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翡翠湖恩仇记 第三章27. 前锋的资本经营之梦
作者:张子君  发布日期:2024-02-26 11:02:51  浏览次数:499
分享到:

这次还是林永浩救了李明川。二哥出头找人摆平了这件事,把李明川和刘超的行贿弄成个数额较小情节轻微,不作立案处理,只是罚了款,批评教育了事。林永浩说李明川虽然操蛋,但出发点还是为了公司好,也从来没有把公司的钱搂进自己的腰包,若是他损公肥私,那就只好去吃牢饭了。李明川一个劲地点头,他是出自真心地记住了这话,绝不能伸手动林永浩的钱,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但林永浩还是把李明川骂了一通,要他好好牢记这个教训。坏事不是不能做,而是要会擦干净屁股,不要老让别人来给你收拾烂摊子。你看古力特就不会让我操心,人家做事总是前后左右都照顾得很好。他虽然也在做点什么电脑和菌子的生意,可是我交代的事他一件也没拉下,你别不服气,如果他出了岔子我也照样会骂他。

又是古力特!李明川心里恨得牙痒痒的,就不信古力特永远不出岔子,咱们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李明川的心理素质过硬得很,这事过了也就没事人一样,仿佛与己无关。刘超却在心里系了个疙瘩,憋了一肚子气,还没办法说出来,到底自己也踩了一脚进去,脚上沾了屎。他想起朱曼迪说过有空多去聊聊,就跑到那连锁店去了。可是朱曼迪不在,店员说朱老板去找她闺蜜吃饭了。

朱曼迪的闺蜜就是吴小兰,她们约着说今天不吃鸡了,换个口味,就找了一家吃西餐的,据说厨师是从英国学成回来,做的牛排很有名。吃着吃着朱曼迪就感叹日子过得很孤单,很无聊。

吴小兰道:“你就知足吧,我天天加班,一个头有两个大,哪有时间去孤单去无聊。幸好有你这个好闺蜜,经常找我吃吃饭。实话告诉你吧,我除了客户,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去见朋友,你是唯一的例外。”

朱曼迪叹了一口气,叉了一块牛排布到闺蜜的碟子里。

吴小兰问:“你叹什么气?吃这么美味的牛排,我高兴都来不及。”

朱曼迪道:“忙起来还好,一静下来就烦,在公司里我是霸道总裁一枚,下属都挑好话来说,千依百顺的,一回到家就冷冷清清。儿子沉迷于网游,在我公司里挂了个虚职,每天就是四件事:吃饭、睡觉、上班、打游戏,其他事一概不理。我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就像每一拳都打在棉花上,毫无作用……”

吴小兰盯了她一眼:“哎,我看出来了,你是不是喜欢上谁了?”

朱曼迪的眼光有点闪烁:“那是我们的一个供货商,浓眉毛、双眼皮、大眼睛、黑头发,不光是长得帅,而且很有活力、能说会道的那种。每次见到他,我都能感到微风拂面,春暖花开,两人都觉得蛮投缘。”

吴小兰笑了:“嗬嗬,我看你是十月芥菜,起心了!”

朱曼迪道:“他在翡翠饮品公司做销售主管,工作很卖力,又敬业又辛苦,但业绩不怎么样,收入更不怎么样。两人接触多了熟悉了,便无话不谈。先是谈销售,然后谈生活,什么都能谈。”

吴小兰问:“那你就行动呀,他结了婚有家庭?”

朱曼迪低垂着眼帘:“他没结婚,可是太小了,我们的年龄相差一倍,说是姐弟恋都太轻描淡写了,只像是母子恋。唉,如果不太苛求的话,我的事业算是成功了,在感情上和家庭上却特别失败,真是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人生可以重新选择,我宁可选择青春美貌,就算事业与金钱一无所有也无所谓,大不了重新再来。”

吴小兰道:“哎哟,你真是傻不拉叽的。男人都可以在婚外找小三,女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况且你是光明正大的离婚单身人士,找个男朋友再正常不过了,既然喜欢他,就向他表白啊!”

