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追求新闻自由的乌华传媒总裁邬文正
作者:艾斯  发布日期:2015-07-12 00:30:53  浏览次数:4292
分享到:

许多华人在移民乌有前,多多少少会抱怨原居国缺乏新闻自由,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因此许多华人来到乌有,不为当官发财,就为言论自由的梦想。 邬文正正是其中之一。

邬文正来前毕业于国内最著名的京都大学新闻系,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位新闻记者,报道真相,弘扬正气。好在毕业进了中华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点晴访谈》,四面出击,风芒初露,颇受好评。可惜京都广场学生闹场,说要实现宪法,力推新闻自由,而且赖在广场不走,政府只好请人民子弟兵让这些学生转场。这事让已当上栏目制片人的邬副处长有些想法,台里栏目组正好要治理整顿,处长、制片、编导们也都自费出国见习去了,有的去了美加,有的去了澳纽,而他就来了乌有。

来到乌有伊始,邬文正就领略到这自由的好处。想办报就能办报,想建网就建网,只需要在网上到国家图书馆的网站上申请一下,真的是分分钟搞定,没有什么政治审查,也没有什么资金到位,更不需要查祖宗十八代。至于刊物网站的名字,也是自家的孩子,怎么叫都行,高贵如国王总统、下贱如平民小花、低级如狗屎臭虫都可以,因此,邬文正由着兴致申请成立了乌有华文传媒集团,自己填上总裁职位,妻子储平被填上个新闻总监,至于其他职务,暂且空缺,所谓老子的队伍才开张,七八个位置一两杆枪。

既然是传媒集团,下面当然还要有些子单位,邬总裁储总监两人一高兴,就申请注册了《乌有新闻网》,《乌有时报》,乌有华文电视台 。夫妻二人忙活填表一晚上,成就斐然,集团公司一下子就成立起来了,这不比国内,办个小屁公司要填一堆表格,跑一些评审机关,还要盖一大摞红头公章,最后当然还要请客送礼大摆酒席,不忙你个把月,不脱层皮,你休想当上自己公司的经理。至于这集团公司,就凭夫妻二人,那就想都别想了。而与新闻媒体搭上边,你就别动那个心思了。新闻媒体历来是党的喉舌,喉舌可不是随便长成的,那是在脑袋里边的东西,不说内部有大脑控制,上有上鄂,下有下鄂,外面还有牙齿挡着,牙齿外面还有皮实的嘴唇,嘴唇外面还有狐假虎威、张牙舞爪的胡须。

而在乌有,邬储两总一夜之间,就办妥了这一切,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兴奋异常,可想而知。如果在国内,这国家级传媒集团总裁可是堂堂部级干部,当上部级干部还不马上找一帮以前学新闻的狐朋狗友庆贺一场?可惜这乌有与国内有几个小时的时差,鞭长莫及,于是,夫妻二人只好对酒当歌,晚上更是不顾疲劳,云雨春风,好好地快活了一把,就等第二天出去做招牌,印名片。

其实他们初来乍到,不知道这乌有之国,言论自由,媒体开放,办媒体就如同开小店一样,没什么舆论导向的重任,当然也就没有了门槛的设置,记者当然也就没什么特权。说是无冕之王,其实这无冕就是连顶帽子都没有,别的什么更是没有,这类似于全民所有,说是大家都有,其实大家都没有一样的道理。因此,这乌有的华人传媒也就多如牛毛,你称自己是总裁也好,国王也罢,随后的实际运作是自己的事,政府没有补贴,就更不会拨款了,这自诩的国家级传媒集团只有靠广告收入。

邬总裁储总监兴奋了两天,就开始拿着名片到处去拉广告。可惜这乌有华人原本不多,十多年前来的华人也穷,都开只是创业阶段,不象十多年后中国新土豪高富帅们都想出国镀镀金洒洒水有钱,而华人媒体也多,一句话,当初僧多粥少,邬总裁广告费并不好拉,这样,电视台只好一直处于开业准备阶段,而《乌有时报》 好不容易办了前面几期,就暂时歇业,这也导致邬总裁办公室,当然也是家里的电话很是忙活了一阵子,因为很多读者等着《乌有时报》呢。

