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世纪末我们的故事
“Songs of The Outback”之(二)
收在这本书里的作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30篇杂文,它们是:
.jpg)
2. 論「廣場」;
3 [告別"夾邊溝"] 讀後;
4. 夾邊溝有了渡假村;
5. "巴格達的 臉面 ";
6. 伊拉克的“ 薩哈夫”、中國 的“名嘴”及其它;
7. 管窺《色戒》;
8. 警察與教授;
9. 歷史的話題與敏感的話題;
10. 端午節賽龍舟斷想;
11. 由陳用林領事的出走進而談"窮"論"富";
12. 從哈金"偉大的中國小說"到"傅紅文學獎";
13. 论“调侃”;
14. 詩評與調侃;
15. 中国的花絮;
16. “ 叫驢”變“奶牛”;
17. 歷史的重新謄寫;
18. 給名人補一句;
19. 由我的過氣老鄉談起;
20. 機靈而嚴肅的解讀;
21. 歷史裡的小戶人家;
22. 一道耀眼的閃電.
23,四川文川地震,是给活人上了一课;
24. 流浪的”农民工”;
25. 走路上班去;
26. 小雨,真該為海柔德寫個電影劇本;
27. “文學見證”與“文學見證者”;
28. 澳華文學二十年風生水起 ;
29. 藍山客﹑無花果﹑雨花石;
30. 人生是有靈魂的流水.
其中有两篇作品已是”藏在深闺不见人”多年了,她俩是: 第8篇“警察與教授”,和第11篇:由陳用林領事的出走進而談"窮"論"富"”; 这也是两条”泥牛”, 一如<童话散文小说选>里的短篇小说< 天安门女儿的歌>,当年”入海”后也就无消息.我也理解华文媒体的苦衷.因为 “警察與教授”涉及了秘密警察这个敏感话题,人群中历来有官方線民耳目,更会按排一种”两面人”,他们善于拖人下水,教唆天真轻信的善良人落入陷阱,寻机无情镇压.如今,抓”黑出租车”都能经年用”钓鱼”术了,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危”? 而”陈用林叛逃事件”当时无疑十分”敏感”,如今傅大使早已挪窝,陈用林 仍在为摆脱”贫穷”而奋战, 我那两篇小文章,两三句话,算得了什么?不过是”草丛里的蟋蟀”叫两声, 还真能破了”猫鼠”之间的把戏?好在当年”入海”的是”复制品”, 真”姑娘”还”待字闺中”,今年是”虎”年,”虎年就嫁了吧!”
有文人爱说”政治是肮脏的”,要”洁身自好”.撇开这世界上政治的无孔不入不谈,那愿望终究令人同情,我能感同身受,嘘唏不已.但一个用脑子指挥用笔杆子玩文学的,或说玩”人学”的,应该可以比莲藕的根茎干得更干净更漂亮.当我写下”带花圈的’茶树’”,写下”回趟祖先的陵园”时,坦率地说,我体会到的那种淋漓痛快的绽放感,真是一种”洁身”自好了的感觉;我的写作,就是在追寻这种感受,虽然她还远不是”幸福”.
写下上面这些话,作为本书的序言,是想请远比我们年轻而幸运的读者,若有闲暇,不妨静下心来,耐心倾听,读读
这些尙未老去的故事,世纪末我们的故事.
我诚挚地感谢澳洲的华文媒体,感谢这些热心於传媒事业的东主朋友,感谢所有相关的编辑先生/女士们,没有他们辛勤工作构筑的这些平台,至少这本书里的许多故事,仍会酣睡在我的日记本里,每每想到这种情景原来极可能发生,我将对那些讲述者怀着怎样深深的欠疚啊!记得咸阳的王建在课余讲述[不沾酒的靈魂]里的那些事时,他说,我要是能写我发誓,我一定要把我那些伙伴的遭遇写出来!
我感谢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一生正直而善良,如今长眠在故土.他们的人生,就是一部历史长篇,从中我了解中国.
谨以这本, 纪念我的父亲母亲.
感谢我的姐姐朱雅琴和姐夫郭禄和,是他们资助我”自费留学”,今天也才会有这本书在澳洲出版.
28/0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