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神仙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作者:吕顺  发布日期:2010-02-22 02:00:00  浏览次数:2371
分享到:
我的一位朋友徐先生在大陆干新闻半辈子,由编外人员至播音员,记者,编辑,副台长直到退休来墨尔本。他的睿智、口才,很是难得,与他落座陋室,奉上清茶一杯,听他娓娓道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另一位在台湾执教中文的刘先生,来墨尔本在著名中文学校仍操旧业。他有关写作的谈吐博闻强记、深入浅出,与他品酒论文章,常常让我有一种得遇明师的感觉。
刘先生私人藏书颇多,但他是一位嗜书如命的怪异奇人,子女不可以轻易翻阅,陌生人借书很难,不喜欢写作的人借书更难,好朋友借书亦要加倍小心,稍有折角、划痕,不仅立遭训斥,而且影响今后再借。我是一个例外,多年来在借书这一环节甚得关照,有时刘先生还亲自帮我选择必读的书籍,邀我上门取之。
最近从刘先生收藏书柜中,我翻查出一本民国时期旧书,发现“我是神仙”民谣一首,读后感觉虽不新潮,但却是另有一番滋味;正巧到两位同时到我家,于是我以此民谣为题,恭听各自述评的高见。
我是神仙(民谣)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暖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住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徐先生偏爱旅游,游历过许多胜似仙境的景点,他赞赏苏州西山的明月弯村,传说二千五百年前吴王和西施在此赏月而得名,村子三面环山一面靠湖,终年苍翠,花果飘香,村民以种植果树、碧螺春和在太湖捕鱼捉虾为生。他还赞赏桂林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洞中各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洞外群山环绕,清幽迷人!漓江的清秀脱俗,阳朔的悠闲自在,龙胜资源的万种风情,古建筑靖江王陵及灵渠的辉煌神秘,象山水月的造化神奇…他的结论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山水中,旅游八方快活赛“神仙”。
    刘先生对神仙的理解却是洒脱得很,他的观点“人间处处赛神仙”。他举例说;“家有娇妻赛神仙”,“饭后一棵烟,快活赛神仙。”,“酒杯一端赛快活神仙”, “连摸三把大满贯,快活赛神仙”,“运动场上跑三圈,快活赛神仙。”“酒肉莫多贪,快活赛神仙。”,“居室百花园快活赛神仙”,“子孝妻贤给个神仙也不换”,“猫狗围着转给个神仙也不干”,他的结论是“有爱好就是神仙”。
     二位的观点均有可取之处,徐先生偏重旅游自有道理,游历九寨沟仙女沐浴的“神仙池”时,成片的山坡被黄色、乳白色钙质所包裹,形成奇特的盆状钙化池和钙化坡,层层堆栈在面前,池中的水色发出一种独特的“九寨蓝”,很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据说凡人在此沐浴成仙者一去不返,不知道是被水中矿物质击沉,还是真的上了仙境,成了群仙中的一员,从此天人各异。若是这样的神仙,不知谁还想做,谁还敢做。
刘先生“知足者常乐”比较容易理解,在人间自由自在总比天上虚无飘渺的“神仙”强多了。陆游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认为会喝粥才能成神仙,也是大有道理,其实饱肚也好,养生也罢,一碗香气袭人的浓粥缓缓顺肠滑下,通体舒泰,满口留香,那感觉,才真如神仙一般!
阮小七唱的《渔歌》中的“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求富贵不做官,梁山泊里过一世,好吃好喝赛神仙”。无非是自在一天算一天,满足好吃好喝而已,比那些因接受招安均被杀害,那知足的味道真是胜过“神仙”。
墨尔本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人文城市”,居家之地绿树成阴,绿草成片,距街心公园仅数拾米。邻房之间虽有矮墙或栅栏相隔,但花圃相连,红的玫瑰,白的兰花,黄的绣球镶嵌其中;美得像首诗,像幅画。傍晚以后直至清晨,除了鸟语很难听到其它声音,像飘进了梦中;一个安静的梦,一个温馨的梦。这里可称得上绿野仙踪进庭院,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住进神仙乐园。
记得朋友赠我的格言:“常怀感恩惜福心,方知人间处处有温馨。” 此时恍若已经悟得做“神仙”的真谛,那生活的节奏,宁安详而知足。终于,生命之烛虽已摇曳,总会缩短与“神仙”的距离。
人的经历紧张得以舒缓,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如异曲同工,当我们学会感受生命之美,如芳馥之果实,如醇美之佳肴,更具容忍之心,也证明我们向“神仙”又靠近了一步。
转录此民谣,并非鼓励得道成仙,时代背景变了,与其向往做神仙,何如珍惜眼前的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做些愿意干的实事;其实 “神仙”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