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汪应果朗诵寓言之一:门槛的后面
作者:汪应果  发布日期:2013-05-18 02:00:00  浏览次数:3459
分享到:
  前 言
       我想尝试着写点寓言。
       依照不成文的惯例,寓言常常以作者的名字冠之,如“伊索寓言”、“克雷诺夫寓言”“雪峰寓言”等等,我亦戏仿之。
寓言这种文体说易实难。易就易在只要心有所得,似乎即可随意托物寄言,然实则极难极难,因为它必须是人生智慧的结晶,生活哲理的升华,亦唯其此,故而世界文学宝库之中,寓言作品极少,至于精品,更是凤毛麟角,即如上述伊索、克雷诺夫等千古名家、大家(注:请勿与当代中国的“大师”混同),其脍炙人口流传于世的,为数也寥寥。只有庄子是例外,庄子并不专写寓言,但他散文中的寓言为数虽然不多,确是篇篇灵珠璞玉。这说明,好的寓言实际上就是形象化的哲学。
       我想写寓言,明显的是自找苦吃。好在写成写不成,也不犯杀头之罪,即使写的惨不忍睹,最多不过像大陆官员,犯事后隐身数日再换个官位复出罢了。人家犯的可都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换在法制国家,都是要身陷囹圄倾家荡产的,但他们复出后神情照旧奕奕然粲粲然,我算个什么鸟?这么一想也就施施然了。
        我之所以现在拿出来,就是想听诸位的批评,最好是修改意见。像下面的这篇实际上是我十年前就写成了,一直存在我的U盘里,原因是我不满意,特别是结尾。作品里借用屠格涅夫笔下的那位女郎,实则是俄罗斯优秀女性的典范,在她的身上,凝聚了十九世纪自贵族革命到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再到民粹主义革命这一百年中所有俄罗斯先进女性的精华,她们都是出身高贵的知识女性,置身于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位置,再看看后来历史的发展变化,真不知该如何为那位女郎做价值定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她面临的是一个悖论。像她所遇到的境况,在全世界可说是通例,普遍得很,至今在世界各地都在演绎着:革命的最初良好愿望被革命后的黑暗现实所否定,那么又何必当初呢?可是当初不那样选择,又能做其他的选择吗?历史常常会把人的良知逼到绝境。
        中国与俄罗斯的情况雷同,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女性中也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从秋瑾、向警予、赵一曼,到林昭、张志新……她们的崇高人格,常令我八尺须眉自惭形秽。但是如果她们当初能预知到今日贪腐遍地、权贵横行的现实,她们该如何选择呢?
       屠格涅夫笔下的俄罗斯女郎和无数中国女英雄们一起,都代表着俄罗斯民族及中华民族在道德上的巅峰,如果否定她们的选择,我们就将失去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如果我们肯定她们当时的选择,我们就难以面对其后的历史并难以为她们的选择辩护。
她们该怎么办?我们又该怎么办?借京剧的腔口,呀呀呀呀呀呀呀……?
       我就借我的寓言把这道哥德巴赫猜想提交在诸位的面前,毕竟此处系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文学殿堂,望诸君不吝赐教。
至于下面的寓言将怎样去写,我有两点想法,一是学习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他的诗作极少,有时一年只写一至二首。二是来点“创新”,必要时也用一些民间的小段子甚至是黄段子。中华民族是很有幽默感的,黄并不用忌讳,“食色性也”,关键是看能否提炼出深刻寓意来。《聊斋》中就有许多黄段子,至于不久前的诺奖得主莫言也是通篇以黄与黑居长的。《聊斋》是民间文学的提炼,其实许多寓言也是来自民间文学。我之所以在此真诚求教,就是希望给作品打上民间文学的印记。
        最后,我的寓言前加了“朗诵”二字,是因为寓言一般篇幅极短,不好朗诵,但在“伊索寓言”及“克雷诺夫寓言”中,间或也能挑上几篇人物形象鲜明、带点情节适合朗诵的佳作,如“狼和小羊”、“杰米扬的汤”等,都是朗诵会上的保留节目。我也想在这上头试试。总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何收场,不去管它了。
 
一、 门槛的后面
 
       一座“阴森”“黑暗”的“大楼”面前站着一位俄罗斯女郎,她在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后勇敢地跨进了门槛,那象征着革命生涯的炼狱.
        她眼前是浓重的黑暗和逼人的严寒。就在她闯入黑暗的一刹那,那缓慢、重浊的声音又响起了。
       “且慢,你跨进了门槛,但你知道前面新的门槛是什么吗?” 
        女郎站住了。
       “如果——”那声音缓缓地说,“当你抛弃了一切后,你为之奋斗所能换取到的一切依然不是鲜花的原野,不是公正取代不公、清廉取代腐败,未来仍然是权钱交易,是新的专制取代旧的专制,是一批新的掠夺者取代了老的掠夺者……”
      女郎沉默了。
       “如果未来只是走一个大大的圆圈,一切仍然需要从头来过……”
      女郎继续沉默着。
      “如果革命只不过是一场重新洗牌,你还想跨过那第二道门槛?”那声音继续问。
      “不!”女郎大声地回答,她转过身子,一把扯下那厚重的门帘。刹时,阳光像千万道金箭射了进来。
      “我将让阳光融化这座阴宅,并发誓在它的宅基地上建起一座美丽的花园!——用我的血!”女郎坚定地说。 
       “叛徒!”她的同志们在背后骂她。
       “真正的智者!”另一个声音说。
 
 
附:屠格涅夫《门槛》(译:巴金)
                           门 槛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上一篇:秋风有多凉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wang,yingguo2014-11-20发表
我的评论上不去。
进生2014-11-20发表
汪先生,不如另外成文,反倒省事。
进生2014-11-20发表
我赞同先生的寓言化处理。太阳,或太阳光的辉煌,远非人类的历史可以与之比拟的,更别谈已有百年实践历史的充满污垢与血腥谎言的“革命”可以与之比长短,唯有人类在其发展的历史中通过牺牲失败不懈地追求光明累积起的智慧,良知,对正义公义的捍卫奋斗,对邪恶暴行的揭露,唾弃与斗争,可以同光明并肩。
进生2014-11-20发表
但这并不与我崇敬俄罗斯历史上的十二月党人矛盾,尤其是那些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她们愿意追随被放逐的丈夫一起在西伯利亚受苦。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也欣赏沙皇,他远没有当今统治中国的权贵集团的血腥残暴。需要举例吗?我想,恐怕这也是俄罗斯人民悼念被十月革命谋杀的沙皇一家的一个原因。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