朱曼迪道:“他比我儿子还小!他不会喜欢我的!”

吴小兰语速快得像打连珠炮,说旧有刘晓庆,今有邓文迪,姐弟恋母子恋都很稀松平常,重点不在母子还是姐弟,而在恋。别老说你比他大多少,而是你喜不喜欢他,敢不敢向他表白。表白了不一定成功,不表白却永远不会成功。如果向他表白了他不答应,那就拉倒呗,反正你也没有损失对不对?万一他答应了呢?你可就拣到金元宝了。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你们这些有钱人就像鲁迅说的,愈有钱就愈小气,愈小气就愈有钱,老怕人家分家产。你这么多钱,都带到棺材里去么?人家小白脸跟着你,给人家一点青春磨损费也很应该。再说了,你别忘了我是做什么的,小事你自己决定,大事找我商量,我保证你不会翻船!

朱曼迪道:“是哦,大不了他不肯,不肯就拉倒呗。”

吴小兰道:“你赶不上潮流,患得患失想的也太多了。和他结不结婚另算,能谈一场天雷勾动地火的轰轰烈烈恋爱也蛮不错的。记得那谁谁说过,展开钞票看看,上面写着中国人民银行,那是银行的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到时人一死脚一蹬,那钱就是别人的了。”

朱曼迪说干就干,先是约刘超吃饭,送些小礼物给他;然后两人逛街,买些时尚衣物。刘超起先有点尴尬,推托不要,但渐渐就习惯了。两人开车出外郊游,大包小包地购物,越处越熟了,朱曼迪就说刘超的工作太辛苦,又没有什么前途,你有没有什么打算?刘超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以前没有好好念书,很想到大学里重修功课。中学时最喜欢上数学课,老师也夸他很有数学天分,可是太偏科了,总分上不去,才没考上大学。

朱曼迪觉得时机到了:“你去找个大学,挑个喜欢的专业去进修,别打这份辛苦工了,学费我来付。”

刘超原来只想吃喝玩乐蹭点油水,没想到却来了一份大礼:“这……这怎么好意思?”

朱曼迪道:“这有什么,朋友间就要互相帮助。算是我投资吧,你学好了以后赚了钱,也可以还给我,不还也没什么。你喜欢什么专业?”

刘超道:“我喜欢金融类专业,有高等数学、国际贸易、经济学、证券市场之类的课程,省城的大学有实力。”

朱曼迪趁热打铁道:“你看好了就报名,我去交学费,反正我也不懂。正好,我在省城有个房子空着没人住,还有辆旧车也没怎么用,两套钥匙就一起给你吧。你好好上学,别住乱哄哄的学生宿舍了。”

刘超明白朱曼迪的意思了,看看她年纪是大了点,但样子并不差,既然要走这一步,不如……不如狮子大开口,一次性多要点好处。他道:“我还是怕人家说闲话,能不能在你的公司办个手续,成为正式的员工?然后上学就说是公司员工去进修。”

朱曼迪道:“看不出你懂的还蛮多,行,我在连锁店给你办入职手续,以公司员工培训的名义让你上学。你每个月领工资当生活费,名正言顺,学费和工资又可以在成本费用里税前列支,算财务账比较划算。”

刘超道:“我有个做财务的朋友,以前听他说过什么税前列支。难怪你能当老板,算账又快又清爽。”

朱曼迪道:“那你把那销售主管的工作辞了吧。”

刘超向林永浩提出辞职,林永浩很诧异,说你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呢,是嫌待遇不够好?我可以增加你的薪水的。刘超说工作了这几年,深感自己还是欠缺太多,决定要去大学里深造深造。林永浩不以为然,说深造也未必非要去念全日制的,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进修,这样经济上的负担不会太重。但刘超还是要走,林永浩就叫古力特出面请刘超吃个饭,摸一下他的真实想法。

