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瓶中自有乾坤
作者:孫嘉瑞  发布日期:2010-10-13 02:00:00  浏览次数:2235
分享到:

瓶中自有乾坤喝在瑪塔卡納)

 

  在瑪塔卡納(Matakana)那些爬滿葡萄籐的丘陵間穿行,很難拿定主意推開哪家酒莊的門進去品酒,有些酒莊隱秘得似乎不愿讓路人發現,綻放著藍鈴花的私家路,通過寧靜的屋舍,大門緊閉,須事先約定并獲許可方能進入,看來主人好象有意無意避免訪客紛至叨擾。釀制葡萄酒畢竟是一門細膩而又奇妙的藝術,有時須要一點靈感,還有不可捉摸的運氣。
  托比‧吉爾曼就是這么一個釀酒者,他還當學生時就用打工所得買了第一瓶馬塔卡納紅酒,用了十年在葡萄園里幫工,一九九八年他到法蘭西的波爾多學習釀酒,一年後回紐就和父親共同開辟了微型酒莊,許多豪宅的花園都比它大,但在這個一英畝半大的酒莊里,吉爾曼用最古老的傳統手法釀制出最頂級的波爾多紅酒。
  托比‧吉爾曼的故事并非絕無僅有的傳奇,其中一個「輪廓」酒莊,和吉爾曼酒莊一樣顯得有點高傲,對自己的「希哈」紅酒(syrah)限量發售,連加入「葡萄籐500俱樂部」的酒友,都不能購買配額以外的「希哈」紅酒。据說能產出這種深色「希哈」葡萄酒的酒莊很少,除了「輪廓」,另一家在激流島。
  「希哈」這種近乎紫色的紅酒,年輕時以紫蘿蘭花香和黑色漿果為主,窖存陳年會漸帶上胡椒、荔枝乾、焦油以及皮革的成熟香味,口味相當緊密厚實。
  其實每家酒莊都有獨特的酒,猶如父母疼愛孩子,每位莊主都能告訴你,他的酒有哪些微妙可愛之處。但是,要在瑪塔卡納的十多個酒莊里都喝上一杯,可能會因貪杯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我每到瑪塔卡納一趟,只能去一個酒莊品酒。
    瑪塔卡納諸多酒莊,其葡萄品種大多引自法國与意大利,但該地區具備小區域氣候和含鐵豐富的粘土丘陵等特殊條件,用酒業行話來說就是「Terroir」,香港的品酒老行尊劉致新巧妙地把「Terroir」釋為「風水」。瀕海半島的斜坡、向陽方位等地形變化,特別適合葡萄生長,向陽坡排水良好,日照足且少霜害,不少釀酒師又有異想天開的創意,与此同時他們也能遵循著傳統釀製的原則,形成了紐西蘭釀酒業對傳統的延續与轉化并進的特點,這也是瑪塔卡納葡萄酒能在國際博得盛譽的原因之一。
  好酒還須識飲之人品嘗,喝葡萄酒是很私人的享受,倒未必非要專精到哪個層次,才算是懂得品酒。刻意的追求,不厭其煩地去尋找酒中特點,奢談專有術語,反倒顯得醉之意不在酒,暴露出品酒者賣弄与炫耀的淺薄。
  也有人喝貴重的酒連聲叫好,對廉價酒不屑沾唇的,這種以價論酒是粗俗的,有時幾元買一瓶葡萄酒,也會喝出意外驚喜來。因為葡萄的品種和產區雖然決定了葡萄酒的風味,但釀造方法的千變萬化,卻可以把同一品種的葡萄,變成不同面貌的葡萄酒。目下流行於中國大陸的所謂「品紅」一語,實在是對葡萄酒的無知与糟蹋。
  喝葡萄酒有時可以令人變得文雅与平靜。一九三七年,戴切爾斯福凱森寫過一篇《獨裁者不飲酒》的文章,他以為「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嚴肅有節的模范,這些用現代方式行使暴虐行為的人,如希特勒不食肉、不飲酒、不抽煙……這些事實是否指出,人類現在是處於一小群本性整飭的,過份自謂正直的,很倔強地自認為德性完備的人們掌握中,以致變得十分危險。因此,如能勸誘他們來一次哄然熱鬧的暢飲,則世界的大部份便會立刻改觀而有所進步。」看來葡萄酒還可蕩滌蒙塵的心靈,祛除罪惡,爭得和平。
  葡萄酒也許最近人情,她是酒類中的小提琴,最近似人聲心曲﹔她又似乎宜飲於任何時辰与環境,「春飲宜庭,夏飲宜郊,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瑪塔卡納的葡萄酒,箇中有自己的天地乾坤,我的感覺是很有青春氣息,又帶著些許富足田園的豐沛,無論何時何地開瓶一飲,都不會令人失望。酒莊与酒莊之間所釀出之酒的差別,如何欣賞各有的妙處,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就要耐著性子逐一去體察了。
  葡萄園風光於四季嬗連中時有變化,當以深秋最為絢麗迷人,褐黃深紅的葉片仍眷戀著赭黑的籐蔓,在一片陽光中,齊齊列隊於山丘之上。運氣好時,或可見戴闊邊草帽的莊主------他有可能原先是開波音747的,也可能是位IT工程師-----從豐收過後的葡萄園中向你行來,給你一個燦爛的微笑,他勤快的夫人,在忙完了手摘果實的累活之後,正在品酒廳里招呼慕名遠來的過客。耐心等上片刻,就可以躋身參觀一眾,到工場中體驗釀酒之樂,在巨大的盛器里,新摘的葡萄剛剛破皮去梗,濃濃果香,撲鼻而來,還要經過榨汁、浸皮、濃縮、發酵与培養調配等許多工序,才能成酒裝瓶,其過程复雜而微妙,每瓶酒都是活著的。
  有些酒莊是可以留宿的,屋內外還收藏著許多藝術極品,經一宵無夢的酣睡,你完全有理由相信,有生命的葡萄,定是吸納攝取了藝術的靈氣,才變成這般醉人好酒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