这倒不是说,乌有时报有多受欢迎,而是因为邬总在第一期里就做了一个整版的广告,说是集齐《乌有时报》第1期到第100期的读者,凭收集的报纸可以获得一辆全新的宝马580. 当初做这个广告也是为了让报社的第一批广告客户安心投放广告费。邬储两总曾测算过,每期广告费多少,成本多少,到了80期,就可以大赚一笔。而这种全是广告的报纸有谁有兴趣收集呢?哪里知道,这广告的效果奇好,虽然广告客户没增加多少,每天电话倒接个不停,许多老年华人都说,“你这广告可是当真?我们来这乌有多年,上当受骗不少,你不要骗我们这们这些老同胞哦。”

邬储二人这才知道,咱们华人老年同胞在这里颐养天年,每天无事可做,整天就等着拿他的免费报纸呢。这样下去,两人还不破产不成?正好广告客户的生意也不太顺手,《乌有时报》也就从时报慢慢变成了日报,继而成周报、半月刊、后面干脆变成不定期了。

这电视、报纸经营不善,难以为继,好在还有《乌有新闻网》,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这网站除了开始时投入过一点网站设计费、服务器管理费,其他成本近乎没有,夫妻二人也就是这网站的管理人员,同时也可收集各地信息,传播各地新闻,为吸引人气,网站上还开设了成人夜话,供网友们转发一些色情小说、图片及影像,这在乌有都是合法的,当然前面要加上18岁以上请勿进入的警告。

最热闹的莫过于网站论坛,邬总二人刚出国门,初享自由空气,也就无所顾忌,什么话题都开放,国内所有敏感的话题,什么京都广场事件、反右真想、神云剧场、今日看大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时间一长,这里点击量竟然可以与香港的某些网站比美,俨然成了华人网民在这里发泄对原居政府不满的重要平台。广告费也就直线上升。

当然,邬储二人也开始多了些莫名其妙的电话,有关心或是警告他们注意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的,有查他们国内背景底细的,当然也有尊亲老者以关心的口气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极端的,还有人打电话来直接点明邬储双方父母在国内家庭住址电话退休单位的,一时间,这些匿名电话让他们不胜烦恼,住家也就是公司网站门口、他们的汽车上被贴了些莫名其妙的标语、字条,规劝他们做好好的乌有华侨。

虽然储平有些担心,但邬文正一点都不怕,他说,当初在中华电视台这些东西他见多了,何况乌有是法制社会?于是他报了警,在门外、车上安装了摄像器,并在报上、网上发表了声明,说他不是什么民运分子,也不是什么轮子,他以前是堂堂的京都电视台的记者,自己作为职业媒体人,来到乌有,就是为了追求言论自由,所有针对他网站的行为,他都保持应对的权利,他正在收集证据云云。当然,他最后不忘记强调,自己到底是华人,爱自己的祖国,在那里有他的亲朋好友;而网上的东西,文责自负,与自己无关。这个声明以后,骚扰电话略有减少,但让他真正揪心的是,广告客户来电说,有人警告他们不得在他的网站上做广告,而且明确告诉他,下个月起就停上广告,因为他们在国内还有生意。

这简直是釜底抽薪,邬文正储平夫妇就指望这网站的广告费呢,孩子在乌有上学就医虽说免费,但这日常消费还是必不可少,车子要汽油,人要面包,房子要还房贷呢。贫贱夫妻百事哀,夫妻之间没少为柴米油盐吵架,偏偏国内岳父要过六十大寿,一家人不说回国去祝个寿,也应该寄点乌有特产回去吧。但这乌有货币比国内人民币硬是要一比七,特产寄回去了,家里汽车连加油的钱都没有。

妻子到底是妻子,不比丈夫有梦想要脸面,就直接给一个重要的广告客户钱维现先生打电话。钱先生是乌有华人总商会的会长,长期从事乌有贸易关系,在乌有有着广泛的关系,关键是钱先生以古道热肠闻名。

钱先生一接电话,就说,“是储总监啊,我这几天正有事找你们呢,一直没空。我想今天下午请你们二位在中华酒楼饮个茶,不知是否可以赏脸?”