古力特道;“你是老板,有些话他可能不方便对你说。我和他到外面去吃吧,把朱德龙也叫上,他们两人挺要好的。”

林永浩说好啊,你们到外面吃去,让他没有思想压力,多点几个好菜,拿发票回来报账好了。我是想留下这个小伙子的。

三个人吃饭时聊起上学的事,刘超当然没说与朱曼迪的交往。他心里面有隐隐约约的感觉,朱曼迪好像还和以前的某个熟人有点啥关系,只是一下子答案不走心。大学的学习就这么两年,每个星期和富婆来往两三次也没什么大不了,人生本来就是互相利用,自己这身好皮囊不用也是白白浪费了。再说了辛苦了这几年,也应该静下来过过安逸日子。这些话当然不能对好朋友说,又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不说出来就叫做靠脸吃饭,说出来就变成靠不要脸吃饭,两者的含意截然不同,刘超自问还没有心理强大到这么自如的地步。

刘超敷衍道:“再去努力一次吧,去大学上上课,看能不能让自己上一个档次,如果还是不行,也就真的没什么打算了。”

朱德龙问学费贵不贵,刘超说是亲戚赞助的,管他贵不贵。朱德龙不相信,两人从小玩到大,刘超哪来的一个有钱亲戚会资助他到大学念书?不过朱德龙没有继续追问,刘超不想说自然有不说的道理。古力特也觉得,虽然是好朋友,但彼此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这距离还有拉大的苗头。也是的,就说以前的同学,无论大学、中学或小学,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来就无法强求一致。

古力特告诉林永浩,没留住刘超。林永浩说那就算了,你联系一下云若柳,帮她做一个资本经营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古力特斟酌着字句,请林永浩给一个底线,以便能够明白帮云若柳要帮到什么程度。有些事情可以说也可以做,有些事情可以说不可以做,有些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有些事情不可以说也不可以做,先划出一条底线,自己才好决定帮云若柳帮到什么程度。

林永浩想了一下,说要你去帮云若柳,是要搏得云若柳的好感,我有事需要云若柳的帮助,主要是资金上的支持。但是我不能直白地说需要她的钱,那显得太功利了,我希望她觉得我是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她,那她也会伸出援手来帮助我。古力特说OK,我明白了,在帮助她的同时,如果能让她有机会和我们合作,就最好不过。我会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云若柳看中的目标,是一家叫做前锋的公司,前锋公司是CD机芯的生产厂家之一,公司的录音机机芯产量曾经进入国内前十名,其中汽车放音机机芯市场占有率一度攀升至10%。乘着这股向好的形势,前锋公司试产了“王者”牌VCD整机7 000台,在预定时间内全部销售完毕。这一年公司的年终利润总额超过了2 000万元。

前锋的老板姓江,同时兼任总经理。江总觉得自己踩中了行业发展的节奏,应该趁着VCD在全国四处开花的时机,大力拓展新一轮扩张。他让公司的余副总去做计划,余副总组织公司企划部研究讨论,提出了三个方案:1.增加投资,扩大VCD整机生产,创出自己的品牌。2.扩大VCD机芯生产,开发新产品,增加配套量。3.引进新技术,制造国内目前还是空白的机芯关键部件“激光拾音头”。江总问余副总看好哪个方案,余副总首选第3个。余副总认为企业经营发展有两条重要的途径,一是内部管理型战略,二是外部交易型战略。内部管理型战略着眼于提高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外部交易型战略着眼于兼并、收购、重组,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前锋公司的内部资源配置有重新调整的必要。

但江总否决了这个方案。江总认为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低级状态,资本运营才是企业经营的高级状态。前锋公司要以兼并、购买、重组的战略来实行多元化发展,把鸡蛋分散到几个篮子里,降低主业单一的风险。余副总没再提反对意见,他早就知道江总会这样说,所以他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三位。

