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作者:安红  发布日期:2011-11-10 02:00:00  浏览次数:2845
分享到:
       第一次看见这个字,我还太小,六岁,是在老爸的书橱里,繁体竖版自左向右翻看精装的《安徒生童话》,叶君健翻译的,我直不愣登就念了一半:亲“勿”。
       走在路上经常能看见真正的“勿”字,请勿停放,请勿靠近,请勿触摸。我一直在纳闷儿,那个有口字边儿和这个没有口的有什么区别啊?问妈妈,妈妈抬手就是一个巴掌,小流氓!
       我更小的时候见过流氓们,和现行反革命一起,在清一色的一零八军用大卡车上,五花大绑塞得满满当当的,脖子上挂着大牌子,脑袋上顶着高帽子。牌子上用黑字写着名字,还是倒着写的,然后画上红色的大叉子。敲锣打鼓游街示众之后,拉出去枪崩。
       回想着那些流氓坏蛋被三八大盖或者五四手枪打得开花的喷血场景,我吓得不寒而栗,早就忘记了那一记耳光的疼痛。
        第二次看见这个字,我长大了,十岁,语文课上学习《农夫和金鱼》的寓言故事。老师分好了段落,点着名字叫同学们依次朗读。事先预习过课文的学习班长,我,头一天晚上脸上疼了好久,就仿佛妈妈又赏了一记耳刮子。我想好了,如果没有人念那一段,语文老师让我念的话,我就不念。不行,因为我是好学生,班干部,不念不行,所以我决定,跳过去,变相不念。
       果不其然,到了有那个字的段落了,没有人主动举手念书,全班五十二个同学的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当时很紧张,也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脸。尴尬时分,有人举手,然后说话,老师我来念吧!五十一颗脑袋顺着声音转着,一百零二只眼睛盯着,是那个刚刚从外地转学来我们班的新同学,我到今天都记得她的名字。“渔夫用XXXXX的口吻,大声地说”,她绘声绘色的念完了这一句,全班同学都如释重负,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活跃。
       然后我好像经常能看见这个字了,《花溪》,《萌芽》,《十月》,《诗刊》,《作品与争鸣》,《小说选刊》和很多杂志上都有。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上映时,我也去看了,蹭票。王子和灰姑娘深情接吻时,我想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爱情,很唯美,很浪漫,很动情的爱情,与林妹妹和宝哥哥小性儿,呕气,斗嘴的爱情不一样。《大众电影》把那张接吻的剧照印在了封底,据说那一期销量异常的多。
       班里一个十分调皮捣蛋的男生,因为佩服咱会飞刀,滚铁环,耍瓷片,煽三角,爬树跳房子,和我成了哥们儿,不知道他买了多少本那期的《大众电影》用来包书皮。老师在台上逐个发作业本的时候,每到接吻的那张剧照出现时,台下总是引起一阵骚动和轻微的起哄声。终于到了被班主任发现的那一天,他被勒令换掉所有的书皮。我是班长,不能徇私舞弊,只好帮助他把接吻剧照统统换成了牛皮纸。
       记得有个叫问英杰的新疆读者,写信给《大众电影》的编辑,就接吻剧照一事质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后来还掀起了一场大讨论。
       四年之后老爸去新疆破案,临行之前问我有什么想买的想要的,在确定了他将会造访石河子之后,我提出的要求只有一条:利用工作之便,查查那个叫问英杰的是男是女?老爸错愕了半天。
       吻,就写到这吧。
      后来的故事与素材我还要留着写小说呢。
     至于再后来的故事,好像根本就不用我多说了。

上一篇:不为人民服务


评论专区

12342014-11-20发表
中國以反革命罪予以刑亊和死刑的全都是冤假奇案,這點連黨史專家都予以認同,中共從建黨初期的鋤奸隊便濫殺,到陜西后把劉志丹和其他軍隊干部更狂殺,49年后所謂鎮反以及歷屆政治運動都殺數十萬人,安紅小妲幼年所貝的反革命,應是枉死的黨內外不同立塲者
老财2014-11-20发表
无恙妹子怎么忘啦?子胡和读者**是不吵不相识啊
tian2014-11-20发表
“宁死不屈”让俺刻骨铭心的,是那首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快来参加我们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当然,让俺刻骨铭心的不是那充满革命激情的歌词,而是那曲调,用吉他弹出,带着很多忧伤……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纳闷儿)读者**与子胡相识?二心——别解仁心常心。独到。
tian2014-11-20发表
一个吻字,道出几十年中国的变迁,。后面的干嘛不接着写出来?
