和谐社会好兴旺,和谐社会好兴旺!   学习韩寒好榜样,舍身报国美名扬。愿做天朝五毛党,立场坚定当闯将,立场坚定当闯将!
安红2014-11-20发表
俺先生老家闹完元宵才算过完春节呐!
子胡2014-11-20发表
刚把军委改成军萎,司令马上让子胡去当主席,这分明是在上门相骂。如此做法怎会让人不生二心?
读者**2014-11-20发表
没问题,别忘了子胡是军委主席,一切都听他调遣,只要大家开心,这军委大院只管造。
读者**2014-11-20发表
怎么都成了我的兵了?我只是细细地揣摩了一下大众心理罢了,觉得人哪有那么好忽悠的。什么战无不胜,和谁战啊?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总算是找到根源了,原来在这里。瞧瞧后面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原来是从这里燎起的火星。
老尖儿2014-11-20发表
无奈的悲哀,业余的韩寒。
读者**2014-11-20发表
既然当上司令并授二星上将,那就请军长和子胡兄来军委大院,我的高级别墅喝酒吧。
老四2014-11-20发表
俺相信韩寒无需捉刀人
楼主2014-11-20发表
两星上将骂的好——出丑也是可以用来赚钱的,人格算个屁。
楼主2014-11-20发表
看到安妮写吉拉德的帖子了,也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中国达人2014-11-20发表
韩寒是只会叫不会下蛋的母鸡, 因为他只是批评政府, 却从来不告诉大家政府腐败的根本原因, 他也从来不与政府做针锋相对的斗争。事实上, 韩寒根本不希望政府进行改良, 政府真的改良了, 韩寒就没有市场了。 所以政府越腐败韩寒的牢骚文章越有市场, 韩寒赚钱越多。 政府才是韩寒的真正金主和老板。
读者2014-11-20发表
支持楼主,此事值得关注。吼吼!
子胡2014-11-20发表
司令装糊涂,当然是和军长在酒桌上比酒量大战呀。既然军长追着司令烫酒,那子胡退在一边等侯上峰命令了何时开怀痛饮了。
读者**2014-11-20发表
回子胡:算我眼拙,军委何时改成军萎了?这可是对我们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大不敬。军委也好,军萎也罢,俺都不在乎住在军委大院,能和您做邻居并接受您领导,俺觉得省心,你就别推辞了,多担待些吧。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总算是找到根源了,原来在这里。瞧瞧后面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原来是从这里燎起的火星。
读者**2014-11-20发表
既然当上司令并授二星上将,那就请军长和子胡兄来军委大院,我的高级别墅喝酒吧。
读者**2014-11-20发表
我认为韩寒的内心不会有所改变,这不符合情理。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哪怕是追随孔庆东的有几个变了?韩寒已经不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即便思想转变,至少会为曾经的“冒失”保持沉默。通读二十四史能找到多少借鉴我不清楚,但通读近代史确能为人梳理杂乱思绪。但如今商品社会,外带政治高压,什么都不好说了。像孔庆东,出丑也是可以用来赚钱的,人格算个屁。
11th2014-11-20发表
那就再改 均萎
读者**2014-11-20发表
没问题,别忘了子胡是军委主席,一切都听他调遣,只要大家开心,这军委大院只管造。
老五2014-11-20发表
俺只读过三八二十三史,少读了一史,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水平就差了很多,哀!
老四2014-11-20发表
俺相信韩寒无需捉刀人
老尖儿2014-11-20发表
无奈的悲哀,业余的韩寒。
子胡2014-11-20发表
司令否定转变说,这说明司令手下无弱兵,都无二心。佩服!怪不得军长前来会合。如此军队焉能不胜?