这份商业情报及时传到了云若柳的手中,云若柳问古力特怎么看,古力特说倾向于同意余副总的意见。根据古力特掌握的资料,1997年8月,金正VCD被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1998年3月,金正H系列VCD荣获了“中国最具竞争力民族品牌”;除此以外还有长虹和新科这两个老对手在VCD和SVCD上打得不可开交。前锋的“王者”牌VCD只是在区域市场卖出了7 000台,并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业绩。余副总的重新调整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做国内还是空白点的激光拾音头,是一个稳扎稳打的战略。当然江总的看法也不能说不对,资本运营确实是企业经营的高级状态,只是这个高级状态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玩得转的。江总是老板,他拍板要做资本运营,那没人能够阻止他,我们也正好利用这一点,让江总在资本运营上大展拳脚。

云若柳问古力特为什么能把问题看得这么清楚,古力特说因为我是局外人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人说的这话里包含的智慧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如果我是前锋的一员,就很容易因为与自己利益有牵扯而迷失方向。

江总拍了板,余副总就全力以赴带领手下开展资本运营工作,连续打出了三板斧:收购G厂、伟达公司和雅榭公司。G厂也生产VCD,产量尚可,质量和销量一般。前锋出资购得G厂51%的股份,把G厂的VCD统一成“王者”牌,以前锋生产的VCD机芯代替G厂原有的机芯。于是质量上去了,销量也上去了,前锋的生产规模瞬间壮大,令业界为之瞩目。前锋公司收购G厂后,财务上需要做成合并报表,整体的资产规模也壮大了不少,江总就以合并后的前锋公司作抵押,向银行递交可行性分析及贷款申请。可行性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尚有2 000万个城市家庭和2亿多的农村家庭需要VCD,其市场空间及利润空间巨大而诱人;只要其中的十分之一用户购买VCD机,就有2 200万台机子的销售空间。这可行性分析的力度够猛,加上当地领导的斡旋,贷款被银行顺利批准。

古力特告诉云若柳,这种分析方法是最不靠谱的方法,没有之一。比如说我是卖饮料的,全国有12亿人口,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喝我的饮料,每人一瓶,那就有1.2亿瓶的销售量。这种演绎推论其实非常荒谬,你凭什么让全国十分之一的人来喝你的饮料?你的原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品牌效应、销售渠道、资金流转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套人口百分比就能行得通的。

前锋的第二板斧,是购得伟达公司21%的股份,成为伟达的第一大股东。伟达公司是化工企业、上市公司,因为连年亏损被冠之以“ST伟达”,江总这一招叫做趁你病要你命,压低了伟达的价格来收购,“冷手捡了个热煎堆”,得了个便宜货。冠上ST后伟达成了重组题材股,恰逢江总收购,谓之重大重组题材,在股市上一时再度走红。

古力特告诉云若柳,眼下江总收购伟达是成功了,但只是资本运营的初步成功,还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收购一家公司,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就像你们女生买一件衣服,不是为了买而买,也不是买了就挂在衣柜里,而是为了穿出去,让别人看着你漂亮。那收购一家公司的真谛,说到底就是为了赢利,不管做单一的公司还是做集团公司,到头来都是要赢利的,一切不赢利的收购行为都形同于耍流氓。江总收购伟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是借助这个壳来达到上市的目的?还是利用这个壳来获得更大的收益?我们静观其变,一旦江总露出弱点,就是我们的机会。

前锋的第三板斧,是收购雅榭房地产公司41%的股份,把雅榭收归前锋麾下,成为雅榭的第一大股东。这也是笔划算的买卖,余副总给江总算过一笔账,雅榭原来拿了一块很便宜的地,后来因为房地产陷入低潮,这块地一直没有开发。最近政府发话了,拿了地一直不开发的,就要把土地收回重新拍卖。雅榭手头的钱不够,所以要出让一部分的股权换来现金,然后进行开发。余副总说我们入股雅榭后,把这块地围起来,找几台挖掘机装模作样地挖几处,造成要开工的样子,就把政府应付过去了。然后我们可以停工待料,等房地产转暖时再正式动工。江总也觉得这块地特便宜,不买白不买,就以现金换股权入股雅榭,做了雅榭的第一大股东。

