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见识小民文学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2-08-23 02:00:00  浏览次数:2183
分享到:
       看了新西兰老陈先生的“恭友”一文(201289日大洋时报),很感兴趣,忍不住咯咯地笑,然后思考起来:用文学的笔调把在臭气熏天的公厕里谈论国事、交朋结友写成一种文化嗜好,这是什么文学?我想称之为“小民文学”,不知可否。
       小民,就是小小老百姓,因为人微言轻,犹如植物园中的小草,故也可称作草民。草民虽非正人君子,却也不可与小人相提并论。
       小民有正义感,而小人没有。<恭友>这篇短文不经意地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中的那场不可阻挡的公厕革命。来自中国大陆的人们恐怕大多都对那臭气熏天、苍蝇如云的公厕印像深刻,确如老陈所言“年代久了,方圆几里都有名,外面应急而来的人,也无须指点,闻着味儿就可以找到”。如此之公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吓跑了不少来华投资的洋人,由此催生了一场伟大的公厕革命,与国际接上了轨,速度之快、面貌之新,完全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此文记述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厕最终被政府拆除的故事。描写这类故事,若是按小人文学家的写法,往往用嘻笑怒骂的笔调将国家抹黑一团,或者捏造出一个与政府的推土机对着干的“钉子户”高大英雄形像来。而这里,恭友们虽然对老旧公厕有点恋恋不舍,但他们毕竟懂得新事物必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识大体,顾大局,到了推土机开来的那一天,就一盘散沙地放弃了抵挡。这就是正义感在起作用。
        对于苦日子,小民文学不是冷嘲热讽,而是苦中作乐,津津有味地品尝苦涩:“大凡上厕所的男人都有一个恶习,喜欢捧本书,拿一张报纸,然后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支烟来点上,慢悠悠地吸,慢悠悠地看,一脸幸福,浑然不觉臭气熏天”;“厕所里长蛇似地排着一队候坑的人,忽然,老王眼睛一亮,看着一位-------恭友急提裤子出了坑位,老王速入其位,不待褪下裤子,蹲稳脚跟,便哔哔啪啪地放了出来,顿时如释重负,通体舒泰。-------人生快乐莫过于此”。小民文学作者乐观看待“人口多、底子薄”的苦日子,由此可见一班。
       小民文学喜欢说俏皮话,调侃国家政治。<恭友>写到如厕之艰难:“屁股蹲下去,一不小心就来个热屁股贴饼,所以往往要翘起屁股,踮着脚,做着虚劲道,要有一点少林蹲功才行”,你看,如厕还要学点少林功夫,多逗;恭友们关心国家大事,“有时聊到党国出了点啥事,声音就降低了,下面就啪咚啪咚地放出几个炮来,然后是一阵哈哈大笑”,边谈政治边放屁,表示不以为然,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
       小民文学是俗文学。这里的俗是世俗。世俗与宗教、主义相对,就是非宗教、非主义的。俗文学是最接近老百姓的一种民间文学,许多精彩故事和生动语言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是严肃文学值得吸取的养分,然而它有时容易流于低俗和庸俗而难登大雅之堂。所谓成也俗、败也俗矣。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