老茧2014-11-20发表
号称文人,就是喜欢“瞎来”
yihong2014-11-20发表
看了你的《吻〉,联想起我的一个“牛大筋”的故事,几天前就想跟帖,但时间太紧,一言难尽。先把欠条开在这里。
故乡的云2014-11-20发表
似乎有个小小的笔误——重庆,而不是崇庆?
子胡2014-11-20发表
二心老弟谬夸了!大师之称子胡是没资格过来应承的。二心二字也不是子胡测字而来,是从老弟的符号中演化而来。所谓二心并非是怀二心之心,是仁心常心之心。所以千万不要误会。子胡混迹于此只能算是半路出家。承蒙二心老弟及几位毓秀错爱,留着余地任由子胡胡来,子胡敢不竭尽全力?只是为革穷命时时外出,不能按时画卯,还望老弟高抬贵手。既然老弟提到《人证》子胡便想到了《望乡》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老四:“哭”字多像是...是狗眼睛呀,“头”字更像是...是比目鱼的眼睛...
老尖儿2014-11-20发表
今日还能零星遇见的文体就叫做狂躁文革股现实主义。
韩寒2014-11-20发表
祝贺你,安红,你已当选澳华宫五朵金花。五朵金花为:千波,施国英,安红,怡红,毛佩芳。她们的文章一个赛一个的美,人也一个赛一个的美。这是俺潜伏大半年的调查总结。(原则:1,不在澳华宫注册的不在被关注之列,如卓然、潇湘雨等;2,只发帖不跟 帖或很少跟帖的也不在被关注之列,如品貌端正的夏儿等。)
报童2014-11-20发表
《造谣报》报道:中国之所以烟民众多,创世界之最,主要是吻的不会,吻的不够,吻的太少,吻的单调。婴儿的口唇期没有足够的吻,少年的青春期没有足够的吻,长大了的成年期就只好嘬烟蒂,来满足想吻却又吻不着的欲望。
bo2014-11-20发表
哇,淑女掌门人安红也写这题材啦,可喜可贺。而且写得好!赞一个。
yihong2014-11-20发表
现在看来胡安的角色的确比左罗厚重,但当年的我可傻得远了去了,喜欢面貌端正的纯正面偶像,比如《冷酷的心》,我就遗憾那位白面姐夫没能早日领会莫尼卡的深情。那样的审美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今后会作文慢慢展现。总而言之,妹妹虽年少,但比姐姐有眼力,咱姐妹该开始数几不同了吧。
读者**2014-11-20发表
还这么热闹,哟,子胡也回来了。安红说的有理,不过子胡虽贪杯,却不醉,即便醉,也说不出昏话来,应该评为澳华宫里最可爱的大师的说。子胡为俺测字测得什么来着?对了“二心”,还没谢过大师呢。和大师开玩笑,大师可别再没影儿了。二位红姐妹好怀旧,再给二位添上一部老电影《人证》。
yihong2014-11-20发表
你妈妈现在应该给你道歉。请接受我诚挚的飞勿。
2014-11-20发表
回tian:不好意思再往下写,还是留着写小说,参加明年的新州作协文集(第二卷)的征稿吧!
yin2014-11-20发表
俺封您的“教头”不算奖状吗?只不过比“美丽教主”直到些。
子胡2014-11-20发表
安紅饰虚避实,张扬声势,还真有隐难言呐。待日后慢慢诓它出来,嘿嘿。
子胡2014-11-20发表
二心老弟,我们还是有必要把这年纪大小弄清楚。说子胡可爱,还很是可爱。这就有点以嫩称老之嫌了吧。另外,子胡命中水多,点点星火能奈我何?当然如今这危机除了子胡还有几招应付之外,舍我其谁?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回到正题,本人也很期待下文,可惜安红就此打住了。最人性的冲动,感受和感动以吻的方式表现出来,却偏偏最不为人接纳,2046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人性变成了这样?