客户就是上帝,本来他们一直想请钱会长吃个饭,只是囊中羞涩,现在钱会长要请客,二位当然却之不恭。于是,储平拖着老公一起见到钱会长。

钱会长很热情地邀他们到了一个包房,落座就说,“我一直想请二位坐坐,可是一直忙不开身。二位都是国内来的精英,又都是在京都电视台名牌节目工作过,我一直想向你们请教。我以前也很喜欢新闻工作,可是来了乌有之后,发现,咱们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仓廪食而后知礼节嘛。”

“钱会长以前也是学新闻的?”储平有些吃惊。

“是啊,我也是京都大学毕业的,以前还是华众新闻社的。”钱会长说。

“是吗?”邬文正来了兴趣,说自己也是京都大学毕业的。华众新闻社可是国内鼎鼎大名的新闻传播社,向来以真理、高效、公正、开放举世闻名。

钱会长一听,眼睛一亮,说,屈才了屈才了,咱们还是校友呢,咱们京都大学在这里的人不多,你怎么早不告诉我?你们初来乌有,很多事情不太了解。你们有什么困难,找我,我一定帮忙。”

“校友师兄,您看广告费能不能在我这里继续投入?”邬文正也就不再兜圈子。

“小老弟,这几百元的广告费不值一提,咱们眼光放远一点,未来是你们的。”钱会长满脸带笑,还很幽默。

储平听到这,知道大事已定,也满脸堆笑地给钱会长敬酒。

钱会长呡了一口说,“咱们华人来到乌有,可不能忘本,好坏咱们是中国人,中国发展好了,强大了,咱们华侨才有地位,才会受人尊敬。以前我们的先辈在这里可是受人歧视,当作猪仔的。有些人可能在国内受了点委曲,到了海外,就看不惯自己的祖国,想法设法诋毁她,骂她,攻击她的缺点,世界上哪个国家十全十美?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有些人啦,连狗都不如,出来就忘了本。什么反党不是反华?党与华还能分清?全是小孩子吵架的屁话!”

邬文正本来想辩解几句,但来不及开口,钱会长就接着说,“大家刚来,就能感受乌有的美好,这对比很正常,还不是因为乌有人少?不说咱们中国人口只有现在的百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一,咱们中国的情况都会好得多。国家大了,人多了,事也难办。其实我当初来乌有时也这样,但,这人吧,就是怪,在海外时间越长,对祖国的感情也越深。”

邬文正连忙点头说,“校友会长点拨的有理。”

钱会长接着说,“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没想到咱们还是校友、系友,这样吧,你们如果认我做朋友,你们的事,我帮定了!”

夫妻二人还有些惊奇,只想着这下个月的广告费,钱会长搞掟了,其他的广告客户再一个个去做工作,就都举起杯来,给钱会长敬酒,说,“以后咱们还要您多多指点,帮忙。”

钱会长说,“今天我请你们来,还有几件小事与你们商量商量。一是你们的网站,我有个朋友想花十万元买下。”

“是十万元人民币?”夫妻两人吃了一惊,心里想,是国内哪位新来的要办网站?

“是十万元乌币。”钱会长说,“你们的网站虽然有些偏向,但点击量大,那位朋友有信心有能力做得更大。”钱会长转向邬文正说,“你们不是还在办报纸吗?这笔钱你们正好可以办好。”说着,钱会长又转向储平,意味深长地说,“可是你们要注意办报的方向啊,办得好,我来帮你们拉广告。你们都是聪明人,不要误入海外极少数人的圈套。”

邬文正好坏是在中华电视台名牌栏目工作过的,再加上这大半年来艰苦的日子,听完钱会长的话,不由得百感交集,站起来再给钱会长敬了一杯酒,说,“校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来前算过命,说我到乌有人会有贵人相助。今天,我知道我遇上贵人了。”

