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竹菊質清殊,
不語煢煢瀚海孤。
幸有詩書辭句賦,
人間得覓舊蘭圖。
不語煢煢瀚海孤。
幸有詩書辭句賦,
人間得覓舊蘭圖。
按:昆劇表演的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昆劇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長期的演劇歷史中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尤其體現在各門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動作,又是表達人物性格心靈和曲辭意義的有效手段。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水磨腔”奠定了昆劇演唱的特色,充分體現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細曲”)之中,具體表現為放慢拍子,延緩節奏,以便在旋律進行中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現了“贈板曲”,即將4/4拍的曲調放慢成8/4,聲調清柔委婉,並對字音嚴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有“豁”、“疊”、“擻”、“謔”等腔法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每唱一個字,注意咬字的頭、腹、尾,即吐字、過腔和收音,使音樂佈局的空間增大,變化增多,在實際演唱時自有許多變化,一切服從於戲情和角色應有的情緒,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愈加突出。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水磨腔”奠定了昆劇演唱的特色,充分體現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細曲”)之中,具體表現為放慢拍子,延緩節奏,以便在旋律進行中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現了“贈板曲”,即將4/4拍的曲調放慢成8/4,聲調清柔委婉,並對字音嚴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有“豁”、“疊”、“擻”、“謔”等腔法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每唱一個字,注意咬字的頭、腹、尾,即吐字、過腔和收音,使音樂佈局的空間增大,變化增多,在實際演唱時自有許多變化,一切服從於戲情和角色應有的情緒,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愈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