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装戏用脸谱来表示对人物的褒贬,如红脸象征忠勇的好人,白脸象征奸诈的坏人,非红即白,非好即坏,艺术手法简单明了,广大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然而戏剧脸谱也带来了脸谱化的不良影响。脸谱化就是用简单化的艺术手法去描绘复杂的生活真实和人物性格,导致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创作格局,是中国文学文艺长期以来不好看和难出精品的一大原因。笔者近来看了中国大陆一部叫做<断刺>的电视剧,觉得这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改观。
<断刺>的故事自始至终是中共女特工李赫男(童蕾扮演)和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唐栋(李云龙扮演)之间的斗智斗勇。唐栋是个足智多谋、心狠手辣、杀人无数的坏家伙,却爱慕敌人李赫男,总是不甘心得不到她的欢心,不忍心杀害她,最后竟能在她的感召下良心发现,放弃了自己亲自制定的引爆秘密炸药库以毁城(大同市)的计划,使解放军和国民党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并且将自己扣留加抚养的李赫男的小儿子交还给李赫男,然后饮弹自杀,做了一件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在生活中像唐栋这样的好的坏人确实不少。
那么在生活中有没有坏的好人呢?也有,比如电视剧<征服>中那个黑帮头子(孙红雷扮演),他把黑帮组织掠夺来的钱财公平分配,并严格监督每一个打手要一分不差地孝敬家中的爹娘,若发现有隐瞒私吞的不孝者立即惩处。尽管这类人的钱都是偷来抢来的,但那钱还是用在好的方面,毕竟不是用在更加害人的地方,所以不妨把他们叫做“坏的好人”。
文学艺术作品中好的坏人和坏的好人的形像,由于真实生动,总是让人们印像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人是复杂的,好人有弱点,坏人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物是活生生的,假如把生活写得单调直观,把人物写得刻板公式,这样的文艺作品就不会有多少真实可信的东西,也不会有多少读者和观众。
长期以来,由于脸谱化现像相当严重,许多作品看了开头就可以猜到其过程和结果,致使读者没有了阅读的奔头。比如所有的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好男人形像几乎都是不好色的,性低能的,甚至是坐怀不乱的,这是对中国男性的扭曲。在这种扭曲性的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中,中国男性遭受的性压抑很沉重。必须弄清楚,好色首先是人的一种本能,然后才分化为好的和不好的好色,不应因强调“不要好色”而灭了“人欲”。并非好的男人就不好色。对男人而言,好色就是爱女性,这种爱是尊重和爱护女性、饱含情爱和爱情的源泉,故不应简单地否定和排斥这种好色。我们要为男人的好色正名,在文艺创作中注意塑造好色的好男人形像,遏制住阴盛阳衰的继续发展。
希望中国文学艺术界涌现出更多好看的作品,面貌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