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家需要做的事情。有的时候,要克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翻译,有时还要先将欧美各国的文字通过电脑,逐词翻译,然后再弄懂各个方面的内容。不过,一旦知道所使用的物质是什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比当初发明的时候容易得多。
不久,翔风来了。她被卖到一个大户,不到半年那家人家被杀,她逃了出来。乜辛然当然很高兴,他这里正好缺少一名管家,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完了乜辛然在清净山大力发展他的科技园地。回过头来再看看朝廷发生了什么事情。孙秀在300年十一月初七日(12月4日),拥立羊献容为皇后。她是羊玄之的女儿。同时任命羊玄之为光禄大夫,加特进级、散骑常侍,并封为兴晋侯。因为羊献容的外祖父平南将军乐安人孙旂,与孙秀要好,孙旂的几个儿子也多与孙秀结交。
301年的一月,孙秀和司马伦(3)密谋篡夺皇位。自从曹丕篡汉以来,篡位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谁有了权力都想试一试。史书上对于司马伦(3)的描写是,“司马伦、孙秀都很相信巫鬼,听信妖邪之说。孙秀让牙门赵奉假称晋宣帝司马懿的神语,说要让司马伦早日入西宫。又说宣帝在北芒山当赵王的佐助,于是又在北芒山别立宣帝庙。”这样看来,孙秀是即信鬼神,也扮鬼神,这种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来说真是没办法理解。
不过,根据乜辛然的亲身感受,司马伦那个时候,真是走火入魔,相信孙秀说的,他能在人间,通过五斗米道这个组织建立天堂,他不但能够完成这个伟业,还能登仙得道。后来,他临终的时候高叫,‘孙秀害我。’实际上应该是对整个宗教组织思潮的控诉。从中也能看出他们信仰上与常人格格不入,导致一系列不寻常的做法。换句话说,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以及史书上用常人的眼光对他们的描述产生的差异,其实都来自五斗米教从中作怪。
做过这样的舆论准备后,他们把司马衷推举成了太上皇。立司马伦(3)长子司马荂为皇太子,可司马伦(3)本人这个皇帝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史书上记载,为了收买人心,任意越级提拔,官员多的不可胜数。下到奴仆士卒,也都封官加爵,每当朝会时,戴插貂尾、蝉羽等高官饰物的人充斥席位。时人对这种滥封官爵的情况编谣谚说:“貂不足,狗尾续。” 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狗尾续貂’的典故。孙秀还是改不了那套用小恩小惠拉拢人的老毛病(他杀石崇其实也为军费着想,谁知道,没弄到多少钱。)这一年,全国所荐举的贤良、秀才,孝廉等各名目的侯选官员都没有经过考试,各郡和封国掌管簿计的官员与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都成为朝廷正式署官,全国大赦,这一天在职的郡守县令都封了侯,郡属小官吏全都荐举为孝廉,县属小官吏全都荐举为廉吏。国家府、库的储备,都不够用来分发赏赐。封侯的人众多,来不及铸印,有时就用无字光板代替。孙秀的所有安排还是希望回到道教的传统,小国寡民,平均分配。此外,他也为自己将来掌权而留了后路。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大同世界’都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社会。历代造反或者起义的人都拿它作为旗号。这个旗号是如此的光彩夺目,就连写历史的人都不敢说对它不利的话。这就为下一次的造反或起义留下了伏笔。西方国家对大同世界的分析是用基尼系数来进行的。所有人的收入中,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個人手里,其余的人沒有收入),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绝对平等,但这两种情况只出现在理论上。因此,基尼系數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也就是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