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梁军在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梁军  发布日期:2019-07-09 15:40:00  浏览次数:2491
分享到:

(摄影 /山林)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首先我要感谢新州华文作协,为我组织安排了这次活动。张会长几个月前就开zhaore.jpg始着手联系;秘书长赵老师事必躬亲,沟通细节;作协会员们在百忙中抽空提前看了我的书,大家都为今天的研讨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现在各位又莅临现场,我内心不胜感激。

大家不是为了我而来,是为了支持澳华文学创作而来。在座的有我崇拜的新州华文作协的前辈作家们;有北京同乡会文学创作班的老师们;有我的大学长;亲爱的读者们、朋友们,您们的到来,本人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因为有一些作协会员以外的新朋友出席,我想要回顾一下,在座的作家们有多么厉害!澳华文坛人才辈出,卧虎藏龙,作协的会员们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我上网简单搜了一下,信息不全,如果有遗漏和错误之处,请作家们补充。在座的作家田地、千波、吴棣曾经合作出版过《留学词典》;田地先生的《穷爸爸富爸爸》几年前已改编成电视剧,风靡全国;会长张劲帆先生出版过小说集《初夜》《热土》;前会长施国英女士出版过散文集《午后阳光》;刘放先生的杂文随笔集《人生话短长》和小说散文集《为了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田沈生先生的《帽子的故事》《放心也是一种幸福》;作家何玉琴的《人生400度》;何与怀博士的《北望长天》和《澳华新文苑丛书》)等等。以上的信息不全,但可窥见一斑。各位都是澳华文学殿堂级的人物,而我才疏学浅,拙作能够出版,已属非常幸运,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鼓励,当面聆听教诲,倍感荣幸。我先给大家鞠躬!

回顾这本书的创作历程,跨度超过十年,历尽艰辛,写几个字做总结,如同后记,为两本书的出版画上圆满的句号,也算是做事有始有终,于是硬着头皮勉为其难。现在我就斗胆谈谈新近出版的小说《悉尼追梦录》的创作过程。原来计划《悉尼追梦录》和《移民代理》两本书一起谈谈,因为这两本书的创作时间是交叉重叠的。几乎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但后来,考虑到《移民代理》是由南溟出版基金赞助,萧虹老师计划八月份给《移民代理》和何玉琴老师的《人生四百度》一起开一个新书发布会,所以我们今天暂做调整,主要谈谈《悉尼追梦录》,《移民代理》等到首发式的时候再谈。

这本书创作始于2008年。我是1999年悉尼奥运会之前来到悉尼,经历了大多数新移民都曾经历的艰辛的路程。回顾前尘,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猎户老常所说 : “八年了,别提它了!”

当时,我的周围大都是技术移民,也有持旅游、商务、留学、配偶、家庭团聚等各类签证来澳的中国人。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面,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了极大的转变。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失落、彷徨、挣扎和希望。他们的奋斗精神是不朽的。我小说大部分的情节都来源于真人真事,经过提炼、重组,形成现在的故事。生活的真实远比虚构的小说更加温情、狗血和残酷。

我先谈谈对于写作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因为它是我写作的指南针,也贯穿了创作的全过程。写作初期,我经常会有疑惑,出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写作理论的指导。我在大学中文系教授外国文学的父亲,他老人家不厌其烦地写信,解答我提出的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我的初稿,字里行间标点符号进行通篇批改,舐犊情深。

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是材料储备,现实生活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客观的社会生活,当它烙印在我们的大脑中并转化为心灵深处的长期记忆,才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东西。我个人确实经历了这一过程。很多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而总是活灵活现地萦绕脑海,挥之不去。我发现唯一解脱的方式,是付诸笔端,而后内心释然。

我们这一代移民,从九十年代前后到现在,在澳洲社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既是新生活的亲历者和创造者,又是旁观者,如不把那些日子如实记录下来,恐怕转瞬间便忘却了。譬如,十九世纪中叶,淘金热期间,来自福建广东的华人先辈们,闯荡维多利亚州矿区所发生的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便很难读到第一手资料。于是我开始动笔,断断续续进行创作。

