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段家凉亭
作者:欧阳杏蓬  发布日期:2013-10-14 02:00:00  浏览次数:2027
分享到:
  段家山在西边鼓出一块,永连公路就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段家凉亭就在这弯子里,从东干脚出来,不走到永连公路对面,看不到凉亭的一瓦一角。
  离段家凉亭最近的是段家。段家分为两个院子,转过这个山头,是依山而建的高头段家,而山的背面就是底下段家。高头段家离清水桥近,底下段家靠东干脚近,在集体没分家之前,东干脚和段家并为一个生产队,后来分开,就再也没有合过。
  我们常说的段家,是底下段家。
  段家靠近马路,交通方便,人丁却并不兴旺。以前是五家人,现在剰四家人。究其原因,段家缺水。段家门前有一条四季不断流的水沟,但是段家没有水井,喝水得跑到东干脚挑。火荣家有一眼四方井,不过蓄积的水是雨水,三个五日头就发青,人畜都不喝,只能舀出来浇菜。为了净化水质,火荣还跑到高头段家挖回一兜菖蒲。菖蒲长得很旺,水质却改善不大。高高大大的火荣只得外甥打灯笼照旧——挑两个大木桶,每天傍晚到东干脚担水。
  从外面看,段家是个风景美丽的农家小院子,几个瓦房子簇在一块,平常几乎见不到人,阳光就落在苍黄的墙头上。不过,也不能走进去,虽然只有一条巷子,可这条巷子像根带子将几个房子拴在了一块。巷子里铺山上的石头,风一吹,清幽幽的凉。但是,躲在堂屋里的狗很厉害,追着人咬。所以,不是段家人带路,一般人是不敢进去的。段家的狗厉害,惹毛了蟊贼,蟊贼就投毒,今天害一条,明天害一条,半年过去,段家变成无狗村了,小偷夜夜光顾,偷米偷谷,弄得两家人不敢在家里过夜,搬到大河边去住了。
  我在平田院子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来,就去看鸭子——东干脚的人那时都叫我鸭司令。为了好管理,我就把鸭子赶进段家门前的水沟里,然后逆流而上,放到高头段家,转头往下,基本就日落西天,黄昏夜幕,飞鸟归巢了。段家在水沟那边,村口有一棵毛栗树,毛栗还是青涩的时候,就被过路的人摘了下来,在石头上砸开,现在石头上还留着几个青色刺球。我不敢过那桥,一条大黑狗舔着舌头坐在对面的吊柏树下,脑袋在跟着我转动。沟坡上有些空地,被段家人垦作了菜园子,里面不仅种菜,还有稀稀拉拉几棵枣子树、梨树、柑橘树。几只湘南黄母鸡蹲在树下,骄人的公鸡却蹲在树枝上,我一挥竹竿,都吓不动它们。
  段家的对面是水田,都归平田院子。
  我沿着沟坡走,过了段家,经过一座坟墓,在山脚下转一个弯,就看到了段家凉亭。
  段家凉亭和段家山隔着一条水沟,水流哗哗。一小块平地上,蔓着青草。
  段家凉亭不是最壮观的亭子,却是很有特点的亭子。整座凉亭都是由大石条砌成,南北拱门,向西大门。照壁上一排大青石,磨得平滑细腻,上面刻着捐建人的名字和捐建的钱粮。繁体字,我摸了摸,认得几个数字,其他的只能靠猜。亭里有石凳,已经被过路的人的屁股磨得光滑。地上是青石板,虽有泥迹草屑,但仍算干净。凉亭上盖着大瓦,披满黄尘。我每次经过,段家凉亭里都空荡荡的。而走进凉亭,我一个人也不敢久待,穿亭而过的风凉,而凉亭里发生过的故事,更让我不敢一个人坐下。
  凉亭的后面,是一个敞口岩,挂在凉亭的飞檐上,岩口黑洞洞的,不知深浅。奶奶曾说,岩洞里住着猪婆精,带着十二个仔仔,太阳一落山,就哄哄地出来觅食,见什么吃什么。我知道这是传说,但还有人说,在这凉亭里死的人,比段家的活人还多。喝酒喝醉的,走不动了,在石凳子上躺下来,就再也爬不起来。到连州挑盐的,走到这里,盐被抢了,人也被杀了。还有,永连公路在这里直转弯,不熟路的司机,经常开着车飞进人家的田野,车毁人亡,死人就停在这凉亭里。我一个人经过的时候,就从凉亭前面绕过去。