楼主2014-11-20发表
看来汗汗不怎么受欢迎啊
读者**2014-11-20发表
我认为韩寒的内心不会有所改变,这不符合情理。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哪怕是追随孔庆东的有几个变了?韩寒已经不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即便思想转变,至少会为曾经的“冒失”保持沉默。通读二十四史能找到多少借鉴我不清楚,但通读近代史确能为人梳理杂乱思绪。但如今商品社会,外带政治高压,什么都不好说了。像孔庆东,出丑也是可以用来赚钱的,人格算个屁。
鱼蛋2014-11-20发表
黄先生说的那三篇文章我看过,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必定是有原因的
黃平2014-11-20发表
不管韓寒作品是否有人代筆,他從批評政府的立塲轉變為擁護政府而廣受官媒所吹捧,真是令人莫名其妙
永久读者2014-11-20发表
谢资料库
黃平2014-11-20发表
本人認同民间学者指斥韩寒“在发布了三篇烂文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成了新华社的新宠”。专栏作家金满楼也讥讽称,“一个靠在公众面前大骂公权力而搏出位的人,最终却乞灵了公权力的保护,这已经不是代笔风波,而是人品与诚信的问题。”
资料库2014-11-20发表
  除了赞扬,韩寒招致更多的是批评   中国网民郑酋午说,韩寒观点非常的五毛党,有人怀疑他是被政府买通了。他的观点肯定是五毛的,是不是被政府买通了,只有他本人知道,别人无法知道。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了此人。以后,不要轻易听他的胡说就行了。   中国媒体人祝振强说,韩寒这样的人很危险。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他的观点,而在于他的态度;不在于他的愚昧,而在于他的屁股坐向;不在于他的无知,而在于他的无知之下的无畏。姚文元曾令我们顿感文字的力道以及思想的神圣,余秋雨更是让我们对文化人无地自容复心向往。上海文化以及文化人大抵如是。同为上海人的韩寒而今又令我们重蹈覆辙——我们吧唧着嘴,眼巴巴地守望韩寒的博客:再来一篇吧,为“革命”指引航程,为“民主”拨开迷雾,为我们有充足的文字依托来幻想!竟有上亿人,球迷一般期待着、渴望着……于是乎,惯于精明算计、乐于唧唧咕咕的海派传人韩寒,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课。   知名博客作家丁咚称,韩寒就当前敏感问题,提出集中国特色论、中国阶段论和民众素质论的大杂烩为一体的“革命观”,在中国并不孤立和孤独,也以其特殊影响力迷惑了一批人,拥有一批支持者和同情者。尤其是韩寒迎合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想法,说了别人想说而不便说的话,做了别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他的言论危害性比通常的要大,即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而不是从韩寒个人想法的角度,当这种革命观按照利益集团的意图,渗透到国民包括社会精英的精神世界中时,对中国前途的影响,可谓更加深远。   中国媒体人李钟琴说,三篇文章看完才看清韩寒。最可笑的是韩寒捣起了“党即人民”、“人民就是体制”的浆糊。韩寒的逻辑是,人人有船票、人人在船上、人人都是船本身,船的缺点就是乘客的缺点,船出事故乘客都有责任。这不是捣浆糊是什么?当你认为“船的缺点就是乘客的缺点”之时,胡作非为的船长们正在偷着乐呢!   知名博客作家木然借用韩寒文章《我得和这个世界谈谈》标题说,“我得和他谈一谈”:一谈革命,二谈民主,三谈自由。在第一篇谈革命中,木然说,韩寒不是政治家,只是批评家,公共知识分子,说的话给自己听,也给别人听,让自己明白,也让别人明白,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像乌贼一样自己过得不错,还在海水里为了自保放黑色的液体,让别人摸不到方向,很不厚道,这种既当知识分子又当知道知识分子的人才真正可耻可恨。   网民“2012年0月0日”说,韩寒是在错误时间、错误地方,针对错误对象,说了一通混帐话。错误时间是指阿拉伯之春——人类最新一波革命浪潮已经和正在取得丰硕成果之际。韩寒却跳出来说,不要革命。错误地方是说阿凡达民怨沸腾,韩寒却跳出来说,革命好可怕。错误对象是指造成革命走近的根本原因明明是既得利益集团贪得无厌、毫无人性,韩寒却跳出来对人民说,你们还要忍。意犹未尽的“2012年0月0日”又在第二篇文章写道,韩寒基本上是要与孔庆东、司马南之流称兄道弟、同流合污了。实在要让人直问苍天何故?竟这么轻松地扼杀了一个才识之士,换回一个顶级白痴兼狼心狗肺之徒。韩寒的言论和司马南近期网传说法很相似。高度怀疑,韩寒们突然发表这些言论,可能是有组织的行为。   韩寒用心良苦,开始探索如何革命   网民“西风独自凉”认为,韩寒的优秀和聪明超乎你的想象。韩寒书读得再少,但恐怕远没到丢弃常识、以既得利益者的身份为现实寻找合理性的地步。韩寒的批评者忘记了,如果不以“反革命”的口吻谈革命、民主,这些敏感话题怎么可能与公众见面?韩寒很可能既开心又着急,开心的是革命、民主的话题如他所愿引起了广泛讨论,着急的是用心良苦竟无人体会!   网民张安仁说,韩寒并非转向,而是开始探索如何行动。他以前的文章看着很过瘾,因为他用犀利的语言说出了事实,但只是说事实找毛病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话语没有什么力量,行动才能改变。革命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却有各种各样的危害。渐进的路来得最慢,最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心,却是代价最小的。他在妥协吗?是的。但这种妥协不是屈服和归顺,而是对话和博弈。在这种博弈中,民众不是被的服从者,而是与政府平等的博弈者。   附:网民批评韩寒文章:学习韩寒好榜样   博客点击量超过四亿、中国乃至全球最知名博主韩寒,最近连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吹皱中国舆论界一潭死水,引起热烈讨论。   余生也晚,早前对韩寒这位“八零后代言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在读了其博文《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之后才发现韩寒的勇气和犀利非同常人。