素素2014-11-20发表
原谅素素又跳出来了,素素实在是忍不住了,不是金陵十三钗吗?张艺谋正紧锣密鼓地拍着呢。。。素素弱弱地问一声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打搅素素,金陵十三钗?怕是未必有《望乡》拍得好看,拭目以待。
施国英2014-11-20发表
这个大众电影的封底吻照事件我也记得。真是恍若隔世。
报童2014-11-20发表
《造谣报》报道:中国之所以烟民众多,创世界之最,主要是吻的不会,吻的不够,吻的太少,吻的单调。婴儿的口唇期没有足够的吻,少年的青春期没有足够的吻,长大了的成年期就只好嘬烟蒂,来满足想吻却又吻不着的欲望。
老财2014-11-20发表
无恙妹子怎么忘啦?子胡和读者**是不吵不相识啊
2014-11-20发表
回老九:蒙学《三字经》里有“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的叙述,然以为国之良的首要“士”,翻译成为现代语言就是“知识分子”,别号“臭老九”,虽然早已被历朝历代的所谓政治经济用人策略重塑,但是“士”的筋骨,“士”的脊梁,“士”的使命,“士”的内涵从来不因风雨如晦的环境而改变。待有机会然另写一篇详述。
子胡2014-11-20发表
安紅饰虚避实,张扬声势,还真有隐难言呐。待日后慢慢诓它出来,嘿嘿。
读者**2014-11-20发表
不好意思,未经批准就搜出这篇文章贴在这里。这事我似乎也有点印象,现在再看这篇文章,真是觉得中国变化之大。可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文风我们至今仍能零星遇见一二。
读者**2014-11-20发表
还这么热闹,哟,子胡也回来了。安红说的有理,不过子胡虽贪杯,却不醉,即便醉,也说不出昏话来,应该评为澳华宫里最可爱的大师的说。子胡为俺测字测得什么来着?对了“二心”,还没谢过大师呢。和大师开玩笑,大师可别再没影儿了。二位红姐妹好怀旧,再给二位添上一部老电影《人证》。
怡红2014-11-20发表
回红妹:要论醉八仙,子胡为首是不争的了,随后该数住在阿房宫里那几位了。
子胡2014-11-20发表
二心老弟谬夸了!大师之称子胡是没资格过来应承的。二心二字也不是子胡测字而来,是从老弟的符号中演化而来。所谓二心并非是怀二心之心,是仁心常心之心。所以千万不要误会。子胡混迹于此只能算是半路出家。承蒙二心老弟及几位毓秀错爱,留着余地任由子胡胡来,子胡敢不竭尽全力?只是为革穷命时时外出,不能按时画卯,还望老弟高抬贵手。既然老弟提到《人证》子胡便想到了《望乡》
故乡的云2014-11-20发表
对不起,贴到这里来了,在《能不随“俗”》那篇。
安红2014-11-20发表
没听说过这样的解释,还真独到,谢谢报童!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回到正题,本人也很期待下文,可惜安红就此打住了。最人性的冲动,感受和感动以吻的方式表现出来,却偏偏最不为人接纳,2046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人性变成了这样?
老四2014-11-20发表
两只大眼睛是“哭”好不好?
