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中国微型小说:人的速写或临摹
作者:冰峰  发布日期:2010-08-22 02:00:00  浏览次数:3796
分享到: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微型小说——一片落叶》序言
中国微型小说:人的速写或临摹  
一个国家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与该国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使文学作品往往会带有“国界”,具有“民族性”、“本土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微型小说的兴起,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微型小说在日臻成熟,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而灵动,在寥寥几语中蕴含着一个深广的艺术世界。它对历史、哲学、宗教、文化的关注、阐释与解剖是深刻和冷静的,它对现实社会是一种速写或临摹。既有艺术的合理夸张,也有对现实的展示与再现,它是立体的,也是多层面、多结构的。它深深地切入人的内心,让人产生深度的感知、撼动与思考。
在中国,微型小说经过近30年的自生自长的发展,已初步赢得了自己相对固定的作者群,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岗位,而且他们的生存状况、生活情态、个人心态、关注角度、体验层面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他们的作品是中国人生存状况、情感状况的记录、升华和再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作品记录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浪潮汹涌的经济发展和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让人们传统的、朴素的感情发生了位移,有了铜臭味道,纯洁的友情变得虚假、势利,质朴的生活变得糜烂、奢华,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变形或重塑。同学的感情本来应该是简单、干净的,而在阿成的《周同学》中,这种情感却变得复杂了。同学聚会——一个简单而多向度的思想交汇的场所,表演者就是有过相同教育、并且年龄相近的同学。但这一切已经是过去,现在展示的是身份、阶层、欲望、想象、习俗、势利、虚荣、浮华、浪漫、现实、回忆……作者解剖的是人性中最复杂的成分。不难判断与预料,作者很快就陷入了困惑:“周同学的脸都喝青了,但我不好劝,他曾是学生会的主席,而我是个坏同学,我怎么劝?”作者走到了美好回忆与残酷现实的十字路口。作者困惑了,读者也跟着困惑了,一切都在改变。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价值标准与作者心中的标尺被时间无情地篡改了。人们开始折服、逢迎权贵,淡忘友谊和历史,背叛人性中最淳朴的东西。
蒋子龙的《看护》似乎讲述的是同样一种变化,小说情节特别简单,没有盘根错节的枝蔓,没有扩散的时空,而是直接写清高孤傲的庄教授与王经理住院时的两种境况。一边是冷清、寂寞,无人探望,一边是火热、逢迎,人头攒动。人的等级、面子、尊严逐一亮相,让庄教授气愤、尴尬。这是中国的现状,“高知”与“高干”在进行着一种沉默的、无奈的较量,这种较量的根源和结果是未知或茫然的。
小说总是出人意料,当王经理病危无救时,所有的人都撇下他走了。王经理的命运发生了突变,人心的势利,世态的炎凉开始暴露和展示。
教授的心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庆幸自己是“高知”,而不是“高干”,知识和钢笔到死也不会背叛他。作者在针砭世相,解剖人生的同时,又让栖息在肉体上的人性开始自由飞翔。这是对中国社会变革中出现问题的剖析与自省,由于“高知”与“高干”给周围人群带来的利益不同,所受到的尊重和礼遇自然也不同,这是人性中最卑微的部分,也是最值得批判的部分。
而在梁晓声的《大兵》中,一个“还不满19岁”的穷困乡村的农家孩子,一位中国军人,却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在坚守、护卫着人性中最淳朴和优秀的部分,大兵是“老土”,也是“傻帽”,而这种土和傻又是多么高尚与圣洁啊!就是这样一位大兵,做出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在这里,小说的功能被作者有意张扬,作者企图向读者传递两种不同的知觉符号:人性的符号与人的符号。这两种符号是赤裸的、对峙的,干预着人的记忆、认识与品行的完善。
一种隐痛,一种被人性抽打的感觉,我们似乎觉得,大兵用腿支撑起的不仅仅是一辆客车,而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种博爱,一种精神!