当时,中国社会悲喜交加,悲的是在短短四十天之内就发生五起校园幼童凶杀案,不少“祖国的花朵”夭折;喜的是上海世博会开园开幕,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六位常委爷爷出席。韩寒这篇博文发表不久即遭屏蔽。韩寒随后发表一篇仅有八字“爷爷们,你们请尽兴”的无题博文以示抗议。   2011年4月艾未未被捕,韩寒发表博文《再见!艾未未》说:我很难想象一个像艾未未这样的人也会被逮捕。但是想一下自己是在中国,再想一下被囚禁在家中的陈光诚和即将面临起诉的冉云飞,也就想通了。这里是一个连法律都不能做挡箭牌的国家。从1949年本朝开国算起:反右、文革、严打、学潮、维稳,每一个时期都有无数揣着自己良心走进监狱的人,也有无数揣着自己良心被割下头颅的人。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的?是无数还有良知的人鲜血染红的。   2011年7月温州动车事故,韩寒发表博文《脱节的国度》抨击政府,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丧心病狂,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克制忍让。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颠倒黑白,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公正坦率。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包庇凶手,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愧对炮友。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掩盖真相,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透明开放。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生活腐化,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艰苦朴素。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骄横傲慢,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姿态低下。   另外,笔者还对韩寒说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以及他炮轰李敖父子的“可以不为自由而战,但不能为高墙添砖”这两句话印象深刻。   岂料,上述盛世危言醒世恒言言犹在耳,韩寒突然在《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敏感话题三部曲中,公然挖苦诬蔑民主自由:自由就是胡作非为、就是自由吐痰,突然对现行体制混淆开脱:共产党缺点就是人民缺点、人民就是体制本身,结论显而易见:自由公正在中国没有市场,革命只是幻想。老百姓肯定会特别期盼出现一个铁腕独裁者,可以整治社会秩序,收拾局面。   这就是韩寒,让人大跌眼镜、不知所以然的韩寒。如果没读过韩寒之前的文章,人们会觉得韩寒只是鲁迅笔下的帮闲文人而已,这种人在中国从来不少,多一个韩寒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韩寒的言论前后错位,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让人不知道哪一个韩寒是真,哪一个是假。难怪网民“民主与新教”说:韩寒一定知道,《谈革命》一旦发表,就是自绝于所谓的右派团体民主愤青们——他最忠实的粉丝。果不其然,文章发表后,民主愤青们纷纷表示与韩寒划清界线。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一直以来的“自己人”,中国大陆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良心之一,倾巢之下幸存的完卵,未来带领众人建立民主大业的急先锋……竟然也是向权威低头,摇尾乞怜的乏走狗、活五毛。   革命、民主、自由,这是何等伟大而崇高的命题,韩寒扛得起吗?从现在看来,有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和中国最牛逼的大文人易中天等人为韩寒站台和背书,答案是肯定的。岂止是肯定,甚至可以说,韩寒只用四两力,就拨动了压在中南海衮衮诸公身上的千斤重负。这正是韩寒获得喉舌表扬的原因。   与韩寒不久前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百人榜榜眼相比,喉舌对韩寒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当时,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文章说,《时代》百人榜体现草根政治和社会公益两个原则。草根政治导向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主导,批评政府为导向。这种情况针对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互联网民意领袖韩寒符合美国人的价值取向。新华社另一篇文章则说,河豚有毒,其毒素比可卡因效力大百倍,比马钱子毒二十五倍,有人躲之不及,有人却百食不厌。韩寒或许正是漫游中国社会的一只河豚。   当然,韩寒招致更多的是批评,批评他从批评五毛摇身一变,自己变成五毛。也有人认为韩寒是在曲线救国,表面反革命,实则鼓吹革命,开始探索如何行动。   为什么发表《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是不是被政府收买了,还是另有苦衷,笔者不愿乱加猜测。只作一首《学习韩寒好榜样》与诸君共勉。   来来来,大家一起唱:   学习韩寒好榜样,忠于朝廷忠于党。政治正确不忘本,旗帜鲜明斗志强,旗帜鲜明斗志强!   学习韩寒好榜样,毛泽东思想不能忘。四项原则五绝不,三个代表放光芒,三个代表放光芒!   学习韩寒好榜样,胡主席教导记心上。八荣八耻正气歌,和谐社会好兴旺,和谐社会好兴旺!   学习韩寒好榜样,舍身报国美名扬。愿做天朝五毛党,立场坚定当闯将,立场坚定当闯将!