当我们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无意识地根据个人的价值观、思想原则和审美取向,对于这些材料审视的时候,得到独特的领悟,眼前忽然一亮,心头一震,若有所悟。这就是艺术发现。这种艺术发现是作者独到眼光和观察力的融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这时候,就产生了创作动机。它的触发一般需要外在机缘的刺激。我的刺激来源于一种责任感,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生活中的真实、在大脑中反复思考的艺术发现,像电影胶片一样如实地记录下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太太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她说,如果你有兴趣,就写吧,不要怕花时间。她是我小说的第一读者,总能第一时间说出某个人物的原型是谁谁谁,即使改头换面,也瞒不过她。没有她的宽容、理解与鼎立支持,我断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这两部总共四十万字的小说。

有了创作冲动,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构思。体裁的选定,人物形象的设定,情节的安排与提炼,故事整体结构的设计与剪裁,故事的切入点,个人思想观念透过人物的表现与渗透,都需要考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每一个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必须历经的艰苦。

构思的过程中,离不开孤独的沉思。作者在孤独寂静中比身处喧嚣更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构思的过程中,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Imagination,以形成故事的架构和情节,直至灵感的出现Inspiration。灵感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神龙见首不见尾,忽隐忽现,引领着我们构思和创作的进程。我最享受凌晨的寂静,这时候构思故事情节,往往事倍功半。有时候,半夜醒来,也会忽然间涌现出一些有趣的桥段和语言,需要赶紧写下来。这就是灵感,文曲星下凡。

创作的物化阶段,就是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最初的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只能选择将人物放弃或者顺从他的发展轨迹。中化民族的审美和文化,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在我的故事中也不自觉地得以体现。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提炼与技巧运用。技巧范指各种写作手法,如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描写、顺叙、倒叙、插叙、烘托、对比等等技法的运用。开始阶段,我只专注于把故事讲清楚,当作品有量的积累,达到几十万字以后,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作者早期的作品没有文学价值,这是他初始状态的最佳的表现,就像天真烂漫的孩子,童言无忌,一样的弥足珍贵。

最后小说经过反复推敲与定型,达到作者预想的效果。

上述的写作过程与技法,实践起来,当我真正付诸笔端的时候,发现并不容易。需要一点点学习、实践、应用和提高。

除了这些理论指导,我觉得完成一部小说还需要一点点天赋、一点坚持、一点勇敢、一点运气、一点鼓励。

作者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达观点,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任世人评判,这道心理障碍对于初学者是要跨过的。时间长了,读者才会明白,你讲的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你自己。连载最初,就有很多熟悉不熟悉的朋友、读者,问我最多的问题是,那谁谁谁是你吗?现在,没人再问了。

《悉尼追梦录》原名《梦里浮生》。南唐李煜有词: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移民生活犹如追梦的过程,梦想最终实现或者破灭,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意趣都在其中。

小说透过四位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彭刚、威廉黄、大刘和留学生兼旅行社导游朱蒂的视角,对于形形色色的新移民生活,做了全景的描述。彭刚等人的职业是最具华人代表性的出租车司机。我选择了一个时间节点,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分别经历了转换工作、中年情感危机、‘九一一’事件发生、小留学生误入黑帮引发的唐人街各派势力大战、半路夫妻琐碎的家庭矛盾与磨合、假期组织大篷车队结伴旅游、财迷心窍的淘宝经历、令人大跌眼镜的中外联姻、不屈不挠反抗种族歧视等等奇闻异事。我相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

这部小说结构庞大,人物众多,是悉尼版的浮世绘。威廉黄和大刘是89前后来澳留学生的代表,彭刚和朱蒂是2000年前后新移民的代表,故事描写的时间跨度超过20年,但我把20年时间内所发生的故事压缩到很短的时间段,像一幅人生断层图,这样情节更加紧凑,跌宕起伏。