钱会长笑得眼睛都迷成了一条线,说,“在乌有,亲友少,你们不嫌弃,咱们就当亲戚走吧。对了,我做华众社乌有站的站长有些年头了,这几年生意忙,都顾不上华众社的报道工作,我正想找一位接手的人,你在京都电视台做过,我想报你上去,应该没什么问题。虽说是兼职,但也是配薪水的。年薪以你的资历,应该有六万乌元,直接转到你帐上,至于是否交个人所得税,你自己决定。” 说着就紧握邬文正的手,“千万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我完全相信你能把握住,做好这些工作。”

邬文正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说,“您放心,校友放心,我一定做好。”

都说时来运转,柳暗花明,邬文正这次不得不相信了。

报社再起炉灶,这报社的英文名是注册过的没有变,但这中文名就得变一下了,否则,乌有的老年华人读者还等着收集齐一百期报纸好领宝马车,而邬总裁自己都没有宝马车呢。第一次办报没经验,这第二次就有经验多了。事实上,乌有时报这种叫法有些老土,也太象华文社区报,而报纸中文名改为《乌有泰晤士报》,就给人一种乌有国家级权威媒体的印象,特别是以后被中国大陆传媒转发引用消息时更是如此。

邬总裁吸取了上次办报与网站的经验,首先就是广告为上,而这方面因为钱会长的大力支持而如鱼得水,当然,邬文正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报社的股份之前就算了钱会长的15%,因此,报社的业务顺风顺水,发行量、广告量一路上扬。在报纸版面上,尽量以正能量为主,当然,也会秉持中立立场,刊发港澳台新闻,打打擦边球。邬文正知道,上次网站之所以有人买,就是有自己的特点。行业里有条不成文的说法,就是你越骂越反共越有影响,人家才越会花大价钱买下你的网站或是电台。这办报也一样,如果连擦边球都不敢打,那自己就会一钱不值。

当然也有一家例外。乌有华人社区的报纸有三四家,但《乌有泰晤士报》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乌有新华人报》,圈内人简称新报,但是新报最大的问题就是偏激,不象《乌有泰晤士报》中立公正。新报的老板鑫华据说有米国资金支持,因此,凡是米国的一切都好。这也难怪,鑫华一家都在中国被错划右派受了些委屈,其父母就被红卫兵小将打死,虽然后来一纸平反,但人没了,平反有什么用?这也就导致了他对中国的一切事情都采取了攻击态度。他们对毛主义极其反感,但是却信奉毛主义的斗争哲学,如“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套非白即黑的办报方针在早期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早期乌有华人捧读新报都如获至宝,据说曾有人私下接触,欲出大价钱买下报社,可惜新报偏不买账。敬酒不吃,当然只有罚酒可吃。以前其他的几家华人报社都曾与新报进行过竞争,可惜都败下阵来,于是新报有些得意忘形。

这次新报就没那么幸运了。咱们华人到了海外还是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何况据说这次储总进行了周全的准备,不动声色,公私兼顾,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生意场上如战场,储总首先的一招就是釜底抽薪,首先将新报的广告客户挖个干净。储总打着新开张志庆的名义,采取赔本低价战略,不计成本做广告。客户可不考虑什么真理正义,何况在这乌有之地?客户要的是效果,要的是低成本。在新报做一次广告的成本,在《泰》报可以做上一个星期,而且可以实物抵帐或是延后付款。

新报到底还是要靠广告收入支撑。慢慢地,新报发现,新客户挖不到。在新闻报道上,《乌有泰晤士报》也与新报展开了正面碰撞,尽一切努力对新报的报道进行揪偏,如采信更加中立的报道与分析,这当然更引起了新报的不满。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新报于是含沙射影地攻击《乌有泰晤士报》有国内大笔资金支持,但邬总裁采取了不理会不争论不回击的三不政策,笑骂由人,专心办报。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乌有泰晤士报》终于逮到新报对其诽谤的有力证据,将其告上法庭。新报本来广告费就日渐稀少,现在又惹上官司,一阵折腾下来,新报被迫彻底认输,破产关门了事。而《乌有泰晤士报》越战越勇,越办越好,思路更加打开,与国内众多知名报社建立了关系,不仅实现了人员定期互访,而且版面也实行合办共享。时间一长,《乌有泰晤士报》成为乌有华社的权威报纸,邬总裁也就顺势开办了乌有华人电台、乌有华人电视台,这样,乌有华文媒体集团终成正果。