楼主2014-11-20发表
看来汗汗不怎么受欢迎啊
安红2014-11-20发表
俺先生老家闹完元宵才算过完春节呐!
黃平2014-11-20发表
他從來都是百姓代言人,道出人民對政府及官坋的不滿而長期受到政府的打壓.但三篇文章后卻戎了政府的紅人,連人民曰報新華社都選文贊頌,但人民卻嘆息不止
骑兵2014-11-20发表
原来两位都通读了24史,那可得敬佩一下了
老五2014-11-20发表
俺只读过三八二十三史,少读了一史,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水平就差了很多,哀!
楼主2014-11-20发表
补一句,枪手团不是什么新鲜事,据说当年海岩就有一个庞大的枪手团;又据说,现在的编剧大腕,都有人代笔,填台词
黃平2014-11-20发表
不管韓寒作品是否有人代筆,他從批評政府的立塲轉變為擁護政府而廣受官媒所吹捧,真是令人莫名其妙
子胡2014-11-20发表
如果真如网上所说韩寒通读24史,随着年龄及阅历增加,所谓博览而精思之后,对世事的看法有转变那是再合理不过的了!记得有漫画描画过这种转变:豪华办公室里,老板对着发愣的客人解释说,正在笼子里高喊“打倒资本家”的鹦鹉是他年轻时候养的,一直没能改口。还有一本香港电影里也有相同的一幕:说香港回归之前,有人劝说片中主角移民加拿大,主角大声称自己是中国人,早就想着回归。过了几天主角中了乐透大奖,马上打听移民手续怎么办,信其前言但又脑筋不快的亲戚问他不是说不移民吗,他回答说情况变了。另外,迷信“印刷品”的人大有人在,在书中觅得几句自己喜欢的就马上五体投地,同时还劝别人一同吹捧。前段时间还有人在子胡面前说:是条汉子的都喜欢韩寒。为何这么说,因为韩寒是批政府的,他是在海外搞民主的,便引韩寒为同道,吹着推着的好不热闹。《围城》把这种关系称为是车夫和坐车人之间的关系。车夫辛辛苦苦把乘客拉到目的地,但进馆子吃饭的只有坐车的。如果坐车的心好,可能会关照车夫在外等着席散,再把他拉回去,还能同道。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圣人教诲千百年了,但不肖后人依旧偏听偏信。据说方舟子也是读过24史的,别人如何看不好说,但子胡是佩服他二位的。
黃平2014-11-20发表
本人認同民间学者指斥韩寒“在发布了三篇烂文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成了新华社的新宠”。专栏作家金满楼也讥讽称,“一个靠在公众面前大骂公权力而搏出位的人,最终却乞灵了公权力的保护,这已经不是代笔风波,而是人品与诚信的问题。”
读者**2014-11-20发表
怎么都成了我的兵了?我只是细细地揣摩了一下大众心理罢了,觉得人哪有那么好忽悠的。什么战无不胜,和谁战啊?
资料库2014-11-20发表
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博客作家韩寒最近连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直面敏感话题,再次吸引众多人的眼球,引起一场舆论战。官方媒体以及易中天等名人力挺韩寒。不过,韩寒同时也招致更多所谓右派的批评。也有人认为,韩寒用心良苦,开始探索如何革命。
军部2014-11-20发表
和二星上将保持一致——只要大伙高兴,军部的酒可劲造!
老财2014-11-20发表
看样子,这酒还一时半会儿喝不上...唉,愁死人了...
楼主2014-11-20发表
看到安妮写吉拉德的帖子了,也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子胡2014-11-20发表
司令装糊涂,当然是和军长在酒桌上比酒量大战呀。既然军长追着司令烫酒,那子胡退在一边等侯上峰命令了何时开怀痛饮了。
楼主2014-11-20发表
补一句,枪手团不是什么新鲜事,据说当年海岩就有一个庞大的枪手团;又据说,现在的编剧大腕,都有人代笔,填台词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