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闲品《三国演义》
作者:郭伟  发布日期:2018-06-16 02:23:39  浏览次数:2091
分享到:

一、人才纵横

1、思贤若渴

  夫欲王霸天下,必须善得人心,广纳贤才。三国时期,靠镇压黄巾军而暴发的三大政治、军事巨头,尤其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曹操靠天时,孙坚仗地利,均得势较早,已群贤毕集。唯刘备赖结拜三兄弟,东奔西突,终是势单力薄, 处处挨打。偶得徐庶指点,便有胜绩,尝到了人才的甜头。后来徐庶被曹操诓骗而去时,刘备“大哭不已,乞再骤一霄,来日饯行,”并言“闻公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临别“送一程又一程”,“吾欲尽伐此处树木,”因为阻断了望徐庶之目。

  刘备闻徐庶荐诸葛亮后,三顾茅庐,终得相辅,已成千古美谈。但说刘备去卧龙岗途中,逢人便下马躬立道旁恭敬参拜,可见他当时满脑子都是诸葛亮。第三次得遇诸葛亮却昼寝未醒,刘备“拱立阶下”直等了“半晌”又“一个时辰”,义弟张飞怀愤要烧房,关羽不满也横眉,皆被斥之。足见刘备敬仰、殷切、渴思之心。怎不令诸葛亮沤心沥血,鞠躬尽瘁以报。亮之出果然为蜀汉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取才有道

  人才来路有两条,一是从敌方挖掘、收买、拉拢或捕获现才。二是从内部发掘人才于微末,提拔人才于蓬蒿或培养人才于既始。

取才方法很多:

  第一、物以类骤。孙坚酣战太史慈,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英雄爱英雄也。孙坚挂袍志念,想方设法取回太史慈,大慰平生。这类例子在《三国演义》中很多,如关羽战黄忠,张飞释严颜等等。

  第二、结以肱股。刘备以手足之情结拜关羽、张飞,终生为已所用。

  第三、志趣相投,仁爱相系。赵云被刘备借用后,执其手恋恋不舍,后来赵云愿落草为寇,也要等待刘备。

  其四、强取豪夺。曹操欲用徐庶取用程昱计扣留其母为人质,假用徐庶至孝之性而得以骗取。刘备所谓不仁不义者,可名为“杀鸡取卵型”。

  还有离间主臣,致令欲归无门者;投贿其嗜,勾诱而用者;以金珠美玩、爵禄、美妾以结其心者等具体操作方法。当然真正的人才,是指德才兼备者,他们常以大局为重,正气凛然,目无旁顾。陈宫看透了曹操之后,虽然被曹操所获,也宁愿从容赴死,舍身就义。

3、知人善任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人才还得任人唯贤,放在适当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善任是容易作到的,量才是用而已。“知人”却不简单,《三国演义》君王大多独具慧眼,了知人才及用人之道。

  邓艾口吃,司马懿还是令其参赞军机。

  南安太守马遵手下名不见经传的姜维被诸葛亮看中后,便设计取回,悉心教诲。姜维果然对蜀汉帝国的苟延残喘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反误用一人,后果不堪设想。乌巢守粮官淳于琼,嗜酒成性,被曹操用许攸计烧之──官渡之战,真正挫伤了袁绍的元气,并怄死下场。

  刘备临终时说:“朕观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深宜察之”。马谡略知兵书,性情浮燥、骄狂。司马懿也笑他“徒有虚名,乃庸才耳”,与赵括纸上谈兵无异。诸葛亮一时疏忽,用于街亭要地,至使咽喉失守, 诸葛亮引咎自贬三等事小,对国家造成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教训非常沉重。

  对于魏延,才是用其所长,抑其所短, 防其后患最成功的例子。

4、用人不疑

  在封建君主制时期谈用人不疑, 首先指是否忠于自已及可信任的程度,其次才是指人才的能力。

  曹操乃一代枭雄,熟知谋略奸伪之道,其性奸滑多疑。他在对待人才上,可谓敬仰有加,甚至降尊纡贵,降格以待,有时还失之过份信任。黄盖诈降,庞统巧授连环计得以成功,说明曹操因痴爱人才而一时激动,在忠字上失于思虑和防范。

