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汪应和先生的《朗读寓言“渔夫与魔鬼”》
《天方夜谭》里有一个著名的“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讲的是一个魔鬼,在几百年前被关在一个瓶子里,但它一直希望会有人把它放出来。在漫长无望的等待中,耐心消磨尽了,原先许愿的一朝感恩,早厚积成为寻隙喷发的阴毒怨恨,它发誓一旦得手就把迟来的愚蠢放生人吃掉。现在,渔夫终于重新抓住了魔鬼,正要把魔鬼放回它该永生永世被禁锢的地方——那个瓶子——那个瓶子现在哪里?
且慢,幸亏在那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着揭露谴责魔鬼犯下的暴行,对此维持着清晰的记忆,也包括对“那个瓶子”的质地要求的清楚了解,历史也已能验证。当渔夫想重新把因人愚蠢的善念而狡谲逃脱一时的魔鬼关回瓶子时,他锐利的目光惊愕地发现,眼前蓦然出现了许多相似的容器,原先的那个瓶子竟然如沙粒落入沙滩般不见了。渔夫犹豫起来,他当然不能草率地把魔鬼交给一个他不能信赖的“新”瓶子。渔夫立即询问身边的人群,这些形状大同小异的可疑瓶子从何而来?人群回答,那天,渔村里忽然来了一个笑容可掬的人物,年龄很难判断,但有一脸的阳光。他言辞旦旦,发誓说他此生的心愿就是竭诚为渔村的父老乡亲服务,而往上推算家谱,说他也是在渔村长大。这些瓶子,都是他的团队按他的指令精心设计,他伸出粗短的手指,能边数边道着自信。他慷概地说:独家专利, 无法假冒, 而且全部免费,任凭选用;他诚恳地对村民说,你们才是这些瓶子真正的主人,受益的也只是你们,他只是村民忠诚的仆人,他希望渔民从此不再担惊受怕,永远幸福;他还说,虽然他拥有渔业深度加工的垄断企业, 但他敢对天起誓, 绝不谋一己私利。当他说这些话时,两滴晶亮的泪水在他眼里滚动。他担保,如果村民从中选中任何一个瓶子,它将坚如磐石,透明而且可信。人们七嘴八舌地介绍着那人的细节。渔夫听着,眼光明亮,像在茫茫大海看见了陆地般那样明确:来人不喜欢已经成功地锁住魔鬼几百年的那只“旧”瓶子,“魔鬼不是已经从那里跑出来了吗?”人群作证,来人确实如此说。
渔夫坚定地告诉乡亲,独家专利,无法假冒的是那个“旧”瓶子,它可以信赖,它已经为乡亲赢得了几百年的安宁,可惜已经神秘地失去。渔夫说,乡亲们,我们也必须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魔鬼的任何诡计都会落空。此时,当他低头审视那个被他强壮的胳膊夹住了脖颈无法动弹的魔鬼,感觉到魔鬼异样地萎靡不振,渔夫猛然醒悟,突然哈哈大笑。一个主意油然而生。他眨眨那见惯海上风雨波涛的眼睛,小声地对帮手说了几句,那年轻的渔夫立即含笑离去,奔向海边的渔船。
那是一件渔夫下海捕鱼穿惯了的裤子,质地密实,裤筒肥大却风雨不透。渔夫解释说,魔鬼从来自视血统高贵,骨子里鄙夷靠汗水与艰辛劳动向大海讨生活的人们。所以我们的生活气息,我们的体味,都将使魔鬼不知所措,那是它真正的克星。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常年使用的绳索紧紧把这两边的裤腿扎紧,然后把魔鬼的头塞进左裤腿,把魔鬼的两腿捆起一起塞进右裤腿,再把敞开的裤腰包住魔鬼的腰身收紧扎起,弄严实了,这就是我们渔夫信赖的“新瓶子”!渔夫又取来粗大结实的网缆一根,沿着裤裆中央将“瓶子”绕了几匝,打上最保险的一种平安水手结。
渔夫拍拍手,吩咐将这“瓶子”扔进口小肚大的咸鱼缸去, 那缸造型敦实粗旷,不拘小节,却透出渔民征服大海的气息;就让魔鬼在渔夫的两裤管里倒腾吧,右边的裤腿供它俩腿折腾,左边的裤腿,在那里它尽可以筹划它的所有智慧!
世道从此太平。
于是,来自渔村的自信战胜了魔鬼的狡诈;海上渔夫的自信使渔村世代避开了魔鬼代理人设下的陷阱。那些免费的“高质量”瓶子,至今还在渔村的垃圾场堆着,而那位笑容可掬的送货人,就像打鱼人在船头瞥见的海里的一条鱼影,游走了再没有回来过,或许回来过,但是没有人知道,仿佛他惧怕渔村要查出他的根底,要他补交相关的“废品保管费”。
从那以后,渔夫简洁的智慧,象日日飘起的炊烟,渗进天空,而渔村世代捕获的海鲜,也带着这传世的注册商标,沿着阡陌纵横的小径,流传到普通人家。又一个世纪过去了。这故事激起了东方年轻的建筑设计师的创作激情。追求感官刺激的他们,不怕“东施效颦”,也不怕“形式大于内容”,在自己心窝的模糊地带,大手笔竖起了一座堂皇的大厦,那带“风水”设计的透着力求稳当, 煞象渔夫站在甲板上讨海的水裤,复活着叉起的两裤腿在流闪凌凌波光,凤起的裤腰迎向太阳,那气概就是一座地上欲飞的“金刚门”。棱角分明,难透内里。从此,蓝色海边渔夫的那条水裤形象便从咸鱼缸故居雄踞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虽然, 究其渔夫的原创,在一个普通寂寥的咸鱼缸里,哪能吟哦与天试比高的奢望?
渔夫谦卑的历史智慧,从此便有了现代东方傲慢的外形。
裤衩大厦里,当然也就不会保留渔夫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