子胡2014-11-20发表
佐羅胡安二者都可算是“俠以武犯禁”。说明法律是靠不住的,只有刀枪才是维权的利器。佐羅的結尾出人意料,得芳心足矣,遊俠四方不輟。胡安的結尾落了俗套,抱得美人歸,從一而終。估計胡安是浪子迴頭,自此安身立命;猜想佐羅是老家有人,花叢懶顧,老家美人要緊。由此來看,一泓安紅都有當壓寨夫人的潛意識存在。另外,上譯的配音是我輩此生最高的聲與音的藝術享受。沒了他,誰還會記得佐羅胡安?
素素2014-11-20发表
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佐罗是谁?胡安又是谁?都是帅哥吗?
故乡的云2014-11-20发表
对不起,贴到这里来了,在《能不随“俗”》那篇。
无恙2014-11-20发表
谢老财兄提醒,好像是《何以为祭》那篇的事了,现在捐弃前嫌,仁心常心外加两碗干饭就酒,越吃越有!舍子胡与**其谁?
知心人2014-11-20发表
就是说,一泓安紅都有當壓寨夫人的潛意識存在?真是第几同啦?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子胡:女独苗一株,男独苗一株,另类“独”生子,女。
yihong2014-11-20发表
谢谢读者,差点儿忘了我们曾经历过那样不可思议的岁月,是怎么走过来的啊?!
2014-11-20发表
回tian:不好意思再往下写,还是留着写小说,参加明年的新州作协文集(第二卷)的征稿吧!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你个死婆子,还要找宋江?找宋江就是找死!你知道俺是怎么安排的吗?你知道俺为啥要找宋江吗?就是让他干掉你!这是水浒的一场大戏。
tian2014-11-20发表
一个吻字,道出几十年中国的变迁,。后面的干嘛不接着写出来?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一泓:我喜欢墨西哥电影《冷酷的心》里面的胡安。
一泓2014-11-20发表
回无恙:练剑的俺只记得早年阿兰德隆演的那个叫什么得来着,左罗。迷的我好久找不到北。
12342014-11-20发表
中國以反革命罪予以刑亊和死刑的全都是冤假奇案,這點連黨史專家都予以認同,中共從建黨初期的鋤奸隊便濫殺,到陜西后把劉志丹和其他軍隊干部更狂殺,49年后所謂鎮反以及歷屆政治運動都殺數十萬人,安紅小妲幼年所貝的反革命,應是枉死的黨內外不同立塲者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yihong:谢谢你的飞勿,还一个货真价实的飞吻给你!
无恙2014-11-20发表
谢老财兄提醒,好像是《何以为祭》那篇的事了,现在捐弃前嫌,仁心常心外加两碗干饭就酒,越吃越有!舍子胡与**其谁?
素素2014-11-20发表
原谅素素又跳出来了,素素实在是忍不住了,不是金陵十三钗吗?张艺谋正紧锣密鼓地拍着呢。。。素素弱弱地问一声
少林小子2014-11-20发表
我靠!“三码的”!
yin2014-11-20发表
<宁死不屈>,只记得敌人都快把们拍倒了,那两个女孩子短裙长梯,很不利索地藏传单,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啦。
子胡2014-11-20发表
安红熟读三国,应当知道曹操杀杨修的故事。想那杨修不知藏拙,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引来一刀。所谓量变到质变是也。所以安红招其高堂一记狠扇,估计不会单为一个“吻”字。估计还干了一些“轻”“重”颠倒之事,哈哈,这种事是瞒不了子胡的,还是老实招了吧,待上了老虎凳再说,就晚了。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yihong:静静地...思忖着...期待着...看罢文章,再数不同,不急。
美丽教主2014-11-20发表
忘记了我还有这一件马甲呢,不过论马甲数量,依旧只是分店副总。先是被千波封为了淑女掌门人,谢谢千波夸奖,后来又成了金花之一,谢谢韩寒(也不知是真是假),还有奖状没有?