  对一个人的才能常能了知,但对一个人“骨子”里的德行一般不能很快和准确地认识的。一但知道了一个人的德行,那就需要多一个心眼才行。曹操用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也不枉了用人所长,但所给的待遇却是“早晚会收拾他的”。统观《三国演义》,曹操最看不起没有气节的人。在敌方时虽为已谋划、卖命,捕获后大多被处死。

  长板坡之战中,赵云走失。糜芳、张飞反复说赵云去图贵去了。而刘备坚信不疑“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我料子龙必不肯弃我”,果然赵云乃出生入死,血战沙场,忠心可鉴。

  刘备在对待黄权上,更是别具一格。“黄权被吴兵隔在江北,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何必罪其家属?”黄权也说“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人,必不肯杀害臣之家小也”。

  现在所说“用人不疑”,乃指其才能足以当任,坚信其必能成事。“用能人不用完人”是针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言。只要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能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就是人才。

5、金无足赤

  七十二行,行行出壮元。人才是谓在某个方面有出类拔萃的见解和才干。兼各种技艺、德行于一身者,千古所未闻也。试看:

  邓艾口吃;

  庞统貌丑;

  张飞嗜酒成性;

  周瑜气量局促;

  诸葛亮过份谨慎、周密......

  孙权和刘备初时都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未能重用庞统。凡为人不可避免有生理、性格、行为方面的缺限之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优缺点是可以相互映衬和转化的,一般来说,只要瑕不掩玉,其光自不可灭。

  况且,作为人主,当心胸宽阔,虚怀纳物,用其所长,扬其所长,而挟抑其短,方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至于人才的短处,自应克抑。哪怕是很小的性格、行为缺陷,亦宜慎之戒之。张飞为酒后所挞之卒砍头;周瑜因气而亡;关羽丧生于孤傲;张松恃才受脊杖之辱;扬修处处卖弄小聪明,恃才狂放,多次泄露军机,终被曹操杀害;曹植被逼作七步诗,几乎都是不修“小过”而死于“小过”,所谓蝼蚁之隙,溃千里之堤者也,更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6、择主而仕

  “君可择臣、臣也可择君”。理想的封建君主,是仁义之主。有人云“刘备占人和得天下”,不无道理。他礼贤下士,仁义卓彰,心胸宽阔,和蔼慈祥,正是难逢之主,《三国演义》为此而着力美化他,视蜀汉为正统。赵云从公孙瓒处逃出来占山为寇,专投其怀,他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赵云果然赴汤蹈火,结草衔环以报知遇之恩。

关羽中途被曹操所获,曹操以多种优厚的礼遇待关羽。如“曹操自出辕门相接”、“慌忙答礼”、请封汉寿亭侯、送美女及金珠、送马赠袍、赐沙锦囊贮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在谋臣武士中“延之上座”,甚至在闻关羽来辞而称病,桥头赐袍而关羽以刀尖挑而收之竟不加嗔,曹操几次遣人送通关文谍未达,关羽过五关斩其六将,竟无责怪之意,更不容许手下人追杀等等,真是仁至义尽。然而关羽一知刘备消息,就挂印封金,杀开一条血路,扬长而去也。择主而仕,古今莫过如此。         

              

二、诸葛亮守庐的真意

尚处在萌芽状态的西蜀政治集团首领刘备几次有天赐良机,或顺手牵羊可得势,又放弃了,而战事上又每每受挫,还要扯起仁义的大旗,其实还是不甘心的,他是想宁肯直中取,得个正统好光环,为此真是求贤若渴,得徐庶推荐,一听说卧龙先生在世,就迫切想收在帐下。徐庶必返道去卧龙岗,知会诸葛亮,因此,演绎出三顾茅庐的佳话。

