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經已形成,全球一體化也進入了倒數時刻;海外老華裔們,依然執著的為保存祖家的文化語言和傳統而掙扎。我也曾經如此的強迫著女兒們,在他們樂而無憂的童稚期,給他們活潑成長中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唉!真的悔之已晚。
看到那對溢瀉著幸福的新人,以極其流暢的英語表達對父母家人友好的感恩;那份快樂就像九月墨爾本初春的甘甜空氣,瀰漫著宴會大廳。想起剛才我所發音的粵語,令新郎及部份洋來賓無法明白,對新郎或我來講,廣東話都非我們的鄉音,那與英語並非鄉音還不是一樣嗎?
人生如過客,幾十寒暑如夢幻泡影;活得太累太苦,那又何必呢?不少家庭引起了嚴重的代溝,或家庭革命,鬧到父母子女間無法共享天倫之樂,實在是移民新鄉後最大的不幸啊。難道都忘了為何要不遠萬里而移居這美麗淨土?
有者反抗,有者消極或逃避。華人父母在教育下代的心態,莫不希望兒女們都成龍成鳳?那份苦真非外族人所能理解。
這種執著和堅持,勉強可以讓後代保留了固有的華人風貌;可對當事人來講,求學中的兒孫輩不多不少會造成極大的壓力。
如今看到子女輩融入主流社會,在職場上打拼,事業有成;講起英語時如魚得水的流暢,生活幸福無慮,自是老懷安慰。他們都保存了講粵語的能力,粵語並非我家鄉音,無非聊以自慰,後代還會講中國方言?那是海外華僑不知不覺的執著,也是海外華人對母國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的堅持。
身為華裔父母,初來乍到,通常最感苦惱的就是擔心子女將來變成「黃皮香蕉」,被洋化而丟棄了本來面目。我也一樣,當年迫著兒女們週末假日學中文,在家不給講英語。
新鄉歲月之所以匆匆,無非生活安定美好,更無憂無愁;子女們接受了洋文化,男婚女嫁、五個內外孫們,也早已被西方社會同化,滿口英語。大環境是英語的社會,學校職場,莫不是全用英語溝通,要兒孫輩保存中華傳統文化語言及風俗,真是談何容易啊。
回程時、順道送林偉華伉儷回家,途中彼此追憶當年同船投奔怒海的往事;悠悠歲月無情,轉眼離鄉竟已是三十年啦?自是不勝唏噓,想起我等在「南極星座」輪海上飄流十三天、淪落印尼荒島十七日後餘生的陳年舊史,莫不慶幸逃過大命的劫難。
一對新人致謝詞時,朗朗上口的英語已和洋人無異了;溫馨的西式婚宴、舞池上舞姿翩翩,幾位歌手唱著英語流行曲,氣氛令人沉醉。來自五湖四海的異鄉人,共聚一堂,為這對金童玉女見証幸福人生的開始。
這種場合的講話,當然是善禱善頌了;我講了「萬句」祝詞、其實只是十三句、從一到萬,最後四句是:「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歲牽手、萬壽無疆。」
原鄉與異鄉,故鄉與新鄉,分別在那裏?原鄉的東西一定美好嗎?果如此、為什麼那麼多人要棄之而去呢?良禽擇木而棲,新鄉必定有吸引人處,對故土充滿情意的華人,才會棄故鄉而覓新鄉。
日久他鄉猶吾鄉,呆久了、適應了,生活平安美滿,居住所在能令我們身心皆安寧,管它什麼文化什麼語言,這個尋尋覓覓的新鄉、使我們心安的地方就是故鄉。也應了這句借來打題的古詩「此心安處是吾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