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苏东坡的文人骨气
作者:李运成  发布日期:2019-04-28 21:49:49  浏览次数:2426
分享到:

顾炎武曾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这多少让天下读书人寒心不已。是啊,文人能干什么?皇上开心时写个曲儿,谱个词。皇上不开心时打个趣儿,解个闷儿。闹灾了代写封罪己诏,出现祥瑞了就惊呼吾皇万岁,堪比尧舜。无怪乎连李贺都想投笔从戎了: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骨气的文人还是有的。只不过较一般文人命途更加多舛,结局也不甚欢喜。例如太史公司马迁,只不过为好朋友说了句公道话就被汉武帝夺去了下半身幸福。杨修只不过抖了几次机灵,就被曹操开刀问斩了。可见文人的确是个高危职业,即使在号称最尊重知识分子的宋朝,也难免有文人抑郁而终,例如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吃货们对苏轼的理解恐怕只停留在“东坡肉”和“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概念上,实际上苏轼不仅仅喜好美食,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大气磅礴,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可以说是一位文艺范十足的全才。

然而正是这不羁的才气,奠定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苏轼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其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等慨叹文章奇峻的同时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何处,待到苏轼来拜见的时候问这件事时,苏轼豪迈的回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晕死,这和说“是我自己瞎诌的”没有什么区别啊,关键是你诌给皇上看,那可是欺君之罪啊!不过还好,皇上这次没和他较真:天下文章一大诌,何况人家也承认自己的这个典故是诌的,那就算了吧!苏轼的狂放大胆可见一斑!这若是落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就跪地求饶了吧。

如果说杜撰典故算是苏轼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少无知,那后来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则是其文人铮铮铁骨的正面写照,是他人生的一次冒死诤言。

事儿还要从王安石说起,时任宰相的王安石为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实施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例如“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然而这种借贷是强制借贷,而且利息偏高,有鱼肉百姓的嫌疑,再加上用人不当,使得变法使得变法成为了一场劫掠。

苏轼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续两次上书神宗,抨击新法弊端。神宗虽然不同意苏轼的主张,但是看重其才华,想另当重用。可是王安石担心苏轼会阻碍自己的变法,对此极力打压,最终苏轼不得不请求远离京城,去杭州做了通判,自此失去了政治前途。按理来说,聪明如苏轼一般的人,对朝中风向肯定有所把握,他与王安石的私交也不是很差,只要稍微附和,便可如日中天,即使不附和,哪怕沉默,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然而文人的秉性如是:为苍生立命、为天下建言。一旦认为自己是对的,便誓死捍卫。同样敢直言进谏的近代人物我只能想到一个人:彭德怀。

一个政治家苏轼倒下了,但是一个文学巨擘站了起来。然而魑魅魍魉的小人仍然不肯放过他,御史舒亶寻摘苏轼诗句,指其心怀不轨,讥讽神宗青苗法、助役法、明法科、兴水利、盐禁等政策。神宗震怒,下令逮捕苏轼。苏轼自知难逃此劫,可是此事牵连七十余人,如果自己一死了之,那与之书信往来的师生亲友也会蒙受不白之冤。<<麦田守望者>>中有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卑贱地活着”。对于士大夫来说,被审讯是一种耻辱至极的事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许多士大夫在受到审讯前就已经自尽了,而苏轼挺身为自己辩护,抽丝剥茧将诗文解释清楚,是自己的就扛下来,不是自己的反抗到底,这又是何等的无畏与气魄。

最终,苏轼赢了,被免除一死,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虽然亲朋师友难免受牵连,但是没有被赶尽杀绝也算是中国文字狱史上比较美满的一个结局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的日子里,在其生活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写的,其间透漏出的又是何等的潇洒,也显现出了他大无畏的文人骨气。有这样的气魄,又怎能不写出气压古今、豪放天地的诗文。

鉴定一个文人是否有骨气,要看他是否敢于和大权在握的当政者叫板,是否敢于为真理而燃烧自己,照亮世界。从这一点来讲,苏轼已经足以与宁死不降的文天祥,怒骂朱棣的方孝孺相提并论。他们,才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凭这一点,谁又还能说书生百无一用?

诗蝉2015年8月草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