石广元、崔中平,徐庶如果做官可到郡守或者刺史,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的志不在小;对阴阳、五行、天文星象、山川地理、风雨雷电、各家兵法……凡对军事有意义的均熟玩于胸;特别是总结出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隆中对”,可见诸葛亮在政治上是相当成熟了——诸葛亮对出山是具有相当充分的准备的。

但是,要达到三足鼎立之势,一是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人才会萃,军法严明,亮去无所位。二是孙权虎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亮去无所用。三是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则大业必成,汉室可兴矣,唯不得其人也。刘备乃帝室之胄,志在兴汉,信义素著,诸葛亮看好刘备这棵大树,并当心仪已久。唯需看刘备是否是否仁义,具人主胸怀,其心诚否,如何充分利用诸葛亮才华而已,故而演绎出三顾茅庐的佳话。

为什么刘备两次往访诸葛亮,却不在家?或者在家却未出来见面。当时诸葛亮是高兴还是责怪,是明高兴还是暗自高兴,真躲还是假躲可就难说了。既然诸葛亮不想出山的理由不充分,出山就是为了能得到重用——待价而贾——既出山则待以冢宰,才能了却平生抱负,方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汉高祖筑坛拜将不也是为了提高韩信的威信?汉献帝逊位,三次禅让,魏武帝才接手,道理一样。推辞几下可抬高身价,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刘备取去只作个军师,不就委屈了,展不开才吗?

三、危如累卵  安如泰山

  诸葛亮一生比较安定,基于他稳重谨慎的本性,生平两次弄险,都是在非常时刻不得已而为之。困陷西城,弹琴退仲达,风流而已,情节莫如东吴之险。

  手无缚鸡之力的诸葛亮,为合纵抗曹,只身前往东吴。周瑜忠智有余,雅量不足,招降不成,时怀相害之心。一令亮断曹粮道,欲借刀杀人。二令亮造箭,刁难太过,机关算尽,层层升级。“以礼杀人”不成之后,居然采取了野蛮行为。

  诸葛亮亦自确认身在虎穴,危在旦夕,怎奈一代谋略大家,处处胜算一筹。第一次片言释责。第二次“听天”行事,草船借箭成功。第三次七星坛祈风,明欺周瑜不知天时,故弄玄虚,以期游刃有余地保存自己。至此完成大业,突出陷井,扬长而去也。周瑜已是鞭长莫及。

  人生乱世,亦如白驹过隙,诸葛亮知已知彼,见机而行,见缝插针,凭隙而去,怎不安如泰山?

 

四、关羽之死

  赤壁大战之后,吴蜀逐利,西蜀巧夺荆州,却说成是“借荆州”,因此发生了一连串混乱关系。关羽未到“退休之年”就败走麦城,英年早逝,而且死得不明不白,也是其混乱的结果之一。

  把一个将领的缺点最大限度地暴露给敌人是非常危险的。关羽忠义卓著,德高节显,同时清高傲世,目空一切。东吴与之联姻不成,关系节节恶化,单刀赴会、陆逊卑辞、吕子明白衣渡江成功,酿成千古之恨。关羽之死与自已个性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

  东吴致力索取荆州时,曹操也是围杀关羽的帮凶。那时魏吴正同仇敌忾,狼狈为奸。关羽死后,东吴惧罪,取张昭之计,嫁祸曹操。曹操却以香木作躯,以大臣之礼厚藏关羽,只此就可说明。其实曹操一行,只免却了东吴的后顾之忧,长了猎荆州之势,增强了东吴信心而已。对关羽之死,也不应负主要责任。