王蒙的《邮箱》,则从生活变化的情态中,展示着新旧观念戏剧般的演绎。在年轻人看来,从传统邮箱发展到电子邮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对于已经习惯于旧生活方式的智者“老王”来说,一切却是新鲜、陌生的,因为他们面对高速发展起来的网络世界已经感到困惑与无所适从。在中国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而穿行在高楼大厦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老人”,对这个壮观的新世界已经猝不及防,他们的意识、想象和生活在慌乱的时空中经受着艰巨的考验。
谁是我们的榜样,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中国农村孩子的榜样是大学生“峰子”,这在中国农村是被共同认可的。而当“峰子”大学毕业选择回家乡教书后,“榜样”被摔碎了,“峰子”在传统价值观念覆盖的村子里,开始被审问、质疑。
现在看来,大学生去农村工作已经是极为普遍的事情了,而在几年前的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为中国的城乡设置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中国城乡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农村人与城市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农村人的心目中,要想出人头地,就要成为村人仰慕的城市人。秦俑的《榜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在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正在被解决。
多种不同世界观在碰撞、破碎、融合、重组,人的灵魂被撕裂。随着经济、政治的变革,一切都在改变。这一过程被微型小说作家抓住了,他们从不同角度速写或临摹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记录了流凌时节的震荡与裂变……
人性由善恶两极向多边或圆滑生长;
文化由单一向多元或多层面展开。
红与黑两种颜色,被百花齐放的色彩所淹没。一切都在变化中更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中国的微型小说作家正在用笔、用精神和智慧的触须记录着这一伟大的历程。
 
二、作品速写了中国人的生活细节
 
作为一个具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其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让生活变得复杂、丰富、混乱。在旧传统与新观念的变化过程中,两种势力的对峙与演化展示着生活的细节。陈建功的《娘家人》,人物不多,但写活了一个“舅老爷”的形象。“舅老爷”是世故、守旧的,是封建习俗的形象代表,一个73岁的老太太病故了,而这个76岁的娘家“舅老爷”来闹丧。他质问“临死前……吃了什么药?”并硬要坚持“开膛验尸”。其实在“舅老爷”的心中,老太太的死因是明白的,他不过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下 “舅老爷”的身价不同。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凸现了封建思想与传统文化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生存困惑与无奈。“舅老爷”的形象虽然在现代生活中日渐稀少,但思想的幽灵依然行走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之中——地位是重要的,显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更是重要的!虽然“开膛验尸”是荒唐之举,但“舅老爷”需要完成旧传统赋予他的光荣任务——行使“舅老爷”的权力与义务。当然,在现代的中国青年人看来,这一行为也是不可思议和极具嘲讽意味的。
而作家航鹰的《地毯》,却让同样一位老人登上了舞台,他是教授,是知识分子,是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文明的化身。他的处世方式谦和、静远,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与魅力所在。楼上跳舞的邻居影响了这位老教授的生活,但老教授没有指责邻居什么,而是用出版专著得到的一笔稿酬买地毯送给了楼上正在跳舞的邻居……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独特的,具有中国礼仪之邦谦和、忍让、含蓄的特点,是推动和谐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在王奎山的《狗皮褥子》和红珂的《后娘让她别再回家》中,又出现了另外一类中国人,他们用一种土气的、真实的、不很体面的方式捍卫、守护着一种东西。说不清这种东西是面子、精神、文化,或者是别的更为隐蔽的事物。但这种行为表现的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普遍心态,是一种可贵而又稀罕的精神注解或人格表达。中国人对“忠孝”看得比生命还要贵重,“狗皮褥子”是儿子的一片孝心,是母亲的一种精神寄托。虽然狗皮褥子本身就防潮,根本用不着晒,但她还是“隔个三五天”,“便把那张狗皮褥子拿到外面去晒。”母亲克制不住内心的幸福,她不得不以一种拙笨的,甚至有点滑稽的方式向乡亲们袒露、炫耀、释放这种感觉。
