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林别卓《看他把作协带到哪里去》
卓然是在《大洋时报》上看到林别卓先生的这一篇奇文的,读毕文章,就是想哈哈大笑。
想一想林先生曾经无影脚一般想去勾毛泽东的魂,结果勾出个说嘴打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飞毛腿一般想把张劲帆从讨论会上踹倒,结果踹出个劝其三缄其口的少言令;探底拳一般想挽“抗美援朝”的狂澜于即倒,结果——请大家参看田沈生先生的文章《生命的反思》——读张劲帆的《热土》有感,了解一下到底是谁发动了那一场战争。因此上遛遛达达四处闲逛的我,碰巧又遇到了林先生,所以也想在这里说几句,以正视听。
田地先生是去年年底当选的新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把作协每月一期的会刊直接搬到了澳华文学网上,一个传统纸媒和新贵网媒同行并进的时代,田地先生所做之事表现出的是,他所代表的新州作协是多么的与时俱进!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是组织去BROKEN BAY的采风活动,很可惜那时的卓然还没有入会,看看作协会刊里那一张周遭草绿林茂,环境幽美;各摆姿势,喜笑颜开的照片,害得卓然一个劲儿地打听那里有卖后悔药的地界。第三把火,才是为会员们编辑出书。卓然在这里晒一晒从文友处得来的小道消息:编书的信息发出之后,头些日子一直都没有人投稿,为嘛?观望 呗。后来竟然是想拦都拦不住,超出了预期值,整整多出了一百页!最后只好修改了截稿日期,提前打住。卓然有幸,看到澳华网上刊出的有关新州作协的历史,才得知这本集子竟然是作协自成立以来盘古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有一位在劲帆的旧作之中被描述成“德高望重”的任期将近十年的会长,大概是公务超级忙,也从来没 有想过要出一本会员作品集啊!
三把大火烧过之后,燎不燎原其实也就无所谓了,但是田地先生不依不饶,偏偏像劲帆先生一样的执拗,于是就有了新州作协与《联合时报》和《澳华文学网》联合 运作的“网上讨论会”——第四把火!今天卓然不想在这里探讨“网上讨论会”于未来的意义,因为它的前瞻性极有可能是要到了若干年后才见分晓的,就如同“南湖的船”和“八一的枪”对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意义一样。
卓然以为,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你不老实我就拿枪蹦了你!踩着你的红木象牙雕花床,操着你风韵犹存的老婆和如花似玉的女 儿,谁让你生来就是八辈祖宗的地主阶级。只要你是个站着撒尿的人,一出口就带着你那个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冒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阶级所特有的口音。林别卓 先生说“公正也意味着中立,哪怕是假装的中立也是可取的。”——原来我们多少年来一直都被蒙蔽于假装的中立,太可怕了,想起来心底都在阴森森地冒冷汗,真是震撼呀!难怪宝玉不喜欢花袭人,因为袭人曾经劝宝玉:纵然你不是真心爱读书,也应该装出个读书样子来!(越剧《红楼梦》唱词)卓然要是宝玉,也一个掉头 就走,径直找琪官玩去了。所以卓然认为,做一个被大家在接到开网上研讨会通知时就已经旁观不语内心哂笑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主持人田地而言,与其假装中立,不如实话实说。