至此,前锋公司成了集VCD、化学工业、房地产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江总信心满满,前锋公司人才多,设备又好,产品的质量过硬,替换了G厂的机芯后,要以扩大整机生产来促进销售,把“王者”经营成全国知名品牌。这么大的市场空白需要填补,这么大的市场容量可供发挥,焉有不成功之理。控股伟达之后,前锋可以通过改进伟达的经营来使其盈利,脱掉ST的帽子,那就等于曲线救国地把前锋上了市。脱掉ST帽子后还可以在二级市场上配股,达到融资的目的,那时候自然有白花花的银子大把大把地进来,到时在梦中都会笑醒的。

雅榭房地产的前景同样看好,江总已经听到了风声,国家在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可能会有一个重大调整。一旦这个传闻中的风声落实,房地产行业就会走出低谷,商品房销售就会持续升温。雅榭一套现,就能还清所有债务,并有大量现金可供运作。就算这个风声暂时不能落实,也可以采用余副总的计策,围地假开工应付政府,静等房地产转暖。

可是一贯听话的余副总最近却变得有点顶心顶肺,总是在江总面前提一些不同意见。他认为G厂的VCD主要问题是机芯质量不过关,除此之外还有管理不善、负债过高、资金周转不灵等漏洞。前锋控股G厂后,仅仅替换机芯是不够的,还要在整个经营管理环节下大功夫,这个工作只怕不能短期内见效。前锋的劣势与G厂一样,内部管理机制弱,营销网络弱,资金少;以前锋的弱势去纠偏G厂的弱势,真的是力不从心。从市场情况看,VCD的竞争愈演愈烈,近三年来机子已经整体降价30%,在电视台做个广告都动辄要上亿元的资金。因此,想把一个默默无闻的“王者”经营成知名品牌谈何容易,以扩大整机生产来促进销售也不可取。

平心静气而论,余副总说的还真有道理,江总也无法反驳。余副总又说到伟达,伟达经营的是化工产品,前锋涉足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控股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伟达在短期内起死回生?如果控股后经营不奏效,伟达将在股市停牌,那就会拖累前锋,变成吃不着羊肉反惹了一身膻。只有在雅榭的问题上,江总和余副总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房地产果然有了升温的迹象,但升温的不是江总期望中的那类商品房,而是经济适用房。最近很多小道消息都在吹风,说国家单位以后会停止福利分房,而吃公家饭的人要么就把现住的公产房买断产权,要么就在工资收入里增加一项住房公积金。雅榭房地产公司原定的开发计划里,那个“雅榭园”的售价有点不尴不尬,有钱人嫌它太低档,工薪族又嫌它太贵,恐怕不容易销售。

江总和余副总商量来商量去,终于敲出了实施方案,具体做法是:G厂方面,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抓紧质量检验关,保证每一台产品出厂时都是合格品。前锋收购伟达出了名,可利用这个名气让前锋的汽车放音机机芯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目标定位在30%左右。再把VCD销售市场重新定位在济南、南宁、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以避开与大品牌在一线城市的正面交锋。另有一家生产VCD的P公司,规模小,但厂房和设备都不错,目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前锋与P公司通过互换股份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那么双方都不用花一个钱,P公司利用前锋的技术,前锋利用P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双方都降低了生产成本。

前锋经过这么一番资本运作,规模是比以前可观了许多,但资金方面也显得捉襟见肘。余副总对江总提出建议,在财务上要对控股企业抓紧资产整合,及时处置不必要的资产,停止获利能力低的生产线,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并解除财务压力。如一些长期闲置或重置的无效资产、低效资产,要尽快出售,让资金回笼。有一些资产虽然技术基础较好,处于小额盈利状态,但与核心业务发展无关,要将它们包装出售,就可以避免资产分流,达到开源节流。还有一些目前利用率低但将来又用得着的资产,最好把它租赁出去给其他需要的企业,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开辟新财源。另外还可以在G厂设立投资部,拨一部分资金在股市二级市场上炒作。

