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东学西渐路漫漫兮修远兮
作者:崔少元  发布日期:2019-04-11 17:04:11  浏览次数:2124
分享到:

--从杨宪益、戴乃迭翻译鲁迅《呐喊》自序的英语书名的翻译说起

中国文学/文化作品翻译并传播到海外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nh.jpg纵观汉译英/汉译外(德法俄日等),大致有两类人在做:1)华人学者,大陆、台湾、海外的华人;2)海外的一些汉学家、翻译家,非汉语背景的人。

两类译者有各自的优势,前者对汉文化,相对来说,比较了解,后者有目标语言的优势,但是各自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华人翻译的一些作品在外语语言的处理上会让外国人“读不懂”,失于达;而老外的译作有时候又难免对所翻译的作品的真正含义把握不准,失于信。

鉴于此,出现了第三种翻译组合,中+外,即中国译者+外国译者,比较典型的组合就是以翻译《红楼梦》而享誉全球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也是鲁迅《呐喊》自序的译者。杨出生于中国的书香门第,他和她妹妹都精通于中国文化,戴是地道的英国人,英语的底蕴非常深厚。

杨、戴夫妇的汉译英可谓珠联璧合,成就非凡,但是就是这样完美的组合在他们1981年翻译的 鲁迅《呐喊》自序中依然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请原谅我的胆大妄为或学识浅薄。

譬如,就《呐喊》的标题 “Call to Arms ”的翻译来做一个研究案例,Call to Arms 的出处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因篇幅有限无法展开:

1)《圣经》中 “Eye for an Eye”

2)莎翁戏剧 《威尼斯商人》中的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

3)海明威的 Farewell to Arms 

“Call to Arms ”的表达容易让英语语言国家的人去接受,不过所引出的问题是:这样的翻译所表达的、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有些过了,谓之 翻译过度 over translation。

熟悉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鲁迅在上个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写了许多散文、杂文,《彷徨》、《呐喊》、《野草》等,表达了他对中国国民的本性、中国国家民运的担忧、困惑,即使呼唤人们觉醒、抗争,也是把文字/文学当作匕首,而非拿起真正的武器——刀枪棍棒去走巴黎公社的道路,毕竟,毕竟鲁迅属于左翼文人。

显而易见,call to arms 的翻译有些过了,至少会误导英语读者,misleading. 当然,也一定会有人反驳我说 Arms 在这里只是一个比喻,指的就是批判和谴责。

杨、戴是大翻译家,我在此这样说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好在做学问需要“认真”二字,如此较真算是抛砖引玉,只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在翻译到国外的时候,能保证良好的质量,以免许多中国文学/文化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被糟蹋了,令人扼腕叹息!
Ps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和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对外文化宣传的需要,这几年的汉翻外书很多,但垃圾也不少,有些翻译的作品除了印制精美以外,实在毫无用处,说重一些就是在制造垃圾。
2019年4月11日下午 4:39 分写于City 开往蓝山方向的火车上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