卓然在大陆的时候就知道,越南民族不仅是一个喜爱诗歌文学的民族,越南民族还是一个既坚贞又幽默的民族。林先生不谙当地的水土风情和幽默也就罢了,回到了深谙幽默的中国,尤其是还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越南与中国,两个世界——殖民主义的旧世界(越南)和非殖民主义的新世界(中国大陆),怎么连一点点 幽默的细胞都没有?!亏的是还做着提笔从文,下笔有神的文学梦,竟然连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夸张,都不懂!?满悉尼文坛谁不知晓林别卓先生的超级“极左” 的大名和超级语无伦次的结构,你就别在这里再一次地把自己强行楔入他人身体里,做眼中钉和肉中刺去了。卓然以为:田地是为了开研讨会才不经意地找了您当 “靶子”,这不是因为一开始都在观望没有人主动往枪口上撞嘛!这不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文化人的民族觉悟比台湾同胞低吗!这不是几乎全体一致说不出反话一边倒吗!谢谢您,林老师!卓然再次替田地谢谢您,替张劲帆谢谢您,说一句:多亏您来了!要不是这样,劲帆的研讨会都办不下去了!再有就是,林别卓林老师的大名也因此永远地留在了全世界第一次互联网文学讨论会上,并被永久性地保存在澳大利亚的国立图书馆里,以电子版的形式。
林别卓林老师文章使用的是八月三十日之前的统计数字,卓然想跟您核对一下,您是不是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为人处事经常是:只看自己,不看全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您说你的帖子是点击率在500以上,是最高的。不对吧!卓然的帖子还是从您那里搬出去的都比您的帖子点击率要高,600以上。更何况田地的文章点击率是在,我刚刚查完,800以上。不过值得表扬的是,林别卓林老师真正也是与时俱进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您会双向使用纸媒和网媒,尤其是会使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很多不懂得也不愿意去尝试写网上文章的文学前辈们树立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好榜样!
卓然的中共党史和中国历史知识还不够丰富,但是起码也知道“反右”的最初,始作俑者毛泽东并没有真正预想过“大鸣大放”提意见的后果,最后自圆其说地为自己开脱,翻手为云地说是“引蛇出洞”。以卓然的观察和理解,网上研讨会就认真汲取了反右扩大化的历史教训,事先有一个大致的范式,或者说是大致的框子,以防止局面失控的后果。至于林别卓林老师谈到了喧宾夺主,卓然以为不然,因为就事论事总不是真正的论坛,正如劲帆所言:文学创作是要“不断地挖掘”!——通 过研讨会,挖掘出更深一层的有关文学的承载功能所在的深意,彻底规避开这么多年以来文学被政治强奸的厄运,这对文学的将来是有极大的裨益的!至于林先生自作主张的把研讨会认定为“失败”,并且奋不顾身的“主动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也让卓然看到了去国离境已是经年的林先生的脑袋里,被政治强暴多年已然是习以 为常的逆来顺受的积习难改。
卓然依稀仿佛读过《谁能告诉我一个真实的中国》,是在两年前的火爆的互联网上,当时有不少跟帖,似乎没有林先生说的这样极端恐怖和庸俗低级。如果将来要举办网上的田地作品讨论会,倒想请林别卓先生敦请霸主田地也像劲帆一样,把陈年旧货拿出来翻晒防晒。因为读到过田地的好朋友加好文友撕掉一切“伪装”酣畅淋 漓地痛骂田地的文章,并且知道了那篇文章竟然不仅是由田地发表刊登在报纸上的而且还有稿费,因此了解了田地的心胸怕是在澳大利亚文坛超级的宽广——古语所讲的是田地宰相肚里能撑船,现代文言田地肚里怕是能开航空母舰了。
至于说到了九评,卓然知道这九评的始作俑者正是当年的中共中央九评变修的苏共中央。东西德国合并了,南北越南统一了,前苏维埃解体了,南斯拉夫灭亡了。 于世界而言,故旧和紧邻就孤零零地剩下了北鲜南韩,于家国和内政而言,就剩下了那个早就超乎国际法规定的五十年期限的宝岛台湾。唉,自家门前的“血”还没有擦干净呢,那里管得到他人家的瓦上之霜!卓然真是纳闷儿:林先生的上一篇文章还在撇开台湾宝岛为作家们的文学素养划底线呢,这一篇就忽然风乍起似的抬出台湾同胞拉大旗作虎皮了。以卓然的了解,台湾同胞一贯接受的是“反共不反国”的教育;而大批被强行灌输“只有新中国好,别人别国都是水深火热”的偏执教育在出洋看世界的真实与现实之前,太不堪一击了!
