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说明,客家人也是汉族,使用汉字,及汉语中的一种方言。之所以称为客家人,是因为他们古时从中国北方迁徙到南方一带,保留了古中原人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尤其他们的语言,既不同于北方的语言(如普通话),又有别于南方各省的方言如闽、粤方言。一般界定客家人以是否讲客家话为标准。
客家话与北方话的脱节,大约是千多年来北方经过无数战乱,许多民族都入主过中原,现代北方方言实际上已融汇了多种民族的语言,无论语音还是词汇。而客家人长期居住南方,其语言也受到南方方言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但语言学上仍归属北方语系。
由于客家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巨大影响,故引起世界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不少国家都有人类学者在研究客家人。光是在日本,就不下几十个学者以客家人为研究对象。举例说,清末的太平天国革命,从天王洪秀全到各主要首领都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并定客家话为国语。据说当时天京(今南京),朝里朝外,大小官员无不讲客家话。后来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廖仲凯、叶挺、以及宋氏家族都是客家人。再后来的共产党革命,朱德、叶剑英、胡耀邦,萧华、杨成武等也是客家人。近年更有学者考证,毛泽东、邓小平也是客家人,毛泽东先祖从江西迁入湖南,邓小平先祖则是福建闽西客家人。但毛、邓都不讲客家话,已为当地人同化。还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及陈水扁、连战、吕秀莲等也都是客家人。另外,印尼前总统瓦希德、泰国前总理他信,缅甸政权的几个首脑都是客家人。凑巧的是,澳洲纽省三位华裔上议员曾筱龙、沈慧霞、黄肇强都是客家人。故美国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说,中国的近代史是由客家人谱写的。
客家人在中国总人口中只占百分之二点多,却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政治领袖,应该说不是偶然的现象。客家人为何对政治较感兴趣,或者说,他们为何在政界表现如此突出呢?恐怕要从他们的文化特点、文化传统中去找原因。
首先,客家人是国内的移民。他们都是在古代从中原一带迁徙到南方来的。由于生存条件恶劣(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当代土著的争斗等),有着很大的压力,有无时不在的危机感。为了应付这种挑战,就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有毅力(这一点很象海外新移民),才能站稳脚跟生存下去。而这些“移民”中,有不少是是当时的王公贵族、士大夫之流,原打算到南方暂避战乱,都期望日后能重返中原,夺回失去的权势。他们因此而关注时政,重视教育,以薪传知书识礼的家世。如此渐成传统,读书向学蔚为风气,教育自然就发达。在客家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多送子读书。赤贫者典当卖借也要供孩子上学。
在客家地区的穷乡僻壤,往往那些看牛的老翁,也能吟哦唐诗宋词,引车卖浆之徒,亦读过三国水浒。在乡间曾耳闻两老者为某事争执,出口则言:“分明是久借荆州,藐视东吴无人!”大有居士隐者的风范。而实为一普通农人。以此相关的是,客家人鼓励男人外出做事,鄙视农耕。就算不能读书作官,也要出外经商,视男人务农为贱事。因此客家地区大量的男人离乡背井,闯荡天涯。其中不少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谋生。如逢乱世,可以想象许多人就会束装从戎,或逞谋略,或现勇武,攻城略地占山为王,结果胜者王败者寇,成就一番事业。
必须指出,客家男人能够无牵无挂地出去创业,这就得归功于客家妇女。这也是客家文化有别于其他汉人的地方。客家人虽也重男轻女,但女性却不缠足。农村中大量的劳动如耕田种地,挑柴砍树等全部都由女性包下。这样,男人就能专心一意的走南闯北,而无后顾之忧。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的女性象客家妇女那样勤劳能干。她们不光是耕田种地、驶牛戽水、挑柴砍树、包揽了所有农活,以及洗衣煮饭等所有家务,同时又象北方女性那样做女工刺绣,针头线尾无所不能。有男人在家时,她们还要茶水烟酒的伺候,象奴婢那样任劳任怨。常可见到些身材瘦小的客家女性肩挑百斤担子在山道上健步如飞,是为客家地区一景。另外因为男人多不在家,她们也要参与经济活动。如走市场做买卖,出售猪、鸡、鸭、蛋,杂粮蔬菜等农副产品,然后换回日常用品。有些男人婚后一走数十年不归(或出于无奈或丧失良心),留下守活寡似的妻子,一样耕种持家,送儿女读书,艰难守着一个家。客家女性中也不乏杰出的人才,如太平天国时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近代的宋氏三姐妹。英国作家韩素音,加拿大首位女总督也是客家后裔。
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时,客家地区的生产队干部几乎清一色是女性。因为男人不懂农耕。当然这样的习俗也使客家地区那些不能外出闯天下的男人变得懒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有甚者连抽烟喝酒的费用都要靠女人去挣。土地改革时,大批北方干部南下,看到客家地区的女性象男人一样劳动,而男人却象北方的婆姨那样呆在家里,令他们大为吃惊。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强调要改造客家男人,让男人也下地干活。这才慢慢改变这一风俗。这一方面也因为共产党严格管制户口,客家男人再也不能出去走南闯北,他们只得象英雄末路那样长啸短叹。
时至今日,这种遗风还是存在的。有些老婆婆看见谁家男人去井台挑水,就会责问:“你们家的女人都哪去了?”但毕竟时代变了,今非昔比。新一代客家人已渐渐改变了习惯,男人也学种地,也做家务。如你现在娶一个客家女性为妻,也不会是象传统那样了。这一点,与日本女性的变化很相似。
