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绿灯处等候过马路(斑马线)的时候,我常常喜欢观注行人,琢磨哪类人闯红灯最多,哪类人最循规蹈矩,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无法下结论。因为闯红灯的人中间各类人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差距,比如:
在年龄上,有年幼的也有年长的;
在性别上,有男的也有女的;
在国籍上,有澳大利亚人也有其他各国的人;
在文化上,有知识分子也有其他劳动者。
假如一定要作个对比,我只能凭自己隐隐约约的主观感觉说:
亚洲移民闯红灯过马路时比较胆小,左顾右盼者居多,而澳洲本地人闯红灯过马路时比较胆大,无所顾忌者居多。
我曾经试图探究闯红灯同文化素质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就特别注视那些手提书籍或文件夹和有些文化人装扮的人的表现,结果有时发现反倒是这些人闯红灯比其他人都更加勤快,于是我失望了,调查不了了之。
前两天看到中国电视有这方面内容的节目,不期而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是兴奋,也觉得自己有话要说。
上海东方卫视的<一周立波秀>以外国人如何如何文明守规矩来批判本国人闯红灯的不文明行为。国人文明过马路的习惯在整体上尚未养成,这是不争的事实,多多提出批评是应该的。说西方人过马路比中国人文明也是基本正确的,但是过马路文明习惯的养成是跟许多客观与主观条件相关联的,如红绿灯的合理设制、交通管治的历史长短、安全教育的普及程度、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等,是由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不是单打一的。有些文化人有时为了赶时间或某些便利也会闯红灯,并非闯红灯的都是没有文化的人。所以,如果片面地说西方人文化素质高而中国人文化素质差,那就不是实事求是了,就会无异于所谓“中国人野蛮落后”的荒谬论调,伤害国人的感情。
香港凤凰卫视在节目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很有意思。一位留日归来的女士说,日本人过马路无一闯红灯的,学生列队过马路,车辆礼让,过完马路学生对着两个方向的车辆鞠躬致敬,其文明程度世界第一;而另一位周游几十个国家的男士说,过马路闯红灯的不文明现像各国皆然,包括日本,不同的只是外国人小心翼翼地闯,而中国人是等到人数众多时就大摇大摆地闯过去。这两种看法都各有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人类不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产品,不可能一个国家的人全都是一个样,总是有千差万别的。闯红灯过马路的不文明现像普遍存在于各国,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有的多些,有些少些。要承认日本的马路文明,尤其是我们中国人要好好向人家学习,不应因其侵略历史和钓鱼岛争端而全盘否定之。不过,在如何看待日本式鞠躬礼的问题上要谨慎小心,不可鹦鹉学舌,什么都学。日本人繁琐的鞠躬礼之内涵在于争取同情心,这是与其国家战败遭受惩罚的民族悲情息息相关的。这与新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昂首挺胸的民族性格大不一样。故,不要依样画葫芦地照搬日本的一些礼节。要是在中国也像日本人那样时时事事处处鞠躬个不停,那就难怪被国人骂作“有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