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返老还童 看 BFG
作者:蔡田明  发布日期:2016-07-10 17:08:39  浏览次数:2629
分享到:

七月小业主最是忙碌忙乱,给这那说税报数,可谓“焦头烂额”。谁最先说的,真是个绝妙好词。忙里偷闲,躲开那些数不对的数字,与一朋友老人看电影去。这部影片叫 BFG(The Big Friendly Giant的简写,1982出版),中文 “友好的巨人”或“好心眼巨人”。我们活过六十年,都没有读过原著。这回从银幕看,真开眼,仿佛返老还童。

      这是名导导名著,强强接交,双峰合璧。导演是执导过家喻户晓“恐龙公园”的史蒂芬Ÿ 斯皮尔伯格,而名著作者是罗尔德Ÿ 达尔,一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影响力只有作者(1916 -1990)去世后才出版的《哈利波特》(1997)可比美。导演今年七十岁,在暮年执导这部美梦幻想的小说,可说童心未灭,返老还童。

     最有回味看点可说有两个。一是人物美,一是画面美。

     “人物美”主要是指正面主角小女孩索非和巨人BFG。一个小如豆牙,一个大如山峰,两个角色,完美合作,和谐互动。通常这是要吓人的场面,导演竟让我注意看到在我们身边看电影的孩子们没有一点惊吓呼叫声,把握恰到好处,仿佛孩子们很快就接受这是他们喜欢的人,愿意跟他们玩,敢与他们一起走。这既归功于演员的艺技,也展示导演的功力。

     “画面美” 主要是高科技展现如诗如画蒙太奇,放大缩小,自然逼真,如“榕树下”的水光倒影和飞去来的七彩色光;“梦瓶”里的硫磺火球;“酒瓶”里向下冒气的清澈水泡。巨人巨手拿起一副小眼镜,轻放一个小提箱,捧起握收小女孩,这些细节,只有小说描写才能表现生动,恐怕作者全没想到,喜爱他的读者导演竟借高科技表现的如此完美,有形有声有画胜其言。最让全场大小观众啼笑皆非的莫过于巨人到白金汉宫 “见女王吃大餐” 这个富有戏剧喜剧闹剧性场面了。

       毕竟是成人老人有经历人看电影,联想自有不同。小女孩让巨人到伦敦找女王帮助,派军队到巨人国去,制裁那八九个比巨人还大块头、以吃人为生的怪物。这“求救”是孩子的智慧。小人也能做大事,成影片的主题。这让我联想到,大人的求救。澳洲七十年代有位总理被总督解雇后,他说,上帝救女王,而没人能救总督。大人有让上帝帮助的想法,而孩子找女王妈妈救助就很自然合情理了。还有可以联想的事,英公投脱欧盟后,是悲是喜,首相辞职,谁能领航?这部电影仿佛在给英国人鼓舞打气、有女王助力,不妨继续他们自己选择的路梦想。英国要等七月中(22日)公演才看到,我们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响,而澳洲早两三周上演,让我们幸运早享用这部充满爱心魔力魅力的大片餐。

       原著作者罗尔德Ÿ 达尔经历不凡。参加过二战,是空军飞行员。退役后转战写儿童文学作品。其女儿回忆录告诉我们,父亲小时候常在睡前讲故事,逗他们玩。有一天,说到有一种粉末能被一根长管吹进卧室,让人睡梦中能幻想奇迹。我们好奇地追问,怎么可能,谁把它从窗口吹进来。父亲敷衍几句后,就让我们早睡下。当我们几乎要睡着时,我听见窗外有响声,黑暗中见一根长杆子从窗口伸进来,还听到大声吹起的声音。现在才知道是爸爸干的。他从花园里搬来一个梯子,又找到一根长竹竿,爬上我们的窗户,向我们吹来神奇的梦幻粉末。这正是BFG这本书的来历。

         人知丹麦是童话的摇篮,其实,英国也是童话的故乡,孩子永远不想长大的家室,尽管他们文学界不乏莎士比亚主想像、约翰生主理性那样的文学大家。有专家给出150年来14部英国儿童文学经典,其中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彼得潘》(1904)《巨人的花园》(1888)《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1934,改编电影为《音乐之声》)。自《哈利波特》风靡以来,《世界为谁存在?》(2000)《威力的画》(2000)《天蓝色的彼岸》(2002)也接棒流行普及。儿童文学至今一直继续给孩子给家长以美育启发,不提一些著名作家还是这些作品最早翻译者,如巴金翻译《巨人的花园》、赵元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梁实秋译《彼得潘》。在珀斯女王公园,那里有伦敦送来的礼物“彼得潘雕塑”。

         值得议论一下,作家罗尔德Ÿ 达尔那个不但给孩子讲故事还表演的年代,似乎渐行渐远,因为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童心易灭。父母两人都工作,忙忙碌碌,养家糊口,早送幼儿园了事。尤其新移民遇新环境,生存压力大,重担在肩,很容易流于“只生不养”,或倾向于母国习俗的“隔代教养”, 即自己的孩子由父母亲帮助带大,而孩子的孩子又由自己来帮助带大。带大孩子过程不是父母而是上一辈老人的义务责任。说到好,有经验,说不好,孩子缺少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养育之情。那所谓孝道“养育之恩”则只能更多地体现在物质而非精神层面。这是中西育儿观的不同。

