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时候陈王庄算个大庄,近三千口子人,十八个生产队。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记工分,各队敲自己的钟,那钟能“当啷当啷”响上大半天,再加上此起彼伏的鸡叫和狗咬,几乎天天吵得全村半宿不能睡觉。大队长陈宝武觉得长期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想了半天通知各队的队长改成七天一次记工分,说咱也学学城里人,过过礼拜天。谁知第一个礼拜天就出了乱子。晚上记工分庄南头庄北头庄东庄西都有吵架的,先是从庄南头开始的,后来连村中间也吵起来了,全村吵成了一片,一直吵到下半夜,有好几个队没记成工分。第二天一问,原来社员们因为是七天一次记工分,都自己记了个小本子,有的队长记错了有的干脆没记,全凭脑子想,所以出了乱子。后来又听说六队的人没有吵,但六队的社员看了半黑夜热闹,第二天上坡也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再后来又听说六队的社员晚上很少记工分,只是干活晚了才记,平常傍黑住工的时候就记了。这是陈宝武的二闺女陈兰花和他说的,他知道后沉默一会儿也没说什么,但觉得是个事,本来想让其它生产队干脆跟六队学算了,可他对六队的队长不放心,又想起他还没有答应兰花的事,一时心里乱糟糟的,就没有再想下去。但天天记影响全村人睡觉,七天一次记又出乱子,都是耽误生产的事,也不能老这样下去,想了想还是开会研究一下算了。晚上开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会,陈宝武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一篇《人民日报》社论,然后让大家想办法。冷了一会儿场十二队的队长说干脆一年一次记,到年底按劳力划算了。陈宝武说不行,那样更乱,连年也过不成。八队的队长说要不就改成吹哨子。陈宝武白他一眼道:更闹。稍停他斜一眼正在打磕睡的六队队长王海清问:海清,你有什么好法子?王海清没听见,旁边的人便戳他,就醒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陈宝武不耐烦道:你怎么回事,每次我开会都睡觉?王海清便一笑说:不敢大队长,和社员们往地里推了一天粪实在累了,我正在背毛主席语录,才背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听到您叫我,只是还没背完没敢停下来。大家便笑,陈宝武闭了下眼说:说说你有什么办法。王海清先清了清嗓子,显得很有朝气的样子,惹得作记录的下乡知青黄洁雅捂着嘴笑,又偷着向她做个鬼脸,陈宝武看见了,心里说,这个东西真是贼心不死哩,便没好气的催他:你快说。他又咳嗽一声便说:我觉得主要是太多了大队长,有些乱。陈宝武不明白,皱皱眉头问:什么多了?王海清接着说:生产队太多了,并成六个就好了。来开会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生产队长,听他一说不仅都瞪大了眼,连黄洁雅也一脸严肃了。王海清谁也不看,仍旧无事人一样地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精兵简政’,这就好比打仗,战线拉得太长没有战斗力不说,也不好管理,乱是必然的……陈宝武闭着眼想,倒是个好主意,还能多出一部分壮劳力,但兰花的事别在心里他不愿长他的脸,便不动声色打断他说:在这里说记工分的事你扯到打仗上去了,先这么着吧,以后再说。然后就散会了。刚出大队门十二队的队长刘立国撸他的头一下说:海清你小子发什么坏,不让我们干了?都附和着说就是,刘立国便又撸他头一下道:你小子别忘了,你这个队长还是我推荐的。王海清仍很平淡地说:确实是多了,真合并了你来六队干,我还跟着你。其他人问:那我们呢?王海清挠了一会儿头道:多出些劳力来对生产不好……说着便跑。大家说“这小子果然发坏”撵着作势要揍他,随后就散了。
没有什么好办法,又恢复了一天一记的老例子,还是乱糟糟的,后来庄里人也都习惯了,连鸡狗都习惯了,倒平静了许多。
刘立国说的‘‘推荐”王海清不知道,其实他那是在拿乖。事情是这样的,就是去年这时候,王海清高中毕业回村里干活。他上学比较晚,已经二十一岁了。刘立国和他是初中同学,他没考上高中,这时候已是十二队的队长,两人在一个生产队,但呆在一起并没有多久。王海清回村没两天就赶上公社组织民兵训练,刘海清就让他去了。民兵训练一结束,陈宝武忽然找到他让他推荐王海清干六队的队长。当时刘立国并没多想,晚上开会陈宝武说六队的队长不能老是没有人,要大家推荐一个,刘立国就提出让王海清去试试,陈宝武便说:我看可以,现在党中央号召培养红色接班人,王海清家几辈都是贫农,他本人又是高中毕业,有文化,完全符合条件,这次参加公社组织的民兵训练,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受到了公社的表扬,一句话,是棵好苗子,好苗子我们就要培养。就这样拍了板。可是令刘立国想不到的是,大队长并不是培养好苗子,而是给他选女婿。本来刘立国对陈兰花早就有意了,只是还没敢表露出来,没想到王海清一到六队陈兰花就和他公开了,把他后悔的魂儿都没有了。但是他也没什么后悔的,因为陈兰花一和王海清公开,陈王庄的好戏就开始了。
六队的队长一直空着,这是陈宝武底下和他二闺女约好的。陈宝武老俩没儿子,就两个姑娘,本来他想把老大也嫁给当村,可大姑娘本村的小伙子硬是一个没看上,参加公社组织的农田大会战时看上了外村的一个小伙子,两个人一见衷情,要好的不得了,陈宝武没办法,就把她嫁过去了。二姑娘他是下了决心不让肥水外流的。他知道二闺女眼更高,因此和她约好,把六队的队长空着,一旦她看上谁,立即提他干生产队长。“咱闺女看上的人最起码是个生产队长了”,他对陈兰花说。陈兰花很高兴,撒娇说:爹也给俺打量着点儿。陈宝武满口答应。其实陈宝武为了把兰花留在身边是作了两手准备的,他早看好了十二队的队长刘立国,就先把他拿上干着了。可这个小伙子不知哪一点不对他家兰花的眼,第一次他提出来兰花就忽然一脸生硬,嘴里直喊“吃饭”,第二次他才说了半句,兰花干脆不吃饭了,并宣布她的事以后不再用他管,吓得他彻底打消了心念。陈宝武虽然不再乱提人,但心里一直挂念着。没想到参加完民兵训练回来,陈兰花进门就喊起来:爹,六队的队长有人当了。陈宝武很高兴,拍着她的手道:这是谁家的小伙子这么有福气,快说说,我闺女看上谁了?陈兰花就说:王海清。全村差不多的小伙子立即在陈宝武的脑海里过了一遍,可是没找到这个青年。陈兰花看他爹一脸的茫然,急得又喊起来:王德富,大聋汉的儿子。陈宝武想起来了,王德富,外号大聋汉,是十二队的木匠,前年得急病死了,留下了老伴和一个独儿子。可陈宝武脸上又不明白了,问:他那个儿子不是还上学吗?陈兰花见他爹明白了高兴地说:毕业了,这次民兵训练他射击和理论都是全公社第一。陈宝武就乐了,直夸“我闺女有眼力”,同时盘算起来,一个女婿半个儿,大聋汉不在了,我看这个青年能顶半个多儿呢。这样想着嘴里又连说“好”。陈兰花问什么时候提他当六队的队长?陈宝武满口答应说:明天。
陈宝武满口答应一是认为他闺女和王海清已经谈上了,二是认为在陈王庄他闺女看上的青年没有敢说“不”字的,可是就让他给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