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让孩子洁白无瑕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1-10-21 02:00:00  浏览次数:2183
分享到:
        中国对少年儿童的性教育总是那么“难以启齿”,今日怕落于人后而要急起直追却又变得“口无遮拦”,令国人和西方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北京市就有这样一份为少年儿童编写的性教育教材,在“我是从哪里来的?”一章中居然有如此之话语:我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爸爸和妈妈在一起相亲相爱的时候,爸爸的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使精子和卵子相结合,于是就生出我来了。
        这段话说得多么科学啊,可就是露骨肉麻,不知羞耻二字。这些话连大人们听了都会羞得不知把脸往哪儿搁,怎么可以强加给孩子们呢?孩子们只懂得阴茎和阴道的排尿功能,而不大懂得其生殖功能,他们就会将“插”的动作视为“暴力”而有恐惧感,问曰:“为什么爸爸要把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和揭开性秘密的心理就更加强烈了,会引发诸如偷看自己爸妈行房做爱之类的伦理道德问题。故此法恐怕行不通也。
        那么,婉转一点、艺术一点的办法行吗?比如有位幼儿教育专家建议说:先把孩子们带到公园和野外去看花朵,告诉他们这是雄花、那是雌花,雄花通过风和蜜蜂把花粉撒在雌花的花柱上就会结出果子来;然后启发孩子们:爸爸好比雄花,妈妈好比雌花,爸爸把花粉撒到妈妈的身上,妈妈就生出宝宝来了,宝宝就好比是果子。这就把容易流于性低俗的话题说得既合乎科学道理又具有艺术美感,让孩子们留有很多想像的空间,而不是粗暴地践踏和沾污他们的童真。
        童真就是童幼无知、天真无瑕。孩子的年幼无知不是愚昧,而是聪慧的预备和铺垫;孩子的天真无瑕不是傻呆,而是君临人世、探问人生的英勇和可爱。孩子的童真是天然生成的,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是一张洁白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些自作聪明的大人试图缩短和取消这个阶段,塞给孩子们很多他们不愿接受的东西,不让他们留白,就是把这张洁白的纸给弄脏了,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是不利的。1956年,笔者1112岁了,这年有一天本家的堂嫂生了孩子(是我的二侄女),我好奇地问邻居的一位大婶:“我嫂子是从哪里生出小孩的?”大婶笑着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一问一答后来成了村中的笑谈,到了我已经长大成人之后那位大婶还逗着我说:“你现在知道人是怎么生出来的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觉得自己少时愚笨,相反地我为自己天真可爱的童年而骄傲,而回味无穷。
       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必要的,但青少年时期有不同的成长阶段,如性朦胧期、启蒙期、骚动期、暴风骤雨期等,应该针对各期不同的特点去设计教学内容,而且要注意语言文雅、婉转,给孩子们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尽可能不要打擦边球。
       笔者从自家小儿子那里了解到澳大利亚青少年性教育的一些情况。他十四岁那年就上了性教育方面的课,老师主要讲性交安全的问题,包括怎样使用安全套和避免意外怀孕。原来西方青少年性行为的年龄较为提前,大约121314岁的时候就发生了,由于不懂性知识有些女学生怀孕了,给自身带来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麻烦。澳大利亚的性教育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的,但我还没有听说过从孩子几岁起就搞性教育的情况。
       性属于人的本能,具有不教自会、不学自通的特点,如同宝宝一生下来就会吸奶。所以性教育应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一些方面是不必去教的,教了反而不好。中国有些号称“性教育专家”的人,带着那些故意做得很长的阳具、很空洞的阴道和很黑的阴毛的人体模型,闯入幼儿园和小学校,怪吓人的,笔者担心他们做得太早而走得太远了。



评论专区

12342014-11-20发表
我倒認同北京的教育方法
12342014-11-20发表
我倒認同北京的教育方法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