       西方英国欧洲人通常没有“隔代教养”文化习惯。与他们聊起来,他们看我们还挺羡慕,但说要改变不容易。这个““隔代教养” 是不是由此导致我们东方给孩子想像梦幻教育缺失进而文学少经典童话的原因之一呢。比如期待六七十岁老人夜里搬梯爬窗吹管很难做到,即使让他们带孙女到电影院看BFG也不现实。一般说,现代老人养育更注重安全给个保险生怕出事,与过去老人直接或宠爱或严教略有方式不同。民国时期,知识界革命前辈如陈独秀就挑明,东方民族主“静”而西方民族主“动”。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因为由老人教养孩子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这民族性格呢。

     有些读者也许看过笔者写《带孩子看星战7》(见附录)。这回不能也不敢用此题目了。因为问孩子说小学早读过原著。澳洲孩子人人都知道其故事。这是主流文化影响所及。不知的需要补课的,正倒是我们这些老移民或新移民。真是要反问谁带谁了。

      谈起来,我和朋友都有到电影院打瞌睡的故事。他说环境好。我说容易放轻松。那更早说还是年轻谈恋爱时的事。看电影不自主地就睡着了。太太在旁常提醒好奇不解。那年代包括现在也都不知道忙什么,时间都去哪了。这次正大中午,我们都没打盹,一直全神贯注,如同孩子们那般心奇心重地追踪看下去。谁说影院里这两个老汉不是返老还童呢。

2016/7/8 -10/7 

附录:

 带孩子看《星战7》       平 民

 

      圣诞节前白宫年终记者会上,奥巴马介绍情况回答问题,最后说要带他的孩子看《星球大战7》,便匆忙离去。这里借此语,鼓励新移民华人群体家长再忙再考虑钱值再听不懂也应带孩子看这部幻想奇片,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成长。

      诞生于1977年的《星球大战》是个无中生有、幻想联翩、星际打斗的电影。导演的异想天开,却带来一代代人的梦想追求。星战本身成为一个新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不可估量。传统文化悠久国家只能以古文化之物来申遗,而美国却可用新文化之事来”申遗”,如同迪士尼迟早或本身就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一部分。

      星战物质价值,体现在迪斯尼公司2012年花费40亿美金购买卢卡斯(G. Lucas)导演的全部版权。现在继续开发新系列,价值行情在涨,如星战7受热捧,卖座率居高,周末全球票房金额已达五六亿,投资人期待此片能进入20亿俱乐部,如同最高记录者《阿凡达》(27亿8千)和《泰坦尼号》(21亿8千)那样。笔者不是其粉丝,既无被授权也无意去吹捧,却有心要从这文化热中去说说,抓住这个看片机会,不应让孩子们有所错失。

      这部星战系列第七部《原力觉醒》的导演显然是个星迷。艾布拉姆斯(J.J. Abrams)在11岁三十八年前看过这最早的星球大战片。 导演回忆说,当时给他强烈的震撼。这是一次伟大的组合,所有层次不同的事都奇妙好玩地联系在一起。“故事给影片可感受的是希望,非常甜蜜”。正是这个 “希望”,人人喜爱。他从星迷进入创作,如接力棒赛,制造新一代星迷。《澳大利亚人》报周末版特别报道采访十个活跃在澳洲电影、电视、喜剧和广告工业方面有杰出创造贡献的中青年,他(她)们看星战年龄多数在9岁以上,有一人年龄更小,记得上电影院台阶都够不上。这显然是父母带看电影的年龄。除一位现今已是导演的说自己不是其粉丝外,其他无不留下青少年时那依旧热爱恋眷的印象。九频道热播连续剧《堵塞》(The Block)的合作制片人克里斯( Julian Cress)直言,他九岁看了此片,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文化基因。(Starts in their Eyes, The Australian, December 12-13, 2015)

       人是阶段性一点点成长的,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如童音是童年的赐福,一去不复返,又好比什么时代唱什么歌,回音只能过去。我们这些五十年代人,青少年没有看什么星战的历史,童年少年那些记忆尽是文革红旗红歌红海洋,所以现在听红歌,才能有点所谓共鸣记忆,没料到这些还能被利用或被复制到眼前,如重庆唱红歌如堪培拉举红旗,可见那个口号解放全中国还延伸到解放全世界。这红色年代对我们有什么遗产可继承,虽人人立场不同,各持己见,总体上还是往事不堪回首的,如对文革对知青,不能说其现在培养出大批所谓能干革命接班人就给予全面肯定。

       入乡要随俗。年少无知要引导,文化创新靠积累。凡事错过就是失去,失去就不能在同龄人中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语言,人就失联,自然脱离其大众群体。若要弥补的补课,实在是不得已的事。这可能也是奥巴马急于带孩子看星片的理由。我们华人家长想到孩子在澳洲未来发展,尤其我们在体育锻炼方面无其传统及能力去身体力行,那么在这想像创造上却应当鼓励,引导放手给孩子其想像的空间,扶孩子走上电影院台阶。当然,另有所想,上台阶跌交摔坏还有人多学坏,都是好理由不带孩子看星片。 

原载《澳洲环球商报》31/12/2015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