很高兴,尽管林别卓先生陈辞再三,也并没有怒气冲冲地宣布退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华文作家协会,也没有放弃在互联网上黏贴自己发自内心的跟帖,所以卓然 在这里以晚辈的身份劝您一句:闭上眼睛您跟着感觉走吧,管田地把新州作协带到哪里去!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您就要坠入万丈深渊底,卓然定会拉您一把,不让您掉下去!
|
||||||||||||||||||||||||||||||||||||||||||||||||||||||||||||||||||||||||||||
·上一篇:山间流水(双语) | ·下一篇:尴尬人澳洲遭遇尴尬事(十八) | |||||||||||||||||||||||||||||||||||||||||||||||||||||||||||||||||||||||||||
![]() |
||||||||||||||||||||||||||||||||||||||||||||||||||||||||||||||||||||||||||||
|
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03-29 22:40:35]
作者对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批评深入细
[2025-03-23 07:25:53]
金山石化是我曾经到访的地方,那也是近四十
[2025-03-03 23:01:59]
谢谢编者和读者对我的支持和帮助,鞭策我努
[2025-03-03 13:27:26]
这篇散文以四季轮回为隐喻,将气候变迁与人
[2025-01-05 13:02:27]
难得的独处,一次逛街,短短数日,快枪快手
[2024-10-15 15:59:35]
跟随作者"以诗人或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周围
[2024-10-06 13:42:13]
进生兄用《巨流河》评点民国那段 真是深刻
[2024-10-06 13:36:53]
潘老师是我仰慕的學者 在這個平臺火花激射
[2024-09-26 12:48:36]
英语诗比中文更加规范得体。也不必用古英语
[2024-09-26 12:36:43]
瑞门的杂论彰显其丰富学识和可贵的独立思考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闭着眼睛您跟着感觉走吧!
作者:安红 发布日期:2011-09-04 02:00:00 浏览次数:3053
分享到:

上一篇:紅歌?唱
下一篇:纪念澳华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
评论专区
- 安红2014-11-20发表
- “卓然”就是安红,不遮不掩了。
- 安紅2014-11-20发表
- 路见不平来了,有拔刀相助得没有?
- 安紅2014-11-20发表
- 安红(卓然)先要谢谢路见不平!虽然距离【澳华文学网】“劲帆作品网上讨论会”已经是一年半之后,但毕竟是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读到了不同的想法,知晓了不同的见解。唉,要是您能在谭主提供平台的网上讨论会期间表述出您的看法该有多好啊!
- 路见不平2014-11-20发表
- “有一位在劲帆的旧作之中被描述成“德高望重”的任期将近十年的会长,大概是公务超级忙,也从来没 有想过要出一本会员作品集啊!” 奇怪,为什么一定要出会员合集啊?悉尼作家的个人集子出得还少吗?作品讨论会开得还少吗?田地所谓的网上讨论会,有几篇是新写的?这两人,也好意思。
- 卓然2014-11-20发表
- 卓然(安红)是在【澳华文学网】上劲帆的一篇旧作中嗅到当年的硝烟余味的,新慢人与新快人争执,让后来的我很是想了解一下早先澳华文坛的境况。虽然之前已经把澳华网上登载的关于澳华文学的基本信息悉数看了一遍,在字里行间中找到了一些答案,但是并不是全貌。所以才有了直言建议。卓然真的没有想到,建议竟然能够很快就被【澳华文学网】的谭主采纳,不久就变成了现实。
- 安红(卓然)2014-11-20发表
- 谢林老师前来修改病句,同时发表与读者相同的观点。
- 进生2014-11-20发表
- 田地所谓的网上讨论会,有几篇是新写的?这话说得过了。此外参与的许多文友是第一次听闻。虽然“引子”里有旧人旧作,当时我也知道,但没人会去兜头泼冷水,是因为期待她的发展,而被引用的“旧文”的主人也都没吭气,我猜也是怀着一样的期待。只有一人装傻想寻根问主人是何方施主,但也没得到回答。
- 卓然(安紅)2014-11-20发表
- 勘误————路见不平来了,有拔刀相助的没有?
