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越南老西贡沧桑(3)
作者:李南方  发布日期:2021-10-20 06:22:22  浏览次数:1611
分享到:

接下来,笔者要说一说自己也很熟悉的翁岭桥区,从滨城市场区步行到这个区只要15分钟,只隔一个广场和一条大马路。当年这个街区除了街巷华越人口稠密,商业兴旺,市集拥挤热闹之外,华人的宗教和教育气氛浓厚,有古色古香的闽南人建的‘凤山寺’和广东人建的‘天后庙’,有很有气派的城志(明德)中学,广肇(开明)中学,有小小的日新小学和私立的‘逸仙小学’,都在这个小区里。整个区留存着华人数代人的心血和记忆。

这街区当年聚居着众多的华人。华人经营的接生院(谢好产房,笔者和太太都是这个产房接生的),酱油栈(冠珍栈中华原汁原味的酱醋腐乳咸鸭蛋皮蛋等),大小五金,自行车摩托车店,汽车零件,建筑铁皮木料,二手货商店,文具唱碟中文书店(新生和广穗安),糖水铺餐馆茶馆(最大众化的闽南人开的福源饭馆),照相馆(大同照相,天娥摄影)等都集中在此。有名的阮公著街Nguyển Công Trứ又名潮州街,木礼街Calmette,阮文森街(今阮太平街Ngyuển Thái Bình),傅德政街,记贡街,逸仙街,江姑街,章杨街等聚居着众多的闽南人,潮州人,广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笔者的一些老师、同事和很多同学校友都住在这个小区里,其中阮公著街的菠萝巷和新巷,傅德政街和阮太平街的崇正里,围仔巷,福建巷和金花巷都是华人最集中居住的巷子。

当年,笔者经常出入菠萝巷和新巷去看亲戚和朋友,走进巷里,就听到闽粤乡音,音乐和国语和粤剧歌曲,老人说就像走在家乡小镇的街巷一样。在西贡,不会错过经过看到崇正里和围仔巷这两条巷弄,特别是经过它们的巷口,崇正里就在‘黄家大别墅’现 ‘西贡艺术馆’的紧邻,围仔巷就在这别墅的对面。

笔者记得当年住在崇正里的一位同事罗锦基老师,一个美术教师,他在二战后从广州来到越南,在我们执教的学校里当班主任和教美术,他生活朴素清简而寡言,我从他的国学和书画修养得到过不少的教益。还有一个记忆,笔者仿佛见到当年在这个巷口盘地而坐的租书佬‘肥叔’,他穿着南洋华侨通用的背心短裤,典型的南洋华侨小市民形象,每天晚饭后,他面前就摆着一个打开的大藤箱,里面整齐地放着数十本来自香港的小人书。我一见小人书就双眼发光,念小学时一部分零用钱就用在租小人书上,肥叔一见我们一班小朋友穿着短裤背心蹲围着藤箱就说,新的刚到的,我和肥叔也建立了一种亲切的忘年交情。来这巷口租书的小朋友除了翁岭桥区的,很多是滨城市场区的,可以说,我后来喜爱阅读一部分就来自小时对小人书的沉迷。

说到围仔巷,它有三个出入口通向三条街,巷里通道错综狭窄,住宅挤迫,走进去不熟路就不知如何出来,这个巷子的范围就住了两百多户的居民,这里有做潮福家乡并的,卖潮州牛肉丸的,做福建薄并年糕的,卖广东馄饨汤面的,卖炖蛋挞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糖水的,租武侠小说和小人书的,收废品酒樽破烂的,有工厂工人,铁匠,木匠,烧焊匠,厨师,教师,公司商行职员等。这巷里也住着一些笔者的学生,几个同事和一家亲戚。记得母亲常叫我到这巷子买一些家乡食品的外卖。巷子里有一块地是广东帮的帮产,拿来做广肇(开明)中学的体育场,记得晚间在那儿就有热闹的篮球活动和武术班。这武术班由一个来自湖北的武术师傅赵竹溪执教,西贡区的一些华人子弟都曾在此练螳螂拳和太极拳,记得这个赵师傅身体清瘦硬朗,除了指点我们武术的招式,还要我们念出招式的名称,我们对他都非常敬重,有几个也来学武术的越南小伙对他很是敬畏。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还留在这条巷子的华人已经不多。

