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說
左冷泉是位德高望重的名流,平素樂善好施,仗義疏財,自己也算不清究是當任多少個團體的顧問。反正,來者不拒,有求必應,顧而不問,一千數百元打發過去,皆大歡喜。最近花了五千元由唐人街的掮客弄到了太平紳士的身份,假如省、市長能用錢購買,他必定参政為華族爭光,也不會在乎「太平紳士」的虛名。
最令人敬重的是他一言九鼎,應允後絕不推阻,和一般花言巧語、長袖亂舞者流的嘴臉不同。他帶著平光鏡,國字型的五官端正合適,眼睛直視,精神飽滿,比實在年齡更青春。他起家完全是誠實可靠的性格促成的,據說,早歲在公司拾到一包錢,交還給東主,後來便青雲直上,更變為東主的快婿。
為了對日貿易,他下苦功學好日語,也經常去東京。除了出國外,社交場合左氏伉儷都是形影不離,夜生活及風月場地絕難發現他的蹤影,有人對其戲稱「季常」;上流社會的女士們都極之羡慕左太太,求教其御夫術時,左太從來是強調先生非季常,而是誠實的人。因為誠實,自然不欺,事無論大小從不相瞞,家庭生活幸福快樂,夫婦恩愛不在話下。
擦鞋報的吹捧老記為左冷泉受封太平紳土寫了特大專訪,他竟然說:「也不知誰的主意,年晚煎堆人有我有,沒有什麼價值。」(注)
社會上已經很難找到像他那麼誠實的人了,連這種坦白話也率性而談,可見他毫不重視幾千元能換來的『封』號。對於左冷泉的誠實,再無人懷疑了。
那天,頭版新聞以四分之一的版面加黑邊發表了左冷泉意外身亡的消息。對這麼一位僑界精英,社會賢達,天不假年,實在令人扼腕三嘆!治喪委員會幾乎包羅了左、中、右派系及比雜貨店還多的各類社團,當然報紙許多篇幅都是輓詞的廣告,鮮花店的電話也日夜響過不停。
因車禍逝世的左顧問享年五十有四,到靈前拜祭的人絡繹不絕。左太太披麻帶孝和唯一的女兒雙雙跪著向弔唁者回禮;令人奇怪的是母女都沒啼哭,也不怎樣傷心,和初聞噩訊時昏死過去的悲情迥異。
棺槨前兩旁分別放了兩個大花圈,左邊下款著名未亡人李金花及孝女嬌艷;右方那個居然也是未亡人,名字是川島玲子,率孝男左太郎、左二郎。第二個花圈是出殯前才送到的,從京都趕來奔喪的日本太太及兒子坐在棺木旁;沒穿孝服,卻哭到好傷心。
李金花本想阻止令她痛恨的花圈出來獻醜,但另一個從東京運來的花圈是和川島的同時送至,致祭者竟然是全日最大幫會組織『山 口組』,那斑山口組的兄弟對川島氏畢恭畢敬,孤女寡婦處此劣勢也唯有認命。
左冷泉的遺像端端正正如他的國字型五官,這張像片有抹難得一見的徵笑,彷彿笑著在靈前鞠躬的唁者。望著遺像,給人那份忠厚誠實的感覺濃濃烈烈、、、、、、。
注:煎堆,為廣東人過農曆年必備的一種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