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杰出的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淋娜>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或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一百多年来,这句名言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为世人所熟知,成为整个人类共同拥有的智慧文明之言。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家庭的幸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可以预料和做到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是说家庭的不幸遭遇是无规律可循的,无法预料的。以往人们都相信“富贵在天”而不在人,读了安娜的这个警句后就懂得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寻求家庭幸福。那么,幸福的家庭有哪些相同或相似的规律性特征呢?
最主要的特征是婚姻具有爱情。有一句名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因为没有爱情,两性关系就处于不自主和不自愿的状态中,与娼妓嫖客无异,当然是无道德可言。安娜红杏出墙,坚决离开丈夫卡列宁去寻求婚外情,就是因为他们之间不再有爱情;而她最后卧轨自尽,就是因为与她相爱的渥伦斯基不肯与她完成一个道德的婚姻。
其次的特征还有一些,比如:家庭和睦相处,夫唱妻随,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妻贤子孝,尊重他人为重,等等。有很多特征是古今中外共通的。
对于“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理解可能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既然幸福的家庭有共通性,作为其对立面的“不幸的家庭”也必然有共通性,就是说不幸的家庭也都是一样的。当然导致家庭不幸有许多天灾人祸的因素,那是不可预测的,确是“各有各的不幸”的,但是更多的家庭不幸是家庭本身精神、文化、经济上的因素造成的,并非无法预料,而是可以预料的。那么,不幸的家庭有哪些相同或相似的规律性特征呢?
最主要的特征是婚姻不具有爱情。更多的夫妻起初是恩爱的,随着岁月的推移,双方不知不觉间有些厌倦了,爱情不保鲜了,又缺少保养和修缮,渐渐地险象环生,以至于感情彻底破裂,婚姻濒临死亡的边缘。婚姻的死亡会造成家庭的不幸,但采取适当的离婚措施,却是为了避免不幸,所以不能说离婚就是不幸。
其次的特征如贪得无厌、爱钱如命、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腐败堕落等,这些“因”所得之“果”必然是不幸的,叫做“因果报应”。
家庭幸福不完全等于个人幸福,家庭幸福是分享式的,而个人幸福是独享式的,这就决定了爱心对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性更高,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被爱应该是愿互为牺牲的,始终如一的。
201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