安红2014-11-20发表
没听说过这样的解释,还真独到,谢谢报童!
tian2014-11-20发表
“宁死不屈”让俺刻骨铭心的,是那首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快来参加我们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当然,让俺刻骨铭心的不是那充满革命激情的歌词,而是那曲调,用吉他弹出,带着很多忧伤……
老财2014-11-20发表
说吵,已经是留了口德了,本来写的是——不打不相识呢
老茧2014-11-20发表
号称文人,就是喜欢“瞎来”
yin2014-11-20发表
俺封您的“教头”不算奖状吗?只不过比“美丽教主”直到些。
tian2014-11-20发表
能人越来越多啊,前有老四找出二八论,现在又有读者**翻出问英杰。网络天地,大有作为啊!赞一个!顺便再问一次:众多美女作家,你勿哪一个?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打搅素素,金陵十三钗?怕是未必有《望乡》拍得好看,拭目以待。
yihong2014-11-20发表
你妈妈现在应该给你道歉。请接受我诚挚的飞勿。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子胡:盼一泓也能尽快看到此贴,还是先继续数几同吧,不过不是由你我来数,而是换了庄主。子胡有关上译配音的阐述,亦即用声音进行艺术再创造,安红也有深有同感。
2014-11-20发表
回尹:那边厢提出要评澳华宫之醉八仙呢,比例二八开。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庆幸,一句时代的产物,就把嘴里抹上了糨糊,无恙曾经真是哑口无言。从小到大我都在想,人与人生而平等,可为什么命运竟然如此不同?我不想逆来顺受,就只能像鸡蛋一样去撞坚硬的石头,明知无望,还是依然无怨无悔......
老四2014-11-20发表
这篇 不是很淑女吗
老九2014-11-20发表
嘴臭还是脚臭?要不当年我被封为臭老九么呢,直到现在跑到了澳洲也没整明白~~
yihong2014-11-20发表
谢谢读者,差点儿忘了我们曾经历过那样不可思议的岁月,是怎么走过来的啊?!
读者**2014-11-20发表
问英杰给《大众电影》编辑部的一封信 1979年《大众电影》复刊不久后的第五期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和玫瑰花》的剧照,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位叫问英杰的读者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愤怒! 《大众电影》编辑部总编、编辑同志: 我看了你们编辑出版的一九七九第五期的封底影照,非常愤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万没想到在毛主席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竟堕落到这种和资产阶级杂志没什么区别的程度,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        英国音乐童话故事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我还没有看过,无法评价它是香花还是毒草。但我想,这部影片既然能受到你们的如此鼓吹,一定有什么“进步”意义。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影片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对九亿人民有教育意义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处的镜头。然而,你们没有选登,却偏偏以封底的显赫地位,选登了灰姑娘和王子拥抱接吻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生前多次教导我们:“洋为中用”。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呢?难道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这样宣传吗?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你们吃着人民公社社员、农场工人种的粮油,穿着工人织的布,住着工人盖的房子,我们的战士保卫着你们的安全,难道是他们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精神刺激吗?你们这样做,我看是居心不良,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同志们!不要以为洋大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总编、编辑同志!我说的话尖刻一点,我还亲耳听到工农兵群众骂你们无耻呢!我认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们都是有知识的人,有学问的人,应该好好想一想,千万不要随波逐流,借“百花齐放”之名,行放毒害人之实。