  东吴拘系诸葛谨妻小,遣诸葛谨去西蜀索取荆州本是无赖之举,诸葛亮明知就里,然虚情假意,当兄之面哭于备前,加之刘备更矫情做作,要答应先以三郡付东吴,卖个人情与诸葛亮,大异平夕举止,一唱一和,犹同儿戏。诸葛亮却之可也,刘备却之更当。兄弟各为其主,晓之以理,慰之以情,诸葛谨虚行一番回复东吴,仍不失两家之好(东吴人人皆知为计)。结果他俩做好人,把国家矛盾分解为个人恩怨,把关羽推上了两国之争的焦点。关羽自然不肯将三郡付与东吴而至使矛盾白热化。陆逊卑辞谦礼,突出、扩大了关羽骄傲自大的缺点,使关羽轻易将重兵撤离荆州。荆州失据,关云长败走麦城,死得好不冤哉。接着,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刘备兴兵,气头上又大失计较,七百里长蛇寨举东吴一火而烧之。至此西蜀元气大伤,日暮途穷,仅苟延残喘而已,明显加速了西蜀统治和三足鼎立之势的瓦解。刘备真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气死在白帝城,耍个小聪明误了聊聊千年大业。

 

五、三笑一哭 风流千古

  在三分天下的关键一战──赤壁鏖战中,曹操八十万大军败在孙、刘六万联军手中,残军败将二十七骑,千里溃逃,夜蹿南郡,可谓千古一败。

  然而曹操并不悲观气馁,一路逃一路笑。在乌林西笑出赵云,在南彝陵笑出张飞,在华容道笑出关羽。险象环生,迭宕多姿。既到南郡,死里逃生,又何悲之有?曹操却大哭起来:“我哭郭奉孝耳,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仅为一得力谋臣之早逝而痛哭而已。非为败绩而哭,非为百万大军而哭,胜败乃兵家常事,生死有命,何哭之有?输得潇潇洒洒。

  在曹操丰富多彩的一生中,固然还有“多疑难断、滥杀无辜、不恤军民、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诸多劣迹。罗贯中著述中也把曹操归之于乱臣贼子,世人也多抱着“各取所爱”或从《三国演义》观点,即从君主统治阶级立场去看曹操,难免毁多于誉。

曹操为一代枭雄,横槊赋诗,胸涌日月,“山川若出其里”,气慨恢宏。煮酒论英雄,笑傲江湖,驰骋天下。视荣誉得失,如过眼云烟,潇洒坦荡睿智豁达。哭是哭,笑是笑,怒是怒,恼是恼,无半点虚伪,风流千古。真乃三国时期第一大英雄也。

 

六、三次杀人读曹操

曹操一生杀人如麻,就杀人个案而言,有华佗、师勖、杨修、蔡瑁、张允等等,最能反映曹操本性的是杀吕伯奢一家、王垕和近侍。

曹操在实现个人政治报负的过程中,奇思妙想,不择手段,草菅人命,极力保持军令畅通,保证军队战斗力。第17回杀王垕是最有特点的。当时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曹、袁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仍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告禀曹操说:“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曹操说:“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明明就是将令,王垕当即提出异议,担心地问:“兵士倘怨,如何?”曹操说:“吾自有策。” 王垕依命,以小斛分粮。曹操又暗使人各寨探听,军士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曹操乃密召王垕入说:“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说得多轻松,头也是随便借得的?王垕说:“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欲借汝头以示众耳。”王垕大惊:“某实无罪!”曹操说:“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王垕再欲言时,曹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没粮是实,杀一人堵口,也解了一时众怨,军心不乱,作用确实也不小。王垕并无罪过,王垕之冤,成了千古奇谈。大谋臣郭嘉看着也是目瞪口呆,心惊肉跳。曹操杀王垕乃杀听话之人。

要施展政治报负,在个人性命受到威胁时,第一要务当然是保存个人生命。鉴于曾经刺杀董卓的教训,曹操常恐他人暗害自己,在第72回中,他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既如此,近侍就不要管他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更不能“慌取覆盖”,招来杀身之祸。曹操虽痛哭,命人厚葬之,又何益呢?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杨修对死者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杀吕伯奢是明怕被杀,杀近侍则为暗怕被杀。整理文案、打扫庭厨、端茶递水、洗浆衣服等生活琐事皆由近侍完成,曹操杀近侍乃杀有功之人。