现在说说当年这个区的两个大市场市集,西贡河边章杨街Bến Chương Dương的翁岭桥市场(现已拆除迁往他处)和江姑街Cô Giang一个叫盐桥江姑的市场Chợ Cầu Muối Cô Giang是华越族群小区的主要集市。当年,有一个广东人开的大屠宰场就在这两个市集附近,它批发供应整个大西贡的猪牛肉食,此外,各类杂货店日用品批发零沽也都集中于此。这里华人开的饭馆餐厅就有十多二十家,要吃潮州果条,广东叉烧饭牛腩河粉汤面,海南鸡饭,各式点心应有尽有。当年市场里人气兴旺,地滑脏乱也是一个特色,人们仿佛都不介意这个,生意火热就行,反正打烊时一次过清理,搞掂!

笔者的一个友人莫剑虹,笔名漂泊从事猪栏行业,就住在这里的一条巷子里。越战时期60年代中,他曾卖掉他手中的‘的士’,和笔者结合几个文友斥资出版杂志,当年两本华人杂志 《奔流》和《春雨》出版了,这是当年越华青年《奔流文社》在文艺领域的一个突破,后来因为越战升级,时局动荡,杂志不再续办,现在也已找不到这两本杂志的版本了。笔者获悉莫剑虹文友已于去年在越南病逝,享年83,他在越战结束后越共排华时期曾有一段痛苦的牢狱经历。

当年的翁岭桥市场沿西贡河一带是这个区做小生意的稠密的华越混杂区,面对的是臭气冲天污染的西贡河和人们用小木船固定来当‘房’的居民,河道非常狭小,只可通小船。今天,这污水河已经获得清理,这些‘房’都被拆迁,居民被安置到别处,整条沿河边的路被开阔成武文杰大道Vỏ Văn Kiệt直通堤岸唐人区的第六郡平西区。上个世纪90年代初,笔者和两位洋人朋友在一次再访越南的行程中曾安排坐小船‘游览’这河的一段,领教了它冲天的臭气。

说到寺庙,此区的阮公著街由闽南人于18世纪末期建的凤山寺,一座传统的古色古香的中国寺庙建筑,现已作为一个重点文化古迹遗产获得保留。这寺庙一直深受华越民众重视,香火特别兴旺。1975年之前,这寺庙每年春节和中秋信众绕着街区街道敲锣打鼓,迎神巡行庆祝,都有数天的传统庙会,庙的前庭搭起的戏台演着闽南古装戏剧,热闹异常。这种情景现都已成为历史。在这条热闹的街上,传统的华人私立小学‘逸仙小学’曾有很多广东子弟就读,现已停办。广东人建的天后庙(俗称阿婆庙)也在不远处的西贡河边章杨街。日新小学几十年的时光就没间断地设在天后庙里的几个小间隔,笔者90年代初再访西贡时,曾获得友人安排,顺道探访了这个学校,和华人的孩子们做过亲切的互动。现在这学校是否仍继续运作,笔者就不得而知,而庙宇现在则被作为一个重点文化古迹遗产保留下来,和凤山寺一样吸引了不少当地的信众和外来的游客。

此区当年有两个著名的华校中小学。笔者和太太就读的母校闽南人帮立城志中学后改名为明德中学就在这个小区的阮泰学街Nguyển Thái Học。这学校虽说是由闽南人帮立帮管,但实际上也有很多潮州和海南子弟就读。1975年越南变天之前,城志的旧校舍被拆除,由闽南人张维岳和陈永祥捐资兴建的四层楼的巍峨校舍所代替。城志的两层楼旧校舍楼宇却一直留在笔者的记忆里,当年每天的早操,每周的周会,球场上的跳高跳远童军和篮球比赛,教室里的黑板粉笔灰和老师同学的活跃的教学声音都还历历在目。笔者的父亲和岳父皆是城志的学生,岳父更曾任过一届学校的董事长,对学校的支持和赞助贡献良多。笔者和太太更曾在不同的时段在母校执教,可以说我们两家和学校的渊源非常深厚。此校现已不再是一个华校,而是西贡的重点政府中学之一,它一直是华人在这条街和整个小区的标志贡献,是此街区的地标之一。

