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中华文化忧思录(4)
作者:汪应果  发布日期:2011-10-26 02:00:00  浏览次数:2627
分享到:

系列文化杂文

四、传承中华文化是她每一个子民的天职

 

这个问题现在思想上已经搞得极其混乱了。我在到澳大利亚之后,发现这儿的媒体很提倡世界主义,说什么这儿是白人的世界,英语是主流文化,因此我们只应该走世界主义的路,也就是加快同化、融入白人社会之中,那种想坚持民族性的想法是有害的云云。

我十分不赞同这个观点。

我不反对世界主义.要说世界主义,中国人有可能比谁说的都早,早在《礼记 大同篇》里就提出了“世界大同”的理想,我想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世界主义吧。我反对的是把世界主义跟民族性对立起来的看法。

为了讲清这一点,我想先厘清一个理论问题,这就是人类的全部行为准则虽然受制于经济等其他社会因素但最终的依据都必须遵从自然的法则,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就拿先前发表的那篇文章,我提到“日本教父——福泽谕吉”的赤裸裸的侵略理论也是因为它建立在自然竞争“弱肉强食”的规律上才那么能够蛊惑人心,如果要想驳倒它,最有力的手段也必须从自然规律中去找。福泽谕吉的理论错误就在于,一、大自然不单单是“弱肉强食”的关系,在同种群以及不同种群之间,生物间还广泛地存在着“互助”关系,因此“互助”与“弱肉强食”同为大自然两个相辅相成的规律;二、大自然(或说上帝、“道”等等)最垂青于种群内部和谐的物种:鲸和象是在所有物种中最为“和谐”的,因此大自然奖赏它们成为陆地和海洋里躯体最强壮的生物,而人类,尽管仍留有兽性,但不管是东西方的哲学、宗教、道德,它们都从精神的层面上追求普遍的人类之爱,因此人类才能够进化成万物灵长。福泽谕吉因为从根本上和大自然的法则背道而驰,其结果就是让日本人民饱受二战之苦。

回到本文上来,传承民族文化为什么是每一个子民的天职?这就要从生物科学的规律上来寻找根源。生物学告诉我们,每一代物种(包括每一个人),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仅仅在于他们是生物进化链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他们的任务仅仅就是把这一种群优秀的DNA基因保护好并延续下去,此外大自然没有外加的其他意义(所以中国文化中的重视教育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都是暗合生物学原则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你可以加入其他的国籍,但那只是你的法律身份,不是你的血缘和文化身份,你的DNA亿万斯年都抹不掉,这是大自然给你打上的血缘基因,是大自然的铁律!

人类作为高级生物,产生出文化的形态,而民族的文化就是伴随着人类这同一物种中的不同族裔共同生长的精神资源,民族文化和血缘,两者须臾不可分割,成为这一DNA群体赖以繁衍生息茁壮成长的基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生物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护自己的基因顺利发展进化,此万古不变也!至于你在进化的过程中被同化、被消灭,那是你自己的问题,大自然永远鼓励那追求和谐、积极奋发向上的物种和文化。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正确处理世界主义跟民族性的关系。这就是,坚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敞开胸怀吸纳世界文化,并用自己的优点来丰富、来贡献给居住国,使族群永保优秀。而那种在融合中丧失传统优势的族群,则只能被人看不起,受到轻视。这方面我以为犹太人是我们华族学习的榜样(这将在另文讲述)。

事实上,中国人移居海外取得成功的例子,几乎无不是得益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美国,且不说那些华人科学家、实业家,就是近年成功的政治家如赵小兰、骆家辉,他们都承认,皆靠着他们身后的“中国因素”。

明乎此,我们就能处理好跟主流文化的关系,并能赢得所在国人民的尊重。

 

2011/7/15载《同路人》杂志第252期



评论专区

56782014-11-20发表
诚者斯言。汪先生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在澳华人中的确有不少糊涂思想。
进生2014-11-20发表
回想一下悉尼2000奥运开幕式里展示出的对土著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及所包含的历史反思,也能帮助自己明了“融入”与坚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实质含义,即“同时敞开胸怀吸纳世界文化,并用自己的优点来丰富、来贡献给居住国,使族群永保优秀。”(汪先生语)虽然对个人来说,要做到这样不易,但努力方向是该如此。
进生2014-11-20发表
回想一下悉尼2000奥运开幕式里展示出的对土著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及所包含的历史反思,也能帮助自己明了“融入”与坚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实质含义,即“同时敞开胸怀吸纳世界文化,并用自己的优点来丰富、来贡献给居住国,使族群永保优秀。”(汪先生语)虽然对个人来说,要做到这样不易,但努力方向是该如此。
56782014-11-20发表
诚者斯言。汪先生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在澳华人中的确有不少糊涂思想。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