- 林老师2014-11-20发表
- 读者的评论有语病,应改为:卓然竟然是安红,如此地吹捧田地和张某,遗憾。
- 安红2014-11-20发表
- 但愿!
- 安红(卓然)2014-11-20发表
- 现在忆起讨论会主持人田地曾说,“劲帆澳华文学网上研讨会”是没有时限的,当时还不太相信,结果竟然言中。因为在十八个月后,依旧能读到“路见不平”的见解,安红自有另一份感触——因为想说的话说出来了,情绪也发出来了,总比在心里面怄着要好。
- 进生2014-11-20发表
- 老先生,李明晏先生,近年来,基本神龙摆尾戏耍在中国,去年12月还参加了上海的世界微型小说研讨会,前天聚会时乔尚明先生也询问起老李. 我猜,今年2013他还会回澳 探家的. 2月25日谭博的年会看看这位老先生能不能到场“亲自接见”咱们。他确实组织安排了许多场《作品讨论会》。有次史双元长官说过,李明晏对澳华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这许多场讨论会。那时没有如现在的“澳华网”,所以也不容易。
- 读者2014-11-20发表
- 卓然是如此吹捧田地和张某,竟然是安红,遗憾。
- 卓然(安红)2014-11-20发表
- 如您所言,作品讨论会也许开得不少,我也曾在【唐人街】上读到过一场《苏玲的作品讨论会》......但是对于您来说是老生常谈的事,在我这个后来人的眼里却是全新的。
- 安红(卓然)2014-11-20发表
- 到底是田地面子大一些,读者给了个全名。劲帆兄在读者眼里只能署名张某,可见过节之深。读者琵琶另抱,幽怨别弹,大有安红(卓然)明珠投暗之意。安红(卓然)是后来的,不知道之前的恩恩怨怨。读者如果愿开金口,安红(卓然)也愿闻其详。
- 安红(卓然)2014-11-20发表
- 【澳华文学网】与【新州作协】以及【联合时报】联合举办的讨论会,确实有旧评新帖的穿越现象,不过穿越的时间既非百年,也非千年,而是仅有短短的十年。坚信不少人,甚至包括了您在内,观望的态度甚于参与。否则,尽可以像安红这样用真名写三篇,然后戴一副不为人知的面具,用笔名跟帖的方式写三篇。【澳华文学网】其实提供了一个平台,无论之前是否有嫌隙过节,摆事实讲道理,说出您心中的真实想法,大家交流,互通有无,该有多好。毕竟澳华文学的路还要由一拨一拨的后来人继续走下去,需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 安红2014-11-20发表
- 回进生:昨天在AUBURN RSL CLUB聊得开心,吃得可口。遗憾有二:其一,崖青因病未到,可惜。其二,安红很想会一会那位在劲帆旧作里被描绘成“德高望重”的曾任期近十年的前新州作协会长(我在通知里见到他的名字了)未到,可惜。
- 安红2014-11-20发表
- 安红正式收到现任会长田地发出的作协会刊之后,认认真真地把那一大串Email地址和人名数了一遍,十分惊诧——因为从来没有想到澳大利亚新州作协竟然有那么多的会员。姑且不论会员作品的质量,单说会员的数量,我在脑海里快速地搜索一遍,似乎没有印象其他移民国家某一个省(州)有如此之多的作协会员。读到林别卓先生的文章后,我曾试着去找作协的会员合集,可惜,没有。
- 安红(卓然)2014-11-20发表
- 冷眼不语? 静观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