那样,九亿人民不会答应的!不管谁支持你们的这种罪行,我敢肯定,他总有一天会受到九亿人民的谴责或审判的。毛主席刚刚逝世两年多,我们有的人就把毛主席的教导忘得一干二净,就不讲阶级和阶级斗争了,就想篡改社会主义方向,就不坚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了,就不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文艺了,而热衷的竟是那些对“中”、对“今”都毫无用处的洋人、古人,甚至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攻击党和毛主席的洋毒草、古毒草、今毒草,也陆陆续续搬上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的舞台,充塞了我们党办的报刊,这是多么触目惊心,令人难以容忍的事情啊!我决不反对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国人民的先进思想(包括文化艺术),更不反对学习我国古代的对今天有用的先进的文化遗产,但我反对学习那些洋的、古的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比如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我坚决反对学习。因为拥抱、亲吻,留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洋头,穿上什么这样那样的喇叭裤、连衣裙,跳什么“磨肚皮”舞等等。这些,对完成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斗任务毫无用处。我们九亿人民,在党和毛主席教育下几十年了,应当有中国人的气节,我们的报刊杂志,不能鼓吹这些污七八糟的东西,谁鼓吹这些东西,谁也同样会受到九亿人民的谴责和审判!        我也不反对爱情,我们应当提倡无产阶级的爱情,应当提倡中华民族风格的爱情,那些洋大人们腐朽的爱情,那些搂搂抱抱、亲亲吻吻的爱情,我看不宣传为好。因为弊多利少。你们可能认为这是艺术,不可没有。我看这类xxxx不如的艺术,不适合中国现代的国情,应当休止!我看你们的老毛病又犯了,也该及时治疗,否则,十分危险!        我在愤恨之下,一气写了此信。出言不逊,对你们一定会有一点刺激,也可能你们会觉得好笑,或是咒骂什么“极左思潮”、“四人帮那一套”等等。反正现在帽子工厂、棍子店尚未彻底关闭,我从来也不害怕什么帽子、棍子,敢做敢为,对了坚持,错了就改。你们如有胆量,请在《大众电影》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那才算是“百花齐放”,有点“民主”的气味。否则,我只能认为你们做贼心虚。欠人民的帐是一定要还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致以   敬礼    新疆奎屯农垦局一二九团政治处 中国共产党员 问英杰 一九七九年六月十日
素素2014-11-20发表
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佐罗是谁?胡安又是谁?都是帅哥吗?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唐朝:真希望是回到唐朝,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界儿!然以为唐朝是华夏文化的巅峰,从那时起,一路下坡再下坡,就像期货股市的波浪图,五浪上升,升到唐朝为顶,然后三浪下跌,颓势难挽......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yihong:静静地...思忖着...期待着...看罢文章,再数不同,不急。
安红2014-11-20发表
少时最爱的便是“斩钉截铁”和“大义凛然”这两个词,从来不会说软话,不怕上老虎凳,且最爱喝辣椒水。子胡有否听过韩英唱——砍头只当风吹帽。还有一部心爱的罗马尼亚电影,叫做《宁死不屈》。
老尖儿2014-11-20发表
怎么走过来的?一步一个脚印,爬雪山,过草地,啊,不是;是摸着石头过河,闭着眼睛拉磨,抓着耗子就是好猫,这么过来的。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对不起,俺来找宋江……他……好像不在……有了他,俺的故事就可以开始了……
2014-11-20发表
干脆来个金陵十二钗正、副吧,拔了皮的虎老五可入又副册。
美丽教主2014-11-20发表
忘记了我还有这一件马甲呢,不过论马甲数量,依旧只是分店副总。先是被千波封为了淑女掌门人,谢谢千波夸奖,后来又成了金花之一,谢谢韩寒(也不知是真是假),还有奖状没有?
老四2014-11-20发表
这篇 不是很淑女吗
老四2014-11-20发表
五朵金花,哈哈。。。要不要再评出五虎上将呀?
读者**2014-11-20发表
不好意思,未经批准就搜出这篇文章贴在这里。这事我似乎也有点印象,现在再看这篇文章,真是觉得中国变化之大。可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文风我们至今仍能零星遇见一二。
唐朝2014-11-20发表
最好还是生在唐朝,公主都可以改嫁四回,也不用裹小脚。
老四2014-11-20发表
两只大眼睛是“哭”好不好?
