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08-28 13:58:24]
很开心,又能看到作者写的散文和游记,轻松
[2025-08-18 02:57:02]
在美好的旅途中,在安静惬意的Eden小镇
[2025-08-11 14:58:58]
这篇游记,字里行间皆是小镇美食和灵动风景
[2025-08-11 14:40:36]
喜欢作者写的的游记散文,叙述简单明了,非
[2025-08-08 04:42:58]
哇!古文功底扎实,歌赋涵养丰沛,有”滕王
[2025-07-26 12:50:17]
很久没有看其他的诗词了,但这位作者总会给
[2025-07-26 12:27:24]
作者把秋天的山茶花写得红艳艳,写得芬芳馥
[2025-07-26 12:18:57]
这首诗写得很有意境,照片也拍得好,相得映
[2025-07-05 10:28:14]
好诗,好文采,不愧是外师人,对青春年少的
[2025-07-05 10:17:29]
只身多年在海外,回到家乡看到曾经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别列佐夫斯基死于谁之手?
作者:文扬 发布日期:2013-04-02 02:00:00 浏览次数:3493
分享到:

别列佐夫斯基死在伦敦寓所的浴室里,至今死因不明。
人之死,是个大事,至少意味着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个人了。但此事的意义,却因人而异。对很多人来说,纵览一生,再没有比最后的去世这个事更大的事了,若最后连死因也不清不楚, 那就很冤。
但另有一种人,生命历程轰轰烈烈,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和历史这些宏大事物紧密相连,正所谓戏剧性人生,那么,若此人作为一个社会角色首先在历史的舞台上终结了,不再是剧中人了,他的个体生命之死,也就没多少重要性了。 总之他的生命意义已丧失殆尽,具体的死因可有可无。
显然,我们这位被称为“俄罗斯最后一个旧寡头”的寡头哥, 就属于后一种情况。据媒体报道,在被发现死亡的前一天, 他对美国《福布斯》周刊的记者说,“我想回到俄罗斯, 这比其它任何愿望都强烈……我失去了意义……我67岁了, 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所以,若问他死于谁之手,归根结底是在问, 是谁结束了他的人生戏剧,使他丧失了人生意义?
舆论普遍认为,正是别列佐夫斯基在普京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判断失误和谋划失算, 让他走上了绝路,是他自己在历史舞台上自行了断了。
这样一个结论,当然不会有太大争议。身背经济犯罪的指控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怀抱个人恩仇的历史组建反对政府的政党,一般来讲, 这属于最卑劣的一种政治犯,也最没有政治前途。
电视上播放过一段录像:一间会议室里坐满英国听众,别大老板正在发表攻击俄罗斯政府的激烈言论,用词不达意的俄式英文,高喊着民主、自由、结束独裁统治等大词, 努力说服人们相信他的预言:普京的俄罗斯很快崩溃。
现场听众的表情是迷惑的,漠然的,甚至是嘲弄的——您老人家这个时候想起民主自由了?您以为西方的民主自由是帮您窝赃、助您复仇用的?当年您老明明是靠了反民主、反自由的寡头垄断甚至就是抢劫盗窃挣出了亿万身家,现在又想靠玩政治来正名,靠玩理想来洗钱啦? 不愧是数学老师出身啊!
谁都知道,逃到西方的各色人等中这类低级骗子多了,贪污犯、盗窃犯、黑帮头头、街边混混,个个都想往政治的石榴裙里钻, 摇身一变成了遭受政治迫害的自由战士。
只是有点想不明白,这位当年权倾一时的叶利钦核心圈成员、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曾被美国人称为“克里姆林宫的红色教父” 的人物,也这个层次?这个水平?这么愚蠢可笑?
平心而论,我倒宁愿相信此人的智慧和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上。能在上个世纪末的俄罗斯乱局中打出如此一个天地,从一个理工科的教书匠混成资本寡头,政治教父,媒体大亨, 没点儿超人的素质,玩不了这么大。
但为什么又表现出政治上非常幼稚、对西方缺乏起码了解、 对历史也近乎无知的另一面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正如他自己所坦白的:低估了普京的能力,高估了西方的能力。再深究下去,这两个估计错误其实是一个根源: 中了西方“垃圾思想”的毒。
大家都知道经济泡沫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成百上千个一钱不值的垃圾网站被华尔街的骗子们打包上市,通过所谓“阶梯技术”联手哄抬股价,忽悠“外部人”投资者在高位接盘后,“内部人”趁机套现逃跑。房贷泡沫时也是一模一样,垃圾房贷被打包成优质资产高价出售,吸引到“外部人”投资者高价接手后,“内部人”再卖空做短线, 一上一下把市场洗劫一空。
要知道,这本来就是西方的老本行,玩经济这么玩,玩政治当然也这么玩,打天下这么干,坐天下当然也这么干。一钱不值的垃圾思想、垃圾观点、垃圾口号,自己从不当真,专门出口,经过学术界、媒体界、文化界的骗子们精心包装,都成了伟大、深刻、普世的真理,然后一二三,五颜六色的气球上了天,只等世界各国的“外部人”蜂拥而上,一抢而空,自己掏钱买书、订报、看电影, 把带毒的垃圾思想一点不剩统统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很可惜,我们这位临时客串的政治教父毕竟是半路出家,还是功底不够,居然也像广场学生一样把垃圾思想当了真,结果深度中毒。其他方面还好,但只要一谈政治,一谈西方, 一言一行就和傻子差不多了。
这么看下来,就容易理解了。说到底, 亲爱的别列佐夫斯基是死于头脑中毒,死于哈佛骗子、CNN骗子、 好莱坞骗子们之手。
安息吧,最新的牺牲者。但愿天堂里骗子能少点。
上一篇:目前诗歌境况的断想(中英译)
下一篇:纪念澳华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