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我寫了篇文章支持華人參政,號召華裔選民一定要投華裔候選人的票。我還特別強調說,無論是團結黨候選人還是獨立候選人,都應該支持。然後我就為光明之行的事去了中國。沒想到,我剛從中國回來,就在傳媒上看到團結黨在歐本的候選人被打的報導。我很震驚,因為這個攻擊者是個華人,而且——據警方提供的消息,這個攻擊者還是歐本的某華裔獨立候選人的太太。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有些華人不僅不支持華人參政,而且還要拆其他候選人的臺,甚至還要出手打人,實在令人震驚。
接著,我又聽到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很多華人候選人都在最近收到過充斥著謾駡語言的匿名信。這很像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行動,而這個行動所針對的對象,正是想為華人社區服務的華裔候選人。
我來到澳洲40多年了,還從沒見到過如此骯髒的政治遊戲呢;即使是在澳洲歷史上對亞裔社區最不友好的何華德時期的韓森一族黨,也沒有誰敢明目張膽地打華裔候選人,也沒有誰敢大規模地給華裔候選人發匿名信,做人身攻擊。
在澳洲,雖然不同黨派也有言辭激烈的時候,偶爾也會對罵幾句,可是,吵完了,選完了,還是要握手言和的,還是要互相祝賀的。這是政治家的風度,也是文明社會和民主政治的規範。可是,最近在華人社區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使得文明的選舉變得不文明了,使得和諧的社會變得不和諧了,使得輕鬆、平等、友好的競爭變得不輕鬆、不平等、不友好了。這讓主流社會很是驚詫,幾個主流大黨——無論是工黨還是自由黨都紛紛表示,最近在華人社區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讓華人丟了臉,也給華人社區抹了黑。他們甚至表示,不願意看到那些獨立候選人當選。
今天,我和一些工黨的或自由黨的候選人交換了下意見,他們表示,願意和團結黨一起,共同營造、維護一個文明的、友好的、禮貌的,而且是彼此互相尊重的競選活動。
當然,我也不是說所有的獨立候選人都不好,有很多表現非常出色的獨立候選人,比如連任幾届的悉尼市長摩爾,在聯邦也有很出色的獨立議員。但他們都是有政治見解的,都是有遠大抱負的,都是有禮貌的、文明社會的精英。
回到華人參政這一話題。毫無疑問,有更多的華人參選是好事;但是,對於那些製造事端,丟華人社區臉的候選人是絕對不能支持的。寫匿名信,抹黑他人,甚至出手傷人,這都不是澳大利亞的政治文化,反倒有些中國幫派的味道。
最後,希望每個華裔候選人都能互相尊重,給澳洲選民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接著,我又聽到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很多華人候選人都在最近收到過充斥著謾駡語言的匿名信。這很像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行動,而這個行動所針對的對象,正是想為華人社區服務的華裔候選人。
我來到澳洲40多年了,還從沒見到過如此骯髒的政治遊戲呢;即使是在澳洲歷史上對亞裔社區最不友好的何華德時期的韓森一族黨,也沒有誰敢明目張膽地打華裔候選人,也沒有誰敢大規模地給華裔候選人發匿名信,做人身攻擊。
在澳洲,雖然不同黨派也有言辭激烈的時候,偶爾也會對罵幾句,可是,吵完了,選完了,還是要握手言和的,還是要互相祝賀的。這是政治家的風度,也是文明社會和民主政治的規範。可是,最近在華人社區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使得文明的選舉變得不文明了,使得和諧的社會變得不和諧了,使得輕鬆、平等、友好的競爭變得不輕鬆、不平等、不友好了。這讓主流社會很是驚詫,幾個主流大黨——無論是工黨還是自由黨都紛紛表示,最近在華人社區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讓華人丟了臉,也給華人社區抹了黑。他們甚至表示,不願意看到那些獨立候選人當選。
今天,我和一些工黨的或自由黨的候選人交換了下意見,他們表示,願意和團結黨一起,共同營造、維護一個文明的、友好的、禮貌的,而且是彼此互相尊重的競選活動。
當然,我也不是說所有的獨立候選人都不好,有很多表現非常出色的獨立候選人,比如連任幾届的悉尼市長摩爾,在聯邦也有很出色的獨立議員。但他們都是有政治見解的,都是有遠大抱負的,都是有禮貌的、文明社會的精英。
回到華人參政這一話題。毫無疑問,有更多的華人參選是好事;但是,對於那些製造事端,丟華人社區臉的候選人是絕對不能支持的。寫匿名信,抹黑他人,甚至出手傷人,這都不是澳大利亞的政治文化,反倒有些中國幫派的味道。
最後,希望每個華裔候選人都能互相尊重,給澳洲選民留下一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