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日本狐、美国虎和中国熊猫(之二)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3-09-06 02:00:00  浏览次数:2904
分享到:

虎为什么濒临灭绝?

称霸地球长达几千万年的恐龙最终归于灭绝,对此学术界的权威观点认为是由于六千五百万年前,有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墨西哥的尤可坦半岛,撞击成一个180至300公里直径的陨石坑,引发全球连续数月尘埃遮天蔽日,气候环境骤变,大气含氧量下降,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恐龙和大批动物因此而遭到群体性毁灭。这种观点几乎成了定论,然而却不能回答为什么与恐龙同时代的许多动物依然存活至今这个问题。于是,从多方面尤其是恐龙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去找原因,就成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恐龙体重达80至100吨,每天要吃130至260公斤的食物。原先地球上植物生长非常茂盛,恐龙就放开肚子吃,又没有天敌与它竞争,结果个子猛长,庞大得吓人,后来气候变得恶劣,植物急剧减少,就不够那么多恐龙吃了;加上恐龙体形过于庞大,骨骼异常发达,动作迟钝,丧失了生活能力,竞争不过那些行动敏捷的小型动物,甚至被它们当作猎物吃掉;这时,一部分前肢退化了小型恐龙凭着自己特有的体形和骨骼幸运地变成了能飞天的鸟类而避免了灭顶之灾,但大部分恐龙却被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所淘汰了。

老虎濒临灭绝也是遵循着与恐龙相似的规律。今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老虎数量包括人工饲养的在内只有区区几千只,要作为一个能持续繁衍生息的种群是非常困难的。老虎的活动范围大,一般在500至900公里,最大可达4200公里以上。若达不到如此之大的范围,它就很难找到食物和配偶,就会饿死和断子绝孙。老虎一年要吃下至少3500公斤的猎物,在当今各种野生动物都艰难度日的情况下,它想要保持最低生活标准都难啊。保护区里人工饲养的老虎有时生儿育女,固然令人喜出望外,但是这些老虎已经失去了野性,胆小如鼠,连鸡都怕。放归野外是必由之路,只是野外的环境条件已大不如前,出去的老虎没准不久还会带着满身伤痛乞讨于人类门下。

恐龙从称霸到灭绝,老虎从称霸到濒临灭绝,与美国霸权由强变弱的道理是相通的。

美国的霸权是从发战争横财开始的。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坐山观虎斗,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并向协约国提供贷款,从欠债60亿美元的欠债国一下子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并取代了英国成为最富有的国家。1939年至1945年美国参加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战斗,为反法西斯各国提供武装物资,成为了盟国的兵工厂,战时的经济繁荣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又利用参战的机会控制了世界许多战略据点,建立了5000处军事基地。冷战结束后这些军事基地大为减少,现有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向外扩张开始于19世纪初,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美国的版图几乎扩大了10倍。

在战争中谋求霸权,又用霸权挑起战争,这是美国不变的规矩。仅从1798年至2013年的206年间,美国对外战争高达238次之多,平均不到一年就发动一次战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90年冷战结束的55年间,美国进行的海外战争多达124次;从1989年苏联解体至2000年的10年间,美国发动并参加了40多次海外战争。

战争是美国身体上的一条大动脉,没有战争就没有美国的一切,包括它在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制度。美国人口虽仅占世界的5%,胃口却很大,消耗世界能量的24%。单讲一日三餐的生活物质,具体的年人均占有量就有:乳制品600磅,新鲜水果273磅,鸡蛋255傍,红色肉类183磅,甜味济141榜,脂肪和油脂85磅,鱼类和贝类16磅,等等。这么大的胃口需求量就是支撑美国民主的物质基础。若是少了一点什么的,国民意见可就大了,或骂娘和动粗,或用选票把政府赶下台,最最担心的是美国人几乎人人有枪,一旦老百姓拿起枪杆子要颠覆国家政权,则顷刻间民主灰飞烟灭。政府为了稳定国内的民主秩序,不得不通过发动掠夺性的或巩固资源供应地的战争来满足国民的胃口。故,研究美国人的胃口和能量消耗就可以得知美国何时会发动战争。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怎么能满足无限的胃口呢?这种不可克服的矛盾规定了美国霸权的宿命:战争、失败、再战争、再失败,直至最后消亡。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