广东人建的帮校广肇中学(后改名开明中学)就在阮公著街转角的傅德政街,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三层楼校舍,建筑巍峨气派,是此街段的建筑亮点,它的二楼三楼都有骑楼面向傅德政街,三楼中央大厅是会议室和图书馆,二楼中央大厅是教职员办公室,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各班教室则分布中央大厅两旁,很是正规,学校的图书馆是西贡华校屈指可数的宝库,藏书丰富,甚至包揽了中国三十和四十年代的很多文学珍品,这宝库在越南变天前左翼典籍的部分是被封锁的,变天后,这些珍品和其他华文典籍可能都被秤‘斤’当废品卖掉,‘重新循环’了;这学校一直用广东话教学,70年代初,笔者获学校校董会聘请负责学校的教务推动国语教学,笔者在此校执教三年,被学生在背后叫‘国语人’,笔者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越南就变天了。这学校现也已作为西贡的一个重点政府中学,它和斜对面的‘黄氏大别墅--西贡艺术馆’都是华人留下来的历史建筑遗产地标。

现在来说一说‘黄氏大别墅--西贡艺术馆’即 Ho Chi Minh City Museum of Fine Arts(点击Google一查,即可一窥其内外之堂皇结构)。这是一座法国式风格的豪华双座四层楼别墅建筑,环占整个街段的四分之三,建于1925年,它座落在西贡原第二郡的新街市滨城市场区和翁岭桥区之间的傅德政街的一个路段,刚好在开明中学斜对面,距滨城市场步行大概10分钟。  

对笔者来说这座别墅并不陌生。从祖父那一代到我四十多年前离开越南为止,我家就一直住在‘滨城市场’旁边的街区。上个世纪早期,笔者的祖父在西贡定居就是黄氏房产的一个房客,父亲的店铺也购自黄家。祖父父亲在那儿做生意,我日常上学访友,到书店买书或文具,或到小吃店吃闽南菜,西餐馆吃西餐,酒楼吃粤菜,小餐厅吃广东糖水,或到闽南人的庙宇‘风山寺’等常常都要经过这座别墅,笔者太太的娘家也在它附近的木礼街。

 ‘黄氏大楼’这个‘西贡艺术馆’的每层楼都有法式骑楼,站在四层的骑楼或天台向四周瞭望,可以见到离它很近的‘滨城市场’,广场及其周围街段和‘岭翁桥’街区。在这些普通街区中间,它的建筑一直就象鹤立鸡群那样独特,现已成为西贡的文化地标和景点之一。这座别墅为原清朝末年闽南人秀才黄仲训家族移居越南西贡后所建的,它又称‘黄荣远大楼’,黄氏家族的几房单位都住在这座别墅里,当地的闽南人社区都称它‘大楼’,当地的越南人尊称黄氏为‘黄叔’。

它的主楼中央有一个类似中国四合院的天井,大楼里面还有一个据说现在还能开动的老式的产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制造的升降机,我想,这个升降机应该是这个建筑物的‘镇馆’文物之一吧,至于现在馆藏的艺术品,都是比较普通的一些文物吧,来看展览的人主要是看黄氏的这个别墅的建筑及风格。

这个‘大楼’的建筑规格及水平可媲美当年法殖民时期的一些高官的官邸别墅,比起芽庄市Nha Trang和大叻市Đà Lạt的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皇Bảo Đại的法式别墅更有气派。

黄氏家族在西贡是赫赫有名。 西贡滨城市场周围大部分街区80%和第一郡旧街市 ‘公所街’(宗室淡街Tôn Thất Đạm)一带的广大地皮住宅房产都曾是黄氏名下的产业。黄氏家族曾参与捐献闽南社区的‘福建公所’,‘福善医院’,‘城志中学’和‘凤山寺’等的建设和运作。黄家还拥有西贡堤岸唐人区第五郡阮豸街一带街段的很多地皮房产,房产数以百计,财力雄厚,是华侨当年在越南创业成功的地产大王之一。黄氏家族拥有的庞大地产无疑是上个世纪上半叶华侨白手兴家的传奇。黄氏的这座别墅在1975 年越南变天后被越南政府‘接管’,而黄氏的后人据说都转而定居法国。  

几年前,笔者在一次探访老家厦门的行程里,在南普陀寺的山丘上看到有一块石头刻着黄仲训的名字,没有其他说明,笔者不清楚他在故乡有没有留下其他的足迹事迹,他留在西贡的‘黄氏大别墅--西贡艺术馆’ 则至今仍为华越民众和外来游客所津津乐道。

2021年9月凭记忆整理资料,写于澳洲阿德莱德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