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正在热烈比对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在奥运史上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但是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资金投入比北京开幕式要少得多。这种比对是很公正的,且能激励我们中国人虚心去向别人学习,而不要孤芳自赏、固步自封。
不过,总的对比是这样的:北京奥运会展现了华丽,伦敦奥运会展现了真实;北京奥运会展现了视觉冲击,伦敦奥运会展现了心灵感受;北京奥运会展现了整体力量,伦敦奥运会展现了个体价值。这种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对比使人视野开阔,克服狭隘观念,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认识,同时对中国人来说,既能长自己的志气又不会灭别人的威风,岂不两全其美!
而有些中国人比如昆西兰的洪丕柱先生,他所写的
<
又是奥运会开幕式
.
从北京到伦敦孰优孰劣?
>
一文的比对方式就非常不恰当了。
其一,对二者的共同性视若无睹,却对二者的差异性任意放大。洪先生说:伦敦奥运会总导演博伊尔
Boyle
设计的“开幕式可以看到森林般的烟囱和浓密的黑烟。看来博伊尔对一分为二的思想学得绝对出色,居然有批判精神、尊重历史的真实性、有魄力反思甚至暴露自己国家历史的污点,这肯定是北京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做不到的”。其实,两个开幕式都展现了各自国家的真实历史,北京展现的是五千年以来的中国古代文明和新中国的腾空出世,而伦敦展现的是三百年以来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二者的共同性是展现历史,而二者的差异性是展现不同的历史。共同性是主要的,而差异性是次要的,故不能一叶障目地以其差异性去遮盖其共同性。在各自的象征手法上也有主次之分。伦敦开幕式所展现的蒸汽机、烟囱和黑烟象征了人类划时代的新生产力的出现,其正面意义是主要的,而所造成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是次要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伦敦开幕式全是暴露残酷历史的。在一个全民族欢天喜地的场合,他们既真实又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是为了烘托历史上的辉煌成就,而不是孤立地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若照某些中国人的意思,似乎北京不仅应该将黑烟,还要把血雨腥风搬上奥运开幕式才中他们的下怀,岂不荒唐!
其二,对二者的不同特色进行非此即彼的比对。就伦敦开幕式空投英女王
(
替身
)
一事,洪先生说:“西方文化敢于拿总理、总统、国王、女王陛下等国家元首或领导人来搞笑,或用漫画把他们画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相比之下,北京的开幕式庄严肃穆、整齐统一、演员的动作如机械般精确,也许有点叫人感到沉重。您能想像张艺谋会拿胡锦涛来搞笑,将他空投或水运到鸟巢去吗?”如此说来,难道以后每逢奥运会各国都要去空投国家元首吗?那还会有什么意思?特色是艺术的灵魂,有差异性才会有特色,若都是共同性则无特色可言。北京开幕式庄严肃穆、整齐统一和伦敦开幕式的诙谐幽默、轻松不拘就是各自的特色,是各有千秋、互补双赢的,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故一边倒地对其进行非此即彼的比对是不正确的。英国人是世界上最会幽默搞笑的民族,但是他们视女王为自己国家的尊严之所在,敬重爱戴之情溢于言表,是不可随便搞笑的,更不可用漫画将她画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再说,空投女王的创意是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去歌颂女王与人民的亲密无间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并不是什么搞笑噱头。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认为张艺谋要按照伦敦模式也拿胡锦涛来搞笑,将他空投或水运到鸟巢去呢?
其三,比对中背离了实事求是原则。洪先生说:“伦敦允许居民组织抗议示威活动,让他们愤怒的口号和标语通过电视转播到全球。这是以形像工程为指导思想的北京当局做不到的”,“北京被完美主义压得轻松不起来,甚至为了完美而搞出女童演唱造假的败笔,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无法想像的”。不对!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有一块专门提供给示威人士使用的地方,指责那里没有言论自由是没有根据的。说伦敦奥运会甚至整个西方放纵奥运会期间的示威抗议活动也同样是没有根据的。这次伦敦奥运会刚开始的两三天确有一些人以反对奥运专道占地过宽为由进行抗议示威,但为了顾全大局,有关权威机构就警告说:若再有示威闹事者一律按照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办法予以严处。原来在
1996
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对进行抗议示威活动的一万多人,根据总统的命令予以解雇的处分了。这种处分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所望尘莫及,然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各国人民都是爱国的,言论自由是不可以危害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这一警告很奏效,这几天杂音就少了很多,看来伦敦奥运会善始善终、顺利圆满落幕大有把握了。
至于指责北京开幕式“为了完美而搞出女童演唱造假”就更是不恰当了。当时的女童是九岁的林妙可,她笑容灿烂,穿一身红色的裙子,显得非常漂亮可爱,代表着下一个甲子
(60
年
)
的中国新一代唱了那首
<
歌唱祖国
>
,歌声响彻全球,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中华民族动真格地要富强起来的信息,令无数的炎黄子孙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她的歌声是经过艺术处理而变得更加空灵和深邃,才达到如此之好的效果,这怎么能说是造假呢?
这些拙劣、浅薄、可笑的比对是作者对中西文化一知半解和不懂装懂所造成的。这也反映了有些中国人在海外复杂残酷的政治环境中思想堕落得不成样子,所作所为已经连起码的中国人气味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