曹操刺卓失败后,遭到全国通缉,被陈宫捉住又释放了,并追随他一同去干“大事业”,拟夜宿成皋吕伯奢家。吕伯奢问:“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吕伯奢明知曹操是逃犯,还认真招待。曹操当时的处境十分危险,本来生性多疑,又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曹操心想:“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杀猪下人一句“缚而杀之,何如?”更增怀疑,一时性急就杀了个全家。其实不杀那家人,私下走了不就得了?吕伯奢虽然知情,却没打算报警,何必一定要杀害呢?再者,既然错杀了,不能一错再错吧——难怪陈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想“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吕伯奢错在何处?一是没酒就没酒,不喝行了,二是打酒却不叫下人去打,偏要自己去,留下千古遗憾——善良忠厚的老者吕伯奢也未能尽享天年。曹操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道出一句千古流传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曹操为保全自身性命,实现个人政治抱负做出的极端决定。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乃杀有恩之人。

再者说了,王后与近侍为曹操部下,不喜欢,或需要顶个雷,穿个小鞋、拈个错错而杀之,也还说得过去。吕伯奢非其部属,既知道曹操是犯罪嫌疑人,又并没有告密的意图和行为,仍笑脸相迎,热情留宿,好酒好菜招待,应该说对曹操既有赐食之恩,又担连坐之责,真可谓大恩大义。甚至就从吕伯奢对陈宫的态度上也看得出来,吕伯奢权重亲情,深明大义。曹操为了保命,误杀吕伯奢一家也就罢了,还妄自猜测,故杀恩人,罪大莫极。

公认曹操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他有非常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责任心,一心主张统一国家,安定国家,围绕这个目标,他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事。曹操确实是个很有争议的人,什么能臣、奸臣、奸相、枭雄称谓都适合他,千古英雄也不为过。但愚以为,不能以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去衡量封建君主制下的曹操,他在那个特殊而且复杂的历史时期,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计个人荣辱得失,计出常人,大智大慧,扫平地方割据势力,全力推进国家统一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应该说功大于过,系巩固国家之栋才、稳定国家之砥柱,应享万古流芳之美誉。

                         

 

八、《三国》成语今译

  过五关斩六将:酒文化术语。不能喝就不能成事。直杀得天昏地暗,众皆呕逆,俯伏称臣,方显英雄本色。大有为人上人之感,成平步青云之势。备注:酒亦姓公,人亦属公,事亦为公,是谓公事公办。

  陪了夫人又折兵:迷恋舞厅的公子绅士,本想沾花惹草,另觅新欢。殊不知后院起火,妻子早已在舞池被他人勾引,扬长而去矣。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官上任伊始,作为部属切宜警慎,不可顶撞,小心武火烧身。建议你记住孙子有曰: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三顾茅庐:一般官员口头用语,常真正用于亲朋故友,并与“求贤若渴,内不避亲”等词联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平民口头语,指办任何小事,有些人都要迁延日月,迟迟不肯拍板,原因是要坚持“组织原则”,而八个副职中,一半以上在出国考察,或在名山大川开会,举手表决未过半。

  七擒七纵:有些人大权在握,两眼上翻,独霸一方。对锋芒毕露,尾大不掉之属,欲擒故纵,纵而又擒,任意摔打,直到尽去棱角,老骥伏枥,南蛮阿附时。

  三分鼎立:政治术语。指“正、副、副”的组织结构形式。官员拉帮结派,各占山头,勾心斗角,造成严重内耗,工作一踌莫展。

  得陇望蜀:不在奉献上比大小,只在官职上比高低、金钱上比多少、享受上比优劣,欲海难填。

   走麦城:为官不到一任,丧心病狂,任意蹂躏党纪国法,民怨沸腾。结果,身在青云,一落千丈,琅铛入狱,身首异处。


上一篇:微信里的中国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