在这20年中,中国移民的结构更加多样化,新老移民的心态也各不相同。在小说中,人物特征的安排独具匠心。根据地域不同,人物要设置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最具代表性的广东人、上海人、东北人、北京人,他们在生活中的细节有不同表现。四个主人公,四条线索,按照时间顺序纵向发展,最终达到设定的理想的结局。四个主人公横向的交集,推动故事的发生。人物关系的交错,使得整部小说的结构均衡发展。

具体描写的时候,我强调画面感。通过镜头,即环境、语言、行为的描述,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借鉴章回小说的做法,每一章的结尾尽量留扣子、埋雷,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一部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让读者能够有兴趣看完整个故事。

突出环境和地域特征。悉尼是世界十大移居城市之一,如此优美的风景和自然环境,悉尼著名的景点或地标,当然要安排在小说当中出现。这样以对比的手法,更加强烈地表现在繁华的国际化的都市中生活,新移民内心的彷徨与不安。

表现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新移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不同。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如同新生儿,语言、社会化服务、价值观的不同,逼迫我们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学习。

20万字的故事,归根结底是写情。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爱国之情。通过描写人与人的不同,归结人性真善美的类同,通过揭示人生百态,体现悲悯的人文关怀。

这部长篇小说,用白描的手法,如实还原了海外华人新移民的心里发展历程和初始生存状态,凸显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真实记录了华人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与他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综上所述,经过反复的琢磨与修改,我终于完成小说的创作。

当然,这部小说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倾听大家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我个人理解,创作的完成,只是一本书生命里程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是出版和市场营销,如何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个故事。

在出版的时候,会遇到在写作过程中忽略的一个问题,构架小说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目标受众,即读者和市场(国内,港澳台,海外),作者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情感写作,还是为了读者的兴趣写作,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国内出版社,会对海外投稿人的作品按照相关程序审核,以符合政府一贯的出版标准和普通大众的审美目标。《悉尼追梦录》两年前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签约,我有幸遇到了资深编辑魏青,在她的指导下,完成了申报选题—签约—拍摄准备书内所用照片—三审三较—印刷—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魏青编辑的专业素养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保证了这本书能够在一年内按时顺利出版。

为了了解国内官方出版市场的现状,我们来看一系列的数字。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2017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5万种,总印数23亿册,出口2000万册,进口3000万册。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主办的中国好书2019年5月榜首的书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之乡村振兴道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陈毅达的长篇现实题材小说《海边春秋》,是福建农村扶贫的题材。

传统营销的方法,是出版社—新华书店。新营销的方法是网络: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微店;当当图书网和其他图书网;网络大v的推荐;亚马逊,google play books , 都是读者的选择。广播,田地先生等人很早就做过广播剧,对小说传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最大的平台喜马拉雅听书有五亿注册听众。很遗憾目前最火的题材是神仙鬼怪,盗墓、冥婚等等,有过亿收听量。另一类比较火的题材是知识传播型,如高晓松、马未都的连载都颇受欢迎,轻易的吸粉几万。我目前正在联系一个主播,争取把两本书录成网络的有声小说,做一次有益的尝试。

网络小说与市场成功结合的一个例子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3]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这一类自带粉丝的作者,最受出版社欢迎。

这些做市场成功的例子值得大家借鉴。我对自己的期望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小说创作中间,我结缘澳华文学网。该网站会员大都是澳洲、新西兰和中国各省市作协的专业作家,主编是谭毅博士。这是一块哺育澳华文学成长的净土,没有广告,没有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只有默默的十年如一日的对澳华文学的栽培和无私奉献。我这两部小说的部分章节和其他的短篇小说与随笔,大都在澳华文学网登载,承蒙广大读者的抬爱与支持,鞭策我完成了创作。        

至此,这部新书的出版工作尘埃落定。这一长串的名字,大家共同的心血和无私的奉献,支撑了这本书的出版工作。蒙恩得全,无以为报,唯有努力,争取明年完成二十万字的《悉尼那些事之小说随笔集》,为澳华文学的繁荣尽绵薄之力。

海外移民生活的题材,是小众题材。但,也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媒介与途径,并且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中西文化融合的独特形态,屹立于中华文化宝库之林,经久不衰。

谢谢大家!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