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沉痛悼念英年早逝的毕恭
作者:何与怀  发布日期:2010-03-28 02:00:00  浏览次数:2677
分享到:
惊悉墨尔本华文作家毕恭已于九月十一日不幸因病去世,享年只有五十岁。为了表达对他英年早逝的哀悼之情,本期为“悼念毕恭专辑”,特发三篇文章——两篇是毕恭本人的遗作,另一篇为他的大学老师兼朋友谭加洛所作。
毕恭原名熊新建,年轻时个性中就有一种不愿盲目屈从于任何权威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正义感。他一九八零年考入广州师院中文系,毕业后,却因档案里一份负面材料,别的同学都走光了,他还分配不出去。最后总算得到一份工作,老老实实当了几年开荒牛,后来者都一个个升上去了,他还原地踏步,这也是最终促使他出国的一个原因。
毕恭离开中国十几年,先是到新西兰,后转到澳洲。他专业不对口,身无一技之长,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免不了也有苦恼和沮丧的时候。他还经受了妻离子散的沉重的打击。令朋友们欣慰的是,毕恭终能走出阴影。他顽强拼搏,通过层层考试,找到一份赌场发牌者的工作。毕恭对这份机械单调的工作本身毫无兴趣可言,但他珍惜这个改善自己生活处境的机会,更不会觉得在赌场工作有什么见不得人。他饶有兴味地观察赌场的人生百态,丰富自己的写作资源;有了稳定的收入,他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分期付款买了一间漂亮的房子,还开始逐步实现期待已久的“周游世界”之梦。
毕恭热爱生命,享受生命,追求完美。朋友们注意到,他的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乱;胡子不能一天不刮;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物,领口衣袖都浆得挺挺扣得贴贴;就寝前一定把第二天要穿的衣裤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椅子上。毕恭业余时间,既喜欢古典音乐,沉迷歌剧;又喜欢四处旅游,参观博物馆,感受风土人情;还热衷探险,下水漂流,上天跳伞,样样好奇。他特别酷爱音乐、演技、剧情和舞美都是世界一流的歌剧。这不仅仅是兴趣,也是一种品味,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只有那些对生活非常认真,非常热爱,崇尚完美的人才会这么做。
可是,命运竟然对一个如此热爱生命的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今年五月,医生向毕恭宣布:他患了晚期胃癌!从发病到确诊,整整耽误了两个月的时间,此时癌细胞已经深入脊髓,割不能割,治无可治了。但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毕恭还是顽强地坚持他热爱生命的本色。作为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他居然争分夺秒地参加了“欧洲八国游”。真像一次悲壮的行为艺术!看来他真的已经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他竟然还有心情观察社会,从一个癌末病人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社会和医疗制度以及文化、人际关系的差异。他用镜头和文字捕捉西方文化的种种,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下与人分享。他觉得这样度过最后的生命才有意义。
让他高兴的是,《南方周末》这份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报纸为他开辟了题为“风景线”的专栏,从八月底开始,分期连载了他的《裸体海滩的哲学》、《活色生香性博览》、《踏进辉煌的百老汇》和《中国新年的N个联想》等四篇文章。就在他临终前一个多星期,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终于飞越大洋,由他姐姐亲自送到他手上。毕恭曾经说过,他最喜欢中国广州的《南方周末》,渴望能在上面发表文章。这也算是还了一位写作人一生最后的一个心愿吧。
毕恭一生一直勤于写作,在新西兰、澳洲、中国大陆和香港发表了数量不少的文章。他基本上是一个左右不讨好的自由主义者,观察敏锐,文风辛辣,还有点玩世不恭。其实他也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虽屡经挫折,但从不抱怨命运。他的大部分文章都属一种“比较文化”之作。
四年前,在一本文学选集中,毕恭这样介绍自己,与其说打算简朴而精确地总结他的一生,不如说为自己无奈的命运来一番自我调侃:
 
原名:熊新建。来自广州。
既不新,也不健。发音常令人在狗“熊”与英“雄”之间困惑。
出生于火红的大饥荒年代,落下营养不良;成长于轰轰烈烈的十年浩劫,造就灵魂分裂;求知于第二次思想解放时期,沉积思想混乱。
 
现在,一方石碑上的《墓志铭》可以为他盖棺定论了:
 
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旅人,生前喜欢啖美食,听音乐,赏歌剧,交朋友,云游四海……并且勤于笔耕,孜孜不倦记录他对人生的观察和感悟,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都用朗朗的笑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
现在他选择长眠在异乡这片他所热爱的自由的土地。
 
毕恭已经走了,不可能再有未来,以完成他许多未竟的计划。但是他生前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规划,分分秒秒享受,孜孜不倦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将会在他的亲人朋友以及澳华文坛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愿他安息!
 
(本文作为编者的话于2007年11月3/4日发表在《澳华新文苑》第296期“悼念毕恭专辑”,取材于谭加洛的长文〈悼念挚友熊新建〉。)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