中国有句俗话叫“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说的是天下最狠毒的事物,而在《后娘让她别再回家》中,“后娘”是淳朴、善良、伟大的,她对“儿子”具有常人无法想象的爱心。这种反讽式的布局,让读者的感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一种逆向的、违规的方式塑造了一位伟大的中国母亲。这是对中国妇女最虔诚的赞美,也是对世俗偏见的最有力的挑战。因为小说没有被世俗的、常态的事物所蒙蔽,而是以一种深邃的、睿智的方式诠释了中国“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思想。
当然,中国人的生活是丰富的,中国人生活的细节也是千姿百态的。这本集子里的小说,窥探和触摸的是一些真实的、零散的生活片段,或者是让人精神和情感疼痛的区域。
 
三、作品浓缩了中国人的情感状况
 
中国人的情感具有典型的东方特点:委婉、含蓄,中国人恋爱是讲究过程的,把过程的体验看得十分重要,他们需要若隐若现的旗袍式的神秘探索,需要享受进行神秘探索时给思想带来的快感,需要品味含蓄爱情散发出的芬芳滋味,需要经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体验。于是中国人编纂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两只思想的蝴蝶去恋爱;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叫西门庆的淫乱形象,并被丑化为恶魔、色棍。因为“烈女不嫁二夫郎”的思想是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的,西方人的那种直白的急风暴雨式的恋爱在中国人看来是伤风败俗。
而滕刚的《蝶恋花》却对传统的、保守的中国爱情方式提出了挑战。向梅是一个坚守妇道的典型的中国已婚女性,她有正常人的性需求与渴望,也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保守、矜持,但她没有设防,她的退却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她被下意识领向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路。最后,她在与寂寞、与“食色性也”的抗争中失败了,因为她抵挡不了爱的侵蚀与性的诱惑。从表面上看,“我”是在“向梅”的苦苦追问之下,才不得已向她演示男人追求女人的每一个步骤。巧克力,甜言蜜语,生日蛋糕,雨中送伞,在一步一步的演示当中,两个人都不能自拔,终于假戏成真。遗憾的是,“向梅”是“我”朋友的老婆。朋友妻不可欺,事情走到这一步,只能不欢而散。“这种事要是让人知道了,就是在美国,也是丑闻。”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反叛,或许是一种革命。在这个新时代的社会里,女人的地位依然动荡,男人可以有“小秘”,而女人却不能越雷池半步。这种性与爱的尴尬局面让女性的精神饱受凌辱。这是一种抗争,这种抗争演绎着一种情感状态的变化。
毕淑敏的《紫色人形》,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式的痛彻心肺的爱:在那块洁净的豆青色油布中央,有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两个相爱的人,为了让彼此不为自己的痛楚而难过,居然可以一声不响,忍受着无法想象或言表的疼痛。伟大的爱,有时候就是平凡的一瞬。这是作者刻意营造出的一种爱情的纯美境界。“绝望的爱”是残酷的,是撕碎了的美的碎块。这篇小说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释放的韵味。“请您把我抱到他的床上去,我要和他在一起。女人的声音极其好听,好像天上吹的笛子。”这是作者对于爱情的理解,这种理解的深度被美丽的文字溶解了——他们的肉体死了,但他们人生中最深刻的“爱”还活着,永远地活着。
而李子胜的《飘逝的小雪》真的让读者感到了雪花的飘动。小雪是经人介绍认识丈夫的,他们的生活像白开水一样清淡、简单,而有一天,“喝惯了白开水的”小雪忽然得到了“一杯香浓的果汁”——她认识了方刚。她一下子被这醇厚的味道迷住了,甜蜜的爱情很快让她做出了决定:她要和远在国外的丈夫分手。而她的丈夫是爱她的,她是他生活的希望。但她全然不知,就在她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的丈夫为她自杀了。她的良知被猛烈击打,她背负了沉重的良心债务。她无法面对现实,像雪花一样飘去了……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一种责任活着,为许多热爱自己的人活着!
感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情感的表达、表现方式却有着迥然的不同……而微型小说作家所关注的,正是这种不同给人类带来的新奇与嬗变。他们捕捉到的情感细节也是深刻和动人的,是读者渴望和未知的部分。
本书的微型小说涵盖面广,取材广泛,艺术表现手法多样,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记录,也是中国人生活状态、情感状况的速写、展示与艺术再现。微型小说作家的思想触须与目光是深刻和敏锐的,他们目睹并经历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他们有理由完成他们的使命。我相信,本书收入的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是作者、编者为国外读者朋友提供的一桌精神盛宴,会得到读者朋友的喜欢和认可的。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微型小说——一片落叶》(英文版)已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为非汉语国家大学选用的中国当代文学读本之一。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