yihong2014-11-20发表
看了你的《吻〉,联想起我的一个“牛大筋”的故事,几天前就想跟帖,但时间太紧,一言难尽。先把欠条开在这里。
怡红2014-11-20发表
回红妹:要论醉八仙,子胡为首是不争的了,随后该数住在阿房宫里那几位了。
大红2014-11-20发表
二红若真有了这一同,两个压寨夫人能共戴天?!还是您压寨;我云游为妥。
yin2014-11-20发表
子胡点评丝丝入扣,咱不敢再插嘴,怕亵渎了。
yin2014-11-20发表
子胡点评丝丝入扣,咱不敢再插嘴,怕亵渎了。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yin:俺当年练的是剑,不是哨棍,还是教主比教头好听一些。教主的“主”有头有身子,教头的“头”就剩下两只大眼了。嘻嘻。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一泓:我喜欢墨西哥电影《冷酷的心》里面的胡安。
庆幸2014-11-20发表
庆幸你们生在这个年代吧。没让你们“裹小脚”就便宜了你们,还说“啥子了”。你别笑,没让你回清朝留大辫子。这都是时代产物,没啥大惊小怪的。文人嘛,太臭!!!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纳闷儿)读者**与子胡相识?二心——别解仁心常心。独到。
子胡2014-11-20发表
令堂出手闊綽,想必安紅是獨苗一株吧?
tian2014-11-20发表
澳华宫,千万里,住不下无恙一个旅——吊睛白额说的还真没错,这不,“美丽教主”加强排没地儿住呢。
yin2014-11-20发表
<宁死不屈>,只记得敌人都快把们拍倒了,那两个女孩子短裙长梯,很不利索地藏传单,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啦。
子胡2014-11-20发表
安红熟读三国,应当知道曹操杀杨修的故事。想那杨修不知藏拙,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引来一刀。所谓量变到质变是也。所以安红招其高堂一记狠扇,估计不会单为一个“吻”字。估计还干了一些“轻”“重”颠倒之事,哈哈,这种事是瞒不了子胡的,还是老实招了吧,待上了老虎凳再说,就晚了。
一泓2014-11-20发表
回无恙:练剑的俺只记得早年阿兰德隆演的那个叫什么得来着,左罗。迷的我好久找不到北。
老四2014-11-20发表
五朵金花,哈哈。。。要不要再评出五虎上将呀?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你个死婆子,还要找宋江?找宋江就是找死!你知道俺是怎么安排的吗?你知道俺为啥要找宋江吗?就是让他干掉你!这是水浒的一场大戏。
大红2014-11-20发表
二红若真有了这一同,两个压寨夫人能共戴天?!还是您压寨;我云游为妥。
读者**2014-11-20发表
老财,那哪是吵,子胡很是可爱,俺是在与他探讨。另外,那厢都说了要节衣缩食了,子胡你还挣吧个啥,跟着混吧,只是不知道这危机如何化解,不要让"烧林小子”烧到自家屁股根儿就是了。
无恙2014-11-20发表
大红嫑耽心,我在山寨你在村寨,山高间水长,不是同一个寨子,嘻嘻~~
老九2014-11-20发表
嘴臭还是脚臭?要不当年我被封为臭老九么呢,直到现在跑到了澳洲也没整明白~~
子胡2014-11-20发表
二心老弟,我们还是有必要把这年纪大小弄清楚。说子胡可爱,还很是可爱。这就有点以嫩称老之嫌了吧。另外,子胡命中水多,点点星火能奈我何?当然如今这危机除了子胡还有几招应付之外,舍我其谁?
读者**2014-11-20发表
老财,那哪是吵,子胡很是可爱,俺是在与他探讨。另外,那厢都说了要节衣缩食了,子胡你还挣吧个啥,跟着混吧,只是不知道这危机如何化解,不要让"烧林小子”烧到自家屁股根儿就是了。
2014-11-20发表
回尹:那边厢提出要评澳华宫之醉八仙呢,比例二八开。
少林小子2014-11-20发表
我靠!“三码的”!
故乡的云2014-11-20发表
似乎有个小小的笔误——重庆,而不是崇庆?
知心人2014-11-20发表
就是说,一泓安紅都有當壓寨夫人的潛意識存在?真是第几同啦?