尽管乌有传媒集团日渐扩大,也真正成为乌有华人公正公义的代表,传媒集团时不时报道本地华人陋习,特别是某些华人公司不守乌有劳动法,压低员工最低工资标准,强制员工超时工作,非法买卖移民工签,这类报道为乌有普通华人争取了权益,维护了华社公正,许多华人为此给乌有华人传媒送上了锦旗横匾,称其为华社良心。

邬总夫妇也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投资捐助了乌有华文学校,华文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中乌文化交流,因为成效显著,终于众望所归,连续五年荣譍大英女王金质勋章。但是邬总夫妇始终保持艰苦朴素,戒骄戒躁,传统未改。他们夫妇每招进一个新员工,就要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宣扬乌有华文传媒从无到有的奉献教育,说,

“乌有华文传媒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大家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给的是年薪,但是工作时间并不作严格限制,也不与员工签定工作合同,靠的是大家自觉自愿。你觉得你工作任务完成了,你就可以下班。你觉得你工作没做完,你可以在家里做或是在单位做事。我们做新闻工作的,当然不能是朝九晚五,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咱们传媒人就得立即赶赴现场,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是风雨,还是雪暴。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就不要加入我们这个团队。我们会努力提高大家的待遇,但是如果你为了待遇来到这里,那就请你早日离开。你如果有本事,就去洋人传媒,我们目前不可能,也没有办法给你们好的待遇。”

因为储总监将她的办公室设在公司入口进门处, 而邬总的办公室设在公司的出口处。员工私下开玩笑说,这邬总储总前后大门一守,如同哼哈二将,员工们都不好意思按时间上下班了。说是九点上班,但储总总是八点不到就坐在办公室里了,而晚上到了七点,两位老总都还不肯下班。所有员工看到邬总夫妇以单位为家,都自惭形秽,也就受了感动,自觉自愿地加班奉献,不计任何额外报酬。

据说有一位员工在报道某华人公司盘剥内部员工,要求他们无偿加班后,无意中说到乌华传媒也是如此,储总将此员工叫到办公室好好教育了一番,让他不要污蔑乌华传媒,再说,乌华传媒招聘时曾有言在先,如果不愿为公司、为乌有华人社区奉献,那就另请高就。那位年青员工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当即表示离职。储总让其写好报告,说明是自行离职,这样一来,那位员工不说积累的年假没有休成,就连最后两周的薪水都没拿到,因为员工不辞而别,给乌华传媒带来了重大损失。

有好事者劝那位员工去乌有劳资局告状,那位员工很有自知之明,说,“告什么告?上了几年班,连雇佣合同都没有。我离职时候,乌有传媒的律师让我在自动离职的申请报告上签了字。人家律师做的东西都是滴水不漏,我告得了他们?算了,听说国内杨白劳都被黄世仁给告了,我在这乌有,好坏比国内杨白劳好一点。”

 

听完伊恩的故事,大家都叹了一口气,说,这乌华传媒的确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只是最后有一丁点小缺憾,要不是有员工辞职的传闻,那就是咱们乌有华人的表率了。当然了,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世界上哪有十完十美的事?咱们第一代华人移民能做到这样,就非常不错了!

看窗外,天已完全黑了。没有电,也就没有了光。两天下来,大家这才觉得光的重要性,表面上看,光似乎可有可无,可是没有了光,黑暗就统治了整个世界。难怪《圣经》里开头就提到,上帝说,要有光!

既然没有光,那咱们就都休息了吧,实现不了梦想,那至少可以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吧!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