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如何展现太极拳的文化内涵韵味
作者:张宏  发布日期:2015-09-01 12:03:00  浏览次数:3188
分享到:

太极拳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养育的深度,是各类拳种之最。它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将《易经》、《道德经》这两部抽象的哲学著作变成了可以操作的实际行动,用优美的动作演绎了古代哲学中关于生命的科学内涵,是很高尚的人生修养,学习太极拳是锻炼一种高尚的文化修养素质。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更是文人见其理、武人见其功、学者用其思维、百姓用其强身,带给人们的是通过科学的养生功夫祛除疾病,强健体魄,感悟对人生幸福康乐、延年益寿的美好追求。

从我近十年打太极拳的体会来看,要想打好太极拳必须刻苦学习太极拳的科学文化内涵,才能打出有韵味的太极拳。

太极拳的科学文化内涵,范围很广,但就其我练拳的和学习研究太极文化的观点来看:太极拳的科学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吸纳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精髓;二是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三是精湛的养生理论;四是传统的兵法学说。它以太极文化的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把中国传统哲学的对立统一思维方式溶入太极拳的体系之中,以神、意、气、劲贯穿于太极拳的全过程,注重从内到外的整体的修炼,追求以意识引导行动,意动形随;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和谐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内与外、形与神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这种对立统一与阴阳平衡的理念,不合而谋地体现了科学的哲学思想。

如何科学地练习太极拳,真正打出太极拳引人入胜的韵味。笔者认为,太极拳的整体观是强调了全面锻炼,从意、气、神三者结合兼练并举,外势和内神兼修,内外合一,集成练体、修性于一身,最终达到身心平衡。只有进入到了这样的层次,太极拳的演练才会具有“太极”的韵味,才是名副其实的有文化内涵的“太极”拳。因而,太极拳的练习者必须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做到对环境的自我感悟、对内心的自我净化。进入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内心的自我觉悟的崇高境界。

    当然,太极拳的科学文化内涵只是我们学练太极拳的科学文化基础,要想真正打出太极拳的文化韵味笔者认为还得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刻苦学习和精通拳理拳法。学习太极拳首先要看招式打得是不是标准,基础是不是扎实,外在的拳架拳势是不是规范,拳路是不是符合套路,至少能让观者觉得象那么回事。要做到这些,除了有了好的老师外,苦练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基本功扎实的拳者,必然气贯内蓄,神气饱满,轻灵稳健,大方自然,一个白鹤亮翅,一个野马分鬃,进退之间就自带三分韵味,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第二,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一定的功夫后,就要看拳者自己对拳理拳法及规范有不有独到的见解。如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太极拳的精髓,达到能变则变,融入拳者自己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我以为应从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中去刻苦学习、深刻领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睿智含义,科学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理论,进一步扎牢理论根基,为更一步提高拳艺夯实基础。当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太极拳者的气质也就培养出来了,随着运拳的过程,那种让人悦目的气质品性就会自然流露,拳艺也就上升到一个新境界,太极拳的韵味也就开始涌现。所谓的韵味,其实就是一种独特的个性,对打拳而言,就要在打拳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精神意念,而不仅仅关注动作本身。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意行气,打出太极拳的内劲,表现出太极拳的韵味。

第三,要对太极拳有自己的变化和创新 ,要科学地对待和学习太极拳的传统理论和老师的教学,但又不能拘泥于此,特别是对拳论拳谱中一些文字的传述和门派的争论,现在有的人在这些不是核心原则问题上争论不休,这无疑是捆绑手脚,缩小眼界。比如,对练拳时站位的方向问题,是向东还是向西;两脚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几寸几尺要多宽等等诸如此类争论不休。而应该着眼于对拳论拳理拳谱的整体和深度的实质性理解和运用上。这才能跳出框框,放宽眼量,根据个人自身对太极拳的感悟,多一些创新和创造,不必太局限于动作上的规范和标准及一招一式,追求心情舒畅,神舒体静,内外皆美为宜,招式之中能根据自已的悟性有创意地发挥。有着自我体验美感,自我觉悟收获的作用。如果在精熟拳架拳理的基础上,做到融入自己的个性,那拳就有了神韵,就是你自己的拳了,这时拳势就能运用自如,不局限于特定动作,就能表达出太极的精髓。这时,那种超凡脱俗、沁人心脾的太极味道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观赏这样的太极拳,那才是滋味十足,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太极拳的文化韵味是太极拳的灵魂和核心,是太极拳者一生的追求。所以打太极拳不仅仅要好看,还要有味道、耐看,耐琢磨,这样才会看起来更舒服,让人更感到愉悦无比。当然对太极拳者的这种文化内涵的要求,是较高层次的,好象有些苛刻,但通观太极拳大师们无一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造诣之人,这也是最令人品味和耐看的境界,拳者在行拳中涌现出的那种文化气质是无法量化的,全靠自己的体验和悟性。太极拳的文化韵味是一个综合体,是多种传统文化的具象体现。但最核心的文化味道还是“哲学味”,简单地讲就是前面所讲的“阴阳学说”、“对立统一”。这个理论用在太极拳上就是招式上的用意不用力,这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正是太极拳韵味的精妙之处。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内涵却是统一的。从哲学的观点看,意念的力量大于外力,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用意念来带外形,入定松静,得意忘形,自然引出太极拳的动作,一招一式圆通融合,如行云流水,到这时哪里还分得出什么招什么式,完全心神合一,天人合一,让人如痴如醉,达到这种境界时,那么,想没有韵味也无法办到了。

太极拳是文化拳、哲学拳,其博大精深的拳学体系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者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我初练太极拳时摸不到门道,跟人家练只是摸仿,跟了一个老师学了两套路数后就兴趣索然,久之便觉得单调枯燥,后来,结合自己对太极文化的研究和书法爱好,在练习中一方面从文化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书法艺术中揣摩并感受那种以意领力,讲内外相合,内之为心,外之为笔。相连不断,笔划之间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心、笔、纸、字皆讲究动静相随,强调意境、气势、韵味、节奏、美感等,书法与太极拳的这种异曲同工之妙,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太极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拳技也有了进步,更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钟爱,长期坚持下来,让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惊人的改善,年年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基本达标。

所以,太极拳练习者除了要坚持练习外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多体会,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太极拳所包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美学思想,正是参与者所追求的东西。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腹有诗书气自华”,练习太极拳也是一样,只要有了坚实的文化内涵作支撑,拳术才能越来越有味道,才打得有境界,有了境界,拳品自成高格。所以,练习太极拳也要象书法家那样去根据当时的环境、心情去挥毫与之融合创造,发挥一种意境的美感,力争达到“天人合一”,把自己融入进去,也把观众融入那种美的境界中去,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别人,把太极拳打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拳”让更多的人喜欢它、热爱它,从而不懈地追求它。 

2015年7月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