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她以文字表达对这片国土有增无减的爱--解读海曙红生活在别处的写作
作者:何与怀  发布日期:2017-06-25 22:49:49  浏览次数:2974
分享到:

一 首位两次荣获南溟出版基金赞助的作家

2014年4月,澳大利亚南溟出版基金收到海曙红女士一部提请赞助出版的书稿:《一个中国人眼里的澳洲艺术》。这是一部艺术随笔集。在这以前,澳华文坛从未有人用中文以整本书的篇幅探讨过澳洲艺术。这个基金组织第一次收到此类作品,就凭这一点,便很使众评委眼前一亮。后来海曙红的大著果然通过了评审,接着,她根据评委们的建议,在书名和图文编排上作了修改补充,于2015年6月正式出版了更名后的《澳洲艺术随笔》(英文名字是“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Australian Art”,BLURB出版印刷)。

这样,海曙红破天荒成了首位两次荣获南溟出版基金赞助的作家——第一次是2005年赞助她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在天堂门外──澳洲老人院护理日记》(英文名字是“Gates to Paradise”,澳洲鸿运海华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 《澳洲艺术随笔》:海曙红四年苦读的第一个成果

前些年,很长一段时间,悉尼文友很少看到海曙红的身影。原来,她为拓宽新的视野,毅然走进悉尼大学的课堂,苦读去了。她选择艺术史论作为主修专业。目的很明确:既系统地了解人类历史中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古今中外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为将来的艺术写作打下理论基础。

悉尼大学的教育是学分制,要取得艺术史学士位,必须在二十四门课中主修八门与艺术史有关的课程。海曙红选了十门,同时还选了八门亚洲研究的课程,因此她实际上主修了艺术史和亚洲研究两个专业,其余课程也都是与艺术有关的考古学和人类学。在这十门艺术史课程中,给她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有三门与澳洲艺术有关的课程:罗杰.本杰明教授主讲的“澳洲当代土著艺术”、卡特利娜.莫尔博士主讲的“战后的澳洲艺术”以及阿妮塔.克拉维博士主讲的“澳洲艺术:从殖民到联邦”。就澳洲艺术而言,这三门课程涵盖了古老的澳洲土著艺术、澳洲白人殖民艺术和现代艺术,以及澳洲当代艺术;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们既各自独立发展,也相互渗透和影响,一切取决于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

    heJPG.jpg经过四年苦读,海曙红以优异成绩获得艺术史学士位。就在续读荣誉学位时,她因病动了手术,只得放弃问津更高学位。在与病痛周旋之中,她立下了雄心——着手整理大学笔记和各课论文,拟写三本书。现在人们看到的《澳洲艺术随笔》便是她的第一本书。为什么选择先写澳洲艺术?从浅处看,直白明显的原因是:因为尚未看到相关的中文书介绍澳洲艺术尤其是土著艺术,而她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不少东西,很想与更多的读者分享;二是受澳洲朋友戴维.福克斯博士的影响。这位博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土著艺术品,而海曙红对澳洲艺术的认识始于澳洲土著艺术。

澳洲这块大陆足够古老。虽然如果从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在悉尼波坦尼湾登陆算起,澳洲历史至今也不过两百二十多年,然而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表明,距今五万多年前甚至更早,澳洲就有土著人(原住民)生活的踪迹或是天然的纪录。在欧洲白人到达之前,地域辽阔的澳洲大陆上曾有二百五十多个土著部落,说几百种不同的土著语言,他们基本上以狩猎捕鱼和采集野果为生。艺术是土著人生活的中心,其形式丰富多样,如岩刻岩画、树皮画、沙石画、人体绘画、吟唱舞蹈、木雕贝雕、篮艺编织等,土著人用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反映梦幻时代的创世先祖、仪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

海曙红充分理解到艺术浓缩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她的澳洲艺术随笔就从这里开始。

在此书图文并茂的篇什中,海曙红把澳洲艺术史中一些较有影响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介绍给读者,笔墨多落在历史文化、社会信息以及艺术欣赏方面。她的意图是:好象课堂上常有主座客座讲师,就某一艺术专题展开叙述;又好象观赏某个画展或漫步于美术馆博物馆,面对丰富的艺术展品,一任想象的思绪纵横游离。简言之,既探讨澳洲艺术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展示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揭示某一艺术门类或流派的独特性,同时亦抒写她个人对澳洲艺术的理解与感受,意在让读者从艺术的视角对澳洲社会及历史文化有更多了解;或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助于对澳洲艺术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展开研究。

三 民族感应与归属感:以感恩之心回报澳洲

在她的书中,海曙红给澳洲土著艺术极其高度的评价。她觉得,如果说土著人的绘画形式比较简单,那么,却在另一方面有着非土著画家不易达到的优点——那就是土著画里千万年生存孕育出的原始力量,包括他们的原始信仰、他们同周遭一切紧密相连的生死观念,以及自身的神灵崇拜。画作就是他们自己的精神存在。

