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墨色透露生命动静--正举沈鹏的书与画
作者:吴其盛  发布日期:2012-04-21 02:00:00  浏览次数:2265
分享到:
      “万里云山奔腕底,八方风雨壮诗篇”——这是刚刚收到的《正举沈鹏书画作品集》中一幅草体书法呈现的率性文字,遒劲的笔意、自在的墨韵、疏狂的情态如云涛奔涌、雷电驰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人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诗、书、画精品集尽数饱览……
      是的,两句诗,无论是从其“形”或者“意”上来体会,都恰如其分地写照了正举沈鹏书画艺术的神髓,它是一帖字,也是一幅画,不仅波澜起伏、气象万千地向我们报告了艺术的光泽和质地,而且引领我们真切感知到墨色透露的生命动静。
       根生于水墨笔砚的中国书画原本并无“艺术”之说,是后来的人见识多了,研习多了,思考多了,才赋予其今天这样的光环。当然,这不是认知意义上的矫枉过正,而是社会进步后的实至名归所在,我们没必要怀疑。问题是,现在的人习书作画时常常会不经意间走偏,将这“艺术”二字单纯理解为技艺上的吸收与传承,而忽略了其初始产生时更活泼、更具内在情感张力的审美元素。
        这个元素不是别的,就是作品所包含的生命动静。
        章法是后来形成的。古人动笔时,更多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按照自己的所见、所想信手遣墨,使之自由成形、成象,要知道,这样的情形虽然会有一些技法上的不到之处,却更能在本真处显现神采昭昭的生命迹象、景象抑或动静,而这,恰恰又是成就以后高品质“书画艺术”的潜在资本。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得真道、有建树的高手大师之所以让人叹服、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区别于人的艺术“神功”,除了他们丰厚的技艺储备外,很大程度上都与他们在这一点上的自觉养成、积极释放有关。
        观正举沈鹏的书画作品,我们欣喜地注意到,这位多年来一直潜心修为、在艺术天地间探求不止的书画家,确实在这方面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关注、有待我们寻思之处。
        用雍容、华丽的牡丹表达“富贵”与“平安”的祝福与祈愿,是古往今来许多丹青高手喜好的创作题材,然同为富贵之花,每个人作品的气象却各不相同,正举一幅《富贵平安》图,并不刻意于花色主体的强势渲染,而是在重墨布设的枝叶间,巧妙地舒张中国画的水墨韵致,使其与可见的西画色块表意自然融合,通过红、粉、白三色的虚实搭配与映衬,风采独具地凸显出既艳丽又内敛、既高雅沉静又洋溢着勃发生命气息的视觉艺术形象,生动示意了创作者主体美学感受的独特和超然。
       同样,一幅写于20093月的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意书作,也是不拘于习惯的书写成法,以墨运大千、气走云龙的浪漫笔势,纵横捭阖于韵律跌宕的抒情氛围中,依靠刚劲的线条、飘逸的结体再现了中华经典诗作的辽阔与纵深,让人既形象分明地感受到水墨妙化带来的震撼,又远近高低地分辨出生命情态演绎的精彩。
       其实,正举沈鹏的许多书画作品,都是在这种外在形式与内在生命动静相互照应、互为见证中涉笔成趣、成韵,产生出令人心动、令人叹服的美学征服力的。
       ——多种偏紫色调看似随心、实则有意集成的串串葡萄,让人在热热闹闹的生命景观中看到超越现实的艺术认知;
        ——乡野花木间动静有致、神态各异的可爱鸭子,让人在惟妙惟肖的风情意趣中看到活泼自在的生命写生;
       ——野谷空明处憩于枝头、啁啾鸣唱的快乐小鸟,让人在疏朗纯清的诗化意境中看到沉静高远的情感向度。
        还有那些激扬洒脱、风姿绰约,外显多变之态、内含金石之气的书法文字,虽然只是一些简单游走的线条,却在点横竖撇、张弛揖让间不断闪现性情的光亮、心象的图谱……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美术副编审、中国人民大学沈鹏艺术馆副馆长、沈鹏书法艺术学校(天水)名誉副校长、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的正举沈鹏1953年出生,满族人、正蓝旗。幼年便师从于北京琉璃厂挂笔单李九毅先生临习魏楷、二王及褚遂良行草,后又拜入著名书法家沈鹏及国画大师娄师白门下,亦书亦画研习精进。两尊师中,沈鹏乃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曾荣获联合国Academy 世界和平艺术权威奖。由于姓名巧合,“大小沈鹏”曾在业界产生过一些不必要的困惑,为示区别,师者沈鹏便取李清照《渔家傲》词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之意,赐弟子以“正举沈鹏”之雅号,两沈鹏由此避免了被错读娄师白乃国画巨擘齐白石的传人,不仅善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及人物山水,且能诗善刻、长于研究,系有多面造诣的画家,曾赴许多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从两位艺术大师的言传身教、点拨提携中,正举沈鹏不仅吸收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觉悟到了更多水墨外的艺术真谛。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除了必备的章法和技艺条件,尤其需要的,就是创作者融入其中的个性化元素,而作品个性化的实现,又与创作主体内在的生命动静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一点,从正举作品自主显现的意境和气态上,完全可以得到证实。他是一个艺术“狂人”,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便物我两忘地陶醉于作品的情境和个人的觉悟中,以致从其水墨滥觞、浓淡干湿的笔韵间,既可见张弛有度,又能觉不法而法……基于此,他的书画作品在保持着总体上清逸峻朗、舒张洒脱风格的基础上,又常常显现出诸多源自生命流线的深浅、刚柔、动静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是以不断突破和创新为诉求的。
      他的书法以浩瀚精深的古碑帖为基础,在积极打开自我的同时,创造性地将中国画独有的皱纸技法用于草书及半行书法的运动行藏之中,使得作品在气韵律动间灿然彰显酣畅淋漓、沧桑斑驳及字中见画的唯我景象;他的画作在继承中国画写意传神、大化自然审美精要的同时,大胆探求运用西画透视及色块技巧增强作品的立体成象效果,给人以更加新颖、独到的视觉享受。
       除此而外,他在诗词、篆刻方面也十分注重求新求变,不断将深入的艺术认知融化到灵动的生命发现之中,有效增加了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由于艺术创作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正举沈鹏的作品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他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书画个展,并在一些比赛中获奖,书画作品先后为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书画爱好者收藏。
       “滴水斋滴水不止日日滴水滴石穿,研墨轩研墨千池月月研墨研砚薄”——这是正举沈鹏给自己的书画室“滴水斋”拟定的释义联,它体现的,是斋主不懈的艺术追求精神,也是由这种追求精神牵连着的生命动静,相信有这样的精神和动静,翰天墨海间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景象不仅非虚非幻,而且将持之久远……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