江总觉得很奇怪,最近这余副总怎么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武功突然长进了许多?提的很多点子蛮有根据自不必说,道理还一套一套的,整个人脱胎换骨一般。余副总脸色有点不自然地笑笑,说跟了江总您这么多年,再不进步还怎么好意思跟着您混!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人就进步了呀。他当然不会告诉江总,这一切其实都是古力特私下面授机宜的。

古力特告诉云若柳,所谓资本运营,就是根据企业资本运营的目的和在整个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可以将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五种类型。1.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或资金而进行的资本运营。2.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而进行的资本运营。3.把资本运营作为副业,企业在从事产品生产或经营的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抽调一部分人力,设置一个分支机构,专门从事诸如股票炒作、产权转让、企业兼并之类的活动。4.资本运营作为企业的主业或唯一业务,主要指两类企业:一类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以资本运营为主业的企业;另一类是那些以控股和参股为主要职能的集团公司。5.把资本运营作为扩张规模的手段,通过企业兼并,通过参股控股,把一个企业变成儿孙满堂的大集团。

这五种类型的资本运营,对多数企业来说只适合介入前两种,即围绕闲置资产的利用和弥补资金缺口去进行资本运营。若把资本运营作为一种时髦,不仅影响原有的主业,甚至会血本无归。特别是第五种资本运营,一个企业应当把规模扩张作为手段,而不是把规模本身作为目的。企业的目的是赚取利润,规模应当服从效益。随着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一般企业就是前两种资本运营也不一定自己亲自做,可以交给专门从事资本运营的机构做,这样风险更小,效率更高,效益更好。

古力特平时很关注国内大小企业的资本运营案例,目前这玩意相当流行,很多企业动不动就搞什么资本运营。其中最滑稽的,就是政府从中撮合,让几个企业联姻的所谓资本运营。这些企业多是与当地的政府领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联姻作为代价,以换取当上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诸如此类的好处。这种政府出面用行政手段组建的“航空母舰”,多是貌合神离的混合体怪胎,或迟或早总要分崩离析。国内许多企业家经商到一定程度后就向政界靠拢,似乎这样才足以光宗耀祖,这究竟是商人的悲哀,还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云若柳问古力特,凭什么能看出余副总会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心甘情愿地提供第一手的情报,让我们能暗中操纵前锋公司的资本运营过程?古力特说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是从常理去推算获胜的机率比较大而已。一般公司里二把手的忠诚,无非就是这么两种情况,要么是一把手的亲戚或发小,对老板能忠心耿耿;要么一把手给了很高的薪水,让他能死心塌地。除此之外,二把手都会有自己的小九九。余副总不在这两种情况之列,那就要看我们给他的好处能不能达到他欲望的临界点了。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广东出了一件这样的事,有个港商垂涎电视台一位女主播的美色,他决心要把这女主播搞到手。港商的手段非常直接而粗暴,他提着一个密码箱直接找到女主播,开口就说我要和你上床。女主播正要翻脸,港商打开密码箱,拿出一叠一万块钱的人民币。那时还没有百元大钞,一千张十元钞票是很厚的一叠了,他拿出一叠放到女主播面前,女主播没说话;他又拿出一叠放到她面前,就这样一叠一叠地加上去。眼看着密码箱里的二十叠钞票快要被拿空,女主播就答应了。她知道如果再不答应,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笔钱绝对是天文数字,一般中国人五百年也挣不到这么一大笔钱。从此女主播沉沦欲海不能自拔,终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是为后话。这事说明了人所谓的犹豫和彷徨,无非就是利益的衡量,看得的多还是失的多,只要某一边的砝码加重一点点,心灵的天平就会倾斜。余副总也是人,人总有弱点的。