全书第一章是《岩石艺术》。这是理所当然的,“岩石艺术”那自然是最古老的澳洲土著艺术,现已发现的距今约三万多年。人类历史上,绘画总是先于文字而产生,“岩石艺术”便是土著文化中对过去事件的一种书面记录,画面上的每个符号如同文字,似乎都含有信息。海曙红写道,岩石艺术也许看似简单却富有魅力,形式越简单的东西生命力越强、越容易被复制、越能流传久远。澳洲的土著岩石艺术一任岁月拂拭,今天依然鲜活生动,岩石表面所存留的各种符号与图像已成为世世代代后来者坐享其成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此书最后一章则是《土著艺术在巴黎》,此种安排更是有意为之。海曙红写道,塞纳河畔左岸的巴黎国家魁布朗利艺术博物馆筹办时就选中了好几位澳洲土著画家的作品来装饰博物馆内外的墙壁及天顶。2010年3月,这个博物馆举办了在澳洲本土之外最大的一次展示澳洲当代土著绘画的展览,三个月内观众就达十三万余人次。而在展期的同一时间内,作为艺术之都的巴黎正在展出萨尔瓦多.达利以及爱德华.霍普的作品,在名闻天下的大师面前,也未见有观众分流现象,可见澳洲土著艺术足具魅力。展览中有澳洲土著女画家莱娜.尼亚比创作的《石矛》和《澳洲肺鱼鳞》。其中《石矛》已成为艺术馆永久的固定装置,这幅壁画占了建筑的整个一面外墙。三年之后,《澳洲肺鱼鳞》在原画的尺寸上被放大了46倍,也就是说放大到了七百平方米,作为当代装置艺术展示于博物馆多媒介图书馆的屋顶上,如果从谷歌网站搜索,一如醒目的地标。而离博物馆不远处就是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若从铁塔上往下张望,这巨幅画面便可尽收眼底。这样一来,每年看到这幅来自澳洲的土著屋顶画的人数,与观看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人数大致相等,即大概七百多万。海曙红欣喜地发现,在同样众多目光的注视下,澳洲土著画家的艺术含金量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不相上下。

海曙红对澳洲土著艺术极其崇敬极其热爱。她的认知也从大画家毕加索那里得到验证。毕加索当年对澳洲土著文化艺术观察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我毕生努力所想达到的艺术境界。”这足可见毕加索对澳洲土著艺术的欣赏程度。对此,海曙红甚至敢下这个断语:假设毕加索在摸索出立体主义风格之前就看到澳洲土著艺术,那么西方艺术史很有可能会改写。

也许,海曙红这种崇敬和热爱,在潜意识里,有着某种天生的民族感应因素。作为一个华人,海曙红身上带着七十万年前周口店人老祖宗的血脉闪显着五千年中华文明传统的光环,她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另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里找到一种激情。书中,海曙红回忆她见到澳洲土著画家尼亚比名画《澳洲肺鱼鳞》的第一感觉。当时,她突然想到小时候常去运河边上的老外婆家,那青砖粉墙的老屋屋顶就是这样的层次和结构,如果把中国传统民居屋顶上层层叠叠的瓦片画下来,大概也可以画成这样重叠的弧形线条。在她眼中,尼亚比画的肺鱼鱼鳞就像她记忆中那层层叠叠的瓦片。海曙红觉得,有些欧洲白人在艺术上把土著人表现成似曾熟悉却又原始的“另类人”,这种狭隘观念是非常不对的,相反,应该从人类“共同寻根”的角度去领会并升华。的确,土著性存在于内心深处,这种内在的事实无法言传,应该有更广大深厚得多的解说。我感觉到,《澳洲艺术随笔》隐隐约约像是一个古老文明传人对另一个古老文明传统的致敬。

海曙红这种心思,应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作为一个移民,海曙红对澳大利亚这个民主自由平和美丽的国家充满热爱,她的爱自然也伸延到澳洲土著艺术,毕竟土著是这个国土的最初的主人。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澳洲艺术随笔》书中她对澳洲“非土著”画家也就是从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移民到澳洲的白人画家的评论中可以明显觉察到。对这些白人画家的画作的认可和称赞,海曙红的着眼点都是“对澳洲自然的认知到位”,是给人一种“归属”感或“依属”感,并认为正是这一点使得他们的绘画现实中永远不缺乏“敬畏”。在评论后来的海德堡派的领军人物罗伯茨的画作《剪羊毛》时,海曙红指出,此画出色之处,是“画你所爱、爱你所画----这是最能体现澳洲生活特色和民族精神的绘画题材”。

显然,这些澳洲非土著画家所表现的归属感依属感在中国移民海曙红那里得到极大的共鸣。她同样也充分领会到:如果只是暂住,人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只有绘画的人定居下来,以土地为家安居乐业,才能享受自己的生活,才能感受到澳洲阳光的灿烂温暖,才能闻到桉树叶和金合欢花的清香,才能真正画出这块土地的动人之处。海曙红以她的《澳洲艺术随笔》清晰地回答了她在书中提出的问题:澳洲土著眼里真正意义的风景是什么?真正揭示出澳洲风景的动人之处又是什么?

海曙红回想当年移居澳洲,皆因澳洲是一块幸运的土地;现在,从艺术角度观之,就其古老历史、奇特地貌、土著传说、白人定居、社会发展、艺术创作而言,澳洲又堪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二十年来,她对这片土地的爱有增无减,更是从不后悔。她尝试从一个华人移民的角度来谈论澳洲艺术史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她以感恩之心对她的新的家园的一个回报。(未完)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