另外,如今各地也都普及教育,客家人的教育优势也已不再。同时,英雄出乱世。在和平环境里,某些特殊的才华(如战争之才、经纬之才)也不一定能有用场。尤其中国现有的干部制度,锋芒毕露者往往更难出头。总之是时过境迁,已经不是英雄用武的时代。客家人在政坛的光辉不一定还能再现。
客家话与北方话的脱节,大约是千多年来北方经过无数战乱,许多民族都入主过中原,现代北方方言实际上已融汇了多种民族的语言,无论语音还是词汇。而客家人长期居住南方,其语言也受到南方方言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但语言学上仍归属北方语系。
由于客家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巨大影响,故引起世界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不少国家都有人类学者在研究客家人。光是在日本,就不下几十个学者以客家人为研究对象。举例说,清末的太平天国革命,从天王洪秀全到各主要首领都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并定客家话为国语。据说当时天京(今南京),朝里朝外,大小官员无不讲客家话。后来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廖仲凯、叶挺、以及宋氏家族都是客家人。再后来的共产党革命,朱德、叶剑英、胡耀邦,萧华、杨成武等也是客家人。近年更有学者考证,毛泽东、邓小平也是客家人,毛泽东先祖从江西迁入湖南,邓小平先祖则是福建闽西客家人。但毛、邓都不讲客家话,已为当地人同化。还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及陈水扁、连战、吕秀莲等也都是客家人。另外,印尼前总统瓦希德、泰国前总理他信,缅甸政权的几个首脑都是客家人。凑巧的是,澳洲纽省三位华裔上议员曾筱龙、沈慧霞、黄肇强都是客家人。故美国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说,中国的近代史是由客家人谱写的。
客家人在中国总人口中只占百分之二点多,却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政治领袖,应该说不是偶然的现象。客家人为何对政治较感兴趣,或者说,他们为何在政界表现如此突出呢?恐怕要从他们的文化特点、文化传统中去找原因。
首先,客家人是国内的移民。他们都是在古代从中原一带迁徙到南方来的。由于生存条件恶劣(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当代土著的争斗等),有着很大的压力,有无时不在的危机感。为了应付这种挑战,就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有毅力(这一点很象海外新移民),才能站稳脚跟生存下去。而这些“移民”中,有不少是是当时的王公贵族、士大夫之流,原打算到南方暂避战乱,都期望日后能重返中原,夺回失去的权势。他们因此而关注时政,重视教育,以薪传知书识礼的家世。如此渐成传统,读书向学蔚为风气,教育自然就发达。在客家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多送子读书。赤贫者典当卖借也要供孩子上学。
在客家地区的穷乡僻壤,往往那些看牛的老翁,也能吟哦唐诗宋词,引车卖浆之徒,亦读过三国水浒。在乡间曾耳闻两老者为某事争执,出口则言:“分明是久借荆州,藐视东吴无人!”大有居士隐者的风范。而实为一普通农人。以此相关的是,客家人鼓励男人外出做事,鄙视农耕。就算不能读书作官,也要出外经商,视男人务农为贱事。因此客家地区大量的男人离乡背井,闯荡天涯。其中不少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谋生。如逢乱世,可以想象许多人就会束装从戎,或逞谋略,或现勇武,攻城略地占山为王,结果胜者王败者寇,成就一番事业。
必须指出,客家男人能够无牵无挂地出去创业,这就得归功于客家妇女。这也是客家文化有别于其他汉人的地方。客家人虽也重男轻女,但女性却不缠足。农村中大量的劳动如耕田种地,挑柴砍树等全部都由女性包下。这样,男人就能专心一意的走南闯北,而无后顾之忧。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的女性象客家妇女那样勤劳能干。她们不光是耕田种地、驶牛戽水、挑柴砍树、包揽了所有农活,以及洗衣煮饭等所有家务,同时又象北方女性那样做女工刺绣,针头线尾无所不能。有男人在家时,她们还要茶水烟酒的伺候,象奴婢那样任劳任怨。常可见到些身材瘦小的客家女性肩挑百斤担子在山道上健步如飞,是为客家地区一景。另外因为男人多不在家,她们也要参与经济活动。如走市场做买卖,出售猪、鸡、鸭、蛋,杂粮蔬菜等农副产品,然后换回日常用品。有些男人婚后一走数十年不归(或出于无奈或丧失良心),留下守活寡似的妻子,一样耕种持家,送儿女读书,艰难守着一个家。客家女性中也不乏杰出的人才,如太平天国时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近代的宋氏三姐妹。英国作家韩素音,加拿大首位女总督也是客家后裔。
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时,客家地区的生产队干部几乎清一色是女性。因为男人不懂农耕。当然这样的习俗也使客家地区那些不能外出闯天下的男人变得懒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有甚者连抽烟喝酒的费用都要靠女人去挣。土地改革时,大批北方干部南下,看到客家地区的女性象男人一样劳动,而男人却象北方的婆姨那样呆在家里,令他们大为吃惊。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强调要改造客家男人,让男人也下地干活。这才慢慢改变这一风俗。这一方面也因为共产党严格管制户口,客家男人再也不能出去走南闯北,他们只得象英雄末路那样长啸短叹。
时至今日,这种遗风还是存在的。有些老婆婆看见谁家男人去井台挑水,就会责问:“你们家的女人都哪去了?”但毕竟时代变了,今非昔比。新一代客家人已渐渐改变了习惯,男人也学种地,也做家务。如你现在娶一个客家女性为妻,也不会是象传统那样了。这一点,与日本女性的变化很相似。
另外,如今各地也都普及教育,客家人的教育优势也已不再。同时,英雄出乱世。在和平环境里,某些特殊的才华(如战争之才、经纬之才)也不一定能有用场。尤其中国现有的干部制度,锋芒毕露者往往更难出头。总之是时过境迁,已经不是英雄用武的时代。客家人在政坛的光辉不一定还能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