形势的发展比古力特预料的还要快,国内的VCD厂家迅速膨胀到300多家,年产量达到5 000万台,销售却只有1 300万台,明显地供大于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新科”牌占了市场份额的37%,“万利达”牌占了13%,“爱多”牌占了12%,进口产品占了11.4%,剩下的是些杂七杂八的牌子。根据中国音响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VCD主要在大中城市销售,家庭拥有量不到10%,市场空间大,农村更是空白地带。但行业内竞争已经演变成垄断竞争,价格下调,广告费上涨,行业新进入者的参与,都使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零点市场调查公司的资料显示,VCD机争夺市场有三个要素:良好的品牌形象、合理的市场价格和卓越的纠错功能。而国内已有的规模企业、知名品牌将向“垄断寡头”发展。前锋公司生产的“王者”牌VCD始终徘徊在排行榜的末位,大量库存积压,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流动。对VCD的农村市场开拓也一直没有大起色,究其原因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仍然跟不上,缺水缺电现象严重制约了家用电器的发展。

VCD的前景不乐观,伟达公司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年终的财务报表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润饰,也只是凑出了盈亏相抵的数字。在二级市场倒是勉强保住了不停牌,但股价只在2~3元的低位间窄幅盘整,无法实施配股。房地产业的升温也尘埃落定,一是经济适用房的升温,面积小、装修简单、价位低的微利房大受工薪族的欢迎,推出多少销售多少,供不应求。二是因为政府将统一取消福利分房,有些财大气粗的单位便抢搭最后一班车,抓紧时间抢购商品房。这种抢购潮在数个大城市发生,便形成了一种“升温”,使商品房价格一时攀升。但好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房地产商的脑袋刚刚发热,抢购潮就戛然而止,给商家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雅榭房地产公司运气不佳,没赶上这趟末班车。江总的业务一大把,只有一处盈利,就是G厂新设的投资部在股票市场上有所斩获,那还是余副总领衔操作的。余副总向江总建议,趁着资产重组题材尚热,把ST伟达作为“壳资源”出让,获取资金重新上马“激光拾音头”。

江总尚在斟酌此事,平地爆出一声春雷,DVD横空出世,异军突起,等于宣布了VCD的死亡。这时云若柳看准时机出手了,江总一直以为自己占有雅榭房地产公司41%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不料云若柳早就暗中收购其他小股东手里的股份,慢慢增持到42%,再与剩下的股东联手,以合共占股59%的绝对优势开会表决,要把雅榭的资产低价出售给云若柳旗下的公司。江总势单力薄,还想游说小股东支持自己,却不知云若柳早和人家谈好了条件,小股东唯利是图,才不管江总死活。

VCD在等死,雅榭被低价出售,伟达又无力回天,江总一筹莫展,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偏偏这时余副总又给了致命的一击,投资部的操盘手在二级市场操作时,鬼使神差地打了一单“乌龙指”,造成巨亏2 000万元。江总欲追究那操盘手的责任,余副总说那人早吓尿了,弃职潜逃不知所踪。江总找到证券公司要求取消是次操作,证券公司说操作本身合法合规,是你们的操盘手失误;而且接单一方获利丰厚,不肯取消操作退回盈利,于情于理都无法强令人家更改。

江总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只得忍痛割肉,把雅榭和伟达出让,然后清盘前锋。在赔偿员工和归还银行贷款后,所幸还有上千万的养老钱拿在手里,叹一声时也运也命也,黯然返乡做寓公去。

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大戏,至此降下帷幕,云若柳成了最大的赢家,带挈林永浩也拣了个便宜成了雅榭和伟达的股东。古力特得了个大红包,余副总除了红包,还转投到云若柳手下,职位仍是副总。

古力特不止发财,桃花运也再次来袭,恍如落英缤纷,多姿多彩。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