  当然,这个沾满灰尘的石凉亭,也有让人自豪的记忆。勒桑里(东干脚上头的院子)出了个大力士,大家喊他朱天宝,其实姓欧阳。牵条大水牯子犁夏田,中午收工,将水牛牵到沟里洗澡,一边往牛背上浇水,一边说“你也辛苦了”,帮牛刷去背上的泥浆,牵上来,抓住牛蹄子,将牛扛起来,扛回村。一次收工,在路上遇到一个武官,带着顶子,在段家凉亭歇马透气。朱天宝见对方是武官,就过去挑战对方,凉亭外有一个石粑龛,过年过节打糍粑用的工具,重约200斤。朱天宝说:你若能把它戴在头上,你就骑马走,你若戴不起,就走路回衙门。那武官接受挑战,让朱天宝先试,朱天宝一只手就将那粑龛提溜了起来,像戴斗笠一样轻松的扣在了自己头上。那武官还没等朱天宝拿下罩在头上的粑龛,就起身上马跑了。
  族里人怕朱天宝惹事,株连九族,在一个夏天中午,将朱天宝灌醉,用索子捆好,扔进石灰屋呛死了。一个最有可能成为伟人的人,最后被自己家里人给祸害了。
  故事虽是故事,但并未远离民间。每逢清水桥赶圩,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本地人汇集在下闸的清水桥街道上拥挤一上午后,就会陆续离开清水桥。段家凉亭在永连公路上,成了他们的一个歇脚的地方。这个时候,凉亭不再冷清,里面成了一个小集市——有卖糖水的,糖精加薄荷配上清凉的井水,一碗五分钱;有卖粽子的,常常有人拿肚子打赌,据传曾有大胃王一口气吃下十二只粽子;有卖炒花生的,用沙子拌炒,一剥开壳就喷香味;夏天还有卖凉粉的,只看撒在面上的那一层白糖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凑在一起的人就会聊天,一聊到这条水路上的人,就绕不过朱天宝,人家当年戴过的石粑龛还在凉亭外的草地上搁着,无论有多么英武的人,见了那个石粑龛,都会叹一声,在心里向昔日的大力士致敬。
  段家人不管凉亭,以为凉亭是公家的。公家也不管凉亭,以为是民间的。民间的人也不管凉亭,以为是大家的。大家管的结果就成了没人管,没人管的凉亭,让很多藏着死心的人蠢蠢欲动,就像当年在凉亭杀人越货的凶手。
  段家凉亭是湘南山地发展史中的重要段落,诠释了湘南山地的人文与风情,只是,没人去整理。等我回过头来,段家凉亭只剩下了四根柱子,所有砌墙的大石条,都不知所踪。后来,附近院子有个所谓的万元户占据了凉亭后面的空地,盖了一个房子开店,凉亭就日渐被人忘记,古风在乡村更是日渐式
微了。公元2000年,永连公路扩修,只剩个架子的凉亭、凉亭后面的房子被推倒,山被削掉一角,至此,历史以新的面目出现了。

  2013-9-24



评论专区

读者2014-11-20发表
山地里的人文风情,一样分明出撑起千年历史的那些脊梁。比如段家的狗忠心,却厉害不过蠡贼,他敢下毒手,赢了段家的狗,连带赢了段家---他们自动搬迁了;千年的中国皇家锺情“灭九族”,一跺脚便灭敢犯上的下官的九族,也灭不服气的草民的九族,“保甲制”“连坐”。
读者2014-11-20发表
结果,草民受了感化,一旦察觉自家后生里有了潜在的祸根,敢有神气挑战管家,便先就自己动手给灭了,这是“皇恩浩荡,四海臣服”一定要达到的境界的。而朱天宝便因此成了祭品。现在的山民大概退化了几代,便只能有官家或拘捕,或发护照轰出国了事了。人文风情,不可深读,断成“语录”提神吧。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