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过去了的年代,“树欲静而风不止”被人们广泛用来比喻政治斗争。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最是温情,关键在于下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据汉《韩诗外传》载,皋鱼出游归来,父母已故,痛悔莫及,哭对孔子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游子在外,最是放不下的,是对大洋彼岸老父老母的思念。“留守”在中国的每一家老人,日日夜夜牵肠挂肚的,也是他们在外的孩子。
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亲的年岁渐高。我们也已两鬓染霜。每一次回去,最难于忍受的,是分别的那一刻。都不敢去看,父母那交织着失落、哀伤、难离难舍的眼神。每当此时,我总是逃也似地拔腿就走,不敢有半点犹豫。我说,很快会再见的。父亲总是悠悠地答,看缘分吧。
几年来,眼看着沈嘉蔚、凌之、崖青、田沈生等文友们次第回去奔丧,我的感觉就象排队等着挨宰的羔羊,心里沉沉的。知道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半夜里电话铃声响,都会心惊肉跳。
父亲今年虚龄九十岁,头脑仍清晰,反应仍灵敏。走路也不用拐杖,腰挺得直直的。他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举手投足还有军人的风度。原想他起码会再有几年的健康。
但老人就是一件瓷器,外表再光洁,质地再坚硬,也终究是易碎的危险品。不久前一天晚上,他感觉腹痛,第二天吃不下饭。马上去医院检查,已经是肝癌晚期。这种病对年轻人也是死亡判决书,何况是九旬的老人。这等于是噩耗。医生说,最乐观也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
电话、网络将悲哀的讯息快速传递,散落在国内外的姐妹们紧急行动起来,都往家乡赶。手头有什么放下什么,办签证,订机票,心如汤煮,急如星火。
我的护照已经过期,必须重新做,更是多了一样麻烦。这段时间,夜不能寐,食不得安。与父母的通话由以前的每周一次改为每天一次。可幸父亲仍神志清醒。但精神已明显不足,身体一下虚弱了。他变得惜言如金,似已知大限将临。虽然,病情仍对他保密――在国内医院,是允许这样做的。而父亲是何等样人,他什么不明白?只是他也不点破。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这样我们心里就憋得更难受。姐妹们都是背着他才敢哭。
中国传统重孝道。孔老夫子说是“父母在,不远游”。古人事亲至孝,晨昏定省。古时官员们如遇父丧母丧,必须停职三年,回家守孝,称为“丁忧”。如有匿瞒行为,会立即革职。这种法律从汉代一直沿用至清,只是停职时间由三年改为一年。
如今世情变了,我们是海天万里远远地离开了父母。且许多人都是在父母的帮助支持下实现移民的。父母在这些问题上都表现出无私大爱。但留给他们的是深深的孤独寂寞与无奈。
父亲一生坎坷。抗战时弃学从戎,参加国军打鬼子。后来因这段历史,打入冷宫,吃尽苦头。作为一个志存高远、有所抱负的知识分子,他一生郁郁不得志。煮鹤焚琴,是他们那一代文化人的真实写照。大饥荒时水肿,文革时受尽凌辱。大小政治运动都是批判斗争对象。一份极其微薄的工资,相当艰难地维持着一个家。为省下八毛钱的车票,他经常步行70多里路从工作单位回家。他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有时带回家来换洗,母亲稍用力即破如烂絮。但他的针工细密,从外表看,他的穿着又总是整洁干净。
他对孩子的教育,却近乎苛严。他对儿女的爱是另一种表达方式,他们那一代男人理解的方式――严父慈母。与我们现在和孩子打打闹闹的关系迥然不同。因此,小时我们都有点怕他。但年纪越大懂世情越多便越是理解他深爱他。
父亲的晚年却幸福。改革开放后,他的处境大为改变。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与国运密不可分。到了2005年,中国政府给所有参加抗日的老战士颁发纪念勋章,我们直到此时才知道父亲是抗日战士。他的那些“历史问题”原来是极其光彩的一页历史。
他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平日看书读报,与母亲一道,习书法,散散步。有时也打几路散拳。但他们从不玩麻将。
父母有七个儿女。广种多收之下,七个孩子中总会有人先富起来。晚年的父母生活条件相当优越。节假日,孩子们回来,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开饭都要好几张台。这是父母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又安排其中一个妹妹辞了工(给她发工资),在家专职照料父母。她随伺在侧,每天都用电子仪器测父母的血压、心跳、体温。
但没想到肝癌还是悄然而至,根本测不出来。一个好好的人,好好的身体,说不行就不行了。真的难于接受这一现实。
几十年在外,都没有好好在父母身边呆过。回去探亲,又总是太多应酬,没有将更多的时间陪陪他们。每一次都总是想,下次回来,哪里也不去,什么事都放一边,就跟父母在一起。然每一次都无法完全兑现。到了今日,也就只能作皋鱼之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天下儿女永恒的伤痛,这是世间游子千古的遗憾。
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