老尖儿2014-11-20发表
今日还能零星遇见的文体就叫做狂躁文革股现实主义。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子胡:盼一泓也能尽快看到此贴,还是先继续数几同吧,不过不是由你我来数,而是换了庄主。子胡有关上译配音的阐述,亦即用声音进行艺术再创造,安红也有深有同感。
唐朝2014-11-20发表
最好还是生在唐朝,公主都可以改嫁四回,也不用裹小脚。
安红2014-11-20发表
少时最爱的便是“斩钉截铁”和“大义凛然”这两个词,从来不会说软话,不怕上老虎凳,且最爱喝辣椒水。子胡有否听过韩英唱——砍头只当风吹帽。还有一部心爱的罗马尼亚电影,叫做《宁死不屈》。
依霓2014-11-20发表
明明是点灯笼上厕所——找死! 啊呀,对了,宋江杀惜啦!
老尖儿2014-11-20发表
怎么走过来的?一步一个脚印,爬雪山,过草地,啊,不是;是摸着石头过河,闭着眼睛拉磨,抓着耗子就是好猫,这么过来的。
yihong2014-11-20发表
现在看来胡安的角色的确比左罗厚重,但当年的我可傻得远了去了,喜欢面貌端正的纯正面偶像,比如《冷酷的心》,我就遗憾那位白面姐夫没能早日领会莫尼卡的深情。那样的审美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今后会作文慢慢展现。总而言之,妹妹虽年少,但比姐姐有眼力,咱姐妹该开始数几不同了吧。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对不起,俺来找宋江……他……好像不在……有了他,俺的故事就可以开始了……
阎婆惜2014-11-20发表
宋江?老娘还在找他呢!鬼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谢谢读者**,抱拳合掌深施一礼,真是及时雨——强中更有强中手,既往历史及时搜。恍惚间已经是故园三十二年前......
子胡2014-11-20发表
令堂出手闊綽,想必安紅是獨苗一株吧?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怡红:同意,子胡首当其冲,至于其他人等,阿房宫应该住下了吧,至少我那一个旅有足够的地方了......
bo2014-11-20发表
哇,淑女掌门人安红也写这题材啦,可喜可贺。而且写得好!赞一个。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庆幸,一句时代的产物,就把嘴里抹上了糨糊,无恙曾经真是哑口无言。从小到大我都在想,人与人生而平等,可为什么命运竟然如此不同?我不想逆来顺受,就只能像鸡蛋一样去撞坚硬的石头,明知无望,还是依然无怨无悔......
老财2014-11-20发表
说吵,已经是留了口德了,本来写的是——不打不相识呢
2014-11-20发表
干脆来个金陵十二钗正、副吧,拔了皮的虎老五可入又副册。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子胡:女独苗一株,男独苗一株,另类“独”生子,女。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唐朝:真希望是回到唐朝,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界儿!然以为唐朝是华夏文化的巅峰,从那时起,一路下坡再下坡,就像期货股市的波浪图,五浪上升,升到唐朝为顶,然后三浪下跌,颓势难挽......
子胡2014-11-20发表
佐羅胡安二者都可算是“俠以武犯禁”。说明法律是靠不住的,只有刀枪才是维权的利器。佐羅的結尾出人意料,得芳心足矣,遊俠四方不輟。胡安的結尾落了俗套,抱得美人歸,從一而終。估計胡安是浪子迴頭,自此安身立命;猜想佐羅是老家有人,花叢懶顧,老家美人要緊。由此來看,一泓安紅都有當壓寨夫人的潛意識存在。另外,上譯的配音是我輩此生最高的聲與音的藝術享受。沒了他,誰還會記得佐羅胡安?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怡红:同意,子胡首当其冲,至于其他人等,阿房宫应该住下了吧,至少我那一个旅有足够的地方了......
施国英2014-11-20发表
这个大众电影的封底吻照事件我也记得。真是恍若隔世。
依霓2014-11-20发表
明明是点灯笼上厕所——找死! 啊呀,对了,宋江杀惜啦!
无恙2014-11-20发表
大红嫑耽心,我在山寨你在村寨,山